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8)
2023(8165)
2022(6791)
2021(6264)
2020(5265)
2019(12599)
2018(12483)
2017(25256)
2016(13173)
2015(15055)
2014(15240)
2013(14879)
2012(13525)
2011(12181)
2010(12465)
2009(11443)
2008(11301)
2007(10026)
2006(8718)
2005(7787)
作者
(37735)
(31547)
(31535)
(29733)
(19852)
(14976)
(14283)
(12354)
(11788)
(11279)
(10578)
(10501)
(9954)
(9841)
(9751)
(9657)
(9368)
(9019)
(8908)
(8908)
(7889)
(7744)
(7628)
(7068)
(7037)
(6991)
(6859)
(6715)
(6409)
(6047)
学科
(69039)
经济(68984)
(35793)
方法(34647)
管理(34505)
数学(30466)
数学方法(29939)
(29310)
企业(29310)
(20772)
贸易(20764)
(20120)
(16527)
业经(14895)
地方(13986)
中国(13790)
理论(11968)
(11947)
产业(11408)
(11275)
农业(10809)
技术(9141)
(8452)
地方经济(8215)
(8135)
(7994)
环境(7993)
(7581)
金融(7581)
(7353)
机构
学院(197112)
大学(194501)
(91175)
经济(89681)
管理(78246)
理学(68594)
理学院(67954)
管理学(66596)
管理学院(66270)
研究(61773)
中国(45112)
(39731)
(37118)
科学(35898)
财经(30337)
(30006)
(29662)
经济学(28995)
业大(28520)
(28309)
(27428)
中心(27379)
研究所(27245)
经济学院(26433)
北京(24487)
(23482)
师范(23285)
农业(23193)
(22393)
财经大学(22387)
基金
项目(131195)
科学(104161)
基金(96073)
研究(95809)
(82828)
国家(82249)
科学基金(71371)
社会(62817)
社会科(60019)
社会科学(60006)
(52233)
基金项目(50077)
自然(45204)
教育(44438)
自然科(44190)
自然科学(44184)
自然科学基金(43434)
(42447)
资助(40623)
编号(38393)
成果(29711)
重点(29671)
(29450)
(29097)
(27844)
国家社会(26365)
课题(26297)
创新(25972)
教育部(25475)
人文(25366)
期刊
(95008)
经济(95008)
研究(55585)
中国(32928)
管理(28717)
(27839)
学报(26672)
(26295)
科学(25986)
大学(21194)
学学(20258)
技术(19156)
农业(18366)
教育(17915)
经济研究(17327)
业经(16380)
财经(14975)
(14868)
问题(13938)
(13267)
金融(13267)
(13138)
统计(12942)
国际(12214)
(11782)
技术经济(11764)
商业(11379)
决策(10675)
(10220)
世界(9224)
共检索到280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俊  张家峰  
Ethier(1982)提出,在存在规模收益递增情况下,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成立,并且产业内贸易是国际要素流动的一个补充;然而,该文的分析依然存在诸如缺乏解析解等一些不足之处。沿袭Ethier(1982)的建模思想,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规模收益递增的2×2×2国际贸易理论模型,获得各内生变量的解析解,并对产品转换曲线的形状和要素禀赋理论的四个基本定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本文以更加严谨的方式证实了Ethier(1982)的观点,并且得出一些新鲜结论,尤其发现即使在两国完全专业化分工状态下,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依然成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殷德生  
交易效率对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模式和贸易规模演变具有影响。国际贸易是实现规模报酬递增的重要途径,但其实现要取决于交易效率的水平。产业内贸易中产品种类数增加导致交易成本上升,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公司内贸易形成,但公司内贸易规模的扩大又使其自身的规模边界形成。文章还讨论了公司内贸易所具有的成本优势和策略优势,以及研发竞争过程中公司内贸易规模的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静  刘国光  
本文将环境规制当做一种要素禀赋纳入H-O-V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同其他要素如资本要素、劳动要素以及土地要素对54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的四大污染品部门净出口总量的影响。环境规制越低,污染品出口总量越高。环境规制不仅能够影响污染品出口总量,并能够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污染品的贸易模式和贸易流向。另外,本文在新贸易理论的框架下分析需求偏好差异、供给差异以及环境规制差异对352对南北贸易对象的污染品贸易模式的影响,指出人均GDP差异越大、环境规制差异越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越容易发生污染品的产业内贸易(IIT),相反越易发生产业间贸易,指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可能会带来成员国环境规制的趋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裴瑱  陆剑  
本文根据贸易分析是否采用内生增长框架,把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新国际贸易理论采用静态分析模型,致力于贸易模式、特别是行业内贸易模式的研究。在第二阶段,经济学家将规模报酬递增因素归结于技术知识生产所具有的外部性。在内生增长的动态分析框架下,由于讨论了技术知识的生产问题,新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贸易与增长的关系和贸易模式的动态演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全面分析了理论的演变,并对这些进展予以评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殷德生  唐海燕  
本文将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与内部效应结合起来分析人力资本效应、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理论联系。贸易不仅通过人力资本规模的扩大,而且通过差异产品之间替代弹性的增强实现世界差异产品种类的增加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产业内贸易引起的竞争效应和人力资本外部效应对最终产品部门、资本品部门和研发部门中人力资本的配置状况产生影响,并且还会通过这种渠道影响人力资本内部效应和经济的长期增长。人力资本效应对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具有正面影响,贸易的竞争效应对一国长期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而贸易对长期增长的确切影响则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比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翔  黄建忠  
政府规模的膨胀是否源于贸易开放?在学术界仍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本文基于中国1997-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工具变量和GMM估计研究了贸易开放、要素禀赋对政府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研究中贸易开放和要素禀赋对政府规模的影响被低估,政府在贸易开放中扮演"守夜人"角色,贸易开放对政府规模的膨胀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要素禀赋对政府规模的扩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两者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此外,两者对政府规模的影响呈现显著区域差异。这一结论在考虑到不同的代理指标和样本特征影响后依然稳健。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就贸易开放、要素禀赋和政府规模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和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忠亮  
本文从要素异质性概念出发,将要素在形成过程中获得的初始生产力从要素的生产效率中剥离出来,通过比较不同要素的初始生产力水平,揭示要素之间质的差异。给出要素异质性的假定,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行业间贸易及发达国家之间的行业内贸易纳入一个框架,构建了一个关于三国贸易动态收益的一般均衡模型,推导出要素禀赋同质化定理:充裕要素同质国家的贸易收益均等,而充裕要素异质国家的贸易收益存在差异。该模型系统地解释了三代贸易理论未能解决的贸易收益的国家差异问题,为不同国家贸易效应的解释、政策调整以及预测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和参照系。在后续的研究中,还可以将企业异质性内生化,进一步推进企业异质性与贸易效应的研...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小雪  陈万明  
要素供给结构是要素在生产活动中配置产生的直接结果。理论分析表明在规模报酬递增生产函数前提假设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供给结构与均衡产出正相关,产出是二者供给结构变量的增函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表明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物质资本扩张为主要特征的要素供给结构对产出的增长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来看,相对于巨大的物质资本积累而言,中国人力资本的积累太少,要素间配置效率开始恶化,这将制约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并优化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结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辉文  石燕  
流行的见解认为,比较优势只能解释产业间贸易,而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产业内贸易应当由基于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的新贸易理论来解释。通过对198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的回顾说明:第一,从纯理论来看,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之外的比较优势,可以作为产业内贸易的解释变量;第二,经验研究显示,比较优势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原因。此外,结合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特点来看,探讨比较优势与产品内分工的内在联系是产业内贸易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黎峰  
要素禀赋结构升级通过改变贸易结构、贸易方式及贸易流向,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及本地配套能力等途径产生贸易规模效应及贸易增长效应,进而对贸易收益水平产生影响。通过中国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本文发现,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与贸易收益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明显的三次型关系,且随着垂直专业化率的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对贸易收益的影响逐步增强。中国的贸易强国建设必须进一步推动高级要素培育,加快提升贸易收益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尹今格  雷钦礼  
本文从产品质量提高型创新的视角构建了技术偏向程度的数理模型,并逐个将中间品贸易、创新产品贸易和技术溢出分别纳入模型以分析各自对技术偏向程度的影响。然后,基于理论框架构建了分析技术偏向程度的计量模型,使用1990—2010年我国工业的数据进行估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价格对技术偏向程度的影响不显著,要素禀赋影响显著,进口与出口影响显著且创新产品贸易的作用占主导地位,但远不及要素禀赋的影响大。总的来看,国内因素仍然对我国工业技术偏向程度起着决定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宣烨  李思慧  
运用Engle-Granger协整关系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利用修正后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我国1985-2007年间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这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产业内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培源  
贸易的知识扩散效应和贸易竞争的资源配置效应是长期内产业内贸易影响增长的最根本的两个方面。本文将包含贸易知识扩散程度参数的人力资本积累函数引入Bucci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把模型拓展到开放经济环境,在动态贸易均衡中考察这两种效应。研究发现:贸易的知识扩散效应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经济增长;贸易竞争效应使人力资本更多地配置到低效率的非竞争性部门,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知识扩散效应和贸易竞争效应的影响程度的相对大小比较结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统生  
在分析产业内贸易测度、分类及其利益的基础上,探讨产业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并从产业内贸易总水平、垂直差异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型产业内贸易等角度实证分析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垂直差异性产业内贸易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着促进作用,而水平差异性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增长起着阻碍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