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2)
2023(12933)
2022(11280)
2021(10560)
2020(8850)
2019(20373)
2018(20393)
2017(39157)
2016(21475)
2015(24226)
2014(24312)
2013(23935)
2012(21965)
2011(19784)
2010(19624)
2009(17832)
2008(17329)
2007(15035)
2006(13060)
2005(11190)
作者
(62089)
(51390)
(51045)
(48635)
(32934)
(24615)
(23323)
(20353)
(19561)
(18397)
(17860)
(17270)
(16375)
(16205)
(15843)
(15816)
(15472)
(15294)
(14709)
(14634)
(12795)
(12667)
(12446)
(11698)
(11467)
(11308)
(11294)
(11269)
(10331)
(10170)
学科
(84758)
经济(84649)
管理(64307)
(58318)
(49186)
企业(49186)
方法(43019)
数学(37590)
数学方法(37210)
(21933)
(21566)
中国(21558)
(19257)
业经(18051)
地方(16747)
(15761)
理论(15658)
(14425)
农业(14409)
(14309)
贸易(14302)
(14216)
财务(14143)
财务管理(14116)
(13825)
企业财务(13478)
环境(13406)
技术(13171)
(12426)
金融(12418)
机构
大学(305451)
学院(302060)
管理(122672)
(116275)
经济(113665)
理学(107144)
理学院(105947)
管理学(104111)
管理学院(103558)
研究(98142)
中国(71639)
(64957)
科学(62082)
(53775)
(48719)
(48242)
业大(45960)
研究所(44667)
中心(44649)
财经(43966)
(43201)
(41056)
北京(40962)
师范(40646)
(40119)
农业(37953)
(35891)
(35183)
经济学(34459)
师范大学(32968)
基金
项目(213443)
科学(167684)
研究(155767)
基金(154939)
(134827)
国家(133713)
科学基金(115240)
社会(96884)
社会科(91777)
社会科学(91752)
(82988)
基金项目(82578)
自然(76158)
自然科(74323)
自然科学(74307)
自然科学基金(72979)
教育(72580)
(70088)
资助(64500)
编号(64213)
成果(51903)
(47464)
重点(47199)
(44180)
(43946)
课题(43936)
科研(40932)
创新(40870)
教育部(40780)
大学(39989)
期刊
(121856)
经济(121856)
研究(86169)
中国(57296)
学报(49984)
科学(44322)
管理(43792)
(42215)
(39632)
教育(37730)
大学(37127)
学学(34647)
农业(29372)
技术(25875)
(23344)
金融(23344)
财经(21117)
业经(20394)
经济研究(19456)
图书(18363)
(17863)
问题(15780)
(15081)
理论(14991)
科技(14480)
资源(14143)
技术经济(14016)
实践(13842)
(13842)
(13521)
共检索到430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秀麟  毛荷  王翠霞  
视频资源已经成为翻转课堂、MOOC教学等在线学习活动的重要支撑。然而,在视频资源支持下的在线学习活动真的发生了吗?本文首先通过调查问卷调研了学习者使用各种类型视频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之后的个人体验;其次借助从北师大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平台收集的第一手客观数据,分析了不同类型视频资源对具体学习内容的适应性;最后依据研究结论对视频资源建设和资源组织策略等给出了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晓蕾  黄振中  李曼丽  
信息技术支持下,在线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学习者、教师和计算机学习资源系统之间跨越时空的多元、智能和深度交互成为现实。本研究尝试从"交互"切入,探究中文在线学习者交互学习状况及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中文在线学习者与学习媒介交互体验较好。不同在线学习环境中,远程教育的学习者与媒介、教师的交互体验较差,学习者与同伴交互体验无显著差异。在线学习者与学习媒介、同伴和教师多层次广泛交互能提升其深度学习效果。当前改进在线学习的交互质量应注重教师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创设问题解决和探索性的在线学习课程任务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丁亚元  刘盛峰  郭允建  
学习力的概念缘起于管理学,近年来逐渐被迁移到教育领域,通过"构建学习力"为学习者有效终身学习提供能量。对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力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其在线学习水平,也可促进个人可持续发展。为了从实证角度探究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力的内在结构与基本特点,本研究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远程在线学习情境,界定了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力的概念并构建了理论模型,编制了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力测评量表。研究以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六所分校960名远程学习者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法,对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力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远程学习者在线学习力由内驱力、意志力、认知力、转化力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冲  陈时见  
网络学习资源是伴随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育资源,它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机制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同时也使传统的学校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本文在分析网络学习资源内涵的基础上,从网络学习资源的物理组织、语种形式、知识的学科属性、学习工具、开放度等几个角度重点对其基本类型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玲艳   赵波  
数字化学习时代,对学习者在线学习能力的测量是实现个性化在线学习的关键。目前,数字化学习领域中,人们更加关注学习者的成绩,却往往忽略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在线学习能力。因此,文章依据Sampson能力模型及影响学习过程的因素,对在线学习行为进行数据挖掘,以构建在线学习能力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应用非监督学习算法(K-means算法、PCA算法)和监督学习算法(随机森林算法),构建学习能力水平预测模型;同时以Canvas Network平台课程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终实现在线学习能力的计算。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与在线学习能力息息相关,在线学习能力的测量研究对个性化在线学习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彭红超  赵佳斌  闫寒冰  
智慧课堂作为智慧学习环境范式,追求利用技术优势帮助学习者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然而技术如何影响学习体验,未发现有研究给出明确的回答。对此,本研究随机调查了六个省市在智慧课堂学习的1775名中小学生,构建了由技术使用、学习行为、学习体验、学生凝聚力、教师公平对待等变量组成的中介模型,探究其影响机制。通过高阶因素、结构方程、潜调节结构方程等方法分析数据,本研究发现:1)在智慧课堂中使用技术能够正向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2)这种影响是通过影响学习行为间接实现的(即学习行为具有传导性);3)学习者的凝聚力和感受到的教师公平对待均在这种间接影响的前半路径(即技术使用影响学习行为这一路径)中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本研究还发现,相比2015年,智慧课堂的质量有了实质性的提升;数据获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成为智慧课堂的主要学习行为。这些发现能够对优化智慧课堂建设及其教学创新提供启示。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缪静敏  罗淑芳  汪琼  
近年来,慕课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改进教学设计以丰富学习者学习体验逐渐成为发展的重点。其中,慕课在生生互动方面的不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课程实践者与研究人员开始尝试拓展慕课生生互动的方式。在此背景下,某教师专业发展慕课尝试组织在线合作学习活动,希望以此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课程团队征集了52位学员志愿者,将其分成9组,每组5至7人。活动共持续六周,参与者通过小组QQ群自发组织课程作业的讨论,为彼此提供改进建议。活动结束后,研究人员通过问卷(24份有效问卷)与半结构访谈(9位被访者),调查了参与者的在线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静   姜春艳  
开放式教育环境下存在在线学习者学习成效低、流失率高等问题。以学习者画像在群体特征识别与分析上的应用为研究起点,从如何建立画像以及如何支持服务学习者进行剖析,探索基于学习者画像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策略。从知识水平、行为特征、兴趣特征三个维度构建学习者画像模型并开展标签化处理,以群体化、个性化作为设计思路,探究适合不同学习者群体的服务方式,同时为教育工作人员的教学设计提供服务实施依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耿学华  桑新民  
对MOOCs的认识和研究不能局限于坐而论道,尤其要避免用传统课堂教学的经验、概念、思维方式来看待网络课程新时空中的新事物。以当代复杂性科学前沿美国圣塔菲研究所MOOCs为个案,组织跨学科团队开展研究性学习,剖析了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的优势、互补特性及其理论根基,强调必须超越西方近代经典科学单向因果、线性思维方式的局限,以复杂性研究方法论指导MOOCs乃至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性。以切身体验说明,教师必须深入其中,成为MOOCs的学习者、体验者、研究者,在三重身份的反思和交流中,才有可能领略其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管理-服务模式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肖睿  刘千慧  尚俊杰  黄文彬  
随着注册学生规模的扩大,在线教学平台面临着学生辍学率高、参与度低的挑战,通过分析学生状态并提供及时指导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学习参与方式被认为是与学生成绩明显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ICAP框架(Interactive-Constructive-Active-Passive Framework)提出了一种将学习活动分类为不同参与方式的方法,本文利用平台日志数据,通过构建不同学习活动所对应的三个特征(被动视频时长占比、主动视频时长占比和作业时长占比),等级聚类得到学生的学习参与方式。结果表明,共840个学习回合被划分为四类参与方式:被动(n=80)、主动(n=366)、建构(n=75)和闲散(n=319)。研究发现,不同参与方式下的学习成绩存在差异,且根据学生参与方式序列可以识别出困难型、平衡型和轻松型三类学习状态。研究表明,基于ICAP框架,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日志数据自动识别学生不同学习参与方式,可以为在线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改善等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朱祖林  汤诗华  毕磊  郭允建  安哲锋  
专业认同是学习者极其重要的职业准备之一。在线学习者专业认同具有什么样的内涵与结构?怎样进行测评?其基本特征如何?本研究聚焦处于职业发展阶段的在线学习者,根据文献分析、理论探讨和问卷调查,构建了在线学习者专业认同的理论模型和测量维度,编制了测评量表并抽样施测。数据分析显示,在线学习者专业认同的四因素结构模型得到观测数据的适配支持,模型结构清晰稳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项目鉴别度、信度与效度;在线学习者专业认同水平中等偏上,部分层面差异显著。本研究为远程教育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为今后的同口径研究提供了比对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宁彬  
微课是目前教育技术研究热点之一,正涌现出各种各类的微课资源,但真正有价值的微课资源不多,微课资源开发过程存在着较多问题。微课本质上是一种在线学习资源,其出发点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需要有实用性。在开发微课资源时,微课应该面向学习者这一角度,以解决学习者实际的学习需求为目标,用微课作为线下和线上混合式学习的切入点,满足学生、成人学习者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发挥微课应有的教学作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郝丹  
第三次"设计持久性的学习活动培训班"于2008年6月11日到13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在这里,我们看到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亚洲城市清洁空气行动中心、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10多家高校和培训机构的65名学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沈欣忆  吴健伟  张艳霞  李营  马昱春  
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MOOCAP)是采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和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hinese Advanced Placement, CAP)相融合的方式,借助高等教育领域和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科专家、资深教师,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将大学课程进行重新设计的在线课程,是慕课大学先修课。本研究充分利用学习者在MOOCAP中的在线学习行为数据,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排序法、专家工作坊等多种研究方法,构建MOOCAP在线学习行为和学习评价模型,对MOOCAP课程的学习评价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弥补了以往单凭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或者仅依靠单一学习行为得出一些描述性结论的弊端,更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充分的过程评价数据依据,挖掘出学习者各自的学习特性,实现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孝平  朱玲娇  
实训活动中的学习者体验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变量,学习者体验一般包括"挑战度""愉悦度""偏好度""期待度"四个类别。采用德尔菲法,通过集成一线教学专家的意见得到:学习者体验的情态目标区域为——挑战度在[-0.2~+0.2],愉悦度在[+0.2~+0.6],偏好度在[0~+0.4],期待度在[0~+0.4]范围内比较理想。实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要充分考虑学习者体验,使之尽可能处于目标区域之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