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5)
- 2023(12733)
- 2022(10082)
- 2021(9025)
- 2020(7443)
- 2019(16647)
- 2018(16297)
- 2017(31436)
- 2016(17053)
- 2015(19381)
- 2014(19397)
- 2013(18680)
- 2012(17018)
- 2011(15191)
- 2010(15756)
- 2009(15359)
- 2008(14362)
- 2007(13491)
- 2006(12209)
- 2005(11632)
- 学科
- 济(65961)
- 经济(65860)
- 管理(53569)
- 业(51512)
- 企(43354)
- 企业(43354)
- 融(28811)
- 金融(28804)
- 中国(27972)
- 银(26875)
- 银行(26851)
- 行(25993)
- 制(22974)
- 方法(22625)
- 财(22263)
- 农(20502)
- 数学(18901)
- 数学方法(18741)
- 业经(18242)
- 体(16078)
- 地方(14736)
- 务(14534)
- 财务(14483)
- 财务管理(14454)
- 企业财务(13828)
- 农业(13238)
- 学(12582)
- 体制(12405)
- 理论(12160)
- 贸(12149)
- 机构
- 学院(240817)
- 大学(239778)
- 济(103136)
- 经济(100830)
- 管理(87854)
- 研究(84546)
- 理学(73456)
- 中国(73124)
- 理学院(72722)
- 管理学(71570)
- 管理学院(71131)
- 财(54287)
- 京(51049)
- 科学(46360)
- 所(42395)
- 财经(41559)
- 中心(41087)
- 农(39053)
- 江(38624)
- 经(37531)
- 研究所(37521)
- 经济学(33073)
- 北京(32420)
- 业大(31965)
- 州(30949)
- 财经大学(30844)
- 院(30543)
- 农业(30179)
- 经济学院(29644)
- 范(29545)
- 基金
- 项目(151248)
- 科学(119495)
- 研究(114430)
- 基金(109756)
- 家(94548)
- 国家(93735)
- 科学基金(80653)
- 社会(74091)
- 社会科(70285)
- 社会科学(70270)
- 省(59319)
- 基金项目(56747)
- 教育(52475)
- 自然(49123)
- 划(49050)
- 自然科(48034)
- 自然科学(48022)
- 自然科学基金(47201)
- 编号(46668)
- 资助(44685)
- 成果(40064)
- 重点(34574)
- 部(33793)
- 制(33752)
- 课题(33422)
- 发(32972)
- 创(32017)
- 国家社会(31243)
- 性(30784)
- 创新(30053)
共检索到391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学武 李耀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鲁靖 蔡则祥
在市场机制下,金融机构对弱势群体的金融供给是不足的。向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支持存在着明显的外部效应,因为国家、社会和商业金融机构都从金融支持弱势群体的行动中获得了额外的收益,但却没有支付相应的成本。这是导致弱势群体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可以从外部效应的角度重新审视金融支持弱势群体的制度安排,让所有的受益者都为弱势群体经济地位的改善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
弱势群体 金融支持 外部效应 制度安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笑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机构单一,金融供求总量存在较大缺口,金融供给远不能满足农村弱势群体的需要。农信社作为唯一的农村供给机构,面对农村弱势群体巨大的金融需求,没有足够实力提供金融供给,并且已提供的金融服务也不符合弱势群体的实际需求。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村银行的经验证明,加强"弱势群体金融"是弱势群体由"弱"变"强"的出路。因此,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要采用疏堵结合的办法来补充金融供给,同时,加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分工协作,提高金融供给效率。
关键词:
弱势群体 金融需求 金融供给 农村信用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杜晓山
传统的金融业不关注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而要争取高端客户,但对这部分弱势群体在金融领域的服务上,不管是政府还是金融机构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在浙江的沿海发达地区,如新昌县这样的百强县,仍存在金融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更不要说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了。然而,问题的另一方面是,金融行业如果不按照商业化运作,不争取科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明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以信息为主导、以互联网等先进传媒为载体、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不具有信息文化和技术的弱势群体将陷入困境。因此,利用网络等高新技术来推进弱势群体带入社会信息交流的无障碍,建构弱势群体信息情报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一鸣
当前的经济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回落态势还在延续,今年前两个月的主要指标有升有降,但主要指标仍在回落,困难和挑战增多。金融行业对形势变化要有所准备,包括利润率下降和不良率上升后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和处置不良资产。对于资金的"量宽价高"问题,前面大家分析了很多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资金市场是双轨的。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之所以难以解决,就在于小企业从大银行拿不到钱,只能通过影子银行来融资,成本就很高。这个问题需要市场化改革来解决,从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桂堂
包容性发展强调发展机会均等,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与利益共享,而微型金融恰恰是包容性发展在金融领域的体现,同时也是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金融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包容性发展的角度审视我国的微型金融体系,应当综合结合福利主义与制度主义的观点,为微型金融的生存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同时国家的优惠扶持政策应惠及所有提供微型金融服务的金融中介。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微型金融 小额贷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爱华
弱势经济主体遭受金融服务缺位发展受阻,而弱势金融群体却坚持与大型商业银行进行大客户、大项目的市场博弈并且始终处于劣势地位。本文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一对鲜明尖锐的矛盾展开分析探讨,提出社区银行会成为弱势经济主体必然选择和弱势金融群体的终极改革目标的观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纬 柳波 袁东阳
金融科技创新模式近年来,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目前,具有代表性的金融科技创新模式主要包括银行主导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和供应链金融模式。各模式针对融资难问题的不同成因进行了改进,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勃 刘俊岐
本文研究了银行信贷集中问题的成因,讨论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难的解决思路。本文首先以行为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为基础,考察授信者行为因素对银行授信决策的影响,以探讨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形成和银行信贷集中问题产生的机制。然后本文讨论了分析信贷集中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所依赖的假设和变量,从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做出了研究。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信贷资金集中于大中型企业的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勃 刘俊岐
本文研究了银行信贷集中问题的成因,讨论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难的解决思路。本文首先以行为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为基础,考察授信者行为因素对银行授信决策的影响,以探讨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形成和银行信贷集中问题产生的机制。然后本文讨论了分析信贷集中和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所依赖的假设和变量,从收益和风险两个方面对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做出了研究。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和信贷资金集中于大中型企业的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军 陈建红
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国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障碍,根本原因在于养老服务的公益性导致其盈利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资本的逐利性。政府应该从制度层面承认民营养老机构的公益性,保证民营养老机构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满足其投资者逐利性的要求。
关键词:
养老机构 融资 养老公益性 资本逐利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黄裕盛
本文针对金融支持城市圈弱势群体创业中存在的结构不平衡、管理体制障碍、操作环节障碍、服务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了金融支持城市圈弱势群体创业两条主要途径:一条途径是通过专营金融机构进行政策扶持;另一条途径是选择弱势群体中的优质客户进行商业扶持。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就业创业 金融支持 武汉城市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燕
社会发展中,弱势群体与社会融合的问题不容忽视。成人教育作为提高弱势群体文化素质和解决弱势群体与社会融合问题的主要渠道,应通过制定一系列成人教育政策,创新成人教育环境,完善成人教育管理机制,增强弱势群体自强不息精神,推进弱势群体与社会融合。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弱势群体 社会融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春玲
初步预计未来一年内能够有100多家中小企业通过"区域集优"模式发行100亿元左右的集合票据,可以预见该模式或将成为国内中小企业重要融资渠道之一2011年5月5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提出通过"区域集优"模式,尝试创新国内中小企业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