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1)
- 2023(9091)
- 2022(7596)
- 2021(7033)
- 2020(5834)
- 2019(13236)
- 2018(13184)
- 2017(25224)
- 2016(13474)
- 2015(15111)
- 2014(14841)
- 2013(14500)
- 2012(13494)
- 2011(12565)
- 2010(13278)
- 2009(12417)
- 2008(12035)
- 2007(10902)
- 2006(9838)
- 2005(8813)
- 学科
- 济(79357)
- 经济(79299)
- 管理(40498)
- 业(35906)
- 企(30763)
- 企业(30763)
- 方法(28878)
- 数学(25654)
- 数学方法(25108)
- 地方(18529)
- 中国(16823)
- 学(14722)
- 业经(14712)
- 农(14023)
- 技术(13970)
- 地方经济(13017)
- 理论(11141)
- 财(11098)
- 制(10930)
- 融(10590)
- 金融(10589)
- 银(9988)
- 银行(9967)
- 技术管理(9838)
- 环境(9831)
- 行(9664)
- 农业(9506)
- 贸(9309)
- 贸易(9301)
- 和(9288)
- 机构
- 学院(200707)
- 大学(200684)
- 济(92277)
- 经济(90575)
- 管理(75936)
- 研究(71217)
- 理学(65193)
- 理学院(64411)
- 管理学(62989)
- 管理学院(62604)
- 中国(53477)
- 科学(41956)
- 京(41928)
- 财(39201)
- 所(35999)
- 研究所(32669)
- 财经(31137)
- 中心(30954)
- 江(30367)
- 经济学(29641)
- 农(28517)
- 经(28122)
- 范(26812)
- 北京(26623)
- 师范(26606)
- 业大(26369)
- 经济学院(26250)
- 院(25322)
- 州(24138)
- 财经大学(22936)
- 基金
- 项目(128965)
- 科学(102890)
- 研究(94433)
- 基金(94001)
- 家(81628)
- 国家(81023)
- 科学基金(69826)
- 社会(62004)
- 社会科(58898)
- 社会科学(58882)
- 省(50728)
- 基金项目(48414)
- 教育(43798)
- 自然(43778)
- 自然科(42837)
- 自然科学(42824)
- 划(42315)
- 自然科学基金(42035)
- 资助(38979)
- 编号(36792)
- 成果(30363)
- 重点(29548)
- 创(29076)
- 发(28997)
- 部(28193)
- 创新(27483)
- 课题(26526)
- 国家社会(26112)
- 教育部(24576)
- 大学(23883)
共检索到307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聪玲
发展规模经济是企业迎接市场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 也是对我国企业顺应世界范围购并趋势的基本要求。然而, 市场需求的变化已经使传统的规模经济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规模经济 企业购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展祥
持续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于落后国家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对先进发达国家的追赶乃至"蛙跳"式发展赶超具有重要意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换挡减速"存在未富先慢的嫌疑。需要从适度发展与适度增长的区别中来把握适度发展的下限,适度发展更侧重经济增长效率提升、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的技术进步路径以及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化解产能过剩并不必然导致适度发展速度的下降,减速也不是新常态的标签。需要发挥中国独有的工业体系齐全优势,进一步在工业化进程中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展祥
持续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于落后国家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对先进发达国家的追赶乃至“蛙跳”式发展赶超具有重要意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换挡减速”存在未富先慢的嫌疑。需要从适度发展与适度增长的区别中来把握适度发展的下限,适度发展更侧重经济增长效率提升、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的技术进步路径以及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化解产能过剩并不必然导致适度发展速度的下降,减速也不是新常态的标签。需要发挥中国独有的工业体系齐全优势,进一步在工业化进程中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牛慧卿
整个工业社会的企业发展史就是规模经济的发展史,在信息时代重提"规模经济"是否过时了呢?新旧规模经济有什么不同?新规模经济企业又应该如何发展?大学的校门口每到中午之时就会有很多的快递车从四面八方驶来,学生们还有部分老师则早已守候在此。其中有一辆车被团团围住,甚至快递员站在车前,如老师上课点名一般依次派发快件,这一辆车就是当当网的配送车。作为当当网的忠实顾客,笔者也经常在这个取书的队伍中。几次排在取书队伍的最后,得以与快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永林
本文探讨了知识创新与规模经济问题,提出了知识创新内生与外溢的概念。通过数理模型的分析与论证,对知识创新在个体(企业和个人)活动行为中内生的条件、机理和过程做了分析与揭示;研究了知识创新外溢的市场基础和知识创新外溢的最优效率性;证明了知识创新的规模经济性。规模经济效应是知识创新的最重要意义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
知识创新内生 知识创新外溢 规模经济效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建坤
脚本教学的弊端呼吁即兴教学。即兴教学是指在互动式课堂中,教学行动者就各种促进其"生存和成长"的境遇即时且自发地作出反应,形成筹划并实现行动者生命可能性的教育活动。它具有即时性与敏感性、自发性与灵活性、趣味性与创造性等特点。即兴教学既非"随意性教学",亦非"教学机智"。实施即兴教学,需要改革"经验教学"传统,构建活而有序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星闾 叶生洪
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规模经济论述的基础上,对规模经济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了规模经济本质是结构经济的新论断,即规模并不是导致经济的根本原因,规模经济的本质是通过结构优化而实现的经济;并基于此结论发展了如何确定最优经济规模的新方法。
关键词:
规模经济 结构经济 最优经济规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耀才 范肇臻
针对规模经济理论问题上的困惑,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知识经济大背景下规模经济内在的知性投入方式、经营管理层面、联结经济性等时代内涵。
关键词:
知性投入方式 经营管理层面 联结经济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叶生洪
规模经济的本质是结构经济,即规模大小并不是导致经济的根本原因,企业规模经济的本质是通过企业内部结构优化而实现的经济。基于此结论,本文探讨了确定企业最优经济规模的一般方法,以及在市场交易费用和需求约束及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确定最优经济规模。
关键词:
规模经济 结构经济 最优经济规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萌
所谓规模经济,通常是指生产力诸要素在一定范围内高度聚集,通过高度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运用高效率的现代化生产装备,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大批量的产品,最终产生出规模效益的经济形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规模经济具有如下几个特征:⒈优化生产的成本———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子文 李向军 孙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龚宇富
70年代末以来,规模经济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学术界对此也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但以往数理模型往往显得抽象、复杂,对规模经济的考察难以在一个相对简易的理论框架内进行。本文简要介绍垄断竞争情况下,新贸易学派关于规模经济的一种简化模型。在简化模型基础上,对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贸易模式及贸易收益之间的关系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远芳
在近年发达经济体公共债务规模达到二战后最高水平的背景下,公共债务适度规模成为学术界与政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理论上,公共债务规模扩张对经济的影响是正是负依具体情景而定,实证研究中也没有一致的证据支持公共债务规模与后续经济增长无关或者有关。虽然对公共债务规模是否存在经济意义上的适度水平存疑,但仍可从不同角度探讨公共债务规模上升的相伴风险及可持续性问题。当前发达经济体高额公共债务的风险不是出现偿付危机的风险,而是相关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风险。发达经济体公共债务规模能否缩减,将取决于能否利用"增长率-利率"差值的自动减债效果所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实施增长友好和财政友好的结构改革。出于审慎目的设定公共债...
关键词:
公共债务规模 经济增长 政府债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晴 王佃利
追求城市的文化内涵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强调以文化作为城市更新的推动力与目标,追求在空间再生产的过程中重塑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文化吸引力。进一步厘清其理论内涵、总结各地的政策模式并反思其经验启示,对我国城市更新探索"后地产导向"模式、推进"文化导向"的实现路径具有指导意义。首先,理解文化导向城市更新的理论内涵,一方面需要反思文化与空间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需要从工具主义与功能主义两个视角来理解其背后的政策理性。其次,结合城市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可以划分为基于文化地域性、文化阶层性与文化功能性等三种战略模式。最后,对我国开展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而言,值得借鉴的经验包括:在城市政策理性上,需要回归公共价值;在文化战略选择上,采用综合性的文化政策思考;在政策执行方面,则需要关注对城市创意人才的培育,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关键词:
文化导向 城市更新 经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