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65)
2023(19951)
2022(16866)
2021(15760)
2020(13359)
2019(30792)
2018(30239)
2017(57714)
2016(31153)
2015(35234)
2014(34809)
2013(34441)
2012(31362)
2011(28182)
2010(27985)
2009(25950)
2008(25457)
2007(22315)
2006(19443)
2005(17347)
作者
(90130)
(75366)
(74544)
(71155)
(47910)
(35944)
(33925)
(29589)
(28537)
(26868)
(25549)
(25502)
(23854)
(23801)
(23160)
(23109)
(22521)
(22129)
(21570)
(21551)
(18613)
(18535)
(18246)
(17102)
(16855)
(16664)
(16617)
(16521)
(15112)
(14802)
学科
(132597)
经济(132451)
(106498)
管理(98909)
(92756)
企业(92756)
方法(63492)
数学(53359)
数学方法(52529)
(38180)
(36143)
业经(35190)
中国(34060)
农业(26310)
(25246)
财务(25153)
(25134)
财务管理(25112)
技术(24896)
(24197)
贸易(24185)
企业财务(23779)
理论(23774)
(23569)
(23340)
地方(22616)
(22180)
(20072)
环境(19472)
(19135)
机构
学院(449727)
大学(447990)
(185012)
经济(181417)
管理(181007)
理学(157114)
理学院(155464)
管理学(152475)
管理学院(151664)
研究(148025)
中国(112840)
(95873)
科学(91896)
(82315)
(75282)
(73929)
业大(67937)
研究所(67588)
中心(67045)
财经(67009)
(64632)
(61208)
北京(60501)
农业(59148)
(56891)
师范(56339)
经济学(55815)
(53786)
(51959)
经济学院(50473)
基金
项目(307288)
科学(243235)
基金(224867)
研究(222437)
(196699)
国家(195094)
科学基金(168784)
社会(141768)
社会科(134578)
社会科学(134541)
(118813)
基金项目(118006)
自然(110611)
自然科(108164)
自然科学(108139)
自然科学基金(106225)
教育(102767)
(100055)
资助(94011)
编号(89300)
成果(70724)
重点(68676)
(68084)
(64967)
(64948)
课题(61297)
创新(60275)
国家社会(59059)
科研(58726)
教育部(58410)
期刊
(198064)
经济(198064)
研究(128826)
中国(82340)
学报(69480)
管理(69339)
(68011)
科学(66089)
(64430)
大学(53637)
学学(50626)
农业(47801)
教育(47025)
技术(43671)
(34583)
金融(34583)
业经(33124)
财经(32612)
经济研究(32255)
(28102)
(27970)
问题(25467)
技术经济(25157)
统计(23658)
科技(21891)
(21674)
(20806)
图书(20666)
现代(20385)
(20261)
共检索到651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生延超  钟志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饭店业得到迅速成长。但是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到底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还是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受到质疑。本文基于非参数曼奎斯特(Malmquist)指数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个部分,运用该方法测算了中国饭店业1997年以来整体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各省份饭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特征。结果显示:中国的饭店业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也不是简单的技术进步,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的贡献有限,仍属于粗放式增长;北京等17个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生延超  欧阳峣  
入世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得到迅速成长。但是我国的汽车产业到底是简单的规模扩张复制还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受到质疑。本文基于非参数Malquist指数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个部分,运用该方法测算了中国汽车工业入世以来整体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并进一步探讨了汽车工业各子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特征。结果显示:入世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的TFP是由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两个因素共同推动的,但技术效率的影响相对有限,而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同时,子行业中差异明显,汽车业和汽车摩托车配件的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且都是由技术进步推动;车用发动机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低,且逐年下降趋势明显;改装汽车业的技术含量不高,更多的是依赖于规模效应的发挥;摩托车业的产业地位导致其TFP、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都呈下降趋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原毅军  刘浩  白楠  
在构建1997-2005年中国27个省市区生产性服务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利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原因、地区差异与变动趋势。研究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仍表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负增长,但下降的速度在逐年放缓;分析期内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原因不同,前期为技术进步,后期为技术效率;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速度要远低于中西部地区;相对而言,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较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松庆  何琴清  
根据DEA-MALMQUIST法对2009-2013年间的广东省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数据处理和分解,显示广东省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属于从高到低的倾向,其增长依赖技术进步效率的提高,而技术效率的负增长是制约其增长的最重要原因,由此提出了推进物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物流业技术效率的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宫俊涛  孙林岩  李刚  
在构建1987~2005年中国28个省区市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构造区域制造业生产前沿,考察制造业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分析期内制造业的生产要素结构经历了一个资本相对密集化的过程;制造业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来源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表现为负作用;全要素生产率在1988~1990年和1994~1997年两个时间段出现了负增长,1987~2002年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没有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莉侠  刘荣茂  孟令杰  
本文运用中国乳制品业1998~2005年的省际面版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乳制品业增长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表明,1998~2005年,中国乳制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0.6%的速度增长,技术效率的下降不足以抵消技术进步的增长;五大奶业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也均为正值,技术进步的增长支撑着各地区乳制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凌霄  赵静敏  
采用非参数马姆奎斯特(Malmquist)指数估算我国2000~2009年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分析了人均GDP、人口密度、教育水平、城镇化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给定资源投入情况下,东部的生产率增加值大于中部、西部,同时污染排放还小于中部、西部;人均GDP与TFP呈倒U型曲线,即环境要素生产率与人均GDP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关系;教育水平与环境要素生产率正相关,城镇化率和人口密度与TFP负相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柯孔林  冯宗宪  
本文构建了投入产出导向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跨期动态变化,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为了减少计算偏差,我们引入了不良贷款和资本要素。分析表明,2000~2005年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4.8%,其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但国有商业银行生产率改进明显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强。同时我们发现,如果不考虑不良贷款,则会高估中国银行业生产率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炯  邓宗兵  
使用1978~2008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指数,并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全国、三大地区及绝大多数省份农业TFP的增长主要属于技术进步型的增长;全国及三大地区农业TFP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特征;农业TFP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间和区域内省际间的不平衡;农业技术效率的下滑制约全国及三大地区农业TFP的增长,而农业技术效率下滑是纯技术效率损失和规模效率下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佳澍  
污染防治是我国决胜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积极采取环境规制措施,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利用中国2004—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TFP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尤其是东部地区的TFP受环境规制的影响能够尽快进入上升阶段;机制检验发现,环境规制可以通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引起TFP的"U"型变动,但二者对TFP的提升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  杨毅  
中国近几十年来引进大量技术,但这些技术对于我国的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增长的作用却并不明晰,文章从这个问题出发研究技术引进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于技术与经济增长关系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然后通过两部门模型对于技术引进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模型推导。接着使用中国近十年来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技术引进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春桥  夏祥谦  
文章利用中国30个省区在2001—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发展无助于技术效率的改善,尤其是投向国有企业的信贷对技术效率改善产生较为严重的阻碍作用;技术进步是现阶段中国金融发展促进生产率提高的重要途径,而金融支持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这一发现告诉我们,在加大金融支持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切实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倪海江  万迪昉  
本文用非参数的DEA产出前沿面构造出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DEA产出Malmquist可分解为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并应用该模型时中国14家商业银行1998-2002年的生产率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商业银行生产率在考察期内是提高的,但技术进步对生产率提高的作用要大于代表管理水平的效率变化指数对生产率提高的作用。同时也得出,生产率的提高与所有制结构有直接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宗尧  乐嘉锦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经济中扮演着核心产业的角色。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上海市软件产业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基于DEA距离的Malmquist指数法对上海市软件产业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构成要素进行测度和年际分析,同时,本文分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三个地区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域差异。结果表明:上海市软件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表现较好。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依托管理水平提高,技术进步的作用相对微弱;从地域上来看,中心城区和远郊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要明显好于近郊区,而带来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分别是管理水平和规模效益。最后,总结了上述实证研究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袁吉伟  赵杰  
近年来,我国信托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管理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上,也体现在经营效率的提升方面。本文基于Malmquist模型,使用2007—2013年51家信托公司经营数据测度了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性。实证研究表明,样本数据期内我国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速为4.6%,主要受到技术效率增长推动,技术进步增速表现不佳。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区域特征非常显著,中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和东部地区。同时,通过σ检验和绝对β收敛检验发现,我国信托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具有显著的收敛性,各地区差距呈现缩小态势,不过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