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0)
2023(11480)
2022(9492)
2021(8721)
2020(6890)
2019(15642)
2018(15028)
2017(28690)
2016(15544)
2015(17365)
2014(17446)
2013(17142)
2012(16566)
2011(15294)
2010(16019)
2009(14743)
2008(14702)
2007(13536)
2006(12601)
2005(11892)
作者
(47273)
(39335)
(39056)
(37291)
(25432)
(18896)
(17714)
(15237)
(15128)
(14328)
(13534)
(13152)
(12861)
(12757)
(12728)
(12335)
(11744)
(11526)
(11495)
(11418)
(10084)
(9863)
(9737)
(9337)
(8962)
(8897)
(8888)
(8804)
(8132)
(7910)
学科
(69649)
经济(69571)
管理(44181)
(43457)
(34142)
企业(34142)
中国(24232)
(21592)
方法(21470)
地方(20387)
(17448)
数学(17353)
业经(17263)
数学方法(17090)
(15276)
(14802)
农业(14752)
(14290)
银行(14260)
(14076)
金融(14076)
(13873)
(12543)
(12454)
贸易(12440)
理论(12038)
(11972)
(11900)
地方经济(11161)
环境(10558)
机构
学院(230376)
大学(228970)
(96896)
经济(94641)
研究(87714)
管理(82650)
理学(68986)
中国(68418)
理学院(68120)
管理学(66933)
管理学院(66509)
科学(52202)
(50669)
(48114)
(45528)
研究所(40748)
(40697)
中心(39218)
(38124)
财经(35794)
(33644)
师范(33253)
北京(33122)
(32360)
(31716)
业大(31602)
农业(31602)
(30468)
经济学(29647)
(28042)
基金
项目(141675)
科学(111437)
研究(106672)
基金(100394)
(87722)
国家(86899)
科学基金(73254)
社会(67340)
社会科(63613)
社会科学(63602)
(55925)
基金项目(50747)
教育(48922)
(47625)
自然(45260)
自然科(44155)
自然科学(44141)
编号(43667)
自然科学基金(43364)
资助(42061)
成果(37965)
(36389)
重点(32742)
课题(32451)
(31162)
发展(29375)
(29350)
(28861)
(27537)
国家社会(27432)
期刊
(121702)
经济(121702)
研究(78235)
中国(55773)
(39275)
(36041)
学报(35370)
管理(33773)
科学(33505)
教育(32755)
(29737)
金融(29737)
大学(27115)
农业(26612)
学学(25259)
业经(20277)
技术(19789)
经济研究(19503)
财经(18622)
(16138)
问题(15330)
(13434)
(12730)
世界(11700)
国际(11578)
图书(11054)
技术经济(10831)
(10782)
论坛(10782)
现代(10755)
共检索到380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之兵  
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经济活动环节的二重性是资本的特性,这种二重性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正负两方面作用。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目标的转换会对资本行为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元素与系统、微观与宏观、客体与主体三大关联视角,指出资本行为会通过影响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活力来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当前,我国资本扩张的方式、资本流动的方向、资本竞争的格局都已出现明显异化现象,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在明确资本的流动比静止重要、资本的流向比流动重要、资本的监管慢于资本创新等三点认识的基础上,应采取以系统化经济体制改革为起点、以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为重点、有效破解数字经济的监管难点、加强与资本政策相关部门间沟通等措施来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晓晶   董昀   李广子   李俊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本文力图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维度系统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丰富内涵。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逻辑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逻辑。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金融工作始终围绕推进现代化这条主线展开,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局。从理论维度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经由“两个结合”这一根本途径开拓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其基本要义体现为“八个坚持”。从现实维度看,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使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国栋   邹青海  
数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健康中国、数字中国的重要标志,更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全面探究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瓶颈及纾解之策。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通过强化制度创新效应,营造产业良好发展环境;强化结构优化效应,驱动产业业态升级;强化强链补链效应,延长产业价值链条;强化组织重塑效应,健全产业组织体系;强化要素提升效应,培育高端创新要素来助推数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体制机制不健全、深陷结构性陷阱、价值链低端锁定、健康组织整合能力薄弱、创新要素配置不足瓶颈,提出推动新型要素资源深度融合,积聚数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动能;强化数字健康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健康管理组织活力;纵横整合数字健康产业链,全面挖掘数字健康产业价值;驱动数字健康业态换新出新,根植数字健康产业发展根基;深化数字健康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的纾解之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聪聪   乔瑞金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演化中的一种质的飞跃,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科技创新是“新”的关键,高质量发展是“质”的锚点。理论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新质生产力产生的理论渊源;历史逻辑而言,科技进步的推动力、数据要素的创造力以及产业转型的内驱力,催生出新质生产力;实践逻辑而言,推进新质生产力,需要以“新”为指引,加强科技创新;以“质”为关键,优化要素配置;以“人”为根本,培养新质人才;以“绿”为导向,构建绿色生产模式更好发挥新质生产力在对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聪聪   乔瑞金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演化中的一种质的飞跃,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科技创新是“新”的关键,高质量发展是“质”的锚点。理论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新质生产力产生的理论渊源;历史逻辑而言,科技进步的推动力、数据要素的创造力以及产业转型的内驱力,催生出新质生产力;实践逻辑而言,推进新质生产力,需要以“新”为指引,加强科技创新;以“质”为关键,优化要素配置;以“人”为根本,培养新质人才;以“绿”为导向,构建绿色生产模式更好发挥新质生产力在对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尹徐念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出发,对人类健康的构成和内涵进行了重新解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类健康与"以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前者是有损于人类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后者则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为推进人类健康与"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提出要重构健康经济观,在对健康经济观的内涵、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艳  尹徐念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出发,对人类健康的构成和内涵进行了重新解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类健康与"以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前者是有损于人类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后者则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经济发展方式。为推进人类健康与"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提出要重构健康经济观,在对健康经济观的内涵、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布权  尚琦  
资本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是影响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规范与引导资本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围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为资本设立‘红绿灯’”“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以及“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等方面发表了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范和引导资本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理论的赓续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资本理论的创造性探索,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发展新路径。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必须遵循资本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科学地引导好、规范和利用好各类资本。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俊久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天花板效应”逐渐显现。对此,国家的顶层设计和学界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定的方向性和操作性指引。不过,为进一步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回答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具体而言,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逻辑是破解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社会运行的“货币本位难题”,理论逻辑是综合多重因素的理论考量,现实逻辑是做好战略目标设定、优选推进区域、构建伙伴网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新久  
管理者如果对需要展开的各项管理活动的顺序、作用与关联不清不楚,那么他的指挥必然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很难协同,甚至产生冲突。有一则广为流传的小故事:问题:树上有9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小学生甲回答:还剩8只,9-1=8。销售员乙回答:有可能剩1只,有可能剩0只。如果被打死的鸟挂在树上,就剩1只,其余飞走了。如果被打死的鸟掉在地上,就剩0只。律师丙回答:如果鸟都在笼子里,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苏辛  
本刊卷首曾数次提及,有必要关注资本在远程教育领域纵横捭阖的"复杂效应"。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其实早已是全球性的现象,市场逻辑的引入给大学带来的复杂效应更引发激烈争论。我国早些年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争论表面看似已"尘埃落定",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其实还是"悬而未决"。这里要说的只是,无论基于何种立场和见解,或者基于何种关切和诉求,市场逻辑恐怕都是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冒佩华  杨浩宇  
“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实践逻辑、支持条件加以学理化分析,对于更好认识并发挥民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健全所有制结构、完善分配制度以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需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全生命周期始终离不开来自社会的要素支持和制度支持。其中,民营经济由“扩张”迈向“深化”的阶段是其经营理念由短期转向长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相较于早期的要素支持,制度支持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更为重要。本文据此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制度支持和构建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两方面,提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现实进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震宇   侯冠宇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厘清了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其现实路径,分析了数字经济通过生产效率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市场信息智能化与创造数据战略价值、经济模式的数字化革新等方面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政策法规与发展模式限制、产业转型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发展与人才结构失衡等困境。鉴于此,应在宏观层面科学规划,加强政策导向与经济体制创新;中观层面优化布局,推动产业升级与市场机制优化;微观层面加强调控,实现企业组织变革与经营能力提升,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政   廖晓东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的革新和未来发展方向,迫切需要深度理解和认识其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发展生产力是经济学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经济思想史中的核心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逻辑。历史和现实逻辑表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历艰难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传统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两个阶段,现在正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迈进,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当今世界,谁在关键性颠覆性技术方面率先取得突破,率先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谁就能够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赢得全球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我国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就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作为打造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鹏  张润强  张鹏飞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实现广西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广西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主要围绕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系统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及扩展逻辑,从广西工业的总量规模、发展速度、工业贡献率、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工业投资、企业发展等方面,系统检视了广西工业发展的现状,认为广西工业发展存在产业空间布局不优、新旧动能转化不畅、工业产品品质不高等问题。广西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龙头示范企业,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增强创新研发能力,提高工业产品质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