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
- 2023(1006)
- 2022(784)
- 2021(729)
- 2020(540)
- 2019(1201)
- 2018(1108)
- 2017(2279)
- 2016(1091)
- 2015(1144)
- 2014(1172)
- 2013(1110)
- 2012(916)
- 2011(802)
- 2010(719)
- 2009(665)
- 2008(546)
- 2007(397)
- 2006(263)
- 2005(157)
- 学科
- 济(4340)
- 经济(4333)
- 管理(3333)
- 业(3137)
- 企(2580)
- 企业(2580)
- 方法(1478)
- 财(1398)
- 中国(1242)
- 数学(1234)
- 数学方法(1226)
- 农(1212)
- 业经(1152)
- 务(925)
- 财务(925)
- 财务管理(924)
- 地方(905)
- 企业财务(870)
- 贸(864)
- 贸易(864)
- 易(841)
- 农业(834)
- 制(748)
- 环境(732)
- 银(730)
- 银行(730)
- 融(718)
- 金融(718)
- 产业(700)
- 行(692)
- 机构
- 学院(14233)
- 大学(14008)
- 济(6751)
- 经济(6656)
- 管理(5875)
- 理学(5235)
- 理学院(5196)
- 管理学(5162)
- 管理学院(5134)
- 研究(4005)
- 财(3094)
- 中国(3016)
- 财经(2641)
- 京(2519)
- 经济学(2494)
- 经(2461)
- 经济学院(2310)
- 财经大学(2104)
- 中心(2075)
- 科学(1924)
- 商学(1758)
- 范(1742)
- 江(1741)
- 商学院(1739)
- 师范(1732)
- 业大(1590)
- 经济管理(1569)
- 院(1541)
- 所(1465)
- 研究中心(1438)
共检索到17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积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冯文权
80年代出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经指出,“今天的预言家跟过去的预言家大不相同,他们的预测所依据的是众多职员的工作和电脑化经济行为数学模型所产生的数字结果”。现代化的预测技术为今天的预言家提供了现代化的预测手段。肖庭延等编著的《实用预测技术及应用》就是一本现代化的预测技术。该书已于1993年7月由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徐长生 蒋长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履让
内容新颖结构完整──评姚今观等主编新著《市场价格学》贾履让价格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最灵敏的经济杠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经济理论界对价格理论和价格改革的研究,不断深入,各种理论著作、价格学教材、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嗣令
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果树林木病害生态图鉴》,最近和读者见面了。这是我国林果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一件幸事。林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也是广大林农、果农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但是林木、果树在其生长的整个...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慧中 别曼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宏观调控政策协调的相关理论基础上,系统归纳了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宏观调控政策搭配的实践与经验,并与我国近二十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相比较,总结出我国与国际主要经济体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在新时期更好地运用政策手段调控经济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国际比较 政策协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金春雨 徐悦悦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配合是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基础条件。利用多元方向分位数向量自回归模型,检验不同强度的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债务可控三大经济目标有效性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下行时期,低强度的税收政策与宽松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协调组合能够快速地促进经济恢复,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经济过热时期,高强度的税收政策与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协调能够有效地稳定物价水平,实现抑制通货膨胀目标;经济平稳时期,高强度的财政支出与紧缩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协调能够实现稳定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和降低政府债务三大调控目标。因此,应根据不同经济时期的政策目标,调整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持生产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的合理比重,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以期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扈剑晖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已经影响到下一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并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对传统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进行了评析,指出目前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还存在不足,未来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宏观经济政策 资源浪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扈剑晖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已经影响到下一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并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对传统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进行了评析,指出目前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还存在不足,未来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宏观经济政策 资源浪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芳
人类最主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是我们的居住空间。居住空间模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生产水平、物质与精神文明、文化渊源等诸多方面。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人类的居住环境与自然相互依存。农村居住环境作为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之后聚集形成的生活空间,是人类居住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户居住空间作为农村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领域的建构,其景观设计直接影响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户对外部空间的感知与认识。文章着重从适应现代发展要求出发,在总结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户居住空间景观设计的要素与原则,探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资本项目管理处课题组 于正红 赵文兴
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是金融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当前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逐渐加快。本文从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视角,结合我国特点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了延伸论证,提出了适时、择机的宏观政策搭配在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中的必要性。通过借鉴韩国、日本等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经验,发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并无统一模式可循,必须根据国情特点渐进开放,在此过程中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及宏观审慎监管是必要的,同时还要保持适度临时性的资本管制措施。最后,根据我国当前国情特点提出了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主要原则、条件与路径。
关键词:
资本项目可兑换 政策效应 路径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宁叶 王一鸣
进一步的探讨发现,相比于独立的货币政策,日本更加看重维持稳定的汇率水平和推动金融开放。日本外汇储备的增加和汇率的稳定会降低日本的物价水平,而金融开放度的增加有助于抬高物价水平。基于实证结果,日本政府应进一步推动国际资本流动,削弱对日元汇率浮动的干预,并减少外汇储备的持有,配合安倍政府的"三支箭"经济刺激计划,日本经济有望突破"流动性陷阱",重回长期增长路径。
关键词:
三元悖论 通货紧缩 外汇储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任爱华 刘玲 张龙
随着财政压力与日俱增,财政政策空间问题也愈发不容忽视。本文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以两个被普遍研究的财政政策规则为分析对象,从“财政政策宏观经济调控能力”的新视角探索财政政策空间问题。研究发现:前瞻性支出规则的政策空间大于一般支出规则,但在财政部门更希望避免政策过度波动的情况下,一般支出规则却赋予了财政部门更大的反应自由度;央行行为偏好会对财政政策空间产生显著影响,随着央行货币政策逐渐由宽松转向稳健,前瞻性支出规则相对于一般支出规则的政策空间优势将更加明显;微观消费惯性和市场价格刚性的增大都会为政策空间带来更大压力,而税率的提高却可以释放较大政策空间。本文最后认为在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日趋稳健以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新形势下,前瞻性支出规则将会赋予财政部门更好的政策空间。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支出规则 政策空间 一般均衡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洋
本文探讨了房地产业与宏观经济——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关系。对于前者,由于房地产业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密切关系而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引擎;对于后者,由于房地产业联系到资产抵押的货币供给而成为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而当房地产业成熟后,则是经济波动的制衡力量。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幅房地产业调控的宏观全景图,分析了房地产调控的思路、目标权衡与政策选择。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新常态下保证宏观杠杆稳步下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为门限变量,构建了包括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杠杆在内的门限结构向量自回归(T-SVAR)模型,研究高低两种政策不确定性区制下我国需求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以及供给端金融改革政策对宏观杠杆的调控效应。结果显示,三种政策均存在明显的门限效应且在中长期内均出现逆转,区别在于,虽然货币政策对宏观杠杆的短期作用效果最为显著,但当政策不确定性水平快速攀升时,其调控效果会略微降低,而此时财政政策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有效平抑过高的杠杆率增速,且在长期依旧保持一定的调控效果。因此,央行在对宏观杠杆进行调控时应依据各政策调控效应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搭配使用,同时通过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优化融资结构,为实现宏观政策调控效果的最大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杠杆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