- 年份
- 2024(4862)
- 2023(7062)
- 2022(6020)
- 2021(5441)
- 2020(4280)
- 2019(9803)
- 2018(9358)
- 2017(16926)
- 2016(9542)
- 2015(10770)
- 2014(10833)
- 2013(10873)
- 2012(10758)
- 2011(10019)
- 2010(10268)
- 2009(9384)
- 2008(9070)
- 2007(8227)
- 2006(7608)
- 2005(7208)
- 学科
- 济(45576)
- 经济(45537)
- 业(23401)
- 管理(21769)
- 地方(18023)
- 中国(16817)
- 企(16625)
- 企业(16625)
- 农(13721)
- 方法(11553)
- 业经(11182)
- 地方经济(10457)
- 学(9890)
- 农业(9716)
- 数学(9580)
- 数学方法(9459)
- 发(9276)
- 制(8926)
- 融(8758)
- 金融(8758)
- 银(8469)
- 银行(8431)
- 行(8258)
- 教育(8029)
- 技术(7903)
- 环境(7570)
- 贸(7167)
- 贸易(7157)
- 财(7109)
- 发展(6864)
- 机构
- 学院(140693)
- 大学(139338)
- 研究(61104)
- 济(56477)
- 经济(54957)
- 管理(46769)
- 中国(44050)
- 理学(38679)
- 科学(38487)
- 理学院(38028)
- 管理学(37260)
- 管理学院(36993)
- 所(33107)
- 京(32685)
- 研究所(30091)
- 农(29787)
- 中心(25707)
- 财(24644)
- 江(24341)
- 农业(23317)
- 院(22608)
- 范(22163)
- 业大(22115)
- 师范(21843)
- 北京(21426)
- 省(20895)
- 州(19541)
- 科学院(18562)
- 财经(18419)
- 师范大学(17485)
- 基金
- 项目(90678)
- 科学(70090)
- 研究(66374)
- 基金(61861)
- 家(55674)
- 国家(55130)
- 科学基金(45125)
- 社会(39753)
- 省(37810)
- 社会科(37574)
- 社会科学(37570)
- 划(32184)
- 基金项目(32134)
- 教育(30537)
- 自然(28780)
- 自然科(28050)
- 自然科学(28042)
- 自然科学基金(27518)
- 编号(27144)
- 发(26815)
- 资助(25390)
- 成果(22269)
- 重点(22073)
- 课题(21396)
- 发展(21248)
- 展(20859)
- 创(19246)
- 部(19115)
- 创新(18067)
- 计划(17644)
共检索到236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翊峰 杨子祥 马琳 刘平
对角倍蚜干母的发生期、数量变化、趋光行为及秋迁蚜生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存于峨眉、昆明实验室和地下室的虫袋,干母发生期分别为4月19-22日、3月31日至4月4日和4月7-10日,与原产地峨眉相比较,保存于昆明实验室和地下室的虫袋,干母发生期分别提前了19、12 d,但发生节律没有明显差异;干母发生期持续4 5 d,发生期中间的1 2 d发生量占总量的70%以上;干母发生时间集中在10:00-16:00,发生量占日发生总量的80%以上;干母对直射自然光或灯光有明显趋性。秋迁蚜密度、单头产若蚜量和怀卵量随着倍子体积的增加而增加,平均体积为(28.2±0.8)cm3的中倍子的秋迁蚜密度、单...
关键词:
角倍蚜 干母 秋迁蚜 趋光性 生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燕平 苏建荣 赖永祺 周开华
在 10~ 2 6℃恒温条件下 ,角倍蚜雌蚜的世代生长发育历期符合总积温法则 ,发育起点温度为 3.6℃± 1.1℃ ,有效积温为 358.7日度 ;应用中可根据理论公式和倍蚜的生物温度参数预测雌蚜的世代发育历期 ,并通过调控存放虫袋环境温度的方法控制性蚜的发育速率 ,使干母的发生期应合盐肤木的最适致瘿结倍物候期 ,提高倍蚜虫袋的挂放效果 ;干母的耐饥饿能力弱 ,室温存放只能存活 2 d左右 ,开始发生干母的虫袋应及时挂放
关键词:
角倍蚜 性蚜 干母发生期 预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子祥 马琳 陈晓鸣 李杨
对角倍蚜分批上树及接种方法对虫瘿数量和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迁飞接种(同批上树)时,单株虫瘿数为15.65个,而迁飞加挂袋(分批上树-A)及挂袋2次(分批上树-B)时,单株虫瘿数分别为48.39个和161.84个,增加了2.09倍和9.34倍;同时单叶虫瘿数也从1.69个增加到2.77个和3.42个;单株有虫瘿复叶数从8.70片增加到17.87片和46.00片;有虫瘿枝条率从21.65%增加到59.74%和91.58%。(2)迁飞接种时,虫瘿分布于当年生枝条第1~7片复叶,其中1~5片复叶为虫瘿主要分布叶片;迁飞加挂袋及挂袋2次时,虫瘿分布于当年生枝条的第1~8片及第1~11片...
关键词:
角倍蚜 干母 虫瘿 数量 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彭兴民
角倍种倍的采收及秋迁蚜收集技术初探*彭兴民关键词角倍、种倍、秋迁蚜、收集近年来,角倍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1~3],生产面积扩大,种倍需要量剧增。人工收集秋迁蚜的量多,技术要求较高。种倍采收和秋迁蚜收集技术必须跟上为提高种倍利用率的要求,笔者在...
关键词:
角倍,种倍,秋迁蚜,收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赖永祺 方英 焦懿 李正洪 张燕平 陈宝珊
肚倍是一种重要的五倍子。肚倍蚜各世代都行卵胎生,两性生殖出现在春季。迁移蚜体内各卵和胚胎发育整齐,生殖期短;除雌蚜只生殖1头无生殖历期外,其余各无翅虫型体内各卵和胚胎渐次发育、渐次成熟、渐次产出,生殖期长。瘿内世代生殖量大;瘿外世代生殖量小,无翅侨蚜更小。除干雌未观察外,其他各虫型的个体初产出时均有一层软膜包被,脱膜后才能正常活动。迁移蚜生殖特性的利用于肚倍生产的关系极为重要。
关键词:
肚倍蚜 蚜虫生殖 五倍子 瘿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赖永祺 张燕平 方英 焦懿 李正洪 陈宝珊
本文报道肚倍蚜各虫型及同虫型各世代的发生数量及瘿内、瘿外时期的数量变动。据1990~1992年的研究结果,该蚜近3个月的瘿内时期,数量增长3000多倍,而瘿外时期又激剧下降。倍子体积的增长与瘿内蚜量成正相关。同批倍蚜跨年度完成生活史,有的一年,有的两年甚至更长。头年至翌年春,侨蚜的存活率为0.3%~1.5%;其中,性母约占40%,羽化后完成生活史,使虫口数量增长40~180倍。第二年至第三年春在冬寄主上的侨蚜仅存活0.01%,羽化的性母比例更低,于种群增长无意义,在生产上应利用一年完成生活史的虫群。
关键词:
肚倍蚜 五倍子 种群数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燕平 廖声熙 赖永祺 苏建荣
干母的致瘿结倍效果与倍蚜在同一枝条定叶取食复叶叶片萌发的先后顺序密切相关。角倍干母致瘿率和致倍率作为评价其致瘿结倍效果的指标 ,挂蚜干母的致瘿结倍效果指标 (yi)与盐肤木复叶萌发先后序数 (xi)之间的关系可用函数表达式 yi=A(0 ) +A(1) xi+A(2 ) xi2 +A(3 ) xi3 表示 ;寄生于不同序数复叶之间干母的致瘿率有显著差异 ;角倍蚜在盐肤木不同复叶叶序数上的致倍率 (y3值 )的排序为 :5>4 >6 >7>3>8>9>10 >11。该结果可作为调控角倍蚜干母的发生期以应合盐肤木最适致瘿结倍的展叶物候进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角倍蚜 盐肤木 叶序数 相关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长维 陈友 谢开立 曹葵光
Study on the sampling technique of Pineus armandicol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it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conducted in 222 Forest Farm, Dongchuan, Yunnan Province. It was found that the best sampling site is the middle east of the crown canopy. The best sampling numb...
关键词:
华山松球蚜 抽样技术 环境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健 傅小川
角倍蚜人工繁殖技术的效益分析王健,傅小川关键词角倍蚜,五倍子,经济效益角倍是主要的五倍子种类之一,质量好、分布面积大,占五倍子总产量的75%。遵义是五倍子的最佳产区,历史上最高年产曾达到5000余t.自1982年以来,年产仅有500余t,且处于野生野...
关键词:
角倍蚜,五倍子,经济效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青云 郑王义 谢咸升 李峰 李锐 郑晓玲 范绍强
在12,15,18,21,24,27℃6个不同温度下,测定了麦长管蚜的个体发育和生殖力情况。结果表明,各龄期若虫发育的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用5种或5种以上温度组合测定发育始点(C)和有效积温(K),求得全若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6.1±0.7℃,有效积温常数为1098.3日度。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蚜虫的生殖力逐渐增大,此时曲线的峰值最大。
关键词:
麦长管蚜 发育始点 有效积温 生殖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子祥 陈晓鸣 冯颖 张燕平
从4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了13条和9条,分别对11种倍蚜和角倍蚜4个地理种群的DNA进行PCR扩增和分析。结果表明:倍蚜的遗传距离在不同属之间为0.4828±0.1708,不同种之间为0.2520±0.1780,不同亚种之间为0.1472±0.0764,聚类分析反映了倍蚜属间、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其远近程度,与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圆角倍蚜属与其他3个属的差异明显,可能是倍蚜中较早分化的类群。角倍蚜不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759±0.0302,种群间具有丰富的DNA序列多态性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造成这种分化的原因可能是地理上的隔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路虹 石宝才 张芝利
烟蚜茧蜂雌蜂羽化后即可产卵,每头雌蜂一生平均产卵417.9粒(297~568粒),雌蜂寿命9天(6~12天),日平均产卵47.5粒(35.9~79.1粒),羽化后第三天为产卵高峰期,五天之内可以产出一生卵量的73%.该蜂在羽化后第一天(从早8点到晚8点)均衡产卵.
关键词:
烟蚜茧蜂 桃蚜 生殖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子祥 吕翔 杨红燕 陈晓鸣
比较了不同类型虫袋和填充物对角倍春迁蚜产性蚜数量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柱状虫袋填充玉米苞皮及对玉米苞皮进行浸泡处理可以提高性蚜的数量和雌蚜/干母的存活数;与传统的三角纸袋填充棕丝相比较,柱状虫袋填充浸泡玉米苞皮的雌蚜数、雌蚜/干母存活数、雄蚜数和性蚜总数分别增加了107.6%、229.1%、71.1%和87.5%,雌蚜/干母存活率提高了21.1%。虫袋内的雌蚜数、雄蚜数和性蚜总数与春迁蚜数呈显著负相关;雌蚜数和雌蚜/干母存活数与雄蚜数、性蚜总数和雌雄性比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角倍产区的环境因子明显影响春迁蚜的羽化期,但对春迁蚜产性蚜的数量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
角倍春迁蚜 虫袋 性蚜 存活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平 杨子祥 陈晓鸣 李杨
以五倍子蚜的主要生产种—角倍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活周期中7个蚜型的形态特征进行显微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各蚜型的形态特征与其分工相适应,春迁蚜和秋迁蚜体型大,具有发达的足、翅、触角和次生感觉圈,与其迁移和繁殖的分工相适应。干雌和越冬若蚜体型稍小,具有较发达的足和口器,与其取食、繁殖或越冬的分工相适应。干母体型最小,但体型修长,具有发达的足和喙,与其取食、形成虫瘿和繁殖的分工相适应。雌、雄性蚜体型小,口器完全退化,足不发达,与其交配和繁殖的分工相适应。结合各蚜型生活环境的变化,探讨角倍蚜对环境的适应性。
关键词:
角倍蚜 多型 形态特征 分工 生态适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东 雷朝亮 荣秀兰 邓建华 鲁汉平
在早春青麸杨腋芽萌动初期,利用其叶片、果实的95%乙醇浸提液涂刷在青麸杨主干上,能在倍林中有效的诱导肚倍蚜春迁蚜的回迁上树,使其单株平均上树量分别增加4.3倍、2.5倍;平均单株肚倍鲜重相应增加7.6倍、2.7倍。经SSR测验表明,上述处理的诱蚜上树效果与青麸杨叶片、果实、其他浸提液处理及叶柄、枝干各浸提液处理的诱蚜效果存在着显著差异。
关键词:
肚倍蚜 春迁蚜 青麸杨 诱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