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6)
2023(280)
2022(203)
2021(234)
2020(215)
2019(415)
2018(477)
2017(914)
2016(541)
2015(592)
2014(577)
2013(608)
2012(495)
2011(383)
2010(453)
2009(442)
2008(442)
2007(325)
2006(277)
2005(278)
作者
(1263)
(1088)
(1009)
(1000)
(656)
(500)
(500)
(425)
(417)
(364)
(361)
(359)
(343)
(331)
(323)
(306)
(293)
(285)
(277)
(274)
(272)
(270)
(269)
(264)
(250)
(232)
(217)
(214)
(206)
(203)
学科
(4111)
企业(4111)
(4006)
管理(2947)
(2756)
经济(2750)
方法(1457)
业经(1315)
(1212)
(1074)
财务(1074)
财务管理(1073)
企业财务(1029)
数学(988)
数学方法(988)
技术(840)
企业经济(812)
经营(775)
(746)
(732)
(687)
(668)
决策(646)
技术管理(639)
(638)
理论(630)
计划(626)
(611)
体制(570)
农业(534)
机构
学院(7116)
大学(6975)
管理(3656)
理学(3210)
理学院(3191)
管理学(3173)
管理学院(3163)
(3096)
经济(3060)
(1628)
研究(1545)
中国(1490)
财经(1273)
(1253)
商学(1235)
商学院(1224)
(1161)
(1073)
经济管理(982)
财经大学(975)
工商(869)
业大(845)
(825)
(806)
科学(796)
经济学(774)
北京(743)
中心(705)
(700)
师范(692)
基金
项目(4530)
科学(3804)
基金(3531)
研究(3378)
(2925)
国家(2893)
科学基金(2714)
社会(2404)
社会科(2273)
社会科学(2273)
基金项目(2003)
(1791)
自然(1771)
自然科(1737)
自然科学(1737)
自然科学基金(1716)
教育(1560)
(1441)
(1393)
资助(1383)
编号(1236)
(1146)
(1059)
(1036)
企业(1017)
人文(1007)
(995)
创新(991)
教育部(960)
国家社会(943)
期刊
(3663)
经济(3663)
研究(2059)
管理(1680)
(1571)
中国(1317)
科学(896)
业经(804)
技术(731)
财经(714)
(707)
金融(707)
(701)
(604)
学报(581)
经济研究(579)
商业(539)
大学(529)
学学(518)
技术经济(515)
财会(513)
会计(477)
农业(471)
经济管理(465)
现代(442)
教育(419)
问题(403)
(383)
科技(352)
会通(341)
共检索到10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岳兵  
委托和代理是一种分工,是权利的重新配置。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由于分工范围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两权”分离的作用,使得委托人不得不向代理人授权,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我国的国有产权属于全体人民所有,但是,国有企业不可能直接由全体人民经营,因而由国家代表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屹山  王广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侯鸿翔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解决目前所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而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就是改革现有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重塑所有权代理,即把原来由政府行使的国有产权转变为新的产权主体,形成新的人格化代表,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对经营权代理的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制约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季娅倩  
中国国有企业问题的关键在于各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成本太高 ,尤其是国有企业特有的股东层面上的委托—代理关系 ,由于代理层次多、监督成本高、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决策偏差大而成本高昂 ,成为国有企业的效率净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委托—代理关系阻碍了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的产生。同时 ,股东与经营者之间 ,债权人与经营者之间 ,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代理成本也要大大超过规范的股份公司。这些问题使得国有企业难以达到规范股份公司的效率。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要培育真正的股东 ,同时要规范企业参与者的行为 ,政府也应当为此创造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晖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委托──代理分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何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与难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对于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目前国内学者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由于国有产权的模糊,国有财产无人负责,所有权"虚置"和"缺位"所致。所以,改革的出路在于明晰国有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委托代理风险与国有企业改革简新华(武汉大学经济学院430072)近几年来,公司治理结构和委托代理制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介绍和研究的热点,发表了大量极有价值的论著,但是对委托代理制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比如:委托代理的成本和收益怎样...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建新  
The functioning mechanism of China's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is in essense a special commis sinned agency i, c.,the dual commission agency with three parties:nationals,governments and the executives of the enterprises. A comparison of dual comnussion agency and the regular commissioned agency in pr...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绍儒  
探索企业委托代理关系规范企业代理人行为郑绍儒一、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的发展及主要形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是生产管理权的委托与代理,即将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权委托给企业的厂长或经理。国家下达生产计划由企业组织生产,其产品销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保法  杨万才  
一、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是西方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如何通过一套激励机制,促使代理人能够积极地工作,最大限度的增进委托人的利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姜纬  
当一个人(代理人)为另一个人或机构(委托人)工作,但后者支付给前者的报酬无法完全精确地取决于前者付出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因为信息是稀缺资源),而后者又无法使用非经济手段使前者努力工作时,就会产生委托人—代理人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淑敏  刘军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复杂,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以产权论为指导,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建立政府企业、特殊法人企业和国有股份公司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然后以超产权论为指导,从理念上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精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定安  
市场化进程中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对改革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研究所张定安一、一个典型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产权的交易形式,国家拥有企业的所有权,即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是相对于合同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涛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问题,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 益。本文借鉴西方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我国国有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提出了解决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效率的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狄运中  
一、委托——代理关系在我国公司制企业中的运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资产属于全国人民所有,但全国人民不可能都去直接经营国有资产,因此必须有其代表来行使国有资产的所有权,那么谁是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代表呢?目前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常设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从理论上讲,国有资产既为全国人民所有,那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常设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是顺理成章的,因此我赞成后一种观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是由政府统一经营的,企业经理也是由政府直接任命的,国有企业产权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