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7)
- 2023(16851)
- 2022(14334)
- 2021(13352)
- 2020(11166)
- 2019(25768)
- 2018(25523)
- 2017(49766)
- 2016(26693)
- 2015(30373)
- 2014(30439)
- 2013(29890)
- 2012(27357)
- 2011(24737)
- 2010(25061)
- 2009(23007)
- 2008(22331)
- 2007(19961)
- 2006(17838)
- 2005(15600)
- 学科
- 济(127291)
- 经济(127169)
- 管理(76859)
- 业(70618)
- 企(58735)
- 企业(58735)
- 方法(54653)
- 数学(48186)
- 数学方法(47465)
- 中国(31468)
- 农(30043)
- 地方(28265)
- 财(26963)
- 业经(25726)
- 学(25147)
- 农业(20221)
- 制(20139)
- 理论(19617)
- 贸(18410)
- 贸易(18394)
- 易(17738)
- 和(17638)
- 环境(17405)
- 银(16691)
- 银行(16653)
- 融(16632)
- 金融(16629)
- 务(16221)
- 财务(16133)
- 财务管理(16099)
- 机构
- 大学(382528)
- 学院(381709)
- 济(158956)
- 经济(155575)
- 管理(150345)
- 理学(130088)
- 理学院(128685)
- 研究(127381)
- 管理学(126207)
- 管理学院(125518)
- 中国(95412)
- 京(81101)
- 科学(77306)
- 财(71868)
- 所(62974)
- 中心(57941)
- 财经(57486)
- 研究所(57096)
- 农(56961)
- 江(56643)
- 业大(54575)
- 经(52233)
- 北京(51554)
- 范(50419)
- 师范(49967)
- 经济学(48927)
- 院(46644)
- 州(45498)
- 农业(43897)
- 经济学院(43768)
- 基金
- 项目(257662)
- 科学(202770)
- 研究(190101)
- 基金(186294)
- 家(161169)
- 国家(159819)
- 科学基金(138028)
- 社会(120377)
- 社会科(114039)
- 社会科学(114006)
- 省(100609)
- 基金项目(97856)
- 自然(89004)
- 教育(88684)
- 自然科(86929)
- 自然科学(86909)
- 自然科学基金(85325)
- 划(84228)
- 资助(78354)
- 编号(77895)
- 成果(63460)
- 重点(57530)
- 部(56923)
- 发(55029)
- 课题(54278)
- 创(52858)
- 教育部(49463)
- 创新(49247)
- 国家社会(49157)
- 科研(48777)
- 期刊
- 济(179137)
- 经济(179137)
- 研究(115914)
- 中国(73629)
- 学报(57448)
- 管理(56611)
- 财(53745)
- 科学(53236)
- 农(52026)
- 教育(45482)
- 大学(44632)
- 学学(41802)
- 技术(35984)
- 农业(35510)
- 融(33832)
- 金融(33832)
- 经济研究(29644)
- 财经(28826)
- 业经(27917)
- 经(24682)
- 问题(22817)
- 图书(20292)
- 技术经济(20155)
- 统计(19776)
- 理论(18028)
- 策(17728)
- 业(17517)
- 科技(17121)
- 商业(16939)
- 现代(16908)
共检索到567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秉镰 尹喆
规模经济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问题。在直接测算城市外部规模经济难以使人信服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测算微观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间接反映城市的外部规模经济。研究发现:首先,中国小型城镇的企业平均规模效率和具有规模经济的企业比例均高于大中型城市,因此不能否认小城镇存在规模经济;其次,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小城镇在未来应该发展最小最优规模的中低技术产业和适宜产业。
关键词:
规模经济 最小最优规模 小城镇 城镇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梅建明 邵鹏程
文章依据财政部PPP项目库信息整理得到253个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并对PPP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PPP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缓解地方政府短期财政压力和促进地区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是PPP模式发挥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政府干预较多会抑制PPP模式经济增长质量效应,而提高财政透明度则有利于发挥该效应。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市政工程以及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PPP模式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更强,并且当某地PPP模式以中短期合作或以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项目为主时,其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训波 周伟
本文在对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扩展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08年的数据分析了家庭财富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居民财富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影响,并且金融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房地产财富,非自住房地产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自住房地产财富;年轻家庭的房地产财富和金融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显著高于年老家庭。此外,家庭规模、户主特征和地区差异也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益喜
集群经济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小城镇效应,是我国经济进一步腾飞的征兆。我国必须抓住机遇,积极鼓励、大力倡导、合理布局、扶持发展。本文在分析了集群现象规模经济效应和小城镇效应的基础上,从6个方面对小城镇和集群经济结合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集群经济 规模经济 小城镇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长青 钱文荣
本文在对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存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收益函数和成本函数经济模型,测算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规模经济净收益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伴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存量的增加,基础设施规模收益不断增加,政府支出成本呈下降趋势,而居民生活成本规模效应呈上升趋势,最终小城镇基础设施规模净收益曲线呈倒U型。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基础设施政府支出成本较高,而东部地区小城镇居民生活成本支出较高。由此本文建议提高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基础设施政府支出经济效率,降低东部地区小城镇居民生活成本支出,以增强我国小城镇基础设施规模净效益。
关键词:
小城镇 基础设施存量 规模经济 外部成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辛大楞 邱悦
数字经济时代积极探究人工智能对企业进口扩张的影响对于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理论框架解析人工智能对企业进口扩张的影响机制。通过采用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工业机器人数据和微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人工智能对企业进口扩张的实际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扩张。该结论在经过替换关键变量、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进行2SLS估计、更换估计方法、调整样本范围和控制多维固定效应等多重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技能水平,即通过融资效应和技能升级效应促进企业进口扩张。异质性分析显示,人工智能对企业进口扩张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产权性质、规模和区位异质性。人工智能对非国有企业、小型企业以及沿海地区企业进口扩张的带动作用更为强烈。文章通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以及Cloglog生存模型法考察人工智能与进口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发现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延长进口持续时间,维持进口贸易关系稳定性。文章拓展了企业进口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也为政府通过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中国进口供应链稳定性和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会清 王剑
外资企业的规模异质性决定了对外投资的市场能力差异,例如市场竞争能力、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与东道国政府的谈判博弈能力等,不同规模的外资企业对待聚集定位的倾向由此发生分化,从而形成FDI地区聚集的规模效应。本文以江苏省IT产业中的台资企业样本对该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论表明,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上的局限,对外投资的空间聚集特征更为明显,大型跨国公司往往是FDI聚集的始作俑者,而不是单纯的聚集跟随者,对外投资的聚集倾向相对较弱,甚至有可能做出避开竞争者聚集区的定位决策。大企业聚集对潜在投资者的吸引力在早期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中小企业聚集的吸引力只在产业配套能力形成以后才开始发挥作用。
关键词:
FDI 企业规模 市场能力 地区聚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阳 钟甫宁 纪月清
本文将耕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引入规模经济的理论框架,探讨农户转入位置不同或面积不同地块的规模经济效益差别,并分析普通户与规模户对转入地块的位置和面积偏好的差异。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均表明,由于存在明显的地块层面的规模经济,转入地面积大或与原有地块位置相连均可以提高技术上的生产效率,降低扣除地租之后的单位产品成本;这种规模经济也会激励农户支付更高的租金来获得面积大或位置相连的耕地。理论分析还表明,对规模户而言,零散小地块与其劳动力相对更稀缺的禀赋特征以及机械替代劳动的技术选择不相洽,因而不受偏好;数据分析也显示,规模户更倾向于转入面积大或与原有地块位置相连的地块。本文的分析结果有助于解释非农就业等引致的、在空间位置上比较分散的耕地为什么常常流向普通户而非向少数规模户集中。
关键词:
耕地流转 规模经济 地块特征 平均成本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穆怀中 赵志超 杜芳雨
本文将人的发展细分为创造性、自主性和利他性三个维度,并分别与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和家庭养老相对应,详细阐释了人的发展如何影响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的问题,研究发现:(1)企业年金与人力资本“增值-贬值”创造性结构存在联动关系,通过增强“干中学”倾向,减少人力资本贬值,促进创造力在生命周期内的均衡发展,可提高企业年金发展效率。(2)个人养老金与“感性-理性”自主性结构存在联动关系,整体呈现出“感性为主,理性不足”的特点。在家庭生命周期早期,个人养老金受到子女婚育等情感支出的限制,在后期又受到“不给子女添乱”的感性储蓄逻辑的影响,缺乏生命周期精算平衡为导向的理性思考过程。通过引入金融市场、增加家庭教育财政补贴、完善金融教育体系可提高个人养老金决策的理性度,优化其发展效率。(3)家庭养老替代率取决于家庭内部“双向奔赴”的代际利他关系,以父母对子女的“体谅度”为上限,以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度”为下限。家庭代际关系越紧密,家庭养老就越稳定。(4)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层次间存在有条件的“联动”关系。公共养老金对其他养老层次发展还具有“整合”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穆怀中 赵志超 杜芳雨
本文将人的发展细分为创造性、自主性和利他性三个维度,并分别与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和家庭养老相对应,详细阐释了人的发展如何影响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完善的问题,研究发现:(1)企业年金与人力资本“增值-贬值”创造性结构存在联动关系,通过增强“干中学”倾向,减少人力资本贬值,促进创造力在生命周期内的均衡发展,可提高企业年金发展效率。(2)个人养老金与“感性-理性”自主性结构存在联动关系,整体呈现出“感性为主,理性不足”的特点。在家庭生命周期早期,个人养老金受到子女婚育等情感支出的限制,在后期又受到“不给子女添乱”的感性储蓄逻辑的影响,缺乏生命周期精算平衡为导向的理性思考过程。通过引入金融市场、增加家庭教育财政补贴、完善金融教育体系可提高个人养老金决策的理性度,优化其发展效率。(3)家庭养老替代率取决于家庭内部“双向奔赴”的代际利他关系,以父母对子女的“体谅度”为上限,以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度”为下限。家庭代际关系越紧密,家庭养老就越稳定。(4)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层次间存在有条件的“联动”关系。公共养老金对其他养老层次发展还具有“整合”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徐腊平
文章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1997年—2003年期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检验结果发现,在其他国家能够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影响的大多数因素,会以类似的方式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但也存在着特殊性,因而得出一些与以前实证研究不同的结论。
关键词:
资本结构 上市公司 逃税激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覃毅
FDI对本土企业的溢出效应是正是负未有定论,造成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异质性在研究中往往被忽略。事实上,企业异质性,尤其是所有制结构的不同会带来技术溢出差异,并且在行业当中具有普遍性。厘清企业异质性与FDI溢出效应的关系,一方面可以最终回答FDI技术外溢效果如何,并有助于深入理解FDI技术溢出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有助于理解所有制结构本身如何影响企业的效率。本文采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从产业关联视角研究发现,产权结构异质性的确影响了国内企业对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具体表现为FDI对民营供应企业的后向溢出效应非常明显;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下游采购企业,主要是其中的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率增...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猛 张鹏 郑建锋
从集聚外部性、关联效应两个维度考察服务业集聚区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机制,前者指空间上的邻近有利于企业获得劳动和知识,后者则强调企业靠近中间产品和接近市场所享受的便利。基于2013年江苏9个服务业集聚区的939家企业微观数据,实证分析服务业集聚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集聚外部性、后向关联效应显著提升了企业绩效,表现为提高利润率和降低融资成本;而前向关联效应的影响不显著。充分发挥服务业集聚区的集聚外部性和关联效应,应成为建设服务业集聚区的政策重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勇兵 王晓伟 谭桑
后金融危机时期如何保持中国出口常态增长成为当前中国外部经济面临的难题。本文基于CEPII-BACI数据库1995-2010年中国HS6分位数产品出口贸易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研究先前的出口持续时间对于产品进入新市场的概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持续时间可以促进产品进入新市场,且出口持续时间每增加一年,产品进入新市场的概率将提高0.17倍;更重要的是,出口持续时间与新市场进入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曲线的关系,即在最初阶段出口持续时间会促进新市场的进入,但是这种影响随着时间递减,且当出口持续时间达到一个临界值时,这种积极的影响会消失。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应适当鼓励企业深化现有贸易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