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44)
- 2023(18045)
- 2022(15278)
- 2021(14112)
- 2020(12023)
- 2019(27331)
- 2018(27045)
- 2017(52447)
- 2016(28671)
- 2015(31858)
- 2014(31401)
- 2013(31020)
- 2012(28136)
- 2011(25091)
- 2010(25015)
- 2009(23239)
- 2008(22904)
- 2007(20110)
- 2006(17534)
- 2005(15444)
- 学科
- 济(118440)
- 经济(118307)
- 业(102848)
- 管理(92889)
- 企(91475)
- 企业(91475)
- 方法(57093)
- 数学(47288)
- 数学方法(46567)
- 农(35304)
- 业经(34810)
- 财(33831)
- 中国(27645)
- 农业(24771)
- 务(24701)
- 财务(24625)
- 财务管理(24596)
- 企业财务(23323)
- 学(22986)
- 技术(22103)
- 理论(21863)
- 制(20939)
- 贸(20801)
- 贸易(20793)
- 地方(20601)
- 易(20211)
- 和(19953)
- 划(18926)
- 策(17678)
- 环境(17471)
- 机构
- 学院(410724)
- 大学(406467)
- 管理(165355)
- 济(163319)
- 经济(160082)
- 理学(144087)
- 理学院(142554)
- 管理学(139890)
- 管理学院(139170)
- 研究(131734)
- 中国(99024)
- 京(86017)
- 科学(85114)
- 农(75949)
- 财(72857)
- 业大(66993)
- 所(66946)
- 研究所(61346)
- 农业(60235)
- 江(59709)
- 中心(59543)
- 财经(59397)
- 经(54164)
- 北京(53353)
- 范(50221)
- 师范(49624)
- 经济学(48556)
- 州(47949)
- 院(47597)
- 财经大学(44170)
- 基金
- 项目(283921)
- 科学(223202)
- 基金(206560)
- 研究(201429)
- 家(182224)
- 国家(180677)
- 科学基金(155578)
- 社会(127289)
- 社会科(120767)
- 社会科学(120734)
- 省(112302)
- 基金项目(109402)
- 自然(104098)
- 自然科(101788)
- 自然科学(101761)
- 自然科学基金(99956)
- 划(93963)
- 教育(92468)
- 资助(85760)
- 编号(80993)
- 重点(63635)
- 成果(63034)
- 部(61416)
- 创(60757)
- 发(59912)
- 创新(56227)
- 课题(55292)
- 科研(54787)
- 业(53494)
- 计划(52501)
- 期刊
- 济(175348)
- 经济(175348)
- 研究(113058)
- 中国(72132)
- 农(69035)
- 学报(69033)
- 管理(63264)
- 科学(62483)
- 财(57400)
- 大学(51756)
- 学学(49414)
- 农业(47854)
- 教育(39969)
- 技术(36930)
- 业经(31699)
- 融(31027)
- 金融(31027)
- 财经(28808)
- 经济研究(27968)
- 业(27454)
- 经(24771)
- 问题(22845)
- 技术经济(22310)
- 科技(20705)
- 版(20006)
- 统计(19489)
- 商业(19174)
- 现代(19148)
- 策(18397)
- 业大(18280)
共检索到583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永红 朱良森 郑京海
本文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在规模差异条件下,采用回归分析法对企业生产率影响因素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利润率、主营业务率、工资率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始终显著为正,其中利润率贡献最大,随着企业规模增加而提高;负债率、研发、出口与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始终显著为负,其中研发与出口对企业生产率的负向贡献随企业规模增加而提高;管理费率对企业生产率的贡献,在规模较小的企业中为正向影响,在较大的企业中为负向影响。
关键词:
工业企业 生产率 规模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晓华 王昀
本文以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为样本,通过企业规模分布的统计分析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比较,构建半对数模型考察企业规模对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而利用夏普里值分解方法测算了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差异的贡献。结果发现:在不同要素密集度的行业中,企业规模分布和生产率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企业规模与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但多数企业扩大规模仍然有利于生产率的提升: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和技术密集型的医药制造业而言,规模扩张依靠规模经济与技术创新效应两方面带动了生产率,而在资本密集型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大规模生产会削弱研发活动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来自不同类型行业的夏普里值分解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差异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凌云 屈小博 贾鹏
本文利用中国经济普查数据库中的全样本工业企业以及分布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和非参数检验,从总体和行业层面,具体估计、检验和比较了中国工业企业规模和生产率的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1)中国企业整体上仍面临扩张约束,较大规模企业所占比重略小于目标状态;(2)部分规模较大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实际不高,存在明显的资源错配问题;(3)总体和细分行业层面的生产率分布存在较大差异;(4)在细分行业层面,企业规模和生产率的分布并不能简单类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和东
文章以1997~2007年中国大陆29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进一步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相关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前瞻性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康 袁宏俊 郑亚男
根据2001—2016年安徽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以及1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了测算,并通过实证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率的因素。结果显示:(1)考察期内安徽省中大型工业企业Malmquist指数及技术进步指数大部分年份都大于1,且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的提高引起的。(2)外商直接投资和企业盈利能力对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技术进步率都具有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和政府资金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都具有负向影响;行业集中度对全要素生产率不显著,对技术进步率有负向影响。最后,在本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提高安徽省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建华 陈壮杰 张豪
通过构建一个考察企业资本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分析模型,并以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为样本,从企业规模和行业要素密集类型两个维度对制造业资本错配造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进行测算。资本错配造成制造业总体全要素生产率较大的损失,且存在先改善后恶化的趋势。规模越小的企业,资本错配造成的全要素生产损失越大,并且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损失受企业规模的影响更大。资本错配对要素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技术密集型行业。
关键词:
资本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规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建华 陈壮杰 张豪
通过构建一个考察企业资本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分析模型,并以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为样本,从企业规模和行业要素密集类型两个维度对制造业资本错配造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进行测算。资本错配造成制造业总体全要素生产率较大的损失,且存在先改善后恶化的趋势。规模越小的企业,资本错配造成的全要素生产损失越大,并且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损失受企业规模的影响更大。资本错配对要素密集型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技术密集型行业。
关键词:
资本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规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冬营 吴星妍 顾嘉榕 许玲燕 王慧敏
在工业绿色转型的背景下,选取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工业企业2009—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城市群内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空间和规模上的差异。研究发现: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偏低,但呈上升趋势。同时,城市群工业绿色发展不平衡加剧,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呈先降低再扩大趋势。利用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城市群内部影响工业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结果显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技术创新水平、产业结构、FDI、禀赋结构以及环境规制则具有抑制作用。最后,提出通过促进绿色技术进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提高FDI质量以及健全和完善环境规制体系来实现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工业企业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传忠 张丽
文章基于产出导向的非参数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省域外资工业企业在2001-2010年期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采用面板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对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中国外资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始终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中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全国及四大地区的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均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波形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在趋缓,各区域之间外资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特征;贸易开放程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力行 黄佩媛 马光荣
尽管资源错配与生产率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文献却少有关于土地资源错配对生产率影响的研究。中国各地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导致大量稀缺的土地资源被低效利用,在降低企业进入门槛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生产效率损失。本文利用城市层面和行业层面的数据,估计了以低地价、协议出让方式为主的粗放型土地出让方式所导致的土地资源错配对中国工业企业间生产率差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个城市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建设用地比例越高,其工业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越低,且此效果对土地依赖程度高的行业更为显著。本文采用了多个替代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并利用地形和官员任期作为工具变量,均得到了稳健的结果。
关键词:
土地资源错配 生产率 协议出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春明 文磊 赵梦初
笔者利用1998年~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微观角度对不同出口状态及不同所有制下融资约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了我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无论是出口企业还是非出口企业,融资约束都显著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对出口企业的限制作用更加明显;融资约束对非国有内资企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全要素生产率 进出口 所有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惠芳 陆嘉俊
本文就知识资本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运用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和1997—2010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对不同区域知识资本的创新效应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知识资本投入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投入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国内外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对企业创新的作用减弱。结果还发现:东中西三大区域工业企业知识资本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技术水平的企业知识资本的创新产出效应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建议应根据区域和企业技术水平差异,实施差别化的创新驱动战略和政策,以更好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创新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琳 王亚辉
在土地资源尤其是工业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目前来看,由于受到数据限制,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宏观、中观层面,从微观企业视角进行的影响因素研究十分有限。基于此,文章首先结合已有数据库进行了工业企业土地数据的调研,而后基于2088个有效样本,对工业企业土地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数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平均占地面积、土地产出效率及地均要素投入均依次递增,且大型企业要远高于中小型企业。土地投入、企业特性及外部环境对工业用地产出效率的影响较明显,其中,要
关键词:
工业用地 产出效率 微观企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静 彭飞 毛德凤
运用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采取Hsieh等的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资源错配及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有、集体企业的资源错配较为严重,港澳台、外商企业则较低;中西部地区资源错配程度高于东部,中部高于西部;重工业企业资源错配高于轻工业。从企业TFP发展潜力来看,如果有效消除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错配,全部工业企业的总量TFP可提高51%以上,其中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总量TFP有望分别提高45%和18%以上。
关键词:
要素错配 资源错配 TFP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淼薇 郝前进
企业成立时的初始规模和生产率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1995~2009年间上海市24297家新成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和指数回归(PH)方法,研究了初始规模、生产率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初始规模、生产率均对企业生存发展有着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初始规模越大,企业风险率越低,生存时间越长,但这种影响的边际效应递减;初始生产率与企业生存时间存在U型曲线,即低效率和高效率企业的生存时间较长,而中等效率企业的生存时间较短。非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生存时间对企业的初始规模更为敏感,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生存时间受初始生产率影响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府科技资助与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
出口市场规模、初始生产率与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地效率的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Z市S镇企业数据的分析
中国工业企业的生产率差异和配置效率损失
生产率、规模对企业成长与规模分布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基于1998—2007年中国非制造业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广西1986-1995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生产率变动因素分析
高铁开通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库数据的研究
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基于贸易自由化视角的分析
价值链视角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Tobit两阶段模型
商业规制、企业性质与生产率影响效应——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