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57)
2023(17146)
2022(14420)
2021(13190)
2020(11178)
2019(25569)
2018(25260)
2017(48305)
2016(26538)
2015(29641)
2014(29355)
2013(29174)
2012(26962)
2011(24080)
2010(24376)
2009(22971)
2008(23119)
2007(20992)
2006(18442)
2005(16343)
作者
(79328)
(66333)
(66121)
(62719)
(42123)
(32219)
(29992)
(26103)
(25032)
(23782)
(22476)
(22442)
(21205)
(21022)
(20552)
(20412)
(20365)
(19513)
(19298)
(19224)
(16830)
(16366)
(16222)
(15302)
(15033)
(14934)
(14796)
(14751)
(13427)
(13296)
学科
(113387)
经济(113259)
(101777)
管理(85213)
(83103)
企业(83103)
方法(52142)
(49148)
数学(43288)
数学方法(42650)
业经(33783)
(32620)
农业(32481)
中国(26863)
(23121)
财务(23077)
财务管理(23040)
地方(22687)
(22158)
(21894)
贸易(21881)
企业财务(21783)
(21270)
技术(20387)
(20316)
理论(18677)
(18294)
(17703)
(17347)
环境(15956)
机构
学院(386972)
大学(378875)
(156865)
经济(153705)
管理(152754)
理学(132177)
理学院(130768)
管理学(128412)
管理学院(127722)
研究(124379)
中国(97152)
(83871)
科学(79649)
(79324)
(70273)
农业(65506)
业大(65486)
(64127)
(63102)
中心(59304)
研究所(58302)
财经(56176)
(50835)
北京(48377)
(47366)
(46945)
师范(46341)
经济学(46310)
(44192)
经济管理(42793)
基金
项目(259517)
科学(203675)
基金(187744)
研究(184479)
(165266)
国家(163766)
科学基金(140660)
社会(117212)
社会科(110872)
社会科学(110838)
(105453)
基金项目(100002)
自然(93516)
自然科(91358)
自然科学(91329)
自然科学基金(89746)
(86630)
教育(83720)
资助(76314)
编号(74863)
重点(58351)
成果(58108)
(56408)
(56157)
(55873)
(52115)
创新(51668)
课题(51007)
科研(50414)
计划(48478)
期刊
(177704)
经济(177704)
研究(103111)
(81581)
中国(73074)
学报(63997)
科学(58632)
(56925)
管理(56195)
农业(54919)
大学(47720)
学学(45767)
业经(35883)
(35041)
金融(35041)
技术(34918)
教育(33074)
(30189)
财经(27245)
经济研究(26233)
问题(24297)
(23369)
技术经济(21327)
(20776)
统计(19347)
商业(18721)
(18351)
资源(18197)
科技(18057)
世界(18040)
共检索到565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彦彦  范亚东  
生产经营方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密切的关系,发展以规模农业为主要方向的现代农业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举措之一。基于规模农业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现全链条质量跟踪和高效监督的积极意义,结合黑龙江垦区现代化规模农业发展的实践,分析规模农业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潜在风险。结果表明,现代农业技术、高度集约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公众健康、环境及质量追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可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效监督。但是,在农业技术研究落后于实践需求、集约化生产和组织化监管不完善的条件下,对公众健康安全、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与追溯等则会产生潜在危害和负面影响。研究表明,在以转变农业经营观念为主导的现代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春铭  高艳  
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经验,从黑龙江省特色农产品供应链系统、节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RFID技术为手段构建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系统,从信息整合、组织和共享等多方面分析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系统设计的内外部环境,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案和保障措施,探寻一套适合黑龙江省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可追溯要求的高效信息系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欧阳琦  石岿然  
探索如何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供应链的重点问题。以农业合作组织为中心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已经是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运作模式之一。本文以农业合作组织为研究主体,运用博弈方法从是否存在农民专业组织两个层面构建静态博弈模型,探讨农业合作组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组织作为信息平台和监管中心可以减少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成本,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汉君  
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的策略,必须强化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主体地位;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服务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控制度体系;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度;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立农产品包装、标识制度,完善农产品认证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和风险分析等应急制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静茹  韩丹  阮荣平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应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中1461个家庭农场的追踪面板数据,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推进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化对家庭农场进行质量认证及进行认证的个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家庭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主要通过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方面,信息化通过破解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技术约束,降低技术成本,为农产品质量认证提供内在推力;另一方面,信息化通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破销售市场狭窄的困境,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为农产品质量认证行为提供外在拉力。据此,提出继续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普及速度,提高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信息化对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静茹  韩丹  阮荣平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应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中1461个家庭农场的追踪面板数据,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推进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化对家庭农场进行质量认证及进行认证的个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家庭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主要通过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方面,信息化通过破解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技术约束,降低技术成本,为农产品质量认证提供内在推力;另一方面,信息化通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破销售市场狭窄的困境,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为农产品质量认证行为提供外在拉力。据此,提出继续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普及速度,提高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信息化对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  宋海太  李金海  
黑龙江垦区与黑龙江省“七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对比分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李金黑龙江农垦总局科技处宋海太,李金海黑龙江垦区的国营农场创建于1947年,截止1993年底,垦区共有农牧场103个、土地总面积553.54公顷、人口156.6万人,年创国民生产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大庆  聂颖  王玲  李翠霞  
目前,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一些重要领域即将发生革命性突破,国内外现代农业领域物联网应用卓有成效。文章以国内外物联网农业领域的应用案例为借鉴,研究构建黑龙江垦区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以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源掌控能力和粮食调动能力,增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核心竞争力和内生驱动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景帅  韩青  杨汭华  
在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进程中,推动规模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认证有助于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和践行国家食品安全战略。本文基于中国第三次农业普查的3175户规模农户数据,采用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KHB方法,实证分析了产业组织模式对规模农户农产品质量认证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市场交易模式相比,横向合作模式和纵向协作模式对规模农户农产品质量认证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别使规模农户参与质量认证的概率提高7.1%和8.8%;横向合作和纵向协作等紧密型产业组织模式对不同类别的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横向合作模式对有机食品认证的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产业组织模式主要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推动安全生产和拓宽销售渠道影响规模农户的质量认证行为,其中推动安全生产发挥的作用最大。从农户禀赋来看,对于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土地经营面积为75亩以下的规模农户,横向合作模式和纵向协作模式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因此,应进一步提高规模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从完善契约治理、增进认证效益等方面强化产业组织模式的质量安全效应,支持产业组织根据成员状况开展差异化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宏程  李先维  
农业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阐述了农业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了农业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农业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家旭  岑磊  仲深  
本文运用基于BBC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指数分解,测算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其中技术变化指数下降较为明显,技术效率指数相对较高。这表明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较低,缺乏农产品流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已经成为制约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而基础设施水平、信息化水平和政府支持对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意义重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普庆  周德翼  
通过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合同农业”模式下的具体组织在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所采取的措施及其背后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和解释,从而揭示了这种模式在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有效的重要作用。进而对“合同农业”在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机制及其重要意义进行了总结。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邱丽  方玲娜  郑卫卫  邱荣祖  
以黑龙江省水稻供应链为例,采用生命周期的方法来定量分析其供应链GHG排放量。结果表明:运输方式对总的碳排放量影响程度最大的是中型货车,其次是重型卡车、火车和轮船。黑龙江2012年水稻供应链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7 211 853.53t CO2当量,其中生产阶段、加工阶段、运输阶段、秸秆焚烧阶段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占到12.08%、9.16%、12.88%、65.89%。秸秆资源量、运输距离、机械耗电量、生产面积四个相关因素对供应链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程度依次为0.66、0.13、0.12、0.09。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甫永民  姜法竹  
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主要有机械技术型模式、生物技术型模式和机械生物技术型三种模式,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五种主要约束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适合垦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式为机械技术型模式,同时将五种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并确定其影响作用的比重,明确了垦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为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调整和提高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利  任爱胜  冯忠泽  李庆江  
本文采用Optimal Scaling模型对541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生产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内容及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图案的了解情况。分析表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内容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了解非常清楚的农户分别占3.0%和6.3%;有68.5%的农户认为市场上高毒高残留农药及不合格化肥多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户目前最急需的是政府提供技术指导(占71.2%)。建议政府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监管的力度,引导生产者诚实守信、合法经营;通过与生产技术培训相结合,强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示范效果;建立相关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倾力打造诚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