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8)
- 2023(10943)
- 2022(9687)
- 2021(9378)
- 2020(7584)
- 2019(17695)
- 2018(17810)
- 2017(33493)
- 2016(18786)
- 2015(21245)
- 2014(21604)
- 2013(20938)
- 2012(19160)
- 2011(17056)
- 2010(17023)
- 2009(15080)
- 2008(14533)
- 2007(12413)
- 2006(10702)
- 2005(9363)
- 学科
- 济(67015)
- 经济(66930)
- 管理(49793)
- 业(46001)
- 企(38783)
- 企业(38783)
- 方法(31670)
- 数学(27021)
- 数学方法(26645)
- 农(18058)
- 中国(17781)
- 学(16768)
- 财(16060)
- 业经(15377)
- 地方(14958)
- 理论(14848)
- 农业(12209)
- 教育(11950)
- 和(11894)
- 制(11590)
- 贸(11354)
- 贸易(11346)
- 技术(11097)
- 易(10980)
- 环境(10752)
- 务(10273)
- 财务(10214)
- 财务管理(10191)
- 教学(10018)
- 银(9772)
- 机构
- 大学(254341)
- 学院(253845)
- 管理(99997)
- 济(90198)
- 经济(87823)
- 理学(86853)
- 理学院(85830)
- 管理学(84173)
- 管理学院(83718)
- 研究(83417)
- 中国(59826)
- 京(54832)
- 科学(54773)
- 所(41862)
- 财(41049)
- 农(40459)
- 业大(39027)
- 研究所(38474)
- 范(38304)
- 师范(37958)
- 江(37834)
- 中心(37753)
- 北京(34826)
- 财经(33008)
- 农业(31451)
- 州(31141)
- 院(30823)
- 技术(30683)
- 师范大学(30678)
- 经(29971)
- 基金
- 项目(178703)
- 科学(138612)
- 研究(133781)
- 基金(125439)
- 家(109161)
- 国家(108190)
- 科学基金(92201)
- 社会(79280)
- 社会科(74836)
- 社会科学(74816)
- 省(71481)
- 基金项目(67310)
- 教育(64075)
- 自然(60530)
- 划(60292)
- 自然科(59077)
- 自然科学(59064)
- 自然科学基金(57961)
- 编号(56694)
- 资助(51516)
- 成果(46894)
- 重点(40135)
- 课题(40075)
- 部(38920)
- 发(37636)
- 创(37129)
- 项目编号(34790)
- 创新(34465)
- 科研(33972)
- 大学(33732)
共检索到367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亮
当代教师伦理研究主要呈现出三种取向:规范取向旨在追求学校道德目的的达成,以教师为道德主体,重在规约教师的教育行为;专业取向旨在遵循专业主义的要求,以教师为专业主体,重在改善教师的专业品质;实践取向旨在寻求对技术主义的超越,以教师为实践主体,重在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这三种研究取向互有短长,相互交错,为建立一种整合的教师伦理研究范式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
教师伦理 规范取向 专业取向 实践取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辛继湘 穆建亚
当代教学伦理研究主要呈现三种取向:规范取向旨在建构教学中的规范和标准,强调道德义务与责任,重在规约教学主体的行为,指向教学伦理的合法性;美德取向热衷于揭示教学的内在德性,强调对教学主体的道德关切,重在涵养教学主体的德性和内在品质,指向教学伦理的向善性;语境取向致力于探寻教学的道德环境与情感,强调实际道德境遇,重在教学主体的伦理反思和情感体验,指向教学伦理的合现实性。这三种取向各具所长,也各有局限。今后的教学伦理研究需要考虑三者的关联与融通,即如何在社会规范、个体美德与实际境遇之间寻求契合互补、动态平衡,实
关键词:
教学伦理 规范取向 美德取向 语境取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步社民 姬生凯
上世纪后半叶,全美幼教协会、英国早期儿童教育协会、澳大利亚早期儿童教育组织等幼教专业组织先后制订、出台和实施了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品味这三国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发现:幼教专业伦理规范的不可或缺性需要行业内部达成广泛共识;专业组织应在其中起到持续引领作用;规范文本的内容应该直面幼教实践以利于行动。美、英、澳三国的经验启示我们:中国学前教育界也应把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提到议事日程;专业组织应该有所作为推动其成;规范条款要着眼于教师的外显行为;规范内容要以解决幼儿园教师的行为困惑为基点。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辛伟豪 刘春玲
本研究以103位培智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自编问卷对IEP专业伦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教师IEP伦理规范总体水平偏高,其中"隐私保密"较理想,"客观公正"需加强,相应维度在教师年龄、任教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行为准则总体水平较高,其中"长短期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较理想,"特殊教育与相关服务的提供"需加强,相应维度在教师学历、职称、教龄、任教年级和专业训练上存在显著差异;教师IEP伦理规范与行为准则呈显著正相关,伦理规范对行为准则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但解释率不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万海 孔美美
当代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的显著成果体现为规范伦理的强势与细化,然而在实践的拷问下,既有的教师规范伦理陷入了贫弱的尴尬境地。儒家提倡的德性伦理思路是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将规范内含于价值,通过人伦价值进而体悟规范。当前的教师专业伦理客观上需要实现由规范伦理向德性伦理的转换。这样才能化解当前规范伦理的困境,有效促进教师专业伦理的发展。
关键词:
教师专业伦理 规范伦理 德性伦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龚天平 李海英
我国学界对经济伦理范畴的理解主要有经济的伦理、伦理的经济、经济与伦理等三种方式。虽然各有道理,但都没有揭示经济伦理的实质。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伦理是一种植根于人们经济交往关系中的伦理道德观念、规范和实践活动,其内涵有三:一是指经济关系的伦理意识即经济伦理意识,是人们关于经济关系的善与恶、是与非、正当与不正当、应该与不应该等价值取向的各种心理过程和观念;二是指经济行为的伦理准则即经济伦理规范,是指导和评价经济主体行为的善恶价值取向、调整主体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三是指经济主体的道德实践即经济伦理实践,是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的一切可以进行善恶评价的行为和活动,可分为经济个体道德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莉 卢乃桂
中国文化传统对教师的道德诉求和期待向来极高,在政策和社会层面都惯常以此来约束和评价教师。然而,在今天变革的时代里,传统上用以支持教师投入工作的价值体系是否仍然发挥效力?又是如何发挥作用?要回答这些问题,需从教师对"教学专业伦理"议题的理解入手。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不同教师对以"师德"为名的种种道德诉求认同不一。然而,教学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基本规范遭到忽视。
关键词:
专业伦理 师德 教学 中国教师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颖
在美国,高等院校、高校教师专业组织和以政府为代表的科研资助者三类主体的不同规约组成了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规范体系。相关规范以维护源自洪堡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学术自由"等理念为出发点,就高校教师对学术、学生、同事、所在的学术共同体、社会的专业责任进行规定,并设计了严谨的执行处理机制。总结美国的经验,对我国相关规范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美国 高校教师 专业伦理 规范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苏豫
高校教师专业伦理是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构建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两种相反的伦理,一种是由外而内的规范性伦理,一种是由内而外的德性伦理。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的构建就是实现两种不同类型伦理的辩证统一。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伦理应采取不同的构建路径,在实现两者辩证统一的同时,实现高校教师专业伦理由注重个人层面向注重专业层面的转变。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专业伦理 规范性伦理 德性伦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红霞
语言测试标准规范制定的目的在于规范测试行为,提升考试质量。测试标准规范是否有用,需要在语言测试效度评估中得到有效实践。但是目前欧美一些重要测试组织的核心专业伦理及技术规范的践行现状相差很大,有的规范几乎流于形式,有的则得到了有效实践,提升了考试及测试质量管理的水准。对欧美现行主要语言测试标准规范及其践行现状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甄别、借鉴。为语言测试质量保证提供专业指导和基础的标准规范,不仅不可缺少,还应当被有效实践。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陈德祥 曲扬 李锐
以云计算、大数据、社会化媒体、跨文化交流等为特征的信息环境对信息伦理教学与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信息伦理内涵的解读,笔者认为在信息人才培养过程中信息伦理应该内化为信息人的综合素养,必须作为信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构成部分,成为职业操守的基本素养和内在伦理规范,贯穿于整个信息传播活动的相关课程。根据面临的挑战、信息伦理目标与构成、信息伦理的主要议题,设计递进式、嵌入式、自主式3种教育体系,旨在解决目前存在的课程单一、素质单一、课程与目标脱节等问题。
关键词:
新信息环境 信息管理专业 信息伦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坤亮
作为两大主要伦理理论流派的义务论和功利主义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伦理思维,为教师提供了两种相异的伦理思考方式和伦理决策途径。在义务论的视角下,教师的专业伦理决策应该是"基于规则"的;而在功利主义的视角下,教师的专业伦理决策应该是"基于行为结果"的。然而,无论是纯粹地从义务论的视角,还是纯粹地从功利主义的视角来思考伦理决策,都是不充分的。教师的专业伦理决策需要一种整合的路径,即结合这两种伦理理论进行综合考虑,在关注行为本身的正当性的同时关注行为可能产生的结果。
关键词:
义务论 功利主义 伦理困境 伦理决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叶菊艳
本文以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对"人文主义"内涵的认识为理论基础,建构出美国教师教育实践中人文主义教师教育的三种取向。它们分别是"博雅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和"社会重建取向"。文章分别介绍了这三种取向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历史渊源、其背后所持的教师观及具体教师教育主张。
关键词:
人文主义 教师教育 美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戴伟芬
学术取向、专业取向、社会(公正)取向共同构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思想的三大价值取向。专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教育学科为中心,相信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知识基础的作用,在教育研究和专业评判的基础上,致力于建立专业教师队伍。学术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以通识教育、任教科目为中心,通过教师掌握其知识结构,并把其注入教师教育课程中,完善教师的知识体系,促使教师形成良好的教育判断力。社会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思想是在美国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把教师当做转化型知识分子,赋权增能,以社会重建、改造为中心,实现教育和社会公平。三大价值取向的思想体现出了融合与多元模式的思想特征和发展趋势,构成了当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