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6)
- 2023(6812)
- 2022(5803)
- 2021(5374)
- 2020(4504)
- 2019(10354)
- 2018(10236)
- 2017(19583)
- 2016(10808)
- 2015(11952)
- 2014(11570)
- 2013(11222)
- 2012(10019)
- 2011(9064)
- 2010(9330)
- 2009(8329)
- 2008(8127)
- 2007(7292)
- 2006(6243)
- 2005(5491)
- 学科
- 济(44624)
- 经济(44593)
- 管理(26948)
- 业(26433)
- 方法(23510)
- 企(21736)
- 企业(21736)
- 数学(21696)
- 数学方法(21173)
- 农(11604)
- 学(10189)
- 中国(9954)
- 财(9184)
- 业经(9002)
- 地方(7951)
- 农业(7453)
- 制(7415)
- 贸(7365)
- 贸易(7361)
- 理论(7150)
- 易(7095)
- 环境(6342)
- 银(6257)
- 银行(6237)
- 划(6099)
- 行(5956)
- 技术(5818)
- 策(5627)
- 融(5600)
- 金融(5598)
- 机构
- 学院(151180)
- 大学(149502)
- 济(58283)
- 经济(56975)
- 管理(56873)
- 研究(52302)
- 理学(49646)
- 理学院(49053)
- 管理学(47668)
- 管理学院(47447)
- 中国(38438)
- 科学(36002)
- 农(32142)
- 京(31912)
- 所(27791)
- 业大(27478)
- 农业(25895)
- 财(25891)
- 研究所(25880)
- 中心(23974)
- 江(23014)
- 财经(21141)
- 北京(19460)
- 经(19331)
- 院(19211)
- 范(19069)
- 师范(18857)
- 省(18133)
- 经济学(18047)
- 州(17883)
- 基金
- 项目(110127)
- 科学(86805)
- 基金(81434)
- 家(74856)
- 国家(74387)
- 研究(72063)
- 科学基金(62901)
- 社会(45624)
- 自然(44420)
- 社会科(43604)
- 社会科学(43593)
- 省(43586)
- 自然科(43462)
- 自然科学(43447)
- 基金项目(43257)
- 自然科学基金(42635)
- 划(37784)
- 资助(33838)
- 教育(33768)
- 编号(27490)
- 重点(26154)
- 部(23538)
- 发(23259)
- 计划(23074)
- 创(22740)
- 科研(21789)
- 创新(21438)
- 成果(20399)
- 科技(20067)
- 课题(19573)
共检索到212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立梅 黄绍文 刘双全 周卫
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规模经营的黑龙江江川农场76.5hm2水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高效平衡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试区土壤养分主要限制因子是N、P、K和Zn,不同土壤养分的变异情况各不相同;三种网格(50m×50m、100m×100m和150m×150m)取样尺度下试区9个水稻田块间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差异总体上均显著,但同一田块三种网格取样尺度下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差异总体上均不显著;三种网格取样尺度的同一土壤速效养分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明显的空间相似性。表明按150m×150m网格进行土壤取样,能对规模经营稻田不同田块土壤主要养分状况进行正确评价;对规模经营的江川农场试区稻田可按田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祥照 胡克林 郭焱 李保国 马韫韬 杜森 王运华
对位于北京顺义的北方精准农业示范区 ,采用GPS定位 ,测定了其表层 80个土样的速效养分 (N、P、K、Fe、Mn、Cu、Zn)、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及作物产量。结果表明 ,所有观测项目的变异系数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作物产量与速效磷、全氮及有机质的相关性最大 ,pH与各种养分及微量元素均呈明显的负相关。通过结构分析 ,发现土壤pH的空间相关距最大 ,达 3.3km ,碱解氮和速效铁的自相关距最小 ,仅 0 .14km。其余观测项目的自相关距范围为0 .387- 1.11km。采用Kriging方法并结合GIS绘制了等值线图 ,可更直观地了解整个示范区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以施氮为例 ,精确管理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一兰 唐海明 程爱武 李益锋 李永 何炜 胡赛晶 王跃平
为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双季稻田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湖南宁乡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应用常规试验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定位长达31年5种施肥处理(化肥、秸秆还田+化肥、30%有机肥+70%化肥、60%有机肥+40%化肥和无肥)对双季稻田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均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明显增加了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以60%有机肥处理增加效果为最高;30%和60%有机肥处理均有利于增加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化肥和无肥处理均达显著差异(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鲁艳红 廖育林 聂军 周兴 谢坚 杨曾平
【目的】研究双季稻种植制度下,连续3年施肥与不施肥对不同肥力土壤基础地力产量、基础地力贡献率、土壤氮磷钾表观平衡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为不同肥力土壤基础地力培育及土壤肥力维持和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从32年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定位试验的不施任何肥料(CK)、施氮磷钾肥(NPK)和氮磷钾肥配施稻草(NPKS)处理采取土壤,分别代表3种不同肥力水平,设置连续3年施肥与不施肥处理的盆栽试验,监测双季水稻产量、土壤基础地力产量、基础地力贡献率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变化。【结果】在试验期间,不同肥力土壤的早晚稻基础地力产量、基础地力贡献率均表现为:NPKS处理土壤>NPK处理土壤>CK处理土壤,且随着试验年限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玲 张杨珠 曾希柏 周卫军 周清 夏海螯
为探明长期不同施肥结构对湖南省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湖南省土肥站1986年冬季在全省各地建立的、持续了18年的6个土壤肥力与施肥效益监测长期定位试验点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长期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全面提高土壤氮、磷、钾、有机质以及CEC含量,能有效调节土壤pH.秸秆还田和施用NK肥都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施用NK肥的处理比NPK肥处理平均高48.4%;秸秆还田处理比NPK肥处理平均高32.3%.施用NP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各化肥处理的有机质含量总体上较为稳定,而施用有机肥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有效途径,有...
关键词:
施肥结构 长期定位试验 土壤肥力 稻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新卫 张杨珠 高菊生 高鹏 彭福元
为了探明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土壤性质及晚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南方红壤稻田优质高产协同提升目标下的土壤高效培肥提供理论依据。依托始于1982年的长期定位试验,考察了有机肥(M)、化肥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M)、化肥氮磷钾(NPK)、化肥氮钾配施有机肥(NKM)、化肥氮磷配施有机肥(NPM)、化肥磷钾配施有机肥(PKM)、不施肥(NF)对稻田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阳离子交换能力、籽粒产量构成与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F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有机碳及氮磷钾含量,增强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提升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进而提高水稻籽粒产量;进一步比较稻米品质指标发现,施肥可不同程度提高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使胶稠度变长。其中,以NPKM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养分及酶活提升效果相对较好,导致该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其加工、外观、食味和营养品质亦相对更优。由此可见,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平衡配施不仅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土壤,而且可协同提升籽粒产量与稻米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智 李小坤 丛日环 任涛 黄铁平 鲁艳红
【目的】针对稻田氮磷钾肥施用不合理引起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现象,从粮食高产高效和环境效益的角度分析稻田化肥的合理施用与管理策略。【方法】选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5—2010年在湖南省间布置的735个早、中、晚稻肥料田间试验,选取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FP)和优化施肥(OPT)3个处理,对比分析了早、中、晚稻OPT较FP处理的增产效果与氮、磷、钾肥偏生产力的优势;通过筛选OPT处理产量或/和氮肥偏生产力前25%的试验点,建立高产、高效和高产高效3种方案,结合氮肥用量与氮素损失(N2O的排放、N的径流与淋失、NH3挥发)之间的经验模型,评估稻田节氮减排潜力;通过计算早、中、晚稻磷素表观平衡...
关键词:
早中晚稻 优化施肥 产量 氮损失 磷残留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卫军 王凯荣 谢小立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红壤稻田土壤不同施肥制度与土壤持续生产力的关系。维持土壤持续生产力的实质是维持土壤肥力,有机农业和石油农业施肥制度土壤养分收支基本持平,可维持土壤肥力和生产力;而偏施化肥的施肥制度促使缺施营养元素亏缺量加大,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有机无机结合施肥制度养分循环速度快,养分产出量大,养分消耗加剧,但有机物质生产量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归还和土壤有机质平衡,土壤养分盈余量大,可逐斩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
关键词:
红壤稻田,施肥制度,土壤肥力,持续生产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英湘 陈安磊 黄威 王卫 谢小立
利用红壤稻田施肥定位试验,研究了水稻关键生育期及经休闲期后土壤固定态铵(FA)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稻田土壤FA含量范围为128.6 mg/kg-235.1 mg/kg,占土壤全氮的比值为5.8%-10.5%。水稻生育期是土壤FA的积累阶段,各施肥处理土壤FA提高幅度为12.7%-49.0%,其中长期不施钾肥的处理(N、NP)土壤FA含量升高幅度显著高于施钾肥或者钾肥配施有机肥的处理(pNP>NPK>NPKC>JS。休闲期土壤FA含量出现明显降低现象,平均降低幅度为18.8%,其中长期不施钾肥土壤FA降低幅度显著高于长期施用钾肥及有机肥的土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冀建华 刘秀梅 侯红乾 刘益仁 李祖章 刘光荣 李絮花 罗奇祥
在施肥条件下确定平衡状态时,土壤有机碳含量水平对于正确评价土壤的固碳潜力和制定合理的有机物质分配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前人研究的江西省有机碳储量数据并采用Jenny模型对长期不同施肥下有机碳动态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区有机碳储量占全省的46%,以鹰潭地区最高,九江地区最低。施肥明显增强了土壤的碳汇作用,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70F+30M、50F+50M、30F+70M、NPKM、NPK+S、NPK+P和NPK+C)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施化肥处理,以南昌县的30F+70M、进贤县的NPKM和余江县的NPK+P处理最高,其平衡时有机碳含量和固碳潜力分别较施化肥处理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曾平 张杨珠 曾希柏 周卫军 陈建国 周清
以湖南省醴陵市的健康稻田土壤——河沙泥和红黄泥为供试土壤,以常规早稻品种湘早籼17号、杂交晚稻品种金优207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几种不合理施肥实践导致的健康稻田土壤的退化过程.主要结果如下:1)过量施肥引起土壤肥力过高和土壤供肥能力过强,不平衡施肥导致土壤肥力不平衡,二者均导致水稻生长不平衡和减产;长期不施肥对第一季的水稻产量影响较小,但第二季的水稻产量明显低于其他施肥处理.2)过量施肥导致土壤N,P,K的渗漏损失,以化学肥料的过量施用为甚.N,P,K素的渗漏损失分别主要发生在插秧后60,15,30 d.过量施用有机肥明显促进晚稻生育期间的磷素渗漏和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关键词:
稻田土壤 施肥 土壤退化 养分淋失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渝 罗龙皂 何昀昆 张文安 蒋太明
为阐明长期施肥对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平衡特征的影响,探讨土壤可持续利用培肥模式,收集2006-2011年10种施肥模式下(CK,1/4M+3/4NPK,1/2M+1/2NPK,M,NPKM,NPK,NK,N,NP,PK)的黄壤性水稻土,分析了各施肥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平衡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情况下,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不施肥处理(CK)均显著增加;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有机碳含量逐渐增加,其中NPKM处理最高;不同施肥模式有机碳平衡变化较大,除1/4M+3/4NPK处理外,施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碳表现为盈余,且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不施肥和施用化肥处理的有机碳表现为亏缺;黄壤性水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晶 张杨珠 徐明岗 高菊生
【目的】分析长期不同施肥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全磷含量、土壤磷素盈亏和磷素活化效率(PAC)的动态变化,探讨不同施肥下水稻土磷素演变特征及与磷平衡的响应关系。【方法】基于1982年开始的红壤性水稻土长期不同施肥定位试验,试验包括不施肥(CK)、有机肥(牛粪,M)、氮磷钾肥(NPK)、氮磷钾肥+有机肥(NPKM)、氮磷肥+有机肥(NPM)、氮钾肥+有机肥(NKM)和磷钾肥+有机肥(PKM)共7个处理。【结果】经过30年不同施肥,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呈上升趋势。M、NKM、NPK、NPM、NPKM和PKM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速率分别为0.18、0.20、0.83、1.35、1.46和1.62 Mg·Kg...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臣 王旭东 倪幸 乐天天 曾诗媛 叶正钱
设置3个菌渣(F)施用量(0,50%,100%)和3个化肥(C)施用量(0,50%,100%)共9个处理,采用长期定位试验方法(2010-2016年),研究长期菌渣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土壤基本肥力要素变化的影响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相比单施化肥,菌渣化肥配施显著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LOC1,LOC2,LOC3,指分别以33,167,333 mmol·L-1高锰酸钾氧化有机碳)及其有效度,增幅分别为45.09%,41.77%53.55%和11.69%33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童倩倩 李莉婕 韩峰 陈海燕 赵泽英 彭志良
【目的】为贵州水稻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科学施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005-2015年贵州省9个地(州、市)水稻种植区采集的177 944个代表性耕层土壤养分测定数据为基础,运用Arc GIS地统计方法和Kriging理论模型对贵州水稻土壤养分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时间序列上,贵州省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及p H与第二次(1991年)土壤普查数据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有效磷呈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贵州省稻田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p H的差异较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差异较小;东
关键词:
GIS 稻田 土壤养分 p H 贵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