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7)
- 2023(17162)
- 2022(14905)
- 2021(14082)
- 2020(11758)
- 2019(27005)
- 2018(26962)
- 2017(52334)
- 2016(28508)
- 2015(31764)
- 2014(31231)
- 2013(30541)
- 2012(28174)
- 2011(25406)
- 2010(25790)
- 2009(23551)
- 2008(23141)
- 2007(20640)
- 2006(18142)
- 2005(16012)
- 学科
- 济(113821)
- 经济(113704)
- 管理(86085)
- 业(84118)
- 企(71663)
- 企业(71663)
- 方法(51806)
- 数学(44626)
- 数学方法(43860)
- 农(30659)
- 中国(29838)
- 财(28917)
- 业经(26889)
- 地方(23780)
- 学(23691)
- 技术(22812)
- 制(21652)
- 理论(20549)
- 农业(20226)
- 贸(19828)
- 贸易(19816)
- 易(19248)
- 务(18418)
- 财务(18336)
- 财务管理(18303)
- 银(18206)
- 银行(18160)
- 策(17935)
- 和(17641)
- 企业财务(17381)
- 机构
- 学院(398733)
- 大学(397674)
- 管理(160862)
- 济(160008)
- 经济(156533)
- 理学(139529)
- 理学院(137989)
- 管理学(135429)
- 管理学院(134682)
- 研究(132226)
- 中国(98029)
- 京(84346)
- 科学(81678)
- 财(73620)
- 所(65739)
- 农(62922)
- 研究所(59835)
- 中心(59627)
- 江(59130)
- 业大(58691)
- 财经(58593)
- 北京(53256)
- 经(53247)
- 范(52260)
- 师范(51794)
- 农业(49060)
- 院(48499)
- 州(47978)
- 经济学(47106)
- 财经大学(43535)
- 基金
- 项目(270838)
- 科学(214183)
- 研究(198178)
- 基金(196168)
- 家(170590)
- 国家(169164)
- 科学基金(146345)
- 社会(124700)
- 社会科(118287)
- 社会科学(118257)
- 省(107083)
- 基金项目(103335)
- 自然(95903)
- 自然科(93748)
- 自然科学(93725)
- 自然科学基金(92070)
- 教育(91892)
- 划(89399)
- 资助(81678)
- 编号(80692)
- 成果(65475)
- 重点(60503)
- 部(59289)
- 创(59002)
- 发(57942)
- 课题(56301)
- 创新(54498)
- 科研(51227)
- 教育部(50924)
- 国家社会(50653)
- 期刊
- 济(174895)
- 经济(174895)
- 研究(117096)
- 中国(77218)
- 管理(61567)
- 学报(60553)
- 科学(57266)
- 农(56753)
- 财(55286)
- 教育(47769)
- 大学(46438)
- 学学(43653)
- 农业(39357)
- 技术(36425)
- 融(35447)
- 金融(35447)
- 业经(29862)
- 经济研究(28414)
- 财经(28191)
- 经(24176)
- 问题(22147)
- 业(21159)
- 技术经济(20710)
- 科技(20497)
- 图书(20197)
- 统计(18699)
- 理论(18311)
- 现代(18218)
- 商业(18097)
- 策(17941)
共检索到583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娅 官令今
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实施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整体上推动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本文选取2011—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样本构建面板数据,细分四种产业政策工具并探讨其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不同维度上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政府补贴仍然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2)宽松的市场准入是下一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需求;(3)税收优惠和信贷机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主要反映为规模效应而非对效率和创新的提升;(4)产业政策在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间存在较大的政策效果差异。因此,有针对性地应用产业政策工具,提高政策工具的针对性和精准性是保障产业政策有效性的内生要求。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策工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林香 冷讷敏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正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财税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文章实证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两者之间的激励效应和作用机理差异明显,对不同行业的激励效应也不尽相同。上市公司层面分析发现,税收优惠政策不仅显著激励了企业创新,还通过显著增加企业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间接激励企业创新,财政补贴政策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但通过显著增加企业研发资金间接激励企业创新;行业层面分析发现,税收优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信息技术行业有显著地促进作用,财政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材料行业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因而,要增强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激励效应,应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获益能力;调整财政补贴方向,提高财政补贴效率;并采取差异化政策,提高政策精准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选取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开展准自然实验,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直接资源配置方式以及通过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帮助企业扩大外部融资的间接信号效应增加企业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竞争、政治关联会加强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更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选取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开展准自然实验,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直接资源配置方式以及通过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帮助企业扩大外部融资的间接信号效应增加企业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竞争、政治关联会加强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更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诸竹君 宋学印 张胜利 陈丽芳
本文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程度、作用机制和有效实施空间。研究发现:(1)对生产率和研发水平较高的行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总体上显著增加了企业专利申请量,有效激发了创新主体活力。(2)由于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成本效应大于影响产品质量的价格效应,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加成率。(3)行业技术差距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加成率效应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随着行业技术水平接近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呈渐进式优化。(4)由于企业主体异质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具有的"选择性"特征会引致"重数量轻质量"创新陷阱,这是造成企业加成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有助于更好理解产业政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进一步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加成率 产业生命周期 创新行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金钰 张长征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有效市场和投资者理性的假设,运用事件分析法,以IT产业为例,实证分析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新兴产业投资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转变信息作用于资本市场,产生正反馈效应,提升产业投资价值。产业投资价值获得提升的结论将吸引更多资本投入该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支持,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谭洪波 郑江淮 张月友 黄永春
文章从需求的角度梳理一般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发生的机理,主要研究消费者的各种特征如何影响其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需求,进而影响采用新技术的企业和在位主导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由此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迁。最后,通过案例说明了需求通过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分析了一些发达国家在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需求所产生的作用,以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经验依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逯东 朱丽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中心环节,这是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持。基于不同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促进了受该政策支持企业的创新,但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国有企业中,而在非国有企业中均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受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持的国有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政府补贴,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通过政府补贴机制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创新。结论丰富了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拓展了对产业政策有效实施外部约束条件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立刚 肖志武
基于2012—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准自然实验方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处理组,构建DID模型考察产业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促进了投资效率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以及逐年增强的趋势;机制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引发了"资金增加效应"和"媒体监督效应",即企业通过产业政策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和媒体关注提升了投资效率,而政府补贴无法有效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中西部地区企业投资效率受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更大,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受政策影响不显著;正、负面的媒体关注分别能够减少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晓丹 刘海洋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94个行业、6万余家企业经营的数据,尝试解释如下两个问题:一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的规模分布及其演进的特殊性,二是创新等因素对于产业规模分布和成长的独特塑造作用。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向下偏离齐夫分布,中小企业构成了产业发展的主体,但大企业比较强势、处于支配地位;企业规模分布呈现先提高、后停滞状态,与传统产业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问题尤为突出;创新在规模分布的塑造中起显著作用,进一步使得企业规模偏离齐夫分布,而政府补贴收入和企业进入则减缓了这一趋势。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企业规模分布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 张冀新 胡维丽
选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作为创新产出指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其创新转化效率及极化效应。研究得出:我国专利申请导向的产业创新转化效率为0.864,而专利授权导向的创新转化效率仅为0.398;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区域极化效应呈现倒U型,四大板块区域内差异高于区域间差异,东部、中部、东北部三大板块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存在收敛;七大产业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极化效应高于其他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类专利申请主体中,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创新极化效应减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正昕 郁俊莉
文章采用地方政府发布的“五年规划”中的政策文本,通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研发补贴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地方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发明专利数量,但是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策略性创新中。与国有企业相比,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研发补贴在地方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萍 徐之琦
作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底座,数字新基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理论层面系统梳理数字新基建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采用2013~2020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具体作用效果与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有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结论在经内生性检验后仍成立。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新基建能通过促进知识共享与增加绿色金融扶持等途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因此,应构建集群式数字新基建格局、采取差别化数字新基建战略、探索数字新基建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多维路径,不断拓展数字新基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技术创新融合的广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静 孙文生
当今世界,自主创新已成为高新技术及新兴事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而自主创新的效率又受到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法和DEA-BCC模型分别对政府干预(外部制度)和所有权(内部制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不同所有权形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效率影响方式和程度各有差异,政府干预扮演着"援助之手"的角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杨勋 周浩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我国569家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于企业合作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主要在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中显著,其合作创新效应存在“强-强”合作或“强者主导”的特征;基于区域市场化程度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政策的合作创新驱动效应与企业所处省份的市场化程度之间呈现互补关系,政策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省份更强。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 企业合作创新 专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