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8)
- 2023(8216)
- 2022(6785)
- 2021(6112)
- 2020(5072)
- 2019(11426)
- 2018(10983)
- 2017(21328)
- 2016(11252)
- 2015(12488)
- 2014(12354)
- 2013(12055)
- 2012(11070)
- 2011(9683)
- 2010(10217)
- 2009(10100)
- 2008(9223)
- 2007(8460)
- 2006(7634)
- 2005(7290)
- 学科
- 管理(40888)
- 济(40218)
- 经济(40123)
- 业(37681)
- 企(33769)
- 企业(33769)
- 融(27734)
- 金融(27732)
- 银(25809)
- 银行(25802)
- 行(24973)
- 财(19703)
- 制(19653)
- 中国(19192)
- 方法(14474)
- 务(13442)
- 财务(13415)
- 财务管理(13381)
- 企业财务(12838)
- 体(12399)
- 数学(12270)
- 数学方法(12166)
- 业经(11613)
- 中国金融(11167)
- 体制(11011)
- 农(10437)
- 度(9137)
- 制度(9136)
- 地方(8830)
- 贸(7534)
- 机构
- 大学(151946)
- 学院(151865)
- 济(66846)
- 经济(65311)
- 管理(57294)
- 研究(48671)
- 中国(48065)
- 理学(47957)
- 理学院(47500)
- 管理学(46851)
- 管理学院(46555)
- 财(39549)
- 京(30790)
- 财经(29789)
- 经(26960)
- 中心(25726)
- 江(24376)
- 科学(24302)
- 所(23051)
- 经济学(22435)
- 财经大学(22415)
- 银(22352)
- 银行(21448)
- 融(20923)
- 金融(20529)
- 经济学院(20223)
- 行(20017)
- 研究所(19849)
- 农(19581)
- 州(19572)
- 基金
- 项目(94806)
- 科学(75834)
- 研究(73200)
- 基金(70594)
- 家(59308)
- 国家(58820)
- 科学基金(51833)
- 社会(49117)
- 社会科(46780)
- 社会科学(46773)
- 基金项目(36719)
- 省(36434)
- 教育(33358)
- 自然(30877)
- 自然科(30198)
- 自然科学(30194)
- 划(29952)
- 自然科学基金(29712)
- 编号(29099)
- 资助(28458)
- 制(25339)
- 成果(25156)
- 部(22084)
- 重点(21455)
- 国家社会(20930)
- 创(20692)
- 性(20571)
- 课题(20355)
- 教育部(19896)
- 发(19842)
共检索到250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常玉春
本文以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非规范融资交易为研究对象。本文认为,政府管制下的金融规制租金和管制过程中的监管不力是诱导银企从事非规范融资活动的主要体制性因素;只有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强化渐进市场化过程中的惩戒机制,才能有效遏制非规范融资交易,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词:
非规范融资 金融管制 规制租金 监管缺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曾晓松
市场规范与金融监管:运作、缺陷与变革曾晓松一、市场规范与信息披露制度市场规范在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根据价格信号的变化与传播,灵活地发挥着对社会资金的配置功能与对金融机构的选择功能,而且强制性较小。确保金融市场选择机制公正、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常民 姜永辉 宋亚
在民间融资活动中起中介作用的主体包括从事民间借贷的公司或机构,商会、和会、轮会、标会等参与民间借贷的组织,以及民间借贷经纪人等。其中,根据人民银行民间融资监测方案,中介机构包括投资公司、私募机构、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商行等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合法机构。从民间融资发展的情况看,随着融资中介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多,业务量逐年扩大,发挥的融资作用越来越大,而问题也在逐步显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有星 郭晓梅
自2006年以来,非法集资成为银监会重点打击对象,银监会处置非法集资的机构做了一个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十个省,已经发现大型非法集资案例达到170多起,涉及金额100多亿元非法集资的情况延伸到了证券、股权的销售买卖领域,与集资有关的犯罪,不但往往涉案金额惊人,而且涉及被害人群广泛。我国调整非法集资的制度规范可归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一、引言:社会化命题与局限性手段当前,欠发达地区银行业面临资产质量日益低下的经营窘境,突出表现为不良资产存量清收化解难和难以逾越的新增不良贷款陷阱,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截止2002年6月末,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高达741013万元,占比49%,2002年1-6月份,清收不良贷款16452万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2.2%,新发生不良贷款8671万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1.2%,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究其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加里·贝克尔
最近,美国国会通过了号称193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改革法案。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此部名为《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又名《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法案,并赞扬说,这项法案将是美国史上"最严格的消费者保护措施",将"令美国以至全球金融服务业出现巨大变化,应当作为推动国际金融改革的蓝本"。但是,在议员和银行界多方博弈、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的讨价还价之下,通过的法案已较原先草拟的初稿宽松得多。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鲜明地指出,该法案包含了太多的政治妥协,并针对其主要缺陷和不足发表了如下见解。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石建萍 何起东 张巧华 王悦章 屠裕程 王勤
构建区域民间资本交易中心是地方金融改革发展的创新之举,对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对经济金融和谐健康发展意义深远:能有效缓解当前民间投资渠道闭塞与小微融资难的突出矛盾,促进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发展;有助于促进征信系统健全与完善,推动本地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社会诚信水平;有助于强化地区货币政策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林钟高 丁茂桓
与以往从缺陷静态视角的研究不同,本文以内部控制缺陷为基点,从缺陷修复与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两个动态视角,联合考察内部控制缺陷与修复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及其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提高了企业的风险不确定性,增加债务融资成本,而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引入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之后发现,内部控制监管力度的加强明显提升了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进度,显著降低企业外部风险和债务融资成本。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与政府内部控制监管力度的强化,两者内外联动相互促进,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林钟高 丁茂桓
与以往从缺陷静态视角的研究不同,本文以内部控制缺陷为基点,从缺陷修复与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两个动态视角,联合考察内部控制缺陷与修复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及其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提高了企业的风险不确定性,增加债务融资成本,而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引入内部控制监管制度变迁之后发现,内部控制监管力度的加强明显提升了内部控制缺陷修复的进度,显著降低企业外部风险和债务融资成本。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与政府内部控制监管力度的强化,两者内外联动相互促进,才能真正有助于建立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有效地发挥其对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风险管控作用,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瑞英
在当前严监管的背景下,如何优化PPP项目融资结构、拓宽融资来源,对促进PPP项目顺利落地和规范实施、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PPP项目 融资 规范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刘晓鑫
1998年金融危机后,俄罗斯融资体制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规范和发展,但在融资规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缺陷。这些缺陷造成融资体制与实体经济相脱离,加剧了经济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引发了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这些缺陷与其盲目推行金融自由化、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及制度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应吸取其教训,不断完善融资体制,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耿欣 何峰
当前,国家之间在合作减排提供资金问题上的博弈已经成为制约气候融资的瓶颈。国际条约的退出、延续机制,气候融资媒介以及工具的规制、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缺陷,导致"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屡遭挑战、发达国家履约不足、资金使用导向性偏离、退出缺乏有效约束等问题,需要在现有国际条约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实现合理的资金配置和利用,促进国际合作,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下实现全球气候问题的共同治理。我国气候融资制度体系的建设是系统性的,需要政府和各个市场主体的全方位参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雪军
金融科技的深化发展促进了消费金融与场景的深度融合,驱动了场景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但也有些金融机构或类金融组织采取金融科技对各类消费场景过度创新,给金融稳定与发展带来了潜在风险。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比较研究,分析场景消费金融的基本原理与发展概况,并运用产业链研究方法,从消费金融监管方、需求方、供给方与服务方的视角,具体分析场景消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监管失灵风险、信用违约风险、平台异化与垄断风险和信息侵害风险。在此基础上,以长租公寓"租金贷"为案例,测算场景消费金融的潜在金融风险。为引导我国场景消费金融有序发展,需要推动场景消费金融转变发展方向:坚持审慎监管,积极培育监管科技;强化信用体系建设,防范信用违约风险;完善平台端的市场规制,防范平台异化与垄断风险;加强金融科技应用监管,建立消费者信息保护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