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4)
2023(6554)
2022(5370)
2021(4963)
2020(4185)
2019(9584)
2018(9088)
2017(17951)
2016(9421)
2015(10642)
2014(10624)
2013(10481)
2012(9650)
2011(8571)
2010(9181)
2009(9339)
2008(8607)
2007(7945)
2006(7322)
2005(7048)
作者
(25003)
(20755)
(20473)
(19608)
(13368)
(9855)
(9429)
(7959)
(7702)
(7588)
(6976)
(6843)
(6683)
(6514)
(6508)
(6446)
(6174)
(6082)
(5950)
(5779)
(5328)
(5075)
(4808)
(4726)
(4713)
(4693)
(4612)
(4536)
(4164)
(3993)
学科
(37885)
(37600)
经济(37527)
管理(36014)
(35717)
企业(35717)
(25868)
金融(25868)
(23955)
银行(23955)
(23179)
(19448)
中国(17676)
方法(16585)
(15606)
财务(15585)
财务管理(15562)
企业财务(15085)
(14824)
数学(13328)
数学方法(13206)
中国金融(11018)
业经(10823)
(9431)
(9324)
理论(9298)
地方(8385)
体制(8275)
(6870)
农业(6844)
机构
大学(134209)
学院(132879)
(57302)
经济(56003)
管理(53688)
理学(45417)
理学院(45060)
管理学(44549)
管理学院(44313)
中国(40713)
研究(38424)
(33938)
(27107)
财经(26154)
(23638)
中心(21406)
(21096)
(20522)
银行(19794)
财经大学(19786)
(19499)
金融(19120)
(18607)
经济学(18486)
科学(18255)
(17745)
(17545)
人民(17515)
北京(17401)
经济学院(16571)
基金
项目(77228)
科学(62298)
研究(60216)
基金(58221)
(47969)
国家(47494)
科学基金(42899)
社会(40298)
社会科(38325)
社会科学(38318)
基金项目(30453)
(28819)
教育(28276)
自然(26170)
自然科(25622)
自然科学(25616)
自然科学基金(25211)
编号(24845)
资助(24287)
(23625)
成果(21991)
(18228)
(17032)
重点(17021)
教育部(16852)
人文(16690)
(16670)
国家社会(16534)
项目编号(16503)
课题(16342)
期刊
(65101)
经济(65101)
研究(45129)
(34232)
金融(34232)
(30468)
中国(27965)
管理(21612)
学报(14760)
教育(14606)
财经(14475)
科学(14302)
(13426)
大学(12566)
(12203)
学学(11587)
经济研究(9898)
技术(9765)
业经(9362)
财会(9140)
会计(8512)
理论(8041)
问题(7909)
农业(7258)
实践(7203)
(7203)
(6722)
国际(6402)
图书(6398)
通讯(6114)
共检索到219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方光正  
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和过度融资行为损害了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诱发了股市“泡沫”,已成为阻碍我国证券市场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不规范的融资行为及其成因,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苑丽丽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将税后收益在股东股利和公司留存收益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政策,是上市公司的核心财务问题之一。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失范,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不规范的一个重要表现,成为资本市场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全面、客观地揭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对资本市场发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春梅  秦江萍  
上市公司利用证券市场进行在融资,是其能够快速扩张、持续发展的源泉之一。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有配股、增发和可转换债券等三种再融资方式。文章对再融资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规范再融资行为的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洁  
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投融资行为极不规范 ,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利、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不同利益群体的争夺事件时有发生。其原因在于 :(1)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扭曲 ;(2 )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制衡机制无效 ;(3 )上市公司和企业集团治理的法制环境不完善。为此 ,必须从公司治理结构、产权结构等方面着手规范其投融资行为 ,保护广大非控股流通股东的权利 ,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稳步、持续地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祝锡萍  朱惠芹  
上市公司再融资是今年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 ,本文从监管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指出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重点应放在对再融资主体的资格和条件的规范、再融资实施过程的控制和再融资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上 ,提出了一些监管的新思路和较为可行的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天明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恶意再融资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上市公司圈钱的真实意图日益明显,造成资本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被恶意滥用,而其他功能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科学合理使用资本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真正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我国资本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军  尹开国  吴水兰  
我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再融资的偏好,一方面是制度使然,另一方面与上市公司控制制度密切相关。本文结合财政部等部门联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探讨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规范。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正杰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其成因及危害,提出了抑制上市公司过度偏好股权融资行为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袁天荣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顺序方面表现出了与现代财务理论和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惯例不相吻合的特征,融资顺序倒置,过分偏好股权融资。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进行了剖析,并对如何抑制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南龙  
当前民间融资市场日趋活跃并呈现融资主体广泛、融资趋利增强、地域差异明显等特点。通过对其特殊存在条件及其对经济金融积极与消极影响的分析,民间金融的合理发展对经济金融具有辅助和补充作用,应正确引导和规范其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卫华  
企业融资理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宗旨,这也是西方融资结构理论的立论根据。而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本结构导致真正的股东对公司失去控制。本文通过对国家股、法人股和中小股股东目标的分析发现,其股东目标的具体体现都不是公司价值最大化,这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与西方融资结构理论相悖。股权融资偏好是内部控制人自身成本收益分析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通过股权改革形成真正的产权主体,激活资本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经理人优胜劣汰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转实现对经理人的激励。当公司价值最大化成为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共同目标时,企业的融资行为必然回归理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明泉  李昊  
以1998年至2006年53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修正的S-M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检验了优序融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解释力。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时首选股权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选择内部融资,这一结论并不支持优序融资理论。通过进一步分组检验发现,低杠杆和大规模公司的内源融资量与财务赤字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高杠杆和小规模公司的内源融资量与财务赤字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最后发现,低杠杆公司的债务融资倾向要大于高杠杆公司,大规模公司的债务融资倾向要大于小规模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燕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而西方企业优先偏好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即所谓的优序融资理论。为什么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不符合该理论,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后发现,我国当前特殊的资本市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制度性因素影响,是造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冬青  宋逢明  
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国内学术界的普遍观点是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行为。本文基于现金流量表数据,研究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债务融资以及内部融资的相对偏好程度。研究发现,2000年上市的公司在2000~2003年的融资行为和1996年以前上市的公司在1998~2003年的融资行为都不支持股权融资偏好,除个别年份外,在上市公司的实际融资中,内部融资或者借款融资高于股权融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华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促进并购市场的繁荣,我们不仅要在监管手段和理念方面不断跟上市场的要求,而且要鼓励市场主体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