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1)
- 2023(13546)
- 2022(11569)
- 2021(10788)
- 2020(9299)
- 2019(21607)
- 2018(21488)
- 2017(41635)
- 2016(22139)
- 2015(25276)
- 2014(25403)
- 2013(24928)
- 2012(22982)
- 2011(20827)
- 2010(20959)
- 2009(19497)
- 2008(18843)
- 2007(16800)
- 2006(14610)
- 2005(13000)
- 学科
- 济(111914)
- 经济(111820)
- 管理(63573)
- 业(60340)
- 方法(49081)
- 企(48933)
- 企业(48933)
- 数学(44052)
- 数学方法(43364)
- 农(26207)
- 中国(23814)
- 财(23548)
- 地方(23061)
- 学(21381)
- 业经(20874)
- 农业(17676)
- 制(17360)
- 贸(16598)
- 贸易(16585)
- 易(16040)
- 理论(15265)
- 务(14753)
- 财务(14691)
- 和(14651)
- 财务管理(14650)
- 地方经济(14307)
- 环境(14196)
- 银(14060)
- 银行(14034)
- 企业财务(13852)
- 机构
- 学院(322650)
- 大学(321600)
- 济(140724)
- 经济(137970)
- 管理(127957)
- 理学(110873)
- 理学院(109703)
- 管理学(107569)
- 管理学院(106975)
- 研究(106231)
- 中国(81258)
- 京(66490)
- 科学(64717)
- 财(60889)
- 农(53129)
- 所(53038)
- 中心(50427)
- 财经(49078)
- 业大(48337)
- 研究所(48331)
- 江(48115)
- 经(44460)
- 经济学(43713)
- 农业(41504)
- 北京(41391)
- 范(40203)
- 师范(39800)
- 经济学院(39166)
- 院(37950)
- 州(37555)
- 基金
- 项目(216792)
- 科学(171555)
- 基金(159108)
- 研究(155527)
- 家(138846)
- 国家(137758)
- 科学基金(119280)
- 社会(99751)
- 社会科(94651)
- 社会科学(94626)
- 省(84552)
- 基金项目(83865)
- 自然(78381)
- 自然科(76593)
- 自然科学(76573)
- 自然科学基金(75205)
- 教育(72335)
- 划(70956)
- 资助(66218)
- 编号(63010)
- 成果(49803)
- 重点(48783)
- 部(48201)
- 发(46515)
- 创(44765)
- 课题(42390)
- 科研(41974)
- 创新(41938)
- 国家社会(41686)
- 教育部(41565)
共检索到470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阳 钟甫宁 纪月清
本文将耕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引入规模经济的理论框架,探讨农户转入位置不同或面积不同地块的规模经济效益差别,并分析普通户与规模户对转入地块的位置和面积偏好的差异。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均表明,由于存在明显的地块层面的规模经济,转入地面积大或与原有地块位置相连均可以提高技术上的生产效率,降低扣除地租之后的单位产品成本;这种规模经济也会激励农户支付更高的租金来获得面积大或位置相连的耕地。理论分析还表明,对规模户而言,零散小地块与其劳动力相对更稀缺的禀赋特征以及机械替代劳动的技术选择不相洽,因而不受偏好;数据分析也显示,规模户更倾向于转入面积大或与原有地块位置相连的地块。本文的分析结果有助于解释非农就业等引致的、在空间位置上比较分散的耕地为什么常常流向普通户而非向少数规模户集中。
关键词:
耕地流转 规模经济 地块特征 平均成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纪月清 顾天竹 陈奕山 徐志刚 钟甫宁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一直是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热点。在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同时,扩大地块规模也是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方面。小规模细碎化经营一些广为人知的影响是它既表现出妨碍规模经济效率的一面也表现出有利于范围经济的一面。很少被提及的另一个影响是在紧挨着的小地块上如果不同步生产相同作物将会有强烈的外部性,因此个体决策自由度和配置效率受限,即无法迅速地将地块配置到高价农产品的生产中。基于租金可以简单而全面反映地块价值的假设,不同地块规模的经济价值差异应当表现为每亩地租的差别,本研究利用8省调查数据评估当前条件下地块规模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颖丽 岳玉平
本文从农户与规模经营组织双向层面分析农业规模经营组织与农户土地流转的供求决策准则,用以解释不同农业规模经营组织存在的原因。研究表明,农户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转出土地的租金决定土地转出;农户劳动力要素的总收益、农村社会的特征决定农户对规模经营组织的有效需求。规模报酬与技术进步所要求的最低规模决定规模经营组织的土地转入需求;规模报酬预期,包括土地租金在内的交易费用小于土地转入的纯收益,以及技术进步的资金充足,决定规模经营组织类型的有效供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志刚 章丹 程宝栋
粮食安全保障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农地规模经营可提升劳动生产率与收入,但其土地产出率及粮食安全效应却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之争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创新性地从农户规模经济和地块规模经济两个维度解析规模经济,抓住规模经营机械化和雇工化特点,再度审视粮食“规模—单产”关系。本文构建刻画机械化和雇工化对“规模—单产”关系影响逻辑的分析框架,借助对水稻和玉米的农艺和要素特点的比较分析,阐释了不同粮食作物因为耕地资源可获性和农艺及劳动投入特征差异导致机械作业标准化程度与雇工道德风险劳动质量差异,并影响农户和地块规模经济及“规模—单产”关系的经济逻辑。基于全国4省农户与地块抽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表明:(1)水稻和玉米地块层面“规模—单产”均呈“倒U型”关系,但农户层面“规模—单产”关系,水稻为“倒U型”,玉米则为“U型”;(2)中国农业发展现阶段机械技术模式下的规模经营机械化和雇工化在粮食生产农户规模与地块规模影响单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机械作业效率和技术进步有增产效应,但会受地块规模经济约束;雇工专业分工的高劳动质量增产效应会被道德风险低劳动质量影响抵消,但机械化可缓解雇工道德风险问题。调节粮食“规模—单产”关系必须结合机械化和雇工化,从审视粮食生产农艺和资源、技术约束入手。研究结论可为推动劳动生产率与土地产出率协同增长,协调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关系提供新的理论指导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顾天竹 纪月清 钟甫宁
本文着重从地块层面考察规模经济及其来源,探讨要素不可分性对农业生产规模经济的影响。本文以小麦、玉米和水稻三种粮食作物为例,利用来自全国8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地块规模对农机使用、劳动投入、土地投资、粮食单产以及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地块规模变量并非在每种作物的各方程中都显著,但总的来说,扩大规模会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提高农户使用机械和进行土地投资的概率,同时也会降低亩均劳动投入量。从成本方面看,水稻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随地块规模的扩大而递减,即存在地块规模经济;小麦和玉米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与地块规模则呈"正U型"关系,表现出由地块规模经济向地块规模不经济转变。从产量方面看,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与地块规模呈"正U型"关系,小麦和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则随地块规模扩大而递减。成本方面的地块规模经济意味着地块合并整理、地块规模扩大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而单位面积产量随地块规模扩大而递减意味着处于撂荒和非粮化边缘的地块应该成为土地整理政策的重点对象。此外,除了地块合并整理外,"联耕联种"等也是地块规模经营的重要形式和有益补充。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顾天竹 纪月清 钟甫宁
本文着重从地块层面考察规模经济及其来源,探讨要素不可分性对农业生产规模经济的影响。本文以小麦、玉米和水稻三种粮食作物为例,利用来自全国8省的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地块规模对农机使用、劳动投入、土地投资、粮食单产以及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地块规模变量并非在每种作物的各方程中都显著,但总的来说,扩大规模会降低农机作业成本、提高农户使用机械和进行土地投资的概率,同时也会降低亩均劳动投入量。从成本方面看,水稻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随地块规模的扩大而递减,即存在地块规模经济;小麦和玉米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与地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兆娟 魏朝富 尚慧
在采用收益还原法对研究区农户水田、旱地样本经济产出价值进行核算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和C-D生产函数考查农户行为对耕地经济产出价值的影响作用情况,并根据行为动机理论构建农户行为对耕地经济产出价值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农户水田、旱地样本地均经济产出价值之间存在较大波动,且水田样本价值普遍高于旱地样本;水田、旱地样本经济产出价值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农户作物种植制度行为、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制约,需通过农户行为调整来进一步提升耕地经济产出价值;农户自身需要、农户家庭自身拥有的资源、以及国家或区域层次上的宏观因素等内外部因子会通过刺激农户行为动机与目标来改变农户行为,间接影响耕地经济产出价值,因此农户行为调整应以影响农户行为动机的内外部因子及其作用机理为指导,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措施来规范农户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挺 纪月清 易中懿
家庭联产承包以来土地细碎化及规模低效率一直是我国农业政策和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地块过小妨碍了规模经济的实现。本文对地块层面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江苏省金坛市水稻生产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测度。分析发现,面积大的地块与面积小的地块在单产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但由于在机械利用等方面存在地块规模经济,大地块农业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成本更低。实证结果表明,单位产品成本随地块面积递减,这意味着存在地块规模经济。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超 孙艺夺 胡瑞法 施冠明
农户作为农业经济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决策单元,在资源调动和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上,有其独特的一面。我国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普遍参与非农生产,从农户层面考察农业耕地规模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对于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及保障农民家庭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有现实意义。把农户的农业和非农生产纳入统一构架,采用2012-2013年广东省、江西省与河北省142个农户的跟踪调查数据和数据包络分析法估算农户层面生产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耕地规模对农户层面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时从事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的条件下,农户
关键词:
农业 农户 耕地规模 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仇焕广 刘乐 李登旺 张崇尚
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4省1703个地块层面的调查数据,将地权稳定性纳入单产模型,考察了土地流转快速发展背景下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营规模的扩大在短期内不会带来土地生产率的下降,二者之间呈现稳健的"倒U型"关系。此外,保障地权稳定性亦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自有地块单产显著高于转入地块单产,在相关土地交易平台登记注册对提高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签订纸质土地流转合同和约定土地流转期限对作物单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视角出发,政府应该赋予农民更为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仇焕广 刘乐 李登旺 张崇尚
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4省1703个地块层面的调查数据,将地权稳定性纳入单产模型,考察了土地流转快速发展背景下经营规模与土地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营规模的扩大在短期内不会带来土地生产率的下降,二者之间呈现稳健的"倒U型"关系。此外,保障地权稳定性亦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率,自有地块单产显著高于转入地块单产,在相关土地交易平台登记注册对提高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签订纸质土地流转合同和约定土地流转期限对作物单产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视角出发,政府应该赋予农民更为稳定的土地使用权,稳步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秉镰 尹喆
规模经济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在直接测算城市外部规模经济难以使人信服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测算微观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间接反映城市的外部规模经济。研究发现:首先,中国小型城镇的企业平均规模效率和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比例均高于大中型城市,因此不能否认小城镇存在规模经济;其次,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小城镇在未来应该发展最小最优规模的中低技术产业和适宜产业。
关键词:
规模经济 最小最优规模 小城镇 城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丽媛 万江红
现阶段大量农地转入户未能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实现地块的连片集中。本文从地块规模门槛视角将农地特征划分为绝对连片、适度连片和分散化三种类型,并利用湖北省农地转入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块规模门槛标准下的农地连片情况,后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考察了各地块规模门槛标准下不同农业生产效率指标在三种农地连片水平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农地连片集中有助于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且适度连片的效果优于绝对连片。现行农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方式下,将最小地块规模增大到5~8亩有利于水稻种植户获得较高的综合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大小农户均可通过增大地块规模获得规模经济,且大规模农户无需追求地块的绝对连片。
关键词:
农地连片 地块规模 分散化 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甲 王建华 吉星 王杰 张红霄
现实中存在相当数量的熟人间、非正式的关系型林地流转治理模式,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需要促进流转双方选择非熟人间、正式的市场化治理模式。文章扩展了“产权界定-交易费用-治理模式”的分析范式,将市场信念同时纳入林地流转治理模式选择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22年在湖南、贵州、云南三省调研获得的446个林地转出地块层面数据,通过双变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确权发证可减少林地流转中的交易费用,若林地已确权发证,农户选择签定正式合同的可能性增加,边际效应为0.6236。(2)有第三方提供流转服务时,能减少林地流转的交易费用,农户选择将林地转出给陌生转入方以及签定正式合同的可能性都会增加,边际效应分别为0.5414和0.8003。(3)外部转入方能提供更高租金会强化农户的市场信念,当市场信念增强时,农户选择将林地转给陌生转入方以及签定正式合同的可能性都会增加,边际效应分别为0.6516和0.5264。(4)林地确权对交易对象选择的影响不显著,人情关系对合同形式和交易对象选择的影响也不显著。因此,应通过继续推进林地确权发证提供稳定的林地权属预期,同时要重视基层政府或村委会等第三方在减少林地流转交易费用和促进流转市场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且要在林地流转中引入市场化的竞争和价格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耕地细碎化对小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中、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相对于小规模农户而言,细碎化对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应鼓励耕地流转,为农户规模化经营耕地创造条件;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将耕地整治与耕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降低细碎化程度,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