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6)
- 2023(16283)
- 2022(13774)
- 2021(13011)
- 2020(10729)
- 2019(24964)
- 2018(25119)
- 2017(47480)
- 2016(26523)
- 2015(30131)
- 2014(30390)
- 2013(29314)
- 2012(26353)
- 2011(23561)
- 2010(23915)
- 2009(21709)
- 2008(21084)
- 2007(18865)
- 2006(16442)
- 2005(14294)
- 学科
- 济(98550)
- 经济(98438)
- 管理(73387)
- 业(67511)
- 企(56370)
- 企业(56370)
- 方法(44687)
- 数学(38290)
- 数学方法(37527)
- 中国(29084)
- 农(29053)
- 业经(24084)
- 财(23869)
- 学(21831)
- 地方(21067)
- 理论(20844)
- 制(19138)
- 农业(19038)
- 贸(16941)
- 贸易(16929)
- 教育(16654)
- 和(16529)
- 易(16399)
- 技术(15488)
- 务(15253)
- 财务(15153)
- 财务管理(15116)
- 环境(15077)
- 银(15006)
- 银行(14955)
- 机构
- 学院(362190)
- 大学(360003)
- 管理(139749)
- 济(132174)
- 经济(128685)
- 理学(120111)
- 理学院(118753)
- 研究(116358)
- 管理学(116077)
- 管理学院(115445)
- 中国(86249)
- 京(78017)
- 科学(74829)
- 财(61377)
- 所(58640)
- 农(57597)
- 江(55735)
- 业大(54307)
- 中心(53427)
- 研究所(53147)
- 范(51097)
- 师范(50615)
- 北京(49353)
- 财经(48618)
- 州(45729)
- 农业(44680)
- 经(43951)
- 技术(43475)
- 院(42847)
- 师范大学(40121)
- 基金
- 项目(244192)
- 科学(189977)
- 研究(182264)
- 基金(171517)
- 家(148527)
- 国家(147218)
- 科学基金(126247)
- 社会(109871)
- 社会科(103747)
- 社会科学(103717)
- 省(98716)
- 基金项目(90330)
- 教育(86926)
- 自然(82355)
- 划(82133)
- 自然科(80398)
- 自然科学(80380)
- 自然科学基金(78841)
- 编号(78298)
- 资助(71528)
- 成果(64161)
- 课题(55082)
- 重点(55033)
- 部(52284)
- 发(51838)
- 创(50467)
- 项目编号(47733)
- 创新(46852)
- 科研(46262)
- 大学(46007)
- 期刊
- 济(151019)
- 经济(151019)
- 研究(105228)
- 中国(77424)
- 学报(57287)
- 教育(56221)
- 农(53362)
- 管理(51506)
- 科学(51361)
- 财(47174)
- 大学(43485)
- 学学(39902)
- 农业(37002)
- 技术(35944)
- 融(28617)
- 金融(28617)
- 业经(26937)
- 图书(24387)
- 经济研究(23317)
- 财经(22430)
- 经(19126)
- 业(19112)
- 问题(19007)
- 版(17361)
- 科技(17313)
- 理论(17026)
- 技术经济(16907)
- 书馆(16895)
- 图书馆(16895)
- 职业(16862)
共检索到536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淼华 劳俊华 郑秀娥
研究生班级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把研究生班级建在研究所是新形势下根据研究生特点组建班级的一种积极探索。这种模式在健全研究所育人功能、调动导师育人积极性、增强研究生班集体意识和产生研究生班级文化积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
关键词:
规模化培养 研究生 班级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程蕾 王平 宋宪亮
研究生班级是规模化条件下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通过分析目前已有的研究生班级建设模式的特点,结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实际,根据专业特点、延期毕业生情况,提出班级建设的新模式。这种新型班级建设模式对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研究生管理水平,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研究生 班级建设 教育管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晓梅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教育水平的总体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教育管理从精英化教育背景下的个体管理过渡到规模化教育背景下的群体管理,要采用新的手段和方式来适应这种新的形势。研究生班级建设是在规模化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思想多元化、复杂化情况下,深入、细致开展研究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举措。研究生班级建设要配备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建立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三位一体的思想教育工作机制,从心理健康、职业发展和日常生活等全方位推进思想教育工作。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探索实行了横向的混合专业分班管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研究生班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
研究生 班级建设 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孟珊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至今,经历了学徒式培养模式和专业式培养模式、专业式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三个阶段。当前,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研究生的个体差异、研究生教育自身的发展、高校的多样化和层次性以及研究生教育布局结构不均衡等五个方面的原因,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模式 多样化 必然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桂香 衣淑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为了与人才需求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初步形成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成果进行研究,将会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桂香 衣淑娟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为了与人才需求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初步形成了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成果进行研究,将会有利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莹 魏卫
从研究生公选课程"职业规划与素质培养"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研究生对职业规划与素质培养公选课程选课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学习收获等方面的看法与需求,进一步提出了研究生素质类公选课程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
职业规划 素质培养 公选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占华 朱艳 姚霞 侯喜林 徐翔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不适应社会需求、受传统培养模式制约和机制体制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深入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典型交叉学科"农业信息学"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该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表明,适应需求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根本,适切的培养模式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健全的机制体制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坚强有力的导师团队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娟
分析了北京市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建设的特点,介绍了基地建设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蔡跃明
结合作者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和体会,从造就人才的角度出发,就培养研究生的志向、激发其创新潜力和有所成就等方面,针对现实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期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 创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党秀丽 刘畅 邹洪涛 范庆锋 赵野 李炳学 张玉龙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未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国际科研项目合作的不断增加,研究国际化视野下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以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的内涵及现状为基础,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师生国际交流平台四个方面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办学进行分析,提出该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切实可行的途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再明
以中国矿业大学"十一五"研究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为基础,对重构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践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在对潜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以学科专业集群为新的培养平台,全面深化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科研基本素质养成、创新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测评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创新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培养方案 重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时印 朱育锋 李尚群
认为一些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存在目标定位不准、各方职责不够明晰、实践环节弱化和双导师制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提出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建立以职业需求(OccupationalDemand)为导向,以五方协同(Five-partycoordination)为依托,以三段融合(Three-sectionfusion)为关键,以跨域培养(Cross-domaintraining)为途径的OFTC培养模式,说明了实施此培养模式获得的经验。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OFTC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钢 何欣 万青
为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法治人才,加快发展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增设法律博士学位条件已经成熟,急需落实法律博士学位设置的具体工作和步骤。培养法律博士生应采用高校与行业联合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招收法律实务部门在职人员,以培养法律实践领域的专家型人才为目标。根据法律博士学位定位,高校应当选择相应的行业合作机构,联合确定招录对象及资格条件,联合进行招录工作。结合法律博士学位特性,制定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含双导师制)、课程设置、学术研究、社会实践、学位论文等内容的培养方案,以强调实践导向、遴选合格导师、设置特色课程、提升研究能力、保障论文质量为抓手,加强法律博士生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和质量保障,以践行协同育人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柯勤飞 丁明利
介绍了东华大学提出的"122"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探索"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与国外联合培养单位的深层次合作与交流机制,促成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工作和海外交换等来保证"122"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推行,同时指出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观念转变的困境和执行不力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策略。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122” 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