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38)
2023(6879)
2022(5908)
2021(5578)
2020(4889)
2019(11378)
2018(11398)
2017(22848)
2016(12131)
2015(14016)
2014(14068)
2013(13875)
2012(12778)
2011(11682)
2010(12180)
2009(11342)
2008(11313)
2007(10187)
2006(9266)
2005(8800)
作者
(34402)
(28080)
(28029)
(27195)
(18245)
(13545)
(12972)
(10848)
(10817)
(10363)
(9718)
(9554)
(9359)
(8943)
(8906)
(8735)
(8380)
(8298)
(8252)
(7821)
(7166)
(7118)
(6633)
(6626)
(6561)
(6487)
(6365)
(6217)
(5728)
(5544)
学科
(53106)
经济(53047)
管理(32867)
(32109)
(27625)
企业(27625)
方法(27330)
数学(24075)
数学方法(23542)
(19295)
银行(19150)
(17844)
(17358)
中国(13965)
(13394)
金融(13394)
(12421)
贸易(12407)
(12118)
(11651)
(11418)
业经(10979)
(10664)
制度(10650)
业务(10114)
理论(9990)
地方(8890)
银行制(8663)
(8327)
(8135)
机构
大学(171688)
学院(170533)
(76278)
经济(74725)
管理(67976)
理学(57330)
理学院(56796)
研究(56166)
管理学(55712)
管理学院(55397)
中国(51587)
(36813)
(36475)
科学(30250)
财经(28802)
中心(27811)
(27559)
(27191)
(26125)
研究所(24527)
经济学(24101)
(24011)
(23966)
北京(23465)
银行(23005)
(22187)
经济学院(21850)
财经大学(21602)
(21388)
业大(20963)
基金
项目(106402)
科学(84749)
基金(78823)
研究(78505)
(67308)
国家(66836)
科学基金(58704)
社会(50693)
社会科(48509)
社会科学(48501)
(40200)
基金项目(40176)
教育(37690)
自然(37590)
自然科(36855)
自然科学(36850)
自然科学基金(36197)
资助(34895)
(33955)
编号(31537)
成果(26129)
(24426)
重点(23938)
(22154)
课题(21963)
(21857)
教育部(21685)
国家社会(21392)
人文(21050)
创新(20742)
期刊
(81647)
经济(81647)
研究(57527)
中国(35415)
(33424)
金融(33424)
(27546)
管理(26984)
学报(21103)
科学(21040)
(21001)
教育(19557)
大学(17027)
技术(16289)
学学(15720)
财经(14586)
经济研究(14086)
国际(12559)
(12558)
农业(12518)
业经(12194)
(11463)
统计(10846)
问题(10739)
理论(9853)
(9676)
技术经济(9139)
实践(8949)
(8949)
决策(8774)
共检索到276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余万林  
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以及前所未有的挑战争压力,这集中表现在我国银行业传统的经营模式方面、管理体制方面,以及市场竞争方面。面对这种市场环境的急速变化以及严峻的内部问题,我国银行业如何摆脱困境和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银行业竞争优势的思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华坚  陈洁  
一、引言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互联网的发展将整个社会置于一个网络环境中,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全球化。企业在原有相对稳定的并具可测性的市场和技术环境中培育出来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适应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竞争环境。银行业也不例外。市场经济的深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进忠  
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日渐频繁,两岸金融市场日趋融合,2015年福建自贸区的成立更为两岸金融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然而,2015年"318太阳花学运"的爆发致使《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暂时搁置,台湾政党的更替以及两岸经贸交流的放缓,更使两岸银行业深化合作困难重重。新形势下,本文以竞争优势为视角,通过对比发现两岸银行业存在明显的优势互补,且从竞争力提升速度看,台湾银行业的竞争力发展速度优于大陆,两岸银行业的互补优势恰是影响两岸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两岸银行业存在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现实基础。基于实证结论,本文从规模、效益、管理、风控四方面提出了新形势下两岸银行业深化合作可行路径,并从制度先行、依托福建自贸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等环节提出相应的推进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进忠  
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日渐频繁,两岸金融市场日趋融合,2015年福建自贸区的成立更为两岸金融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然而,2015年"318太阳花学运"的爆发致使《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暂时搁置,台湾政党的更替以及两岸经贸交流的放缓,更使两岸银行业深化合作困难重重。新形势下,本文以竞争优势为视角,通过对比发现两岸银行业存在明显的优势互补,且从竞争力提升速度看,台湾银行业的竞争力发展速度优于大陆,两岸银行业的互补优势恰是影响两岸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两岸银行业存在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现实基础。基于实证结论,本文从规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文标  
什么是一家银行的发展战略?我的理解就是一家银行为寻求持久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前瞻性谋略与规划。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你不谋定而后动,只能跟在市场的后面,很容易被淘汰出局。中国民生银行自1996年成立至今将近15年了。15年来,民生银行从小到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邱兆祥  
加入WTO后,银行业是我国重点开放的行业。随着2006年底向外国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承诺日渐迫近,面对来自国外的大银行,特别是美欧日银行业的日趋激烈的强大竞争,如何提升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摆在我国银行业面前的首要课题。笔者认为,我国银行机构与国外大银行相比,最重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林艺  
不同类型的知识在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不相同的: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重要,而组织知识比员工知识更有价值;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换效率是企业利用知识创建竞争优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传导链5C模型,其支撑体系包括内部网络、知识展示系统、共享文化、激励体系和知识控制系统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巴曙松  
近期,美国银行业通过大手笔的兼并活动,产生了全球范围内屈指可数的“超级银行”,成为国际经济界关注的热点。 新发展 1998年4月6日,美国花旗银行与保险兼证券公司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组成新的花旗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服务集团(按市值计算),也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按资产计)。合并后的花旗集团资产总额接近7000亿美元,市值达到166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汪岩  
本文认为,声势浩大的国际银行业大兼并给我们的启示是:(1)银行为了自身生存的需要,必须积极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竞争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大调整;(2)银行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取得竞争优势,占据有利地位;(3)中国银行业只有更快地与国际经济相融合,即向全能化、规模化和电子化方向发展,才能保证金融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军  
主体休闲产业可分为第一方休闲、第二方休闲和第三方休闲。当休闲产业发展进入休闲创意阶段后,有效的休闲治理组织形式是有管理的休闲集聚区,它能带来"政府部门监管与支持"、"第二方休闲成长"和"休闲消费者偏好"三方面的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效应的休闲集聚区竞争优势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坤  
本文以银行业整体为观测对象,研究了银行业特征、金融结构、存款保险计划、信用环境、商业环境、人口统计特征、信息化水平、货币经济环境等八类地缘特征变量对66个国家2004-2009年银行业资产收益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较低的资本与资产比例、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和银行业效率意味着较高的银行业资产收益率。股票市场市值和银行贷款与GDP之比均不产生显著影响,但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银行体系在一国融资结构中的地位越高,银行业资产收益率越高,而且在高收入国家比在低收入国家要更高一些。改善信用信息环境(特别是对于低收入国家)和提高破产法执行效率有助于改善银行业盈利能力。人口老龄化是显著的负面冲击,但此冲击随一国收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霍建国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受国际大环境变化的影响,呈现出欧美经济需求不足、订单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上升阻碍贸易发展,美联储激进的加息政策对外汇市场和交易结算造成冲击和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新的调整重构等新的变化特点。我国外贸发展要重点防范我国市场份额在欧美市场逐步回落、对外贸易顺差增长过快以及我同欧美经济逐步“脱钩”等风险,妥善处理好扩大进口、“卡脖子”技术、产能向外转移等问题。同时,全面提升企业开拓市场能力,巩固加强对欧美市场的开拓工作,深耕东南亚市场,努力开拓和提升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继续加大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力度,做好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工作,确保我国外贸国际竞争优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荣亮  曾国武  李国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