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11)
- 2023(21553)
- 2022(17524)
- 2021(16255)
- 2020(13355)
- 2019(30187)
- 2018(29822)
- 2017(56767)
- 2016(30914)
- 2015(34148)
- 2014(33924)
- 2013(32973)
- 2012(29995)
- 2011(26822)
- 2010(26922)
- 2009(24739)
- 2008(24345)
- 2007(21676)
- 2006(19023)
- 2005(17125)
- 学科
- 济(130250)
- 经济(130111)
- 业(104326)
- 管理(96737)
- 企(89889)
- 企业(89889)
- 方法(55433)
- 数学(45691)
- 数学方法(44946)
- 农(39833)
- 中国(36706)
- 业经(36701)
- 财(35654)
- 地方(28460)
- 农业(27712)
- 务(24738)
- 财务(24650)
- 财务管理(24611)
- 制(24477)
- 学(24023)
- 企业财务(23346)
- 贸(23219)
- 贸易(23203)
- 技术(23143)
- 理论(22765)
- 易(22528)
- 和(21234)
- 银(20006)
- 银行(19944)
- 环境(19538)
- 机构
- 学院(437784)
- 大学(431835)
- 济(176590)
- 经济(173134)
- 管理(169592)
- 理学(146235)
- 研究(145383)
- 理学院(144667)
- 管理学(141871)
- 管理学院(141099)
- 中国(111488)
- 科学(91244)
- 京(91052)
- 财(81298)
- 农(79977)
- 所(73672)
- 业大(67887)
- 江(67094)
- 研究所(67031)
- 中心(66888)
- 财经(64676)
- 农业(62970)
- 经(58842)
- 北京(56629)
- 范(56051)
- 师范(55336)
- 州(53322)
- 经济学(53268)
- 院(53100)
- 经济学院(48132)
- 基金
- 项目(296042)
- 科学(233750)
- 基金(214773)
- 研究(212650)
- 家(189305)
- 国家(187652)
- 科学基金(161426)
- 社会(135753)
- 社会科(128752)
- 社会科学(128720)
- 省(117713)
- 基金项目(112960)
- 自然(105761)
- 自然科(103406)
- 自然科学(103377)
- 自然科学基金(101538)
- 划(98962)
- 教育(98531)
- 资助(87512)
- 编号(85204)
- 成果(67748)
- 重点(67318)
- 发(66843)
- 部(64197)
- 创(63605)
- 课题(59566)
- 创新(58953)
- 科研(56877)
- 国家社会(56460)
- 业(55093)
- 期刊
- 济(197211)
- 经济(197211)
- 研究(123119)
- 中国(86523)
- 农(73951)
- 学报(70751)
- 管理(67321)
- 科学(66035)
- 财(64691)
- 大学(54119)
- 学学(51529)
- 农业(50498)
- 教育(47388)
- 技术(41141)
- 融(40098)
- 金融(40098)
- 业经(35425)
- 财经(31830)
- 经济研究(31201)
- 业(28745)
- 经(27501)
- 问题(26034)
- 技术经济(22714)
- 版(21902)
- 科技(20771)
- 统计(20623)
- 商业(20572)
- 现代(20175)
- 贸(19726)
- 策(19611)
共检索到648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明利 李鹏程 马晓萍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的主旋律。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界定为实现“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目标,即要实现产品质量安全性高、生产效率高、环境友好和疫病防控能力强。以生猪为例,本文实证分析了单体养殖规模的扩大对生产效率、粪污治理与疫病防控等的影响,进一步模拟了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生猪养殖规模结构调整对社会经济福利变动的影响,发现重点提高中等规模养殖场(户)的比例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因此,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需要走重点发展中等规模养殖场(户)的道路。本文最后探讨了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包括聚焦传统观念的转变来提升生产效率、建立和完善粪污肥料化利用的相应机制以及全面提升疫病防控能力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翠珍 胡娜
随着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进程加快,规模化生产布局议题越来越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区域产业布局理论为研究畜牧业规模养殖区域变动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说明了自然禀赋、比较收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等影响规模养殖区域变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以肉羊为例,结合中国肉羊规模养殖区域变动事实和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演示。认为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正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
关键词:
规模化养殖 区域变动 影响因素 分析框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亚伟 朱增勇
日本、韩国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总的特点是养殖场户持续减少、养殖规模适度扩大、养殖优势区域集中度提高和畜禽产品总体保持增长。中国与日韩在人均农业资源上都是相对紧缺的,而人均经济水平与日韩有差距。因此,可以判断中国畜牧业规模化发展还正处于转型升级中,鉴于资源紧缺的现状,中国畜牧业规模化发展也要走资源节约型的道路,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实现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
日本 韩国 规模化 畜牧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园园 吴强 孙世民
基于2007~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首先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分析了13个生猪养殖优势省份的生猪规模养殖发展状况及其省际差异,然后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生猪规模养殖整体上呈现向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仍较低;第二,农民文化程度越高,城镇化水平越低,工资性收入比例越高,猪肉消费能力越大,猪肉价格指数越低,交通通达性越好,生猪出栏能力越大,环境规制强度越大,省域的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会越高;第三,由于土地承载力、城镇化水平、工资性收入比例、消费市场潜力、猪肉消费能力、交通通达性、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环境规制强度这8个影响因素产生了外溢效应,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存在空间依赖性。因此,发展生猪规模养殖需充分考虑空间相关性和外溢性,既要提高工资性收入比例、消费市场潜力和猪肉消费能力,改善交通通达性,增强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同时也要考虑土地承载力和城镇化水平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生猪 规模养殖 省际差异 空间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燕平 范祥祺 王欣
分析梳理了当下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性技术瓶颈,并借助2006—2019年畜牧业R&D投入与科技奖励成果进一步呈现了相应的研发现状与特征。研究发现,畜牧业科技成果总量呈现平稳态势,主要类型成果数量差异明显并具有阶段性波动特征,高校和农业科学院等机构是畜牧业科技成果研发主体,R&D投入与其产值不适配。基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科技瓶颈,提出需从加大畜牧业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畜牧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促进畜牧业机械化和信息技术的联动发展、构建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等4个方面助力推进畜牧业科技优化,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畜牧业 高质量发展 技术瓶颈 技术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彪 施亮 刘洋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在1990年以前主要以散养模式为主,年出栏生猪占比达到90%。近年来,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上升,养殖规模化驱动因素包括机会成本、周期洗牌、环保压力。从行业进入退出模式分析,未来生猪养殖行业格局将呈现龙头企业产能快速扩张,但同时粘性化散户并存。在公司与农户紧密结合型、公司与农户松散结合型、重资产型三种主流规模化模式中,紧密结合型是现阶段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闫振宇 陶建平 徐家鹏
规模化是我国未来生猪养殖发展的方向,但并不意味着养殖规模越大越好。各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合理性、科学性、适度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生猪养殖规模效益的有效性。本文分析表明,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我国生猪中等规模养殖方式盈利能力最强。具体到各生猪主产省,盈利能力最强的养殖方式在省际之间存在差异;当前生猪规模养殖存在疫病防控现状不佳、养殖生产成本和出售价格不具优势、标准化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文章最后结合当前全国及省际生猪规模化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生猪规模养殖健康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生猪 规模养殖 成本利润率 省际差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烁 郭军 陶建平 刘苇 孙康泰
推行规模化养殖是保障生猪生产供给、提升产业效率的重要措施。本文采用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在HP滤波法测度生猪价格波动的基础上,运用普通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规模化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是否存在平缓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化养殖的确能平缓生猪价格波动且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规模化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抑制作用随着生猪疫病指数的增加呈现边际递减的门槛效应特征;在规模养殖细分水平下,中规模养殖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平缓作用最强、受疫病影响最弱。本文提出引导生猪养殖企业适度规模经营、大中小各类规模养殖企业有序发展、加快生猪产业链整合以平缓生猪价格波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艳军 杨少华 王凯 王海涛
环境规制是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环境事务管理权限的划分直接影响环境规制的作用效果,进而影响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规模化养殖是生猪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探究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驱动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环境规制、环境分权的角度分析其对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内在驱动机理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呈先负后正的“U”型特征,而环境分权、环境行政分权对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环境分权在环境规制对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影响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从地区及规模异质性来看,生猪重点发展区的环境规制不利于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而适度发展区的促进效果明显,分权作用显著降低了万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规模化程度。同时,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在环境规制、环境分权对生猪养殖规模化影响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小莉 李永林
泰州市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狠抓畜牧业发展的机遇,从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等多方面规范畜牧业规模养殖的发展。文章利用2006年至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当前泰州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特征有产值稳步提升、比重呈"倒U"型、养殖户数及规模趋于稳定、养殖结构不断优化等,并结合各阶段实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运用经济学中蛛网理论、需求、供给、成本、弹性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形成当前泰州市畜牧业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畜牧业 规模养殖 产值 产业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万鹏龙
本论文在对畜牧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初步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资阳市一年来"6+1"合作模式的运行情况,着重对该模式运行过程中以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促进畜牧业现代化进行了阐述。通过资阳市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6+1”合作模式 畜牧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园园 沙鸣 孙世民
[目的] 2007年以来国家实施"一揽子"补贴政策,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但也呈现出明显的规模差异和省际差异。[方法]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生猪规模养殖指数详细透视了生猪养殖优势省份规模养殖的发展历程及规模化特征。[结果]生猪规模养殖呈现向华北和东北地区富集的基本趋势,但目前生猪养殖规模化的层次仍较低;吉林、黑龙江、山东属生猪规模养殖特快发展区,辽宁、江苏、河南和广东属于快速发展区,安徽、湖北、湖南、广西和四川属缓慢发展区,河北属约束发展区。[结论]在山东、江苏、河南和广东,重点推进年出栏50~100头的养猪场户向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转化;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应进一步鼓励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适当的扩大规模;而在河北,考虑产业布局和环境规制等因素,则有序退出生猪规模养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俊能 许振成 杨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迅猛发展,但是畜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的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畜牧养殖的规模化与环境污染之间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倒U型农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模化养殖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了解决问题根本出路。然而,畜牧业发展水平受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制约,过快、过急或"一刀切"地推进规模化养殖,我国将有可能面临沉重的环境压力与严重的生产风险。我国畜牧业的规模发展模式应在空间上呈现"协调发展"格局,在时间上保持"适度演进"趋势,通过建立优势产品、优势产区、生态养殖模式,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体制,实现规模化养殖的稳妥过渡。
关键词:
畜牧业 规模化养殖 发展模式 环境保护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晶 陈玉萍 丁士军
规模化经营是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基于2003~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2007年以来实施的"—揽子"补贴政策对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增长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剥离了其他因素对规模化的影响之后,补贴政策使生猪养殖业规模化水平增长率提高了1.28个百分点,政策实施是推动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在2006年以后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政策的作用路径主要表现为推动大量小型养殖场扩张进入中型养殖场行列。这些发现对于生猪"一揽子"补贴政策补贴方式、补贴标准的调整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生猪养殖 规模化 补贴政策 双重差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园园 孙世民 王仁强
基于山东省849家养猪场户的问卷调查资料,首先运用Probit模型确定了养猪场户养殖规模扩大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解析了各影响因素直接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结果表明:决策者文化程度、专业化程度、横向合作程度、规模养殖态度、养猪风险敏感度、养猪前景判断、政府宣传推广和产地特征8个因素对养猪场户的养殖规模扩大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产地特征和规模养殖态度是表层直接因素,养猪风险敏感度和养猪前景判断是中层间接因素,决策者文化程度、专业化程度、横向合作程度和政府宣传推广是深层根源因素。
关键词:
生猪养殖 规模养殖 养猪场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