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04)
- 2023(9414)
- 2022(8398)
- 2021(8063)
- 2020(6684)
- 2019(15431)
- 2018(15603)
- 2017(30093)
- 2016(16428)
- 2015(18594)
- 2014(18605)
- 2013(18500)
- 2012(16784)
- 2011(15157)
- 2010(14924)
- 2009(13408)
- 2008(12890)
- 2007(11064)
- 2006(9587)
- 2005(8308)
- 学科
- 济(62437)
- 经济(62280)
- 管理(46835)
- 业(43855)
- 企(37126)
- 企业(37126)
- 方法(30547)
- 数学(26140)
- 数学方法(25832)
- 农(16563)
- 中国(16084)
- 财(15397)
- 学(14840)
- 业经(13873)
- 地方(12670)
- 理论(11793)
- 和(10937)
- 农业(10823)
- 贸(10637)
- 贸易(10632)
- 制(10532)
- 易(10298)
- 教育(10272)
- 务(10088)
- 财务(10005)
- 技术(9992)
- 财务管理(9987)
- 环境(9930)
- 企业财务(9478)
- 划(8949)
- 机构
- 大学(231529)
- 学院(228226)
- 管理(95027)
- 济(85972)
- 经济(83927)
- 理学(83455)
- 理学院(82459)
- 管理学(80972)
- 管理学院(80573)
- 研究(73974)
- 中国(52750)
- 京(49642)
- 科学(47153)
- 财(38398)
- 所(36546)
- 业大(34349)
- 农(33751)
- 研究所(33529)
- 中心(33235)
- 范(32097)
- 师范(31855)
- 北京(31546)
- 财经(31444)
- 江(31310)
- 经(28648)
- 院(26910)
- 农业(26372)
- 州(26124)
- 师范大学(26002)
- 经济学(24385)
- 基金
- 项目(160915)
- 科学(126236)
- 研究(119157)
- 基金(116212)
- 家(100285)
- 国家(99399)
- 科学基金(85843)
- 社会(73144)
- 社会科(69079)
- 社会科学(69061)
- 基金项目(62791)
- 省(62703)
- 自然(56687)
- 自然科(55337)
- 自然科学(55325)
- 教育(54722)
- 自然科学基金(54304)
- 划(52841)
- 编号(49741)
- 资助(47873)
- 成果(40456)
- 部(35336)
- 重点(35251)
- 课题(33515)
- 发(33368)
- 创(33211)
- 项目编号(31090)
- 创新(30817)
- 科研(30795)
- 教育部(30438)
共检索到321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悦歆 肖书恒
心理健康是视障儿童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视觉通道的受限,视障儿童心理健康可能呈现不同的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视障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已有研究集中在视障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整体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对策、心理健康评估与测量四个方面。本文对上述研究的四个方面进行述评,从而对未来视障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和教育干预提出建议。
关键词:
视障儿童 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永红 吕催芳 徐凡皓
运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对523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考察心理弹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之间两两显著相关。(2)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调节效应显著,心理弹性可以有效缓解不利生活事件的消极影响。(3)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间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在低生活事件的情境下,心理弹性可以增强社会支持的保护作用;在高生活事件的情境下,心理弹性一定程度上减弱社会支持的保护性作用。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何侃
依据复杂系统观,系统、全面、深入地探讨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认为我国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通过哲学思考与系统辩证思维,首次完整提出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复杂系统多层次总体(分类)结构。运用复杂系统工程方法(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从五个方面解读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特性及其复杂作用。主张"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处理",强调"始终把特殊儿童当作特殊儿童",不仅超越了传统的线性思维与还原论束缚,也弥补了非线性思维与整体论知识不足,从而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圆圆 胡朋利 郭晓伟 张仲明
为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327名西南地区留守儿童施测心理一致感量表简版(SOC-13)、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中的同伴依恋分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均显著高于男生;(2)留守儿童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信任、心理一致感显著正向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疏远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前者显著负向预测后者;(3)心理一致感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9...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红艳 常芳 岳爱 王欢
本文利用2012年和2014年在陕西省38所农村初中的3486名学生的面板数据,以心理健康诊断测试量表(MHT)为测量指标,运用倍差分析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分析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索解决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的途径。研究表明,父母长期外出(四个月以上)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对于心理过渡阶段的初中生,父母的返乡并不能对其心理健康进行有效修复;但当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缩减为四个月以下时,父母的外出务工将不会对其子女心理健康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村地区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倍差分析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晓巍 周晴 邹泓 胡辰 Sharlene Wolchik
新起点项目(New Beginnings Program,NBP)是美国心理学家Wolchik等人为预防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而编制的一套家长干预技术。NBP面向离异母亲,包括为期十周的团体培训及两次个别辅导。NBP课程的内容包括提高母亲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质量,增强母亲管教孩子的有效性,增进父亲与孩子的接触与联系,减少父母冲突对孩子的影响,从而达到预防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目的。近年来我国离婚人数持续上升,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本文详细介绍了NBP的理论基础、发展过程、内容、形式等,收集了NBP的临床实验研究证据,并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将NBP引入中国家庭。
关键词:
新起点项目 离异家庭 心理健康 儿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传景 韩黎 杨惠琴 张进辅
为探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探讨是否贫困的群体差异,本研究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测量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展开调查。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堪忧;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生,生活事件应激显著少于普通生,心理韧性显著优于普通生;留守儿童的生活事件、心理韧性与其心理健康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留守儿童的生活事件直接预测心理健康,但贫困生的心理韧性发挥了调节和部分中介效应,而普通生的心理韧性仅有部分中介效应,且贫困生的部分中介效应值高于普通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情绪具有促使个体适应环境的功能,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来自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问题儿童在情绪能力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失,来自神经心理研究的结果则表明情绪的神经通路具有可塑性,理论研究则认为语言干预和认知训练能够促进儿童情绪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在临床实践中,心理学工作者发展了多种以情绪为焦点的咨询与治疗模式,如促进选择性思维策略、情绪课程和情境情绪调节疗法。经验证明,这些模式对特定问题是有效的。
关键词:
情绪 情绪能力 儿童心理治疗与干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祚山 胡晓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223名听觉障碍儿童进行了测试,探讨听觉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听觉障碍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是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性别、障碍程度和城、乡环境因素中,仅性别因素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显著差异;听觉障碍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发展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焦虑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意识中的焦虑和合群两个因子对心理健康的总焦虑程度有较强的预测效应。
关键词:
听觉障碍 自我意识 心理健康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煦 朱志胜
在当前的户籍制度和城市教育政策下,回流现象在农村流动儿童中普遍存在。根据2015年河北和四川两省五县13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研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首次从经验上分析儿童生命历程早期的回流经历对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流经历会对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造成回流儿童的抑郁风险增大,同时降低了他们的自尊和抗逆力水平。相比而言,短期随迁儿童一旦发生回流将面临更高的抑郁风险,而随着回流时间的延长,回流儿童的自尊和抗逆力将得到改善,但他们的抑郁风险仍无法自然缓解,必须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初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来自城市和农村成长环境的"双重排斥"是造成回流儿童的心理健康恶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天宇 周晔馨
儿童的身心健康是由家庭和学校两个场域共同塑造的,但以往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劣势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父母陪伴缺失和家庭收入增加,鲜有文献涉及留守儿童在父母缺位情况下与同辈群体的互动。本文基于对1600余名7~17岁四川省农村中小学生的调查,构建了作业小组、八卦传播、游戏玩伴和情感倾诉对象4种具体的人际网络以及广义的好友网络,在此基础上探讨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社会网络结构差异及其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劣势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发现:第一,源节点为留守儿童时,他和留守儿童结为好友的概率高于和非留守儿童结为好友的概率,但非留守儿童交友时并未排斥留守儿童;第二,心理健康状态的传递能够在情感倾诉网络和好友网络中发生;第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比非留守儿童要差,社会网络总体上有助于缩小两类儿童之间的心理健康状态差距,但各个网络的作用大小存在差异。基于此,可以合理安排留守儿童的座位、宿舍和作息时间,对留守儿童的班级社会网络进行适度干预,从而使学校同辈群体在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发挥更大的正面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郝均倩
聋人大学生是高校的特殊教育群体。相关研究表明聋人大学生由于本身的生理原因进而导致的言语和社交能力发展受阻、情感发展存在偏差、社会适应能力较差、人格发展不够健全等特征影响了聋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聋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聋人大学生 心理健康 述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余益兵 方明 陈晓慧
在世纪之交我国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孟万金教授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经过几年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一面旗帜,引领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方向。目前,该体系呈现出以下特点: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稳步推进;测评工具的研发与大型数据库建设日臻完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广泛运用于各级各类教育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未来研究可望在理论效度、不同群体的发展与干预研究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雷江华 刘文丽
本文通过统计2008-2013年间在五大期刊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智障儿童心理研究相关文献,并从数量、作者、研究方法、课题性质以及研究成果五个方面对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系统归纳了智障儿童心理研究的新进展,从中发现研究不足之处,并尽可能地提出研究建议。
关键词:
智障儿童 心理研究 新进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文 刘方 邵姝姮
从神经学层面对儿童心理虐待的探讨有助于更好地从发展的视角理解这一主题。文章主要沿着心理虐待的脑机制、心理系统与心理虐待这两条脉络进行阐述。前者试图从大脑结构和大脑功能两部分对现存研究进行梳理,涉及的脑区包括海马、胼胝体以及大脑皮层相关区域。后者则从应激系统出发,阐明了儿童心理虐待会损害HPA轴的正常运作,并结合心理弹性的知识阐述心理虐待儿童处理压力7事件的相关神经机制。未来研究应更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同时应结合神经科学的相关成果,探讨相应的干预方案,更好地为儿童提供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