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73)
2023(6698)
2022(5096)
2021(4800)
2020(4054)
2019(9187)
2018(9573)
2017(18659)
2016(10339)
2015(11809)
2014(11971)
2013(11204)
2012(9672)
2011(8841)
2010(8985)
2009(8335)
2008(8047)
2007(7147)
2006(6343)
2005(5950)
作者
(29967)
(24848)
(24826)
(23911)
(16163)
(11934)
(11159)
(9852)
(9729)
(8924)
(8545)
(8465)
(8123)
(8085)
(7770)
(7726)
(7436)
(7308)
(7259)
(7239)
(6410)
(6288)
(6168)
(5898)
(5696)
(5607)
(5588)
(5473)
(5177)
(4945)
学科
(43793)
经济(43757)
管理(24917)
(24622)
方法(19723)
(18868)
企业(18868)
数学(17641)
数学方法(17148)
(14070)
中国(12651)
(12607)
业经(10002)
农业(8865)
理论(8407)
地方(7825)
(7146)
(6809)
(6639)
环境(6157)
(6030)
贸易(6024)
(5820)
(5792)
银行(5777)
教学(5738)
(5602)
(5531)
(5514)
(5513)
机构
大学(143980)
学院(143763)
(55780)
经济(54607)
管理(53762)
研究(48447)
理学(46244)
理学院(45764)
管理学(44452)
管理学院(44220)
中国(36145)
科学(31724)
(31228)
(28140)
(24996)
业大(24014)
(23405)
研究所(22971)
(22548)
中心(22494)
农业(22104)
(19853)
师范(19633)
北京(19215)
财经(18937)
(17948)
经济学(17628)
(17309)
(17200)
技术(16858)
基金
项目(98119)
科学(76861)
基金(70420)
研究(70263)
(62038)
国家(61519)
科学基金(52548)
社会(43794)
社会科(41357)
社会科学(41347)
(39810)
基金项目(36083)
自然(34531)
教育(33827)
自然科(33776)
自然科学(33769)
自然科学基金(33136)
(32871)
资助(29769)
编号(29452)
成果(24044)
重点(22584)
(21052)
(20938)
课题(20604)
(20072)
科研(18864)
创新(18820)
大学(18217)
国家社会(18073)
期刊
(60934)
经济(60934)
研究(39881)
中国(29479)
(26804)
学报(25548)
科学(22540)
管理(19530)
教育(19471)
大学(19414)
学学(18119)
农业(18111)
(17404)
技术(14338)
(12131)
金融(12131)
业经(10612)
经济研究(10020)
(9395)
财经(9203)
统计(9147)
图书(8801)
问题(8116)
(8112)
(7960)
(7730)
业大(7443)
决策(7403)
技术经济(7124)
科技(6491)
共检索到211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谦  王庆华  鲁炳义  经字  沈震宇  吴志坚  李爽  甘绍伯  
1996年秋季北京有许多猪场发生了弓形虫病 Toxoplasmosis,为搞清此次弓形虫病的发生原因,受北京鲲鹏集团公司的资助进行了规模化猪场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工作。本次调查采用 SPA-ELISA 法,其原理是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 A 蛋白代替第二抗体,与哺乳动物血清中的 IgG 结合;其特点是敏感性高,兼容性强,适应于多种哺乳动物及人的血清学检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谦  
弓形虫病 Toxoplasmosis 是一种人兽互通的寄生虫场,其病原体为龚地弓形虫 Toxoplasma gondii.自1908年法国人 Nicolle 首次在北非的一种啮齿动物中分离出弓形虫以来,现已在200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中发现弓形虫.美国人 Ferrell 在1952年首次报告了猪弓形虫病.1957年,我国的于恩庶在猪体内首次分离到了弓形虫.进入70年代,我国部分地区猪群出现"无名高热"病,后证实病原为弓形虫,弓形虫病的重要性开始得到认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友  崔恒敏  底思军  
1996~1997年抽检了四川某规模化猪场180头猪,其中成年母猪56头,成年公猪3头,肥育猪(2~4月龄46头,4~6月龄35头).哺乳仔猪(17~36日龄)39头.从中查出了猪蛔虫(Ascaris suum)、猪鞭虫(Trichuris suis)、食道口线虫(Oesophostomum spp.)、兰氏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ransomi)、柯氏伪祼头绦虫(Pseudanoplocaphala crawfordi)、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艾美尔球虫(Eimeria spp.)、猪疥螨(Sarcoptes scabiei var.sui...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秀荣  王淑茹  
为了查明我省人、畜、禽弓形虫病的感染和流行现状,为本病的综合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8~ 1993年,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我省40个县322个乡的人、畜、禽共16种动物进行了弓形虫抗体检测,共抽查10329份血清样品,发现阳性1213份,阳性率为11.74%。其中包括人血清541份,阳性率为4.6%;猪7913份,阳性率为13.45%;猫60份,阳性率为41.675;犬76份,阳性率为3.9%;羊713份,阳性率为9.96%;黄牛255份,阳性率为3.53%;奶牛80份,阳性率为2.55;兔230份,阳性率为2.87%;马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娜  丁莹莹  李佳祺  李承桓  武安和  邢蒙恩  王大为  郭晓改  吴元华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宿主类型众多,寄生于人、畜、野生动物及禽类等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中,引发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对人类和畜牧业都具有潜在威胁。猫科动物是弓形虫唯一的终末宿主;弓形虫的中间宿主极其广泛,包括各种哺乳类动物、禽类和人等,其中感染最为严重的动物是猪。猪弓形虫病在不同地区均有流行发生,感染率也较高,平均感染率达22.3%。而猪肉是人类主要的肉食消费品之一,人在摄入未煮熟的含有弓形虫包囊的猪肉或内脏时可获得弓形虫感染,危害人类健康。故本试验对辽宁省不同地区的猪弓形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其感染因素。目前,检测弓形虫的金标准是改良凝集实验(MAT),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结果准确,避免了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造成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从辽宁省不同地区采集猪的血清样品,采用MAT方法对血清样品进行猪弓形虫血清抗体检测并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地区弓形虫感染率有所不同,抚顺感染率最高(27.9%),本溪感染率最低(6.28%);不同发育阶段的猪均有感染,繁殖母猪感染率(25.14%)>育肥猪感染率(12.23%)>仔猪感染率(6.04%),且繁殖母猪经产次数越多其感染率越高,经产5胎的繁殖母猪的感染率约是经产1胎繁殖母猪的13倍;大白猪较长白猪更易感弓形虫。另外,弓形虫可以通过母猪的胎盘传播方式(即垂直传播)传染给仔猪,使其获得先天性感染;仔猪也可以通过水平传播方式获得感染,即通过接触环境中的卵囊感染弓形虫。研究结果可为预防和控制猪弓形虫的感染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地科  项明源  王印  姚学萍  杨泽晓  张鹏飞  廖倡宇  邬旭龙  
【目的】为了解四川省地区规模化猪场病原流行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细菌分离鉴定、RT-PCR和PCR方法,对采集的283份样品(组织、精液、死胎等)做相应病原检测。【结果】106份病死猪病变组织中CSFV、PRRSV、PRRSV NADC30-Like、PCV2、PRV、APP、Pm、SS2病原阳性率分别为7.55%(8/106)、40.57%(43/106)、20.75%(22/106)、34.91%(37/106)、16.04%(17/106)、9.43%(10/106)、19.81%(21/106)、4.72%(5/106),其中病原混合感染率为60.49%(49/81)。PRRSV或PCV2病原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并以混合其他病原感染形式最为常见,细菌感染在夏季最为常见。68份公猪精液中CSFV、PRRSV、PCV2、PRV病原阳性率分别为10.29%(7/68)、30.88%(21/68)、20.59%(14/68)、20.59%(14/68),以单一病原感染为主,感染率为52.63%(20/38)。63份流产胎、死胎病料中CSFV、PRRSV、PCV2、PRV病原阳性率分别为6.35%(4/63)、46.03%(29/63)、38.10%(24/63)、30.16%(19/63)。混合感染率为74.50%(38/51),以PRRSV病原混合其他病原感染形式最为常见,且一年四季均可感染。46份腹泻猪肠黏膜和粪便中PEDV、PoRV病原阳性率分别为56.52%(26/46)、26.09%(12/46),春季、秋季和冬季最易感染。【结论】四川地区规模化猪场中PRRSV、PCV2、PRV和PEDV仍是防控的重点,同时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和新变异株PRRSV NADC30-Like出现也是猪群疫病难预防、难控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四海  段晓玲  
【目的】从山东临沂市规模化养猪场仔猪黄痢病例中,分离病原菌并分析其血清型,以探讨分离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选用疫苗与防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临沂市不同区域23个规模化养猪场的112份疑似仔猪黄痢病例进行了细菌分离,对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生化试验、毒力试验、致病性试验和血清学鉴定;用15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进行了60次药敏试验。【结果】从112份病料中分离出了101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率为90.2%;不同区域猪场流行的血清型有较大差异,在101个分离株中,7株未能定型,4株自凝,其余90株能定O型血清型,这些定型菌株分布在11个血清型中。每种抗菌药物均出现过耐药现象,但各药物的耐药率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冬玉莲  兰玉君  杨絮  杨光路  
对大庆油建公司筑路畜牧场进行猪蠕虫感染状况调查,抽样粪检各年龄猪,发现存在猪蛔虫、毛首线虫和食道口线虫等3种虫.以猪蛔虫感染最严重,各龄猪平均感染率高达67.57%.对该场4月龄自然感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重波  张德林  李惠萍  李学瑞  
用细胞培养方法制备了弓形虫(GJS 株)ES 抗原(Exceted/Sereted Antigen,E/SA),用油佐剂 M206按不同剂型制备 ES 苗,随机分组免疫健康小鼠(昆明鼠,23~25 g·只~(-1)),每组5只,皮注/腹注0.3 mL·只~(-1)。其中:组1,E/SA 浓缩苗;组2,E/SA 苗;组3,E/SA-H 浓缩苗;组4,E/SA-H;组5,培养液对照;组6,M206对照.另设:组7,健康攻毒对照;组8,健康对照.先后免疫2次(间隔15 d),第28 d 用弓形虫 GJS 速殖子强毒攻毒,每鼠腹注10~2.免疫前后分别取尾血片检测弓形虫血清抗体(IHA 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增岐  杨泽晓  姜艳芬  祝卫国  王旭荣  史怀平  
2004-01~2005-06,从陕西榆林、宝鸡、西安、渭南、汉中、商洛、安康等7个地区的猪场采集不同日龄猪血清样品237份,用间接EL ISA方法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 2)感染的血清抗体检测,并用阻断EL ISA方法对部分血清样品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毒(PRV)gE基因蛋白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未断奶仔猪PCV 2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0/40),断奶仔猪为28.6%(2/7),肥育猪为43.7%(31/71),种公猪为7.7%(1/13),后备母猪为15.6%(7/45),经产母猪为60.4%(29/48),临床上有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 S)疑似症状的13头断奶仔猪的阳性率为61.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效琴  杜芙  
【目的】将环境成本纳入分析范畴,对规模化养猪场进行效益分析,为全面揭示与评价养猪场的费用效益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环境价值理论和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问题,构建规模化养猪场环境成本的计算方法;用构建的环境成本计算方法,计算陕西咸阳市某规模化养猪场2006年的环境成本,并对其进行了费用效益分析。【结果】该养猪场当年环境成本高达13万元多,其利润的50.2%以上是以环境损失为代价的,效费比低于1.07,利润较差的年份其效费比则更低。【结论】构建了基于环境成本的规模化养猪场费用效益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全面揭示和评价养猪场的费用效益,有助于引导养猪场改善生产条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慧敏  夏盼盼  吴海潮  陈万昭  秦蕾  徐琦琦  刘泽鹏  夏利宁  
为了解新疆某规模化猪场人、动物和环境来源沙门菌的流行情况、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本研究从该场采集养殖人员粪便和鞋底拭子、猪肛拭子和环境样品共855份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得到的沙门菌采用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进行11种抗菌药物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通过PCR方法检测相关耐药基因。结果表明:1)共分离到沙门菌288株,3种来源样品中沙门菌分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养殖人员样品(47.2%),猪肛拭子(33.9%)及环境样品(32.3%)。2)3种来源沙门菌对四环素、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在75.0%以上;环境源沙门菌耐药情况最严重,人源与猪源沙门菌耐药情况相近。该场沙门菌对头孢噻呋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高,未检出对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耐药的菌株。分离株共有30种耐药谱型,3耐及以上菌株占81.3%,以7耐菌株为主,环境源沙门菌7耐菌株检出率(65.4%)高于猪源和人源沙门菌。3)分离株中检出11种相关耐药基因,bla_(TEM)基因的检出率为100.0%,ant(3″)-Ia、aac(6′)-Ib和floR基因的携带率均高于50.0%。猪源沙门菌中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和tetM的检出率在50.0%左右,高于环境源和人源沙门菌。此外,检出2株碳青霉烯类多药耐药基因bla_(NDM)阳性菌株。综上,沙门菌在该猪场人源样品中检出率最高,环境源沙门菌的耐药情况最严重、多药耐药率最高、耐药谱最广、耐药基因携带率最高。3种来源的沙门菌在流行情况、耐药情况及耐药基因携带率等方面存在差异,应从人-动物-环境健康的整体视角出发,结合沙门菌分离率和耐药性检测结果,规范消杀流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重波  李学瑞  张德林  李惠萍  
弓形虫病的免疫是以细胞介导为主的免疫,其中,Mφ是机体抗弓形虫感染重要的效应细胞.本文旨在明确 TF 在体外激活小鼠腹腔 Mφ后的形态变化及对弓形虫消化的影响进行初步观察.按常规方法制备健康昆明鼠腹腔 Mφ,加含犊牛血清的1640培养液37℃培养,2 h 后洗去非沾附细胞,胰酶消化,洗涤、计数 Mφ,按6×10~5/mL 分装含飞片的培养瓶(1 ml/瓶~(-1)),另制备弓形虫免疫的猪脾脏细胞 TF_1和未免疫健康猪脾 TF_2加入含 Mφ培养瓶.另设不含 TF 的 Mφ对照瓶(组)。37℃密闭培养60 min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德兴  曾红  梁秀峰  
贵州牧草种籽繁殖是我国南方种草养畜基地,每年可为全国提供优质牧草种籽数万公斤饲有绵羊、奶山羊、奶牛、猪、禽等。但是由于寄生虫病的危害,困扰了养羊业的发展,特别是1990年以来,该场绵羊不断发生以高温稽留、低烧不退、流产、死产和全身皮肤点状出血,胸腔、腹腔积液,肺、肝、肾、肠系膜淋巴肿胀,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和病变特征的病例,经实验室诊断为弓形虫所致,并用 IHA 法对病痊绵羊进行抗体检查,其抗体滴度高达1:1024,大多为1:256,同时对该场饲养的猫、狗、绵羊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猫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兰荣  陈静  马惠玲  王雷之  田夫林  姜世金  
本研究利用IDEXX公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山东省不同地区共16个规模化免疫的猪场的601份猪血清,结果弱毒疫苗免疫猪场猪群抗体阳性率达到90.65%,灭活苗免疫猪场猪群抗体阳性率仅达到75.49%。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规模化猪场普遍存PRRS感染,对于预防PRRS而言,弱毒疫苗的体液免疫效果要优于灭活疫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