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0)
- 2023(7067)
- 2022(6016)
- 2021(5492)
- 2020(4227)
- 2019(9855)
- 2018(9513)
- 2017(16606)
- 2016(9179)
- 2015(10500)
- 2014(10601)
- 2013(10563)
- 2012(10540)
- 2011(10084)
- 2010(10369)
- 2009(9683)
- 2008(9624)
- 2007(8620)
- 2006(8066)
- 2005(7842)
- 学科
- 济(46135)
- 经济(46087)
- 业(23442)
- 管理(22429)
- 中国(18368)
- 地方(17605)
- 企(17029)
- 企业(17029)
- 农(14165)
- 业经(11757)
- 方法(10299)
- 地方经济(9996)
- 农业(9754)
- 融(9693)
- 金融(9691)
- 发(9592)
- 制(9410)
- 学(9326)
- 银(9292)
- 银行(9283)
- 行(9148)
- 财(8322)
- 贸(8246)
- 贸易(8234)
- 易(7854)
- 数学(7839)
- 数学方法(7751)
- 教育(7611)
- 环境(7342)
- 发展(7234)
- 机构
- 学院(137213)
- 大学(136041)
- 济(56904)
- 研究(56340)
- 经济(55610)
- 管理(45028)
- 中国(43627)
- 理学(36217)
- 理学院(35567)
- 管理学(34941)
- 管理学院(34648)
- 科学(33037)
- 京(31290)
- 所(29631)
- 财(27834)
- 研究所(26268)
- 中心(24954)
- 范(24274)
- 师范(24107)
- 江(23216)
- 农(22916)
- 北京(21064)
- 财经(20299)
- 院(19803)
- 州(19545)
- 师范大学(19403)
- 经(18210)
- 省(17454)
- 农业(17388)
- 教育(17042)
- 基金
- 项目(78678)
- 研究(62658)
- 科学(61410)
- 基金(53457)
- 家(45843)
- 国家(45306)
- 社会(38910)
- 科学基金(37557)
- 社会科(36710)
- 社会科学(36704)
- 省(31704)
- 教育(28734)
- 基金项目(27402)
- 划(27225)
- 编号(26520)
- 发(23997)
- 成果(23732)
- 资助(21220)
- 自然(20981)
- 课题(20450)
- 自然科(20425)
- 自然科学(20423)
- 自然科学基金(20024)
- 发展(19759)
- 展(19379)
- 重点(18704)
- 部(16980)
- 年(16855)
- 性(16156)
- 创(16069)
共检索到247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范天园
刘乃亭、赵光鸣主编的《新疆儿童文学作品集》是新疆儿童文学的重大成果。作品集以“童年”书写为叙事视角和表现对象,作品有着成人式的规训和想象,也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和万物有灵的生命意识,不仅建构了独立自主和以善为美的儿童主体,还表达了新疆儿童对地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意识。新疆儿童文学凝聚着当代新疆文化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重要功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敏 李甦
叙事与对话能力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叙事对儿童的认知及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儿童的叙事能力成为评估正常儿童及障碍儿童交流能力的方法。作为叙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叙事中的评价的使用反映了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本文梳理了儿童叙事评价能力的研究方法、年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特别是为未来形成评估儿童叙事能力的工具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叙事 叙事评价 发展 儿童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薇薇
在儿童视角小说中,复调叙事是一个重要特征,它不仅揭示了儿童与成人视角之间难以分割的联系,还指出了其中隐藏的对成人世界的反思,并最终指向对人性的关怀。儿童与成人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二者的观察视角呈现融合与背离的特点。视角的差异使得叙事话语呈现“复调性”特征,成人的内心世界以儿童的话语予以展现,使得成人的真我以一种近乎反叛的方式呈现。在这种复调叙事中,对个体伤痛的揭露,也引导着人们反思与关怀人性。
关键词:
儿童视角 成人视角 复调叙事 人性关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精装版)》[加]马克斯·范梅南、[荷]巴斯·莱维林著陈慧黠、曹赛先译;李树英审校出版时间:2022年5月定价:69.00元本书无意窥探和揭示儿童究竟有哪些秘密,也不会告诉那些焦虑不安、充满好奇的成年人该如何发现和撞破儿童的秘密。相反,它用诗意的语言、鲜活的案例、深刻的思想构成了对儿童秘密本质的分析。你会发现,儿童的秘密居然和他们的自我以及与他人关系的构建有如此紧密的联系。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范远波
儿童文学概念从提出到流行一直与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相伴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思想变革所带来的教育内容的变化。民国时期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既是清末以来教材实用化、大众化追求的结果,也是儿童本位的课程观得以确立和强化的反映。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成为小学国语教材,主要以反复故事和各科知识文学化的形式出现,旨在解决国语教材的文字反复和知识传授所带来的趣味性缺乏问题。儿童文学教材进入国语教科书的丰富和完善过程凸显了三种积极的尝试,即尝试教材形式的多样化、教材内容的顺利过渡和衔接,以及无意义的拟声词和有意义的动作字词的大量运用。这些探索和尝试对今天的语文教材编写和组织都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帅乃
"亲密关系"对儿童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儿童文学关注的重中之重,而在所有的这些"重要他人"中,父母、祖辈和师长等成人对儿童人格的养成有着相较同龄同辈亲友更难以抗拒和更复杂的影响力。成人与儿童的互动过程中存在着人际权力博弈,儿童文学作品天然比其他文类更专注于表现成人与儿童/少年之间的权力交际关系。借用性别视角观照之,我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中对长幼关系的书写大致可归纳为"顺应父代"式、"新人出走"式以及双向促进式三种类型。这一书写既表现出对世界儿童文学普遍关心的"成人—儿童"权力关系动态变化的兴趣,也呈现出不同于后者的一些关注点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
性别视角 儿童文学 长幼关系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帅乃
"亲密关系"对儿童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儿童文学关注的重中之重,而在所有的这些"重要他人"中,父母、祖辈和师长等成人对儿童人格的养成有着相较同龄同辈亲友更难以抗拒和更复杂的影响力。成人与儿童的互动过程中存在着人际权力博弈,儿童文学作品天然比其他文类更专注于表现成人与儿童/少年之间的权力交际关系。借用性别视角观照之,我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中对长幼关系的书写大致可归纳为"顺应父代"式、"新人出走"式以及双向促进式三种类型。这一书写既表现出对世界儿童文学普遍关心的"成人—儿童"权力关系动态变化的兴趣,也呈现出不同于后者的一些关注点和价值取向。
关键词:
性别视角 儿童文学 长幼关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玉娟 Lori E.Skibbe Ryan P.Bowles
叙事能力指有组织地表述事物或事件的语言能力,在儿童社会性、情感和认知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叙事评估工具(Narrative Assessment Protocol)测查了3-5岁汉语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研究发现:(1)叙事评估工具能够反应汉语儿童叙事能力的发展趋势;(2)3-5岁幼儿在叙事能力评估的各个维度表现出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趋势,5岁组在各维度上都显著优于其他两个年龄组;(3)该样本中的儿童在故事讲述中,不会主动给出题目和结尾,较少使用比喻、拟声等修辞手法。
关键词:
汉语儿童 叙事能力 评估 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永
在诗化的语言背后,"儿童底层叙事"所承载的内容意蕴深远。面对当下课堂教学中盛行的"虚假生成"的现象,对《山彦学校》的深度解读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在此等解读的背后,嵌入中国教育境遇中的"儿童叙事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固化值得教育者们认真地反思——为什么我们会树立这样一种儿童教育观,它的存在意味着什么?不同于教育理想主义者们的本质主义追问,教育社会学的眼光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理解儿童教育的视窗,这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发掘"儿童底层叙事"的教育意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明
童年叙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所处年代一批人共同的童年经验或回忆。林海音和迟子建以独特的儿童视角切入,用真实细腻的情感,在成长与离别中展现女性特有的人道主义悲悯关怀。同时,勾勒出充满平民韵味的京俗画卷,展现了白山黑水的自然风光。两位作家不同的经历反映在作品中,其创作风格也不尽相同。将两者展开比较研究,能进一步深化对作家及其作品的了解,拓宽文学研究视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凤娟 章依文
研究目的:(一)研究学龄前儿童在看图叙事中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发展规律。(二)通过比较双语教学儿童和单语儿童在普通话看图叙事中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差异,了解学龄前儿童暴露在双语学习的环境中其母语的发展规律。在10个月后的追踪随访中了解双语教学儿童和单语儿童在普通话看图叙事中各语言评估指标的变化。(三)了解特殊语言障碍儿童与正常发展儿童在看图叙事中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差异,为临床语言干预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旭 段丽红
幼儿L对死亡产生困惑:"我们会不会死?死了会怎么样?(人)可不可以不死?"为深入理解L死亡困惑背后的相应体验,引入李旭幼时对死亡的体验以理解L对死亡的体验。发现L对死亡的困惑源于其面对"失去""不存在""不确定"等死亡意义体验所带来的恐慌,成人对死亡理性、科学的解答并不能消除幼儿的死亡困惑和恐慌。从影片《寻梦环游记》中,可以获得重构死亡意义的启示:要消除儿童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需提供给儿童一个"存魅"的、温情的亡灵世界。为确保儿童"得到"这个世界,首先成人心中就应存有这个世界,并在生活中让儿童可以触摸到这个世界,一起作为儿童重构死亡意义的"发生境域",将其中包含的铭记、爱传递给儿童,回馈给成人,消除成人与儿童对死亡的困惑和恐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林兰
通过对近年来兴起的"童年研究"热进行梳理,对比两种"童年研究"范式,呈现了"童年研究"的视角转向。传统"童年研究"受到发展心理学以及社会学中"社会化"理论的主控,使得儿童的主体地位被遮蔽;而新"童年研究"以"新童年社会学"的研究为代表,将童年视为社会结构的形式和社会分析的基本单位。"童年研究"视角转向的背后反映出研究者对儿童认识的不断加深、社会发展对儿童人权的尊重以及对儿童研究伦理问题的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