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8)
- 2023(5457)
- 2022(4730)
- 2021(4319)
- 2020(3670)
- 2019(8216)
- 2018(8244)
- 2017(15758)
- 2016(8458)
- 2015(9373)
- 2014(9278)
- 2013(9016)
- 2012(8275)
- 2011(7348)
- 2010(7589)
- 2009(7221)
- 2008(7266)
- 2007(6626)
- 2006(5898)
- 2005(5625)
- 学科
- 管理(35049)
- 业(29584)
- 济(29330)
- 经济(29241)
- 企(26722)
- 企业(26722)
- 制(15684)
- 财(14128)
- 方法(11507)
- 体(10991)
- 体制(9861)
- 数学(9499)
- 数学方法(9422)
- 银(9319)
- 银行(9314)
- 务(9076)
- 财务(9057)
- 财务管理(9027)
- 行(8913)
- 企业财务(8654)
- 业经(8301)
- 融(8292)
- 金融(8290)
- 农(7849)
- 中国(7787)
- 度(6274)
- 制度(6273)
- 划(6089)
- 税(6060)
- 环境(5800)
- 机构
- 大学(120357)
- 学院(118485)
- 济(50708)
- 经济(49607)
- 管理(48493)
- 理学(41330)
- 理学院(40957)
- 管理学(40509)
- 管理学院(40273)
- 研究(37115)
- 中国(31725)
- 财(29801)
- 京(24416)
- 财经(22479)
- 经(20363)
- 科学(18917)
- 江(18814)
- 中心(18039)
- 所(17509)
- 财经大学(16823)
- 经济学(15909)
- 农(15495)
- 北京(15092)
- 研究所(15072)
- 业大(14500)
- 州(14239)
- 经济学院(14173)
- 商学(13866)
- 商学院(13755)
- 院(13635)
- 基金
- 项目(76542)
- 科学(62287)
- 基金(58700)
- 研究(57737)
- 家(50015)
- 国家(49624)
- 科学基金(44071)
- 社会(39255)
- 社会科(37236)
- 社会科学(37231)
- 基金项目(31138)
- 省(28104)
- 自然(27775)
- 自然科(27191)
- 自然科学(27186)
- 自然科学基金(26778)
- 教育(26687)
- 划(23864)
- 资助(23011)
- 编号(22792)
- 制(21885)
- 成果(19535)
- 部(18500)
- 重点(16900)
- 国家社会(16708)
- 教育部(16629)
- 创(16299)
- 人文(16053)
- 性(15715)
- 课题(15382)
共检索到186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运锋
防治证券内幕交易需三个步骤:首先,需对证券从业人员的个人交易进行疏导,而不是单向堵截;其次,应采取严格的监管措施,杜绝法律漏洞与监管不力;最后,施以严厉的刑事制裁,这是规制内幕交易的有力手段,也是防治内幕交易罪的最后防线。
关键词:
内幕交易 优先原则 中国墙制度 过错推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元驹 张军 杜征征
本文对内幕交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内幕交易研究取得的进展,在我国即将推行整体上市、股权激励等举措,从而有可能增加内幕交易风险的情况下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内幕交易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思琪 岳宝宏
国内许多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可以利用控制权转移来牟取私有收益,加之我国控制权转移市场尚不成熟、监管制度不完善使得内幕交易现象严重。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典型案例事件期的累积超常收益、超额换手率等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以检验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中内幕交易的严重程度。本文梳理了2000~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中的内幕交易案例,并以"兄弟科技"为典型案例分析其内幕交易情况,探究控制权转移事件中发生内幕交易的特点和原因,以利于监管层对此类事件加强监管和防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伟骅
各国对内幕交易的监管基本采取立法的形式,许多学者都探讨了实施内幕交易监管的有效性以及监管效率问题。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从内幕交易监管有效性的纵向比较分析,内幕交易监管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横向比较分析,内幕交易监管越严格,越有利于降低内幕交易程度。总体而言,内幕交易监管是必要与相对有效的。因交易者策略与量价甄别指标的主观性而产生了监管困境,降低了监管效率。但是监管总体上可以带给市场的效益高于成本,那么内幕交易监管的实施与不断完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内幕交易 交易者策略 监管困境 市场监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亦聪 武俊桥
关联交易带有与生俱来的非公允倾向。在我国特有的市场发展路径及法制发展尚不健全的背景下,非公允关联交易呈现出鲜明的自身特点以及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将我国现有关联交易法律制度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践进行比对,提炼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界定标准及价值评判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和完善以刑事责任为中心的规制体系,增强法律惩戒实效,对于有效规制非公允关联交易,维护公平、诚信的市场理念,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非公允关联交易 刑事规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唐齐鸣 黄素心 王春雷
本文以Kyle(1985)及缪新琼和邹恒甫(2004)的单期模型为基础,通过假定内幕交易者的不完全信息以及市场对半强有效条件程度上的偏离,克服了缪新琼和邹恒甫(2004)的两个主要缺陷,同时,借鉴Jhinyong Shin(1996)提出的测量监管力度的指标,在有监管的情况下对内幕交易者的交易策略、最终收益以及监管机构的最优监管策略进行了分析。
[期刊] 征信
[作者]
史强
金融监管与刑事立法共同参与构建了一种制度结构,并在结构中分别处于前段与末端,共同受制于秩序价值的引导,相关刑事立法的沿革恰恰是对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回应。在微观层面,我国不同的金融监管阶段在刑事立法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未来综合金融监管模式会使相关刑事立法价值更加侧重于对私权的保护。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刑事立法 制度变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祝红梅
由于内部人具有信息优势,内幕信息可能对股票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股票市场十分关注内幕交易。虽然学者们对内幕交易的研究并未取得完全一致的结果和意见,但“内幕交易增强了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侵害了不知情交易者的利益,破坏了公众对于股票市场的信心”的观点占据了主流地位并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内幕交易管制。然而,对内幕交易管制的效果并不象预期的那样乐观。
关键词:
内部人 内幕信息 内幕交易 管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青 房睿
内幕交易违反了金融市场的公平原则,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效率,但是由于其金融交易的特殊性,使得它在监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在梳理内幕交易行为的理论基础、对内幕交易监管的争议进行讨论的基础上,从内幕人认定、内幕信息认定、内幕交易行为认定、防范措施以及法律制裁与救济等五个不同的维度对美国、日本、欧盟和我国的内幕交易法律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我国法律在内幕交易规制方面的不足,并相应地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内幕交易 证券法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春峰 蒋祥林 韩冬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贾晓东
刑事合规是企业自觉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开展合规计划建立一套完备的刑事预防机制。在当前金融科技不断进步,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网络金融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的刑法手段难以进行有效规制和预防。而网络金融刑事合规在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网络金融刑事合规可以通过明确刑事合规是刑法激励条件,坚持价值导向的模式,确立明确的预防标准,成立专门的检测机制,构建完备的反应机制来实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群
网络借贷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产生的新型"金融脱媒"现象,这种新兴业态丰富了现行金融服务体系,有利于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但网络借贷行业也伴随着平台"跑路"、集资诈骗等突出问题。对网络借贷进行刑事规制是必要的,但应该有一个限度。就具体路径而言,倡导区分型犯罪圈和符合状刑罚圈相结合的规制模式,严密构筑刑事法网,完善轻罪制度,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构筑多元化的刑罚处罚方式,有助于实现在法治的基础上推动互联网金融包容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英
对内幕交易应采取打防结合、综合防治的原则,实现从内幕交易事前控制到事中控制再到事后控制三位一体的综合控制方法作为证券市场的主要违法违规行为,内幕交易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投资秩序,损害了中小投资者权益,还可能歪曲市场价格对实际价值的反映,破坏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且易滋生腐败现象,因此我国先后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内幕交易进行严格限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钟文财
碳市场金融化背景下,碳排放权内幕交易问题在法制建设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是否适用金融(或证券)监管范式方面也存在分歧。碳排放权是否属于金融产品、是否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以及相关内幕交易实证数据是否丰富,均不足以否定其规制必要性。目前关于碳排放权内幕交易风险的许多基础理论都缺乏解释力,应将其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以公平竞争为理念予以规制。然而,衍生于股票市场的内幕信息中心论难以适用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具体认定,应当考虑引入竞争执法范式,将信息重大性和未公开性认定转变为信息优势及取用行为的正当性判断。同时,还应考虑构建以生态环境监管部门为统一执法主体、金融监管部门积极支持、各碳交所为主要自律监管组织的协同机制,统一自律处罚措施,明确行政责任并探索适时引入刑事制裁。
关键词:
碳排放权 内幕交易 碳金融 公平竞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孝勇
对内幕交易,除严厉打击,保持高压态势外,还应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注重对内幕交易的预防内幕交易与证券市场相伴而生并长期共存,是各国证券监管中面临的共性难题。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之初就借鉴成熟市场的监管经验,注重对内幕交易的规制,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制度并不断充实和完善,今后还应进一步在制度建设和实践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内幕交易规制的法律法规体系第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