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0)
- 2023(9728)
- 2022(7997)
- 2021(7385)
- 2020(6120)
- 2019(13579)
- 2018(13202)
- 2017(25222)
- 2016(13983)
- 2015(15566)
- 2014(15732)
- 2013(15379)
- 2012(14362)
- 2011(12658)
- 2010(13219)
- 2009(12496)
- 2008(12620)
- 2007(11580)
- 2006(10366)
- 2005(9639)
- 学科
- 管理(51656)
- 济(48821)
- 经济(48723)
- 业(45391)
- 企(38124)
- 企业(38124)
- 财(31788)
- 制(19117)
- 农(17227)
- 方法(17040)
- 中国(16654)
- 务(15412)
- 财务(15385)
- 财务管理(15338)
- 企业财务(14582)
- 数学(14492)
- 财政(14267)
- 数学方法(14259)
- 业经(12966)
- 体(12238)
- 银(11876)
- 银行(11859)
- 政(11482)
- 行(11208)
- 策(11174)
- 农业(10804)
- 体制(10362)
- 度(10242)
- 制度(10240)
- 地方(10171)
- 机构
- 学院(195159)
- 大学(193421)
- 济(82829)
- 经济(80912)
- 管理(73430)
- 研究(66214)
- 理学(61560)
- 理学院(60939)
- 管理学(60091)
- 管理学院(59712)
- 中国(53187)
- 财(52489)
- 京(39971)
- 财经(36225)
- 科学(36132)
- 所(32847)
- 江(32791)
- 经(32598)
- 中心(30608)
- 农(28985)
- 研究所(28525)
- 财经大学(26312)
- 经济学(25873)
- 北京(25461)
- 范(24914)
- 师范(24724)
- 州(24676)
- 业大(24371)
- 院(24138)
- 省(23193)
- 基金
- 项目(120093)
- 科学(95148)
- 研究(93057)
- 基金(86849)
- 家(74019)
- 国家(73358)
- 科学基金(63194)
- 社会(60189)
- 社会科(57047)
- 社会科学(57036)
- 省(46344)
- 基金项目(44380)
- 教育(43171)
- 划(38833)
- 编号(38414)
- 自然(38093)
- 自然科(37162)
- 自然科学(37150)
- 自然科学基金(36478)
- 资助(35579)
- 成果(33718)
- 制(29322)
- 部(27789)
- 课题(27521)
- 重点(27169)
- 性(25760)
- 发(25386)
- 国家社会(24964)
- 创(24947)
- 教育部(24302)
共检索到319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潘文轩
规范居民财富积累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居民主要通过获取收入、财产增值、财产转入等途径积累家庭财富。对照合法合规、经济平等、社会公平、实体经济为本这四个财富积累规范性衡量标准,我国居民财富积累机制还存在较多不规范的现象,其深层原因在于法治缺失、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不完善及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居民财富积累不规范带来多重负面影响,但解决该问题面临诸多现实难点。要以推进财富积累法治化、健全三次分配制度、加强对资本的有效治理、夯实财富积累实体经济基础为着力点,逐步构建规范居民财富积累的长效机制。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岳希明 胡一凡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要求,为此需要对我国财富积累的现状、途径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我国居民财富积累具有时间短、财富增长迅速、财富集中度高、实物资产占比过高等特点。在财富积累途径上,创立公司和工资等劳动收入是财富积累的两个主要渠道,财富转移和继承在当前的财富积累中尚不重要,但未来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短时间内出现的财富急剧集中现象,我国需要通过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加强薪酬管理调节高收入人口收入,建立和完善我国财产税体系,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等财税政策加以应对。但需要注意的是,依靠创立公司等的财富积累方式是健康的,应当得到支持、鼓励和保护,对其采取任何形式的调节措施,应做到有理有据和依法行事。
关键词:
财富积累 共同富裕 财产税 个人所得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潘文轩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对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意义。衡量财富积累规范性的基本标准是合法合规、经济平等、社会公平、实体经济为本,与此对照,我国财富积累中出现了较多不规范现象,给共同富裕带来了负面影响。我国财富积累不规范的成因错综复杂,规范财富积累机制面临诸多难点和挑战。要明确规范财富积累的目标、主体、对象、手段,以加强财富积累法治化、健全三次分配制度、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营造清廉政商关系、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为着力点,逐步构建规范财富积累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财富差距 共同富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克中 马婷钰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是调整和优化现行分配制度、推动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基于我国居民财富积累的现实情况,运用税收手段促进财富有效增值与保障财富积累公平是必要之举。本文在回溯财富积累机制理论根基与厘清税收政策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需在各个分配环节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施策,建立合理有效的税收政策体系,着力完善促进机会均等的税收激励政策,加快劳动友好型税制体系建设,优化税收的财富调节和引导作用。
关键词:
财富积累 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 税收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灿明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居民财富快速积累,创造经济高速增长奇迹。但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要素分配比例不均衡的问题持续凸显,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面临挑战。为此,“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一与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全新概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为正确理解“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一重要论断,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加以重点把握与认识:财富积累机制与收入分配秩序的区别与联系、劳动和资本在财富积累中的天然差异、合法收入与非法收入在财富积累中的本质区别、市场和政府在财富积累中的不同定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功能本位、个体富裕与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的发展与分配制度在财富积累中的不同意义。上述关系的准确把握,对于全面准确理解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深刻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艺明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财富快速积累,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分配比例失衡等问题也随之出现,给实现共同富裕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创新概念,这与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非常契合。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求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特征。中国在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既要注重效率又要体现公平,如何在确保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实现居民财富的持续积累,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要且紧迫的任务。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重要性在于,以公正和合理的方式引导财富积累,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提供更广泛的财富获取途径,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水平。这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又对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一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庞凤喜 李欣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其内涵是财富积累来源的合法、财富积累速度的合理以及最终财富积累差距的缩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财富实现了快速增长,但存在财富结构相对单一、财富差距迅速扩大、财富高度不平等等突出问题,其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负面效应已日益凸显。而税收是调节居民收入与财富分配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工具,可以在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明晰税收政策工具促进财富积累机制规范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剖析现行税收政策的不足,从税收在规范财富积累的存量、规范财富积累的流量以及规范财富积累的实效三个方面,探讨了税收政策工具的作用空间。
关键词:
财富积累机制 税收政策 作用空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诚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完善分配制度方面提出了新的表述,指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其中“规范财富积累机制”的关键在于“规范”和“积累”,旨在通过加强制度规范促使居民和企业的财富实现合理积累。传统意义上的财富主要包括房地产、土地和资本,其中资本具有资金、股权以及养老金等多种形态。在新时代,
关键词:
数据资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祥智
王武德同志的著作《创建村级财富积累机制探索与实践》最近出版,这是一本在总结河北省石家庄市近年来村级财富积累实践的基础上经过深入思考后形成的专著,也是作者20年来探索村级财富积累实践的结晶,是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村级治理的优秀成果。自古以来,村级就是中国社会的最基层治理单位,绝大部分乡村治理职能实际上是由村级组织来
[期刊] 求索
[作者]
潘文轩
根据居民财富积累公式,利用WID数据从财富来源贡献度、财富源头结构两个层面对中国与参照国的居民财富积累来源结构作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从财富来源贡献度看,各国形成了储蓄为主型、财产增值为主型、相对平衡型三种积累结构,中国属于相对平衡型。从财富源头结构看,劳动收入是各国居民积累财富的主要源头;相比参照国,中国居民财富源头结构表现出财产增值占比较高、资本收入占比较低等特点。引申分析表明,储蓄率对财富积累的速度与结构有重要影响,资本作用于财富积累的形式关系到财富积累质量,资产泡沫破裂导致的资产贬值是财富积累不稳定的主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宏 王永海
文明时代的财富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路径,即制度性财富积累和技术性财富积累。通过分析中国早期文明中财富积累的制度性要素,可以发现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路径严重依赖制度性积累,中国早期"国"是制度性财富积累的基本组织形式,因而是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制度安排。制度性财富积累的路径依赖决定了中国早期独特的理财思想脉络和内容,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中的基本关系,理民思想、地利思想和农时思想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的基本内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方宏 王永海
文明时代的财富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基本路径,即制度性财富积累和技术性财富积累。通过分析中国早期文明中财富积累的制度性要素,可以发现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路径严重依赖制度性积累,中国早期"国"是制度性财富积累的基本组织形式,因而是中国早期财富积累的基本制度安排。制度性财富积累的路径依赖决定了中国早期独特的理财思想脉络和内容,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中的基本关系,理民思想、地利思想和农时思想是中国早期理财思想的基本内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身份经济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中间位置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再讨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早有研究显示中国客观上达到中间群体标准的人中普遍存在主观上身份不认同的现象,并且这种不认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之前的研究并未拓展到就财富积累对身份认同的影响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本研究在前人基础之上,挖掘并融合现有理论视角,并依托2 060份样本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显示,中间群体主观身份认同下移情况明显,财富积累状况对身份认同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一影响要大于收入对其的影响。除直接影响外,财富积累对身份认同的影响还会通过压力感知间接实现,即压力感知存在中介效应。本文的结论表明,财富积累正逐渐成为人们心中划分各个社会群体的重要指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苗一梅
充分掌握人脉信息美国大亨洛克菲勒在其全盛时期曾感慨地说:"与人相处的能力,如果能像糖和咖啡一样可以买得到的话,我会为这种能力多付一些钱。"完整的人际关系包含三个阶段,发掘人脉、经营交情、出现贵人。事实上,在人脉的建立上,如果只是倾向于等待人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劲松
本文结合我国居民收入和财富差距持续扩大的现实,系统研究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利用200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由于差异税率和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增加了居民总税负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总消费,综合效应导致社会财富积累和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少。同时,本文还发现了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与股市参与深度正相关、与房价收入比负相关的结论。本文的研究为拓宽我国城镇居民分享和获取更多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取向提供了经验支持。
关键词:
收入分配 财富积累 财产性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