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8)
- 2023(6209)
- 2022(5085)
- 2021(4875)
- 2020(4088)
- 2019(8941)
- 2018(8975)
- 2017(16525)
- 2016(8858)
- 2015(9936)
- 2014(9456)
- 2013(9060)
- 2012(8475)
- 2011(7565)
- 2010(8147)
- 2009(7840)
- 2008(8152)
- 2007(7972)
- 2006(7163)
- 2005(6867)
- 学科
- 业(34588)
- 管理(34035)
- 济(31813)
- 经济(31764)
- 企(31016)
- 企业(31016)
- 技术(15213)
- 中国(12636)
- 技术管理(11504)
- 农(10841)
- 业经(10711)
- 财(10642)
- 制(10233)
- 理论(9074)
- 方法(8724)
- 银(8382)
- 银行(8377)
- 行(7981)
- 教育(7834)
- 学(7542)
- 农业(7333)
- 融(7033)
- 金融(7032)
- 地方(6867)
- 体(6629)
- 策(6519)
- 务(6271)
- 财务(6246)
- 财务管理(6223)
- 贸(5950)
- 机构
- 学院(127556)
- 大学(127520)
- 济(50132)
- 经济(48918)
- 管理(47648)
- 研究(41328)
- 理学(38898)
- 理学院(38463)
- 管理学(37906)
- 管理学院(37632)
- 中国(33947)
- 财(27955)
- 京(27108)
- 科学(23049)
- 江(22915)
- 所(20508)
- 财经(20488)
- 范(20113)
- 师范(20015)
- 中心(19059)
- 州(18655)
- 经(18180)
- 北京(17897)
- 研究所(17573)
- 师范大学(15641)
- 农(14940)
- 经济学(14784)
- 财经大学(14659)
- 院(14416)
- 省(14055)
- 基金
- 项目(71304)
- 研究(59251)
- 科学(57514)
- 基金(49309)
- 家(41012)
- 国家(40569)
- 社会(37873)
- 社会科(35741)
- 社会科学(35729)
- 科学基金(35658)
- 省(30107)
- 教育(28067)
- 基金项目(25422)
- 编号(24639)
- 划(24291)
- 成果(22225)
- 创(21492)
- 自然(19901)
- 自然科(19493)
- 自然科学(19490)
- 自然科学基金(19162)
- 创新(18851)
- 课题(18740)
- 资助(18422)
- 重点(16255)
- 发(15838)
- 年(15656)
- 项目编号(15508)
- 部(15398)
- 制(15334)
共检索到220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志毅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是强调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突出个体的价值 ,从主体的角度说 ,就是形成一种道德主体的开创性。如果从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上说 ,与自然经济相适应的是礼教精神 ,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是“螺丝钉”精神的话 ,那么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是“规范加创新”的主体精神。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 ,这种集“君子”与“勇士”于一体的新型道德人格特征的培养是社会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 ,亦是德育理论研究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梅汝莉
中国传统德育现代价值刍议●梅汝莉一、考察中国传统德育有无现代价值的主要标志(一)必须直面现代德育的挑战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加强德育的呼声日益增高,教育工作者纷纷指出学校德育的可控性、可信性和有效性比以往大有降低之势。有些人认为德育出现的问题与社会处于转...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邵龙宝
教育现代化不仅意味着教育在培养规模和能力、设施和手段等“硬件”的改善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变革和更新。德育观念的现代化是教育思想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拟从大学德育的功能、目标、内容、过程等五个方面的观念更新,探讨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德育应当如何走向现代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黄建君
德育学科能力是不典型的学科能力。因为德育学科始终不完全是"学科"意义上的学科,它所承载的教育目的和任务具有学校教育的全局性意义和影响,与其它学科相比它负有"特殊使命",不是一门典型的学校学科。德育学科能力又是学生通过学习德育学科形成的稳定而具综合性的心理素养,也就是学生通过学科目标的达成、学科内容的把握、学科方法的运用和学科问题的解决而形成的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和学科态度相统一的综合心理素养。德育学科能力更是一种社会性能力。"社会性"能力就是个人顺利参与社会生活,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能力,就是人的现实社会生存和生活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人成为人并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钱永林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迈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仅仅经过短短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每年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同普通高校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星
对话德育是对传统德育范式的超越。我国高职传统的德育教学存在德育目标"工具性"、德育主体"单一性"、德育内容"学科性"的问题。对话德育则更注重人本性、发展性和实践的德育价值。要提高对话德育成效,则必须将对话德育目标从"工具性"向"人本性"转变;将对话德育主体从教师单一主体向师生多元主体间性转变;将对话德育内容的选择从学科逻辑向生活世界转变;将对话德育场域的营建从知识场向情感场转变;将对话德育的路径依赖从单向对话向多元对话转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对话德育 德育范式 德育主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丽 曲伟 蹇文馨
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给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实现德育内容对不同道德资源的继承、吸收和创新,成为问题的关键。在这方面,日本德育工作中的某些经验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新时期的德育必须在坚持"三个面向"的基础上,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现代化。
关键词:
德育现代化 继承 创新 传统文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文全 高静
德国教育哲学家和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基于存在哲学提出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认为,学生并非总是按照预定的路线或规律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偶然的、顿悟的、不规律的、非理性的,是一种非连续性变化,这与中国传统蒙学中的朴素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与观点不谋而合。将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应用于德育实践以实现德育创新,一是在德育过程中要创生"顿悟现象"和"酝酿效应";二是在德育内容方面要积极利用"危机"、"遭遇"与挫折,化危机为转机与契机;三是在德育环境的营造上要注重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相得益彰;四是在德育形式、方法和评价上要善于利用"告诫"和"唤醒"以及因材施教、榜样示范、情感激励和冲突缓解等方法,要注重过程性评价。非连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媛
研究生德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笔者分析了研究生德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了提高研究生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 德育 重要性 紧迫性 实效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强 杨洪义 王云海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改革开放中大胆改革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德育这门学科的发展。本文从理论上阐述了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从实践上总结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提出了高校德育在未来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德育工作 创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文良
青海省民和县回族中学坚持从小、从细、从严、从恒地要求学生,强化管理,以集体行为的优化,带动学生个体行为的优化;通过诚信教育、安全教育、成功教育和爱校教育,营造一个身心两健、德智双全的发展空间,既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又内化了学生的素质;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一体两翼的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回族中学 德育工作 方式创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孟万金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任务,新任务要有新理论来指导。因此,对"具身德育"做进一步深入系统探究,以便与广大同仁一道共同尽快构建和完善"具身德育"理论和实践新体系,为新时代德育创新做出应有贡献。本文将聚焦"具身德育"提出的时代背景、具身德育内涵以及具身德育创新之处三大方面。
关键词:
具身德育 背景 内涵 创新 一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曹广辉
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笔者针对大学生道德表现知行错位的现象,分析了高校德育存在的误区,根据现实社会和大学生的特点,以及高校德育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切入点。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 知行错位 德育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方蕾蕾
在全球化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道德教育正面临着困境与冲突。随着世界人口的急速流动以及回归传统道德教育思潮的呼唤,学校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故而,要不要专设德育教师成为议题。事实上,德育教师这一职业将面临着职业发展、培养难题、道德困境以及德育立场选择等困境。
关键词:
多元文化 德育教师 德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