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2)
- 2023(15337)
- 2022(12918)
- 2021(12110)
- 2020(10228)
- 2019(22652)
- 2018(22950)
- 2017(43078)
- 2016(23935)
- 2015(26405)
- 2014(25765)
- 2013(25075)
- 2012(22614)
- 2011(20405)
- 2010(20954)
- 2009(19560)
- 2008(18916)
- 2007(16795)
- 2006(14864)
- 2005(13120)
- 学科
- 济(87069)
- 经济(86954)
- 业(67998)
- 管理(60996)
- 农(48083)
- 企(43989)
- 企业(43989)
- 方法(35947)
- 数学(31902)
- 农业(31791)
- 数学方法(31260)
- 中国(25269)
- 业经(23548)
- 制(21720)
- 财(20774)
- 学(19444)
- 贸(17847)
- 贸易(17835)
- 地方(17420)
- 易(17379)
- 银(15509)
- 银行(15459)
- 理论(15121)
- 行(14773)
- 体(14683)
- 技术(13504)
- 融(13475)
- 金融(13467)
- 教育(13375)
- 策(13323)
- 机构
- 学院(323831)
- 大学(318727)
- 济(125071)
- 经济(122158)
- 管理(121692)
- 研究(110122)
- 理学(104830)
- 理学院(103704)
- 管理学(101354)
- 管理学院(100804)
- 中国(84203)
- 农(78244)
- 科学(70539)
- 京(67348)
- 农业(60880)
- 业大(58663)
- 所(56572)
- 财(55636)
- 中心(52189)
- 江(51517)
- 研究所(51403)
- 财经(43393)
- 范(42410)
- 师范(41826)
- 北京(41451)
- 州(40645)
- 院(39591)
- 经(39426)
- 省(38890)
- 农业大学(38639)
- 基金
- 项目(221207)
- 科学(171721)
- 研究(159614)
- 基金(156970)
- 家(139350)
- 国家(138096)
- 科学基金(116793)
- 社会(99020)
- 社会科(93331)
- 社会科学(93305)
- 省(90351)
- 基金项目(82500)
- 自然(76543)
- 划(74906)
- 自然科(74828)
- 自然科学(74805)
- 教育(74075)
- 自然科学基金(73428)
- 编号(67431)
- 资助(63992)
- 成果(53865)
- 重点(49880)
- 发(48193)
- 部(47036)
- 课题(46489)
- 创(46359)
- 创新(43217)
- 科研(42484)
- 计划(41613)
- 农(40884)
- 期刊
- 济(143670)
- 经济(143670)
- 研究(90020)
- 农(78217)
- 中国(72514)
- 学报(58622)
- 农业(52412)
- 科学(50597)
- 大学(44002)
- 学学(41470)
- 财(41227)
- 教育(41188)
- 管理(41055)
- 融(32169)
- 金融(32169)
- 业经(30233)
- 技术(28576)
- 业(26210)
- 经济研究(21586)
- 财经(19905)
- 问题(19390)
- 版(18855)
- 图书(18783)
- 经(17115)
- 业大(17013)
- 科技(15772)
- 统计(15713)
- 农村(15259)
- 村(15259)
- 技术经济(14736)
共检索到488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铁毅 邹伟
由规模农户供给服务形成的内生型服务主体已逐渐成为当前农户获取生产服务的重要来源。基于此事实,本文利用江苏省457份购买水稻收割服务的农户样本,从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规模农户服务供给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与外部服务组织相比,规模农户服务可以降低农户的服务获取价格,同时也能够提升农户的服务获取质量。另外,规模农户服务对不同特征农户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与土地连片化程度低和生产趋同化程度低的农户相比,规模农户服务可以显著降低土地连片化程度高和生产趋同化程度高的农户的服务价格,并显著提升其服务质量;从农户类型看,规模农户服务均可以降低小农户和规模户的服务价格,且对小农户的影响程度更大,而在服务质量方面,仅可以提升规模户的服务质量,对小农户的服务质量影响不明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朋文欢 黄祖辉
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对合作社服务功能的稍欠考虑,现有的关于合作社增收绩效的研究结论有偏差,因此借助内生转换模型(ESRM)来弥补已有研究在方法上的缺陷,并尝试将合作社的服务功能纳入实证分析框架。来自全国15省1 243位农户的数据表明:(1)合作社并不必然提高社员收入,合作社只有在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的情况下其增收效果才显著;(2)在合作社发挥其服务功能,并校正样本选择偏差的前提下,合作社对农户家庭农业收入的平均处理效应为0.706,并且非社员农户在参与合作社的反事实情境下,其收入的提升幅度将超过社员农户;(3)多方法的比较研究显示,内生转换模型是当前评价合作社增收绩效比较严谨的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朋文欢 黄祖辉
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对合作社服务功能的稍欠考虑,现有的关于合作社增收绩效的研究结论有偏差,因此借助内生转换模型(ESRM)来弥补已有研究在方法上的缺陷,并尝试将合作社的服务功能纳入实证分析框架。来自全国15省1 243位农户的数据表明:(1)合作社并不必然提高社员收入,合作社只有在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的情况下其增收效果才显著;(2)在合作社发挥其服务功能,并校正样本选择偏差的前提下,合作社对农户家庭农业收入的平均处理效应为0.706,并且非社员农户在参与合作社的反事实情境下,其收入的提升幅度将超过社员农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艳 杨慧莲 杨舒然
基于2017年全国776个家庭农场、1166个专业大户和803个普通农户实地问卷调查的大样本数据,从"谁经营"和"如何经营"两个维度构建了经营主体特征和生产经营状况的对比分析框架,进一步分析"规模农户"和普通农户之间的差异。在主体特征方面,"规模农户"在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方面更具优势,但其规模经营所需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仍依赖普通农户的支持;在生产经营状况方面,"规模农户"与普通农户现代化水平都有待提升,但"规模农户"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经营水平更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相对更大。"规模农户"和普通农户均是家庭农业经营形式的重要构成,要形成"规模农户"与普通农户良性互动的互补关系,在发展适度规模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集约化生产经营之路。
关键词:
规模农户 普通农户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旭东 杨慧莲 王若男 郑风田
土地流转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经营规模化和服务规模化的根本途径,研究二者关系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现代化发展乃至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第二期"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土地流转及转入不同特征土地对普通农户、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获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的土地转入对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获取均不具有显著影响。但如果转入土地有利于规模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较好,则能显著促进社会化服务获取。另外,农户经营能力越强,对不同类型社会化服务的应用程度也越高。因此,政府应推动更有效率的土地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提升农户生产经营效率;强化经营主体培训,增强联结带动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明轩 姜长云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加速了农户类型的分化,农村金融服务面临新挑战。基于此背景,本文利用全国10个省份1049份调查问卷,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农户金融服务需求主要集中于借贷服务和保险服务,不同类型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程度和需求类型已经出现显著差异。从金融服务需求程度来看,农场类农户最强烈,以农为主的普通农户次之,以农为辅的普通农户最弱;从需求类型来看,农场类农户对借款服务的需求最强烈,普通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最强烈。此外,农户类型和地区变量会对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程度造成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户分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金融服务需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秀川 李容 李国珍
城镇化、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女性化增加了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而农村土地细碎化状况依旧,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农户雇用农机作业服务最优化的二阶段决策模型,并在实证上采用双围栏模型,对农户的现实雇用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雇用农机服务的参与决策和数量决策的确存在阶段性,因此促进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的政策应当具有区分性;应从信息获取、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机作业的便利性等方面提高农户的农机作业水平;应加强对农机购置的补贴、培育和扶持地区的种值与农机服务大户,同时加强分散小农户的组织性和获取农机服务信息的渠道,提高农户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土地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农机的社会化运用是农业经营方式改变的重要方向,是实现农业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秀川 李容 李国珍
城镇化、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女性化增加了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而农村土地细碎化状况依旧,在此背景下,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农户雇用农机作业服务最优化的二阶段决策模型,并在实证上采用双围栏模型,对农户的现实雇用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雇用农机服务的参与决策和数量决策的确存在阶段性,因此促进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的政策应当具有区分性;应从信息获取、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及农机作业的便利性等方面提高农户的农机作业水平;应加强对农机购置的补贴、培育和扶持地区的种值与农机服务大户,同时加强分散小农户的组织性和获取农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袁俐雯 张露 张俊飚
伴随我国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的快速推进,旨在赋能小农户的农业服务也呈现出明显信息化趋势。本文利用湖北省966家水稻种植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Tobit模型和扩展回归模型,分析农业服务信息化对农户生产效率的改善现象,探讨在区分服务环节和服务对象后,农业服务信息化对农户生产效率影响的差异问题。结果表明:农户通过信息化的服务方式获取农业信息的比例仅为34.06%,可能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造成的信息素养薄弱有关;已获取农户的平均生产效率为0.845,高出未获取农户0.029。农业服务信息化对提升农户生产效率有积极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来改善农户生产效率;不同环节农业服务信息化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产前、产中和产后;农业服务信息化对非精英群体生产效率的提升效果优于精英群体。据此,应加强农业服务信息化的建设,重视产前农业服务信息化的推广,以带动小农经营效率改进和促进村域信息公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李立 张露 张俊飚 刘勇
推动食用菌种植户生产方式的转变,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农民增收以及实现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食用菌主产区11个省份食用菌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分析不同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传统家庭自制菌棒与专业化生产菌棒两种生产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中70%的食用菌种植户选择家庭自制菌棒的生产方式,而仅有30%的种植户倾向于专业化制作菌棒的生产方式。以电话和电视为代表的信息获取渠道会显著地推动食用菌种植户选择家庭自制菌棒的生产方式,但互联网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生产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相反地,以企业和合作社为代表的信息获取渠道会促进农户选择专业化生产菌棒的生产方式;此外,信息获取渠道对于不同品种食用菌种植户的生产方式选择存在异质性。据此,得出应充分考虑农户现有的信息获取方式,发挥多样化信息获取渠道在农户生产方式选择过程中的作用等启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立刚 张中为
一直以来,改善农户金融服务、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主要是靠推动农户信贷资金的投放,却忽视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户金融需求的变化,进而导致农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放贷难"。论文在分析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基础上,阐明了农户金融需求的新特征、新趋势,并提出商业银行改善农户金融服务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庄健 谢琳
同样的制度安排并不一定导致同样的行为结果。由农地确权所表达的产权明晰及其稳定性,并不必然导致农户一致性的行为响应。笔者认为,在农地确权之后,农户的农地调整经历及产权不稳定的记忆或许是其农业生产绩效存在差异的重要诱因。本文构建了“农地调整经历—劳动力非农转移—农业生产绩效”的分析框架,并使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在农地确权之后,农户所经历的农地调整程度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即与农地无调整和大调整相比,经历农地小调整的农户是农业生产绩效最高的经营主体。其次,机制分析表明,对比农地无调整和大调整,经历农地小调整的农户主要通过减少劳动力非农转移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绩效。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新生代家庭、小规模经营和城郊区位弱化了农户的农地小调整经历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笔者强调,制度是重要的,人的记忆或经历也同样重要。农村土地“还权赋能”固然重要,但缺乏相应机制的有效匹配可能是造成农业生产绩效损失的重要原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勤航 诸培新 曲福田
为厘清小农户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演进逻辑,探究其与技术效率变化的关系,本文首先从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兴起、小农户在获取服务中的困境及小农户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实践成效三方面对小农户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演进逻辑进行梳理,在演进过程中土地耕作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技术导入程度、交易成本等方面得到优化,在理论上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升。然后,根据山东省博兴县的实践情况,探究小农户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的运行机制,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小农户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村集体在小农户组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化的服务获取方式显著提高了技术效率。因此,应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并在此过程中发挥村集体的统筹协调作用,一方面不断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密切与农业服务主体的联系,更好地带动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的对接。
关键词:
小农户 组织化 农业生产性服务 技术效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筠 杨洋 刘帅 姚梓越
通过对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项目试点的靖安、奉新、铜鼓、宜丰四县的实地调研,并建构SEM模型,探究生态林业合作社有序发展对改善金融服务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参加林业合作社可以改善自身获得的金融服务质量;林业合作社的内外生影响因素、入社农户体验、金融服务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多阶逻辑关系;林业合作社的内生影响因素与外生影响因素互为影响,并显著影响入社农户体验,外生影响因素与入社农户体验对金融服务质量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内外生影响因素通过入社农户体验间接显著影响金融服务质量。因此,提出支持并规范生态林业合作社发展、推进林权抵押贷款试点进程、探索农林产业链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移动互联"和"大数据"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枢灵 滕晨光 王太祥
发展节水农业是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新疆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影响,探究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户采纳农艺节水、生物节水和管理节水技术的比例分别为91.9%、75.8%和64.6%;农户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传统信息渠道和新媒体信息渠道,其中借助新媒体信息渠道获取农业用水信息的农户比例低于传统信息渠道。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农业节水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节水政策认知在信息获取渠道影响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家庭非农收入在节水政策认知与农业节水行为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相较于传统信息渠道,新媒体信息渠道对促进农户农业节水行为的边际效应更大。因此,建议加强多种类型信息渠道的利用,加大节水政策宣传推广力度,健全完善节水奖励机制,精准开展节水技术推广,以促进农户采纳农业节水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