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7)
- 2023(566)
- 2022(483)
- 2021(457)
- 2020(440)
- 2019(927)
- 2018(920)
- 2017(1734)
- 2016(860)
- 2015(920)
- 2014(846)
- 2013(796)
- 2012(745)
- 2011(636)
- 2010(716)
- 2009(686)
- 2008(707)
- 2007(719)
- 2006(610)
- 2005(517)
- 学科
- 管理(3404)
- 业(3370)
- 企(3209)
- 企业(3209)
- 济(2620)
- 经济(2619)
- 银(2085)
- 银行(2080)
- 行(1964)
- 技术(1728)
- 制(1649)
- 技术管理(1424)
- 融(1348)
- 金融(1348)
- 财(1157)
- 业务(1124)
- 制度(1110)
- 度(1110)
- 方法(1031)
- 银行制(973)
- 中国(971)
- 务(840)
- 财务(839)
- 财务管理(836)
- 数学(835)
- 数学方法(830)
- 业经(803)
- 企业财务(791)
- 贸(757)
- 贸易(757)
- 机构
- 学院(11153)
- 大学(10811)
- 济(4906)
- 经济(4806)
- 管理(4739)
- 理学(3912)
- 理学院(3873)
- 管理学(3836)
- 管理学院(3809)
- 中国(3664)
- 研究(3179)
- 财(2606)
- 银(2436)
- 银行(2323)
- 京(2162)
- 行(2106)
- 财经(1949)
- 江(1898)
- 中心(1782)
- 经(1763)
- 州(1657)
- 经济学(1635)
- 科学(1607)
- 财经大学(1463)
- 经济学院(1457)
- 农(1443)
- 所(1441)
- 融(1410)
- 金融(1374)
- 商学(1338)
共检索到18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瑶南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靳群星 李英新 陈希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金声
充分认识不良资产的成因,并明确有效化解不良资产的重要性,就为有效地化解不良资产,最大限度地保全各方的利益,探索标本兼治的化解途径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引。一、国际上化解不良资产采用的主要方法方法一:利用呆帐准备金制度进行债务核销或削减。银行注销损失资产,优化资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大楷 陈婷 杨晔 李雪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皮景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刚 刘早霞
屡有发生的金融不良资产是诱发金融危机、动摇金融稳定的重大隐患。本文从法律视角剖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的滋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控制 法律途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敬伟 周仲飞
商业银行的两个主要目标是增加盈利和减少不良资产,无论银行是出于何种原因倒闭破产,最后都可以归结到因为不良资产消蚀其资本而导致资不抵债。各国和国际社会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求各种预防和减少不良资产存量和增量的方法。法律作为游戏规则并有强制性,自然在控制银行不良资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巴瑞林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市场化处理——美国商业银行的经济及其借鉴巴瑞林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美国的商业银行一直陷入资产质量恶化和盈利水平低下的困境而不能自拔。但是,在随后不长的时间内,美国的商业银行开始大刀阔斧地采取提列损失准备、核销呆帐和出售不良资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超 王海军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型的深度和广度均超过以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市场涌现出了新问题,如监管机构的指标设计依然单一固化、不良资产的化解效率受到制约、市场交易中的信息化建设滞后、不良资产法律体系尚需完善等。不良资产的传统处置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新时代不良资产市场的需要,新时期不良资产的化解应有新思路。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不良资产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制约我国不良资产风险有效化解的因素,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新时期化解不良资产风险的新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郭代 赵文超 刘力
2012年以来,商业银行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的资产质量压力持续增加,传统的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手段局限性凸显。论文结合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新特征,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面临的时机,提出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的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建平 诸葛宏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风险是70亿美元的不良贷款。处理不好,经济改革的成本会吞没经济改革的成果。”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公司、穆迪公司、法国里昂证券同时发表了对中国银行业的研究报告,对不良贷款的现状发出警报。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困扰和束缚我国金融体制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桎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累积更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最大隐患。因此,不良资产的防范和化解应是各家银行信贷乃至通盘工作的重点之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盛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荆珂
近几年是银行业极为困难的时期,不良资产持续暴露、规模缓慢上升仍将是未来3~5年基本趋势。不良资产处置具有很强周期性特征,在当前新一轮经济周期下,银行业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很大困难,特别是对于难以处置的项目,银行在被迫持有期间资金成本高企、拨备侵蚀严重,且面临监管严查压力,处置之"苦"一言难尽。虽然在银行外部,数万亿元的不良规模带来了不良资产处置作为一种"行业"再次繁荣,除资产管理公司外,其他机构、社会投资人及外资机构也在摩拳擦掌,试图掘金"特殊投资机会"。但从银行主体角度,转让或出售不良资产是在穷尽主动重组手段后的最后选择,若能自主重组处置或自主重组处置收益(综合及远期收益)超过直接出售,各家银行均不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