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83)
2023(6931)
2022(5529)
2021(5329)
2020(4401)
2019(10089)
2018(10121)
2017(19820)
2016(10693)
2015(11998)
2014(11798)
2013(11697)
2012(10365)
2011(9343)
2010(9725)
2009(8996)
2008(8665)
2007(7873)
2006(6973)
2005(6118)
作者
(29317)
(25349)
(24543)
(23358)
(15508)
(11938)
(10942)
(9747)
(9373)
(8697)
(8435)
(8345)
(7734)
(7680)
(7500)
(7481)
(7238)
(7185)
(7092)
(7027)
(6209)
(6133)
(6112)
(5878)
(5716)
(5641)
(5505)
(5327)
(5035)
(4856)
学科
(50569)
经济(50519)
(44571)
(40094)
农业(29668)
管理(26002)
方法(21825)
数学(20504)
数学方法(20027)
(19837)
企业(19837)
业经(15629)
中国(11836)
(10494)
农业经济(10014)
(9419)
地方(9354)
(9045)
(8934)
农村(8927)
(8144)
贸易(8135)
(8050)
(7976)
发展(7488)
(7485)
土地(7299)
收入(7174)
(7137)
技术(6992)
机构
学院(153130)
大学(145547)
(66476)
经济(65311)
管理(62830)
理学(55449)
理学院(55009)
管理学(53846)
管理学院(53615)
研究(46629)
(45303)
中国(37886)
农业(34297)
业大(29722)
(29236)
科学(28116)
(26656)
中心(23367)
(22844)
(22773)
财经(21408)
农业大学(21227)
经济管理(20634)
研究所(20621)
(19680)
经济学(18918)
(18136)
师范(18000)
(17663)
北京(17538)
基金
项目(104711)
科学(83718)
研究(78529)
基金(76450)
(65823)
国家(65208)
科学基金(57299)
社会(51030)
社会科(48152)
社会科学(48142)
(43140)
基金项目(40274)
自然(36327)
自然科(35560)
自然科学(35556)
教育(35519)
自然科学基金(34924)
(34085)
编号(33895)
资助(31383)
(27533)
成果(25236)
(23454)
(23330)
重点(22830)
(22004)
课题(21861)
国家社会(21117)
创新(20487)
人文(20173)
期刊
(75531)
经济(75531)
(51270)
研究(39373)
农业(34842)
中国(31391)
学报(21667)
科学(21205)
业经(20060)
(18825)
管理(18430)
大学(18107)
学学(17545)
(16144)
(15787)
金融(15787)
技术(14739)
教育(14376)
农业经济(13335)
农村(13074)
(13074)
问题(11129)
经济研究(9974)
财经(9814)
统计(9396)
世界(9175)
(9119)
农村经济(8784)
经济问题(8681)
(8515)
共检索到219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庆潇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与银行化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农信社经营规模成为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农信社的特殊性,将传统的银行最优规模选择模型拓展为适合农信社的规模调整模型,并在分析农信社最优经营规模的同时,探讨了经营能力和治理水平对经营规模选择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102家农信社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农信社经营规模与盈利水平存在"倒U型"关系,即农信社通过调整规模能够实现盈利最大化。进一步测算最优规模数值可知,农信社更适合小规模经营,盲目扩张反而会造成盈利水平下降。在经营能力和治理水平方面,贷款管理、股权结构和独立董事三个因素能够调节经营规模与盈利水平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信社的最优规模边界。据此,本文认为经营能力和治理水平是农信社规模扩张的基础,忽略以上基础条件的盲目扩张反而会造成盈利水平下降和经营的不可持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妍  韩庆潇  
目前,银行化改制成为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的主要方向,但改制过程中如何调整经营规模引起了较大争议。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拓展的商业银行最优规模选择模型,深入探讨了农商行在不同目标下规模调整的内在机理,并利用2009-2016年102家农商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农商行能够通过规模调整实现盈利水平最大化和经营风险最小化,因此保持适度规模更有利于盈利水平的提升和经营风险的降低;当前农商行规模扩张会导致支农贷款占比减少、支农力度减弱和支农目标偏移,但农商行资产规模与支农服务间存在阈值效应,资产规模超过一定阈值后,支农贷款占比会再次提升;三重目标约束下的测算结果表明,基于当前经营管理水平下,农商行不适合过度扩张规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熊丹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探讨如何从垂直和横向两条路径进行产业链扩张,挖掘企业的利润链条,建立企业的盈利模式。崔毅在《赢利模式》一书中概括赢利模式就像是企业的基因和由基因向机能转化的基因表达:基因决定了一个企业内部的结构,基因表达则决定了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耦合关系。著名青年经济学家樊刚则有一个更直白的论断:赚钱了才是盈利模式。产业链是基于一个特定产业而具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边泓  贾婧  
以我国2007-2014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大幅波动的现象较为普遍,盈余波动影响盈余持续性。进一步通过划分时间窗口、计算盈余变异系数,研究发现过度波动将导致现金盈余的持续性被破坏,在盈余波动较小的时间窗口中应计盈余与现金盈余的持续性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大幅度变动是影响同一时间窗口中盈余波动幅度的重要因素:相比行业的平均水平而言,企业在某个年度规模的变化幅度过大或过小都将导致盈余波动加大;当企业规模在某个时间窗口中不存在较大变化时,在该时间窗口前出现的融资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春亭  
鄢陵县陶城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以来,连续50年盈利,这与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亏损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和管理的关键在于人;农村信用社的根本出路在于支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李友艺  
本文基于上海市松江区945户家庭农场2007~2017年水稻生产的调查数据,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土地经营规模扩张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松江区家庭农场水稻实际产出水平基本接近理论预期的随机前沿生产边界,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土地经营规模与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过小或过大的土地经营规模都不利于提高水稻生产效率。未来中国农业经营应该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实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要在尊重中国农业小农户经营将长期存在的现实基础上,结合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状况,从实际出发,走适度土地规模经营之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小宪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商业银行单纯的规模扩张型发展模式及其体制背景进行的讨论,从微观、宏观、结构与制度等四个角度研究商业银行长期发展模式的抉择问题。文章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在微观上,商业银行经营面临多元目标选择,如何最优地配比盈利、市场份额、可持续经营和金融产品优势是一个根本问题;第二,在宏观上,当前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型发展实质是一种顺周期式发展模式,一方面加剧了宏观经济波动,另一方面把自身置于流动性、违约和价格波动的三重风险中,因而有必要引入反周期的审慎发展理念;第三,在市场结构上,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行业垄断与竞争格局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片面追求规模将必然导致商业银行融资成本上升和盈利空间收缩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亚华  
科技赋能不仅助力湖北省农商行获取了大量的高价值客户,更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作出了有益探索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2019年第三季度统计数据,小微企业信贷余额占比仅为24.5%,远低于其在GDP中约60%的比重。农商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主力军,积极响应中央及各级党委政府号召,聚焦民营小微企业发展,主动探求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责无旁贷。湖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称"湖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赵世奎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博士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早期的研究一般聚焦在整个研究生教育领域,并没有特别把博士教育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直到20世纪90年代,博士教育才开始成为热门的研究话题,并出现了一批博士教育研究的经典文献。我国博士教育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博士教育大国。随着博士教育规模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亚平  聂锐  
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很多区域经济学学者的观点,实践上也受到了几乎所有区域管理者的极力推崇。但区域城市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基于收益最大化和避免出现"大城市病"的考虑,城市规模应"适度",而且在扩张城市规模时,还必须考虑宜居性、灾害风险、水资源与能源承载力、要素禀赋、交通通达性等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军  张三峰  
鉴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不平衡现象,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产业聚集对区域公共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区位熵与区域人均教育支出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呈U型关系;在处理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后,产业聚集对区域公共福利指数存在非线性的影响,临界值在区位熵为1.23~4.56之间。这意味着初始阶段的产业聚集将对社会服务性公共福利产生"挤出效应";而在超过临界值之后,政府将调整其公共支出结构,从偏向生产性投资转为偏向公共福利方面。因此,推进城镇化与产业聚集协同发展、引导产业适度转移、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对公共福利的供给责任,是提升区域公共福利及其均等化的有效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玮  
本文通过对江门市农信社经营情况以及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对比分析,认为要提高农信社盈利能力除了农信社自身要创新业务,增加盈利点外,政府还应在政策上给予鼓励与扶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廖湘阳  
质量提升与规模扩张是研究生教育固有的矛盾之一,就质量问题达成共识和有效解决质量问题要以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为前提。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与规模扩张之间的冲突有其特殊性,良好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多样化发展、整体结构调整是解决冲突的有效举措。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宏宝  
提供有效的知识供给以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涉及的政策研究过程并最终影响决策是高校智库的职责。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高校智库知识供给范式观察,其实质上是一种偏重于"规模扩张"的知识供给范式,并藉此实现了赶超式发展,很好地实现了建设智库大国的使命和任务。从高校智库知识供给体系内外部发展条件上观察,以数量为核心的"规模扩张"发展已经难以为继,高校智库知识供给范式应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提升"供给范式转型,立足中国特色实践,推进知识供给侧改革,围绕问题和政策源流,激发知识生产要素活力,形成恪守自身传统和价值的政策学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