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2)
2023(11418)
2022(9057)
2021(8511)
2020(6723)
2019(14714)
2018(14981)
2017(26622)
2016(14644)
2015(16561)
2014(16207)
2013(14563)
2012(12624)
2011(11178)
2010(11466)
2009(10583)
2008(10039)
2007(9439)
2006(8239)
2005(7328)
作者
(37595)
(31028)
(30768)
(29394)
(19607)
(14849)
(14106)
(11719)
(11584)
(11255)
(10316)
(10302)
(9934)
(9541)
(9489)
(9360)
(9255)
(9101)
(9089)
(8779)
(7675)
(7516)
(7498)
(7311)
(7213)
(6934)
(6861)
(6836)
(6229)
(6209)
学科
管理(44870)
(44089)
经济(44039)
(41932)
(36183)
企业(36183)
中国(18088)
技术(16393)
(15731)
业经(14562)
理论(13281)
教学(13212)
方法(13024)
(12033)
技术管理(11861)
教育(11019)
农业(10635)
地方(10599)
(10538)
数学(9664)
数学方法(9410)
(8867)
银行(8853)
(8792)
(8456)
(8153)
贸易(8143)
学法(8082)
教学法(8082)
(8023)
机构
学院(189349)
大学(185395)
管理(67857)
(66673)
经济(64905)
理学(57409)
研究(57037)
理学院(56790)
管理学(55448)
管理学院(55104)
中国(43069)
(38184)
科学(34486)
(32730)
(31844)
(29586)
师范(29290)
中心(27380)
(27027)
(26161)
(25264)
财经(24989)
技术(24971)
业大(24363)
研究所(24022)
北京(23879)
(22363)
师范大学(22353)
职业(21663)
(21068)
基金
项目(121249)
研究(98494)
科学(95264)
基金(81414)
(68922)
国家(68223)
科学基金(59640)
社会(59514)
社会科(56166)
社会科学(56155)
(52564)
教育(48764)
编号(43853)
基金项目(42781)
(41827)
成果(37344)
自然(35281)
自然科(34524)
自然科学(34519)
自然科学基金(33914)
课题(31967)
(31398)
资助(30248)
(28175)
创新(28132)
重点(27653)
项目编号(27273)
(27269)
(25179)
规划(24840)
期刊
(81738)
经济(81738)
研究(59523)
中国(49207)
教育(44423)
管理(29613)
(27636)
(24976)
学报(24769)
科学(23217)
技术(21185)
大学(20168)
学学(17392)
农业(17012)
(16536)
金融(16536)
业经(16239)
图书(14789)
职业(13179)
经济研究(12768)
财经(11991)
科技(11166)
(11079)
论坛(11079)
书馆(11030)
图书馆(11030)
(10567)
问题(9746)
(9479)
(9031)
共检索到297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雷桂榕  
民族音乐教学的经验显示,以视觉语言符号配合声音语言符号推广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具有显著效果。本文从视听结合教学的机理上,在生理、心理及传播技术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结合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把握改革方向、创新教学体系、搭建实践平台、造就师资队伍和营造发展环境等具体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辛翠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社会文明体系中的珍贵文化遗产,在社会持续不断发展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而民族音乐作为构建完整音乐艺术体系的其中一个组建部分,更是各族劳动人民通过音乐创作活动所凝聚而成的智慧结晶,既可充分展现相应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也能全面反映出该民族民风民俗。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德明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宝库中,民族音乐无疑是其中极为璀璨的一笔。近年来,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传承民族音乐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然而,全球化趋势使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多元化特征在我国社会中越来越明显。这一方面使得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传承民族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涛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是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劳动实践中实现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各族人民艺术创造力的精华。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结合时代发展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因此,本文首先对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之后着重对其发展战略进行探索。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史曼洁  
节奏训练是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在节奏教材中突破为节奏而节奏的窠臼,龙晓匀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鼓舞节奏训练教程》在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结构编排的独特性、节奏内容的民族性、教学形式的生动性。该教材构架了一个以鼓舞的鼓点节奏为中心、以少数民族音乐为本体的纵向立体的节奏训练教学模式,丰富了节奏教学的内容和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音乐教育向多样化、本土化发展的趋势,以及编者节奏教学的新思想和新理念。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舒然  
民族音乐是本民族思想文化与审美艺术的凝结体,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蕴和价值内涵。新时期加强民族音乐教育有着良好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有助于传播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由卓嘎著、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音乐教育及教学改革研究》一书,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立足本民族音乐特点,深入分析民族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情况,挖掘丰富多元的音乐文化资源,以为促进民族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京  
民族音乐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既彰显传统文化、强化民族文化根基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外来文化侵袭的重要举措。但从实际情况看,民族音乐传承却面临尴尬局面,很多民族音乐濒临消亡。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在民族音乐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探索实施路径的目的是提升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水平与培养具备传承素养优秀人才,进而为民族音乐传承做出突出贡献。由朱冉、廖劲斌、熊茵联合编写、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的《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理论与改革探究》从多个方面探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路径,能够为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实施路径探索提供有力指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桑素萍  
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经久不衰的重要艺术形式。优秀民族音乐作为人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精神补充,可以为其各项活动的开展增添更多意趣。同时,民族音乐作为历经岁月洗礼而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本身就具有极高的审美和艺术价值。由李巧伟、张天慧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一书,是一本系统研究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探究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路径的专业书籍。书中先以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解读为切入点,以举例的形式介绍湖南瑶族、土家族和苗族的音乐舞蹈文化传承路径,深度阐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后从中国民族音乐传承的视角切入,探究在高校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方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铁梅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何为知音?古义原为音乐上的相知,同为艺术范畴,为什么不能以"知书""知琴" "知画"作知己之意,而选择以"知音"来表达相知之称?这涉及人类艺术认同的共性。从文学与美术这两种艺术形式来看,受语言文化差异、思想文化差异、历史发展背景等因素影响,各个国家在这两个领域内难以达到审美认知共性,但音乐与之不同。音乐艺术是通过声音的艺术创造来震撼人的心灵,这种震撼是人类心灵上的共同感知能力表现,没有国界之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兰岚  
由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整个社会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向前推进,全覆盖式的信息化环境正在建成。信息环境不仅给政治、经济等多个社会层面带来了影响,也给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多维度的,不仅包括教学工具,还涵盖教学理念、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由王鶄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化环境下音乐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研究》一书,立足信息环境高速发展的当下,从音乐教育着眼,探讨信息环境给音乐教育模式带来了哪些变化,并给未来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变革提出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爱华  施志艳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音乐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得到了更多关注和重视。其寓教于乐、寓教于美,能够激发人的情绪和情感,促进智力的发展,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孙芳的《高校音乐教育核心课程多元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版)站在音乐教育的角度,结合自己多年音乐教育经验,对音乐教育多元化核心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研究。全书共有六个章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传播早已打破国界,尤其是音乐艺术,更是成为人们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主要通道。艺术首先是民族的艺术,才能够成为世界的艺术。当所有音乐汇集在一起的时候,如何继承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如何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成为世界艺术之林的明珠,这将是今后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柯琳  
文化理解下的价值观不仅为音乐教育学科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多方位的视角,而且也成为当代学校音乐教育观的思想基础。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构建合理的教学机制、确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实现并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成为当前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尚建科  
近60年来,高等院校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形成了以"技能中心课程范式"和"学问中心课程范式"为代表的两种现代性课程范式,并表现出三种较为明显的现代性特征:一是课程目标和知识选择层面的民族性特征,二是彰显人才培养特色的专业性特征,三是受制于主流知识话语的依附性特征。这三种特征是高校少数民族音乐课程的根本性特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艺璇  
古琴艺术源远流长,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古琴艺术音韵兼备、曲式多样、演奏技法复杂且精妙。作为我国第二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名录”的文化门类,古琴艺术的类别是“表演艺术”和“传统手工艺”,这就意味着古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演奏技法之外,其制作工艺也颇为讲究。与此同时,古琴的形制本身也蕴含着古人的世界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古琴艺术不仅仅是琴音如鸣佩环、格调高雅,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远超音律的文人精神和传统中国的文化内核。因为从本质上讲,文化遗产是一种社会建构,其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是社会意识赋予的。与其说文化遗产的价值来自其本身,不如说来自社会意识对其的认知与解读。因此,将古琴艺术置于非遗语境下,去考察与讨论古琴艺术的历史轨辙、艺术价值、传承发展等问题,是十分必要且具有意义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