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7)
2023(3993)
2022(3486)
2021(3406)
2020(2981)
2019(7342)
2018(7357)
2017(15121)
2016(8082)
2015(9263)
2014(9251)
2013(8937)
2012(7939)
2011(6909)
2010(7280)
2009(6733)
2008(6349)
2007(5509)
2006(4859)
2005(4210)
作者
(21837)
(18439)
(18227)
(17512)
(11694)
(8694)
(8243)
(7166)
(6949)
(6609)
(6302)
(6185)
(6008)
(5799)
(5728)
(5639)
(5431)
(5318)
(5144)
(5038)
(4630)
(4527)
(4483)
(4227)
(4163)
(4114)
(4103)
(4014)
(3783)
(3538)
学科
(38284)
经济(38259)
方法(22158)
管理(22152)
(21302)
数学(20741)
数学方法(20265)
(17572)
企业(17572)
中国(8284)
(8208)
地方(7214)
(7181)
理论(6541)
业经(6301)
(6251)
(5924)
贸易(5919)
(5766)
农业(5698)
(4571)
技术(4570)
地方经济(4539)
教学(4332)
(4327)
(4314)
(4301)
财务(4285)
财务管理(4277)
(4274)
机构
学院(110936)
大学(109059)
(46867)
经济(46035)
管理(44442)
理学(39088)
理学院(38736)
管理学(37633)
管理学院(37463)
研究(33859)
中国(25336)
(22403)
科学(20820)
(20206)
(16841)
(16562)
财经(16348)
业大(16318)
(15846)
中心(15513)
研究所(15382)
(14895)
经济学(14795)
北京(13899)
经济学院(13433)
(13120)
师范(12979)
农业(12933)
(12740)
技术(12357)
基金
项目(76065)
科学(60294)
基金(55510)
研究(53818)
(48548)
国家(48210)
科学基金(41937)
社会(34020)
社会科(32403)
社会科学(32395)
(30645)
基金项目(28615)
自然(28246)
自然科(27697)
自然科学(27695)
自然科学基金(27188)
教育(26596)
(25433)
资助(24655)
编号(21561)
重点(17351)
(16765)
成果(16701)
(16082)
(16053)
课题(15217)
创新(14956)
教育部(14653)
科研(14524)
大学(14305)
期刊
(46318)
经济(46318)
研究(29858)
中国(20117)
管理(17252)
学报(16077)
(15779)
科学(15419)
(14554)
大学(12603)
技术(12497)
教育(12432)
学学(11966)
农业(10044)
统计(8832)
经济研究(8569)
(8024)
金融(8024)
财经(7971)
(7868)
业经(7370)
决策(7256)
(6888)
技术经济(6574)
问题(5960)
(5927)
商业(5298)
科技(4781)
(4708)
职业(4550)
共检索到155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淀  伍敬群  
本文建立了一个规模报酬递增的增长模型,用以解释李约瑟之谜,即“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西欧”。模型结果显示,在农业社会,人口增长率越高,技术进步速率越快。不过,到工业革命前夕,技术进步内在机制发生变化,人口增长率与技术进步速率呈负相关关系,却与人口存量呈正相关关系。这一改变是李约瑟之谜的症结所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伟  王修来  张丽丽  
文章研究了科研组织在资源稀缺时所采取的合作与非合作两种策略下收益与费用(成本)的差异,结论显示:合作对于科研组织来说是个"优"策略,在合作策略下科研组织基于规模报酬递增,能获得不断增长的技术发展程度,合作费用也会随着合作程度的加深而减少,非合作策略下却无法获得这些优势。最后针对当前我国在推进科研资源整合、促进科研组织合作时存在的限制性障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小雪  陈万明  
要素供给结构是要素在生产活动中配置产生的直接结果。理论分析表明在规模报酬递增生产函数前提假设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供给结构与均衡产出正相关,产出是二者供给结构变量的增函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表明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物质资本扩张为主要特征的要素供给结构对产出的增长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长期来看,相对于巨大的物质资本积累而言,中国人力资本的积累太少,要素间配置效率开始恶化,这将制约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并优化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资结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川  赵亚奎  
本文以"统一增长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李约瑟之谜"。本文分析指出,传统的有关"李约瑟之谜"的文献大多注重对18世纪以来东西方社会在经济和收入水平上的"大分流"的解释,而忽视对"李约瑟之谜"的另一部分,即近代中国的技术停滞方面的研究。本文以"统一增长理论"为框架,为"李约瑟之谜"进行了全面的解答,不仅分析了从马尔萨斯陷阱到后马尔萨斯阶段人均收入水平演变过程,还以技术抵制为视角给出了近代中国技术停滞的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本文立足于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分析经济史研究中"大分流之谜"之中国版本"李约瑟之谜"。在一个周而复始的贫困陷阱中,必须具备形成临界最小物质资本积累的条件以及形成一种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实现创新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否则无法打破贫困均衡陷阱。因此,"李约瑟之谜"可以重新定义为: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未能形成打破马尔萨斯贫困陷阱所必需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并将其转化为科学技术创新,以致中国未能成为工业革命的诞生地,错失拥抱现代化的历史机遇。本文揭示欧洲典型的封建制与中国的王朝帝国制的巨大差异,造就了大相径庭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激励机制,尝试为理解"李约瑟之谜"提供了一个经济增长视角。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裴瑱  陆剑  
本文根据贸易分析是否采用内生增长框架,把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新国际贸易理论采用静态分析模型,致力于贸易模式、特别是行业内贸易模式的研究。在第二阶段,经济学家将规模报酬递增因素归结于技术知识生产所具有的外部性。在内生增长的动态分析框架下,由于讨论了技术知识的生产问题,新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贸易与增长的关系和贸易模式的动态演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全面分析了理论的演变,并对这些进展予以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凯  冯涛  
在经济史文献研究中,李约瑟之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研究兴趣。在技术等各方面曾一度领先,直到16、17世纪仍与西欧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中国为何迅速衰落,又在改革开放以来重新崛起?是什么因素导致一国出现长期经济增长和经济繁荣?文章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在众多的经济变量中分离出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以期对此类文献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卫民  
根据管理要素报酬递增规律的基本假定,从理论上分析了短期生产中企业生产率的改进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宏观生产函数,并利用我国1986~2006年的工业总产出数据,对生产函数进行了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管理要素在经济增长和工业产出中的贡献份额超过了资本和劳动要素,从而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解释。由此得到的主要结论是,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管理要素的作用,通过管理要素投入对微观企业效率的促进,最终可以提高宏观经济增长中的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为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动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殷德生  
传统的增长理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从而避开了市场结构难题,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不变是相容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的理论突破才开始在新增长理论中进行。作为一种简单的处理方法,新增长理论首先采用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概念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讨论了报酬递增与内生增长问题。新增长理论最主要的部分是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同时存在的条件下讨论报酬递增与内生增长问题。本文对新增长理论如何处理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进行了描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丽姝  
文章对分工、报酬递增和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的演进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斯密理论是通过拓展新的分工实现内生和自我持续增长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关于分工形式的划分推进了对于报酬递增机制的认识;杨格开创了分工、报酬递增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思路。内生增长理论以技术进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为核心,将分工和技术进步、知识积累紧密联系起来,以分工为重要分析框架论证报酬递增和长期经济增长的实现,吸收和发展了分工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相关模型分别依循由古典经济学开创的两种分工观进行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靳清  贾全星  
"李约瑟之谜"的讨论已经很多,虽皆粲花之论,却难成气象。中国与欧洲如此霄壤之别的历史结果背后必然有其支配历史的现象。我们能够想得到的各种现象,比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生产方式、地理环境等,战争似乎更能担当这一角色,因为它关乎个人、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安全。中国没有先于西方发生工业革命,不是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没做什么"。中国,这个天朝上邦乐于"正其谊","明其道",用朝贡体系襟带四周,所以容易成为"睡狮"。战争对技术的需求是急迫的、大量的、也是苛刻的。战争与技术发明、发现之间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本文用计量的方法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立鑫  
对李约瑟之谜的已有解释分为工商业畸型论、政经制度缺陷论、文化约束论、人口土地比率决定论、不可逆演化论等五大类。文章认为,要进一步解释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根源,探索范围就不能只局限于在社会系统内部,而是要追溯到自然约束条件的特殊性,这其中尤其要深入探索特殊的自然约束条件下特定社会发展形态形成的深层的系统动力学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付强  
本文探讨了政府竞争格局下行业规模报酬递增的机制。我们发现,经典的规模报酬递增机制会导致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数目减少,因而规模效率的提高与重复建设不可能同时出现。但是地方政府降低厂商固定成本的竞争却可以在重复建设的同时带来规模效率的提高,这就是本文所发现的政府竞争格局下行业规模报酬递增的第二种机制。我们通过DEA-VRS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法初步证实了此过程。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干中学和货币外部性之后,地区行政垄断指数与规模效率的动态变动呈现显著的倒U形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安国  李强  
研究过程中,作者在剖析传统区域增长理论局限性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理论框架下对内生区域增长差异展开的最新研究,描述由微观层次的报酬递增、产业间的前后向联系与贸易成本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所内生的区域经济格局依倒"U"形演化的深层动力机制,指出新经济地理学在解释资本和劳动的同向流动以及"二元结构"成因方面的理论创新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冰洋  李峰  
本文实证分析中国税收连年超GDP增长的原因,其结论是分税制改革以来各地区税收征管效率年均提高值9.6%,征管效率提高较大的省份集中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总税收对GDP的增长弹性约为1.1,工商业增加值、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报酬等的增长不同程度地促进相关税收增长;总税收对税收征管效率提高的弹性约为0.43,税收征管效率提高每年促进税收增长约4.1%,税收征管效率对税收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所得税和增值税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