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8)
- 2023(10754)
- 2022(8482)
- 2021(7449)
- 2020(6139)
- 2019(13923)
- 2018(14005)
- 2017(27075)
- 2016(14518)
- 2015(16568)
- 2014(16679)
- 2013(16282)
- 2012(14829)
- 2011(13628)
- 2010(14060)
- 2009(13170)
- 2008(12556)
- 2007(11262)
- 2006(10440)
- 2005(9661)
- 学科
- 济(88529)
- 经济(88455)
- 管理(38344)
- 业(32924)
- 方法(30922)
- 数学(27907)
- 数学方法(27377)
- 企(25751)
- 企业(25751)
- 中国(22372)
- 地方(22246)
- 农(16948)
- 业经(16552)
- 学(16440)
- 地方经济(13742)
- 财(11582)
- 农业(11529)
- 制(11409)
- 发(11222)
- 环境(11034)
- 理论(10982)
- 融(10095)
- 金融(10095)
- 产业(10070)
- 贸(9920)
- 贸易(9911)
- 和(9549)
- 易(9439)
- 银(9430)
- 银行(9401)
- 机构
- 学院(218084)
- 大学(217872)
- 济(98560)
- 经济(96523)
- 研究(81013)
- 管理(79107)
- 理学(67672)
- 理学院(66855)
- 管理学(65228)
- 管理学院(64858)
- 中国(59723)
- 科学(49939)
- 京(47347)
- 所(41562)
- 财(40640)
- 研究所(37771)
- 农(36496)
- 中心(35063)
- 江(33542)
- 财经(32296)
- 业大(31981)
- 经济学(31906)
- 北京(29912)
- 院(29502)
- 经(29227)
- 农业(28623)
- 范(28300)
- 经济学院(28227)
- 师范(27954)
- 州(26440)
- 基金
- 项目(143705)
- 科学(113295)
- 基金(104890)
- 研究(100191)
- 家(92898)
- 国家(92234)
- 科学基金(78842)
- 社会(65902)
- 社会科(62565)
- 社会科学(62544)
- 省(56245)
- 基金项目(54122)
- 自然(51283)
- 自然科(50166)
- 自然科学(50152)
- 自然科学基金(49195)
- 划(47312)
- 教育(45589)
- 资助(44180)
- 编号(38505)
- 重点(33095)
- 发(32687)
- 部(30568)
- 成果(30480)
- 创(28704)
- 课题(28165)
- 国家社会(28021)
- 创新(27080)
- 科研(26978)
- 计划(26489)
- 期刊
- 济(116363)
- 经济(116363)
- 研究(69419)
- 中国(43427)
- 学报(34852)
- 农(33614)
- 科学(33058)
- 管理(32240)
- 财(29737)
- 大学(26516)
- 学学(25278)
- 农业(22610)
- 技术(20893)
- 经济研究(20518)
- 教育(19914)
- 融(19143)
- 金融(19143)
- 财经(16966)
- 业经(16693)
- 问题(16096)
- 经(14875)
- 统计(13968)
- 技术经济(12789)
- 策(12237)
- 业(12183)
- 决策(11231)
- 现代(10742)
- 世界(10563)
- 商业(10335)
- 贸(10241)
共检索到335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川
城市化和经济聚集是现代区域经济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然而由于城市化现象所反映的规模收益递增因素与新古典经济的竞争性均衡不相容,因此,城市化问题很难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内得到解释。这样,长期以来标准的经济分析很少关注经济聚集现象和城市的形成。直到20世纪70年代,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把垄断竞争问题重新引入到主流经济学后,垄断竞争模型才成为处理规模收益问题的有力工具,新经济地理也由之发展而来;与此同时,新兴古典经济学以超边际分析为工具深入分析了分工对城市形成和产业迁移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聚集 新经济地理 内生专业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云廷
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着显著的聚集经济效应。但聚集优势主要来源于同一产业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带来的地方化经济效应,而不是城市本身发展所产生的城市化经济效应。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我国一直所奉行的所谓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战略所致。在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城市化经济所带来的聚集效益。但是,由产业空间集中产生的地方化经济效应不一定必然地导致城市化经济效应的结果,二者需要有一个转换过程。在我国,这个转换过程实质上就是由分散的城镇化模式转向集约型城市化道路的过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段瑞君
本文利用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下,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规模主要受到聚集经济的影响,市场拥挤效应不显著,由于聚集经济的存在,城市规模具有自我膨胀的趋势。不同等级城市规模的研究也印证了以上的结论,并且,城市规模越大,聚集经济效应就越大,城市自我膨胀的趋势也就越显著。
关键词:
聚集经济 市场拥挤效应 城市规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金忠
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任务之一 ,是实现国有企业规模结构优化。许多人只是从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个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概念出发 ,将这一任务理解为如何将国有企业“做大”问题。我们认为 ,如果引入空间向度 ,那么就应该考虑到聚集规模经济。聚集经济本质上是空间意义上的外部规模经济 ,它与单个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是互为条件 ,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本文初步提出了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中可利用的几种聚集规模经济。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战略改组 规模经济 聚集经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福象 王新新
基于国际垂直分工的理论视野,界定了单体企业的适度规模经济和企业集团总体的最适规模经济等概念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并结合垂直范围经济和聚集经济等相关概念,从技术经济角度给出了企业集团适度规模经济的模型框架和测度方法,揭示了企业集团在地域上的合理规模即集聚程度与集聚效益之间的倒U字形钟形关系。利用该分析框架,提出了在国际垂直分工视野下,生物医药和专用设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实现企业集团适度规模经济战略选择的关键在于利用企业集团的集聚经济优势和范围经济优势,并通过产品细分的差别化定位,实现大型企业集团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策略性替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景芝英 徐雪梅
本文从传统的聚集经济概念存在的明显缺陷出发,对聚集经济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地探讨。作者认为,聚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复合经济。确切地说,它是由聚集规模经济和聚集范围经济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探讨聚集经济的本质,对资源空间配置机制的深入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聚集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部经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因果 何晓群
基于1999~2007年中国10个主要城市群11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规模、就业结构差异对城市工业聚集经济和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群之间存在聚集经济的区位效应,城市群聚集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除了技术进步的激励外,城市区位禀赋、产业结构和规模的差异对全要素生产率也有显著的影响;中西部城市群的区位聚集效应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匹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永亮
文章选择合适的规模经济理论,对中国城市规模经济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1)无论小城市、中等城市还是大城市,都存在着明显的规模经济;(2)规模经济的程度随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呈下降趋势。据此提出政策建议:长期和整体来说,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做法是错误的。
关键词:
城市规模 规模经济 回归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彭星闾 叶生洪
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规模经济论述的基础上,对规模经济的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了规模经济本质是结构经济的新论断,即规模并不是导致经济的根本原因,规模经济的本质是通过结构优化而实现的经济;并基于此结论发展了如何确定最优经济规模的新方法。
关键词:
规模经济 结构经济 最优经济规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耀才 范肇臻
针对规模经济理论问题上的困惑,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知识经济大背景下规模经济内在的知性投入方式、经营管理层面、联结经济性等时代内涵。
关键词:
知性投入方式 经营管理层面 联结经济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叶生洪
规模经济的本质是结构经济,即规模大小并不是导致经济的根本原因,企业规模经济的本质是通过企业内部结构优化而实现的经济。基于此结论,本文探讨了确定企业最优经济规模的一般方法,以及在市场交易费用和需求约束及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确定最优经济规模。
关键词:
规模经济 结构经济 最优经济规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萌
所谓规模经济,通常是指生产力诸要素在一定范围内高度聚集,通过高度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运用高效率的现代化生产装备,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大批量的产品,最终产生出规模效益的经济形态。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规模经济具有如下几个特征:⒈优化生产的成本———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玲玲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着显著的聚集经济效应,本文从城市聚集经济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聚集经济效应的交互作用,由于城市化经济与地方化经济的交互作用导致了城市化过程。其次,对城市化运行的根本动力进行了分析,分别从产业推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与政策三个层面进行详尽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就业问题、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社会公共服务问题、公共安全管理问题以及资源环境问题五个方面,最后,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结
关键词:
聚集经济 城市发展 经济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青山 李名良
对中国中西部六省外出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价和城市规模对农民工的生活成本和名义工资均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在大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不能向大城市厂商索要更高的名义工资,以要求厂商根据大城市更高的房价对其名义工资进行补偿。这意味着高房价等聚集不经济效应阻止资本和人口向大城市过度聚集的市场功能在我国处于失灵的状态。这种"失灵的状态"阻碍着我国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因果
本文利用1997-2003年中国17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通过一个包含城市产业差异的聚集经济函数,实证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就业结构、聚集经济对区域城市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集经济与区域城市产业结构关联性存在差异;东部城市密集人口引致了城市生产率的降低。
关键词:
聚集经济 就业结构 生产率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