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7)
- 2023(6790)
- 2022(5966)
- 2021(5812)
- 2020(5033)
- 2019(11552)
- 2018(11517)
- 2017(23163)
- 2016(12994)
- 2015(14721)
- 2014(14780)
- 2013(14741)
- 2012(13819)
- 2011(12237)
- 2010(12876)
- 2009(12520)
- 2008(12890)
- 2007(12130)
- 2006(11130)
- 2005(10434)
- 学科
- 管理(54611)
- 业(44885)
- 济(44233)
- 经济(44175)
- 企(39302)
- 企业(39302)
- 财(26693)
- 方法(18678)
- 务(16860)
- 财务(16826)
- 财务管理(16775)
- 企业财务(15994)
- 中国(15820)
- 数学(15804)
- 数学方法(15641)
- 制(14810)
- 农(13401)
- 银(12194)
- 银行(12192)
- 策(12064)
- 行(11380)
- 税(10270)
- 业经(10085)
- 贸(9803)
- 贸易(9796)
- 税收(9777)
- 收(9644)
- 易(9629)
- 融(9084)
- 金融(9084)
- 机构
- 学院(179540)
- 大学(177731)
- 济(75876)
- 经济(73951)
- 管理(73080)
- 理学(59392)
- 理学院(58825)
- 管理学(58252)
- 管理学院(57846)
- 研究(56153)
- 中国(50635)
- 财(47960)
- 京(38086)
- 财经(34009)
- 经(30542)
- 江(30078)
- 科学(29011)
- 所(27947)
- 中心(27059)
- 北京(25030)
- 财经大学(24852)
- 州(24068)
- 研究所(23804)
- 经济学(22378)
- 范(22034)
- 师范(21892)
- 农(21227)
- 经济学院(20087)
- 院(20014)
- 商学(19433)
- 基金
- 项目(97544)
- 研究(78697)
- 科学(76268)
- 基金(69186)
- 家(56924)
- 国家(56397)
- 科学基金(48587)
- 社会(48547)
- 社会科(46081)
- 社会科学(46067)
- 省(37169)
- 教育(36719)
- 基金项目(35433)
- 编号(34283)
- 划(31034)
- 成果(30817)
- 资助(30096)
- 自然(28855)
- 自然科(28081)
- 自然科学(28074)
- 自然科学基金(27571)
- 课题(23798)
- 部(23154)
- 性(22140)
- 项目编号(21743)
- 重点(21116)
- 教育部(20398)
- 发(20388)
- 制(20131)
- 人文(20126)
共检索到302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克桥 冉希
新预算法的出台,使得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举债行为合法化,从制度上阻止了地方政府变相、违规举债,明确了省级地方政府举债的规范性。但是,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中仍旧存在地方债务规模较大、违规变相举债屡禁不止、风险预警体系不健全、债务监管体系不完善、预算约束硬度弱化等问题。本文立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梳理新《预算法》颁布以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针对调研发现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的问题,从深化财政、行政体制改革等不同角度,特别从新《预算法》的贯彻落实为视角,提出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燕 同生辉
只有系统性地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形成事前控制和执行控制的结合,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主动管理和风险监控,才能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落到实处2014年8月31日通过的新修订的《预算法》,与原《预算法》相比,在各方关注的地方政府举债权的问题上,修订后的《预算法》赋予了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的权限。有条件适度放开地方举债权修订后的《预算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不列赤字。经国务院批准的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国艳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将加速推进,会加重地方政府融资的压力,现行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地方政府融资格局,面临加大财政与银行风险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改变融资方式。"城投债"(通常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温来成 韩仁月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治理进行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分析来看,其风险治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简要回顾了2017年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调整,在分析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政策建议。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发展新特点(一)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控制在限额之内,尚有一定限额未用。据财政部统计,2017年全国累计发行地方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卜鹏爱 刘林山
政府举债是当今各国普遍采取的一种平衡政府收支的重要方法。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有利于多渠道筹措资金,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在债务的举借、使用、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人们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一些不够客观公正的看法。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从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和分类入手,详细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和背景,然后从健全监管制度、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的角度,就如何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提出具体对策。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成因 对策 政府收支平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玉建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逐年膨胀,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管控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地方财政经济运行的重要难题之一。通常情况下,我们简单地就债务论债务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关键是要建立起规范化的地方债务信息披露制度、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以及债务控制机制,通过动态监测并以制度化手段来预防地方债务及其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规范管理 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应敏 王蓓
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由于财权集中上收,而事权下移,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分布,有限的财政收入仅能满足政府对公共服务以及科教文卫事业等刚性需要。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锦标赛式地大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巨额资金只能通过举债解决,从而出现:(1)各级地方政府直接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速度快,债务风险高;(2)部分行业债务压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建光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构成特征以及形成的渠道进行了深刻全面地分析,指出了地方政府债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在此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提出了消除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1)在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素透明化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处理;(2)采取前瞻性地方政府债务控制;(3)具体明确地方政府债务责任;(4)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5)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换和机构精简;(6)试行地方政府“举债权”制度。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京城 孙文基
在化解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其总体思路应是:有效化解旧债、积极防范不合理新债,同时"开大门、关后门",允许地方政府为地方公共产品融资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虎
自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一直是被禁止的,199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得列赤字。"尽管如此,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加大了债务风险,影响地方政府财政的良好运行,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管理为研究对象,在介绍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管理 管理体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巍
新《预算法》的颁布和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出台,使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日渐科学和规范,对于总体上改善财政收支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地方政府层面看,一些地区依然存在管理混乱、缺乏监管等问题,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逐渐显现。通过借鉴ERM-IF理论建立了总体分析框架,分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性债务 债务管理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巍
新《预算法》的颁布和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出台,使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日渐科学和规范,对于总体上改善财政收支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地方政府层面看,一些地区依然存在管理混乱、缺乏监管等问题,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逐渐显现。通过借鉴ERM-IF理论建立了总体分析框架,分析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性债务 债务管理 风险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琳
随着近年来对财政风险的日益关注 ,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风险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笔者认为 ,我国现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制度所存在的种种缺陷 ,是造成这一风险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必须及时加以规范和完善
关键词:
债务融资风险 债务融资管理 地方公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万里
文章力求展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背后更加完整的行为规律和行为图谱,从而为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与化解重大风险奠定行为基础。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的背后,分别呈现了"绕道逻辑"、"倒逼逻辑"和"机会主义逻辑"。"绕道逻辑"是指地方政府借助融资平台、影子银行、PPP新马甲等方式避开法律和中央政府监管要求而发债,使《预算法》和有关监管规范地方政府发债的"明规则"被事实上普遍隐性举债的"潜规则"强制替代;"倒逼逻辑"是指政治与财政双重压力迫使地方政府通过隐性举债开拓财源,并凭藉"大而不倒"的集体行动逻辑,倒逼中央对地方债务危机予以舒困;"机会主义逻辑"是指在多层级政府的委托代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基于自利动机,在救助预期与制度软约束的双重影响下隐性举债。文章引申的政策含义在于,治理地方政府隐性举债进而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应由当前的行政治理转向以"现实的具体的人"—地方官员—为政策出发点的行为治理模式;同时,在强调立法、规则、文件等"硬"工具手段的同时,也应强调助推等"软"治理手段的有效性,从而充分彰显分权架构内地方政府的正向激励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婧
2008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大规模的债务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政府的财政正常运行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文章指出导致巨大地方债务规模的问题为,信息不对称、预算软约束和融资平台不规范,并针对这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过度增长,规范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债务危机。
关键词:
融资平台 信息不对称 地方债 破产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