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36)
- 2023(5195)
- 2022(4226)
- 2021(4092)
- 2020(3127)
- 2019(6872)
- 2018(6842)
- 2017(12110)
- 2016(6990)
- 2015(7864)
- 2014(7896)
- 2013(7405)
- 2012(6767)
- 2011(6004)
- 2010(6090)
- 2009(5306)
- 2008(5379)
- 2007(4832)
- 2006(4301)
- 2005(3940)
- 学科
- 济(22103)
- 经济(22080)
- 管理(18529)
- 业(15293)
- 企(12260)
- 企业(12260)
- 中国(8576)
- 农(7935)
- 财(6988)
- 方法(6702)
- 业经(6680)
- 制(5696)
- 地方(5634)
- 理论(5577)
- 农业(5450)
- 教育(5353)
- 数学(5208)
- 数学方法(5068)
- 教学(4792)
- 学(4786)
- 贸(4441)
- 贸易(4434)
- 银(4416)
- 银行(4409)
- 易(4310)
- 行(4160)
- 务(4076)
- 财务(4062)
- 财务管理(4036)
- 发(3878)
- 机构
- 学院(89154)
- 大学(85616)
- 研究(30092)
- 济(30062)
- 管理(29041)
- 经济(29029)
- 理学(23572)
- 中国(23559)
- 理学院(23248)
- 管理学(22737)
- 管理学院(22558)
- 京(19284)
- 科学(18509)
- 财(16350)
- 江(16160)
- 所(15155)
- 中心(14254)
- 农(13573)
- 范(13486)
- 师范(13354)
- 研究所(13264)
- 州(13164)
- 技术(12776)
- 北京(12380)
- 业大(12071)
- 财经(11923)
- 院(11923)
- 职业(11429)
- 省(11329)
- 经(10655)
- 基金
- 项目(54482)
- 研究(44286)
- 科学(41156)
- 基金(35322)
- 家(30544)
- 国家(30212)
- 社会(25222)
- 科学基金(24945)
- 社会科(23675)
- 社会科学(23668)
- 省(23180)
- 教育(21448)
- 编号(20565)
- 划(19318)
- 基金项目(18007)
- 成果(17471)
- 课题(15062)
- 自然(14575)
- 自然科(14175)
- 自然科学(14172)
- 资助(13987)
- 自然科学基金(13883)
- 年(13332)
- 发(12722)
- 重点(12563)
- 项目编号(12361)
- 创(11662)
- 性(11661)
- 部(11093)
- 规划(11071)
共检索到148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象伟宁
【写在前面】本文原为译著的中文书序,因其内容相关,经译著作者和出版社同意,收录在本专题中。在文中,作者通过对英文原著第一作者英尼斯学术生涯的介绍和学术思想的评述,就几个与国内规划学界和业界开始关注的"理性规划"相关的问题做了初步的阐发:在面对几乎是无所不在的非理性问题挑战的城乡规划过程中,为什么规划者的实践以科学理性为唯一依据是不够的而需要其他理性的补充与支持?什么是协作理性?为什么协作理性可以被看作是对科学理性的一个发展和完善?规划学者应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赖世刚
中国在过去40年来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城市发展及建设的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有关城市发展中计划(plans)产生现象及效果的解释包罗万象,从土地开发个案到城市发展;从个人到团体;从私部门到公部门;从个体行为到社会选择以及从空间形态到社会结构,等等,不胜枚举,此皆为广义规划(planning)逻辑所欲解释的现象。中国的规划界目前最欠缺的是适合解决快速城镇化所带来城市问题的基础规划理论。如何有系统地及严谨地解释这些规划现象,将是中国未来规划研究的一大挑战。随着复杂科学渐趋成熟以及规划逻辑逐渐形成,论述这两大知识体系的关系,进而提出适合在中国文化生根的复杂学派,作为朝此规划研究方向迈进的一个尝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可云 刘琼
2010 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出台,"主体功能区"从一个概念和构想变成了跃然纸上的规划,但要把规划文本转换成新的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探讨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可能面临的各项挑战,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政策细化以及制度基础的完善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萧 甄峰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传统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范式面临转型。本文在梳理传统城市空间规划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从方法论和编制方法两个层面对智慧城市空间规划方法进行探讨,并强调了大数据应用在规划转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智慧城市空间规划应该以满足政府、企业及居民需求和解决城市问题为导向,更加关注城市空间的流动、土地混合利用、微观个体分析及空间相关研究,并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设备及传感器等大数据采集和挖掘分析技术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制定、质量评价、规模预测及用地布局等方面的革新作用,从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大数据 智慧城市 空间规划 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兴权,赵玲,牛续苗
数字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数字规划的由来和内涵的基础上 ,指出了数字规划时代的到来给现代城市规划在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规划理念、工作模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的挑战 ,以及数字规划给现代城市规划在规划理念、规划手段和规划内容等方面带来的机遇。
关键词:
数字城市 数字规划 机遇与挑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艳丽 陈芳 张金荃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其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民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真性,更在于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保持地区发展活力,以及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文中分析了现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和途径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传统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有效结合,建议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应采用基于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和自助的参与式社区规划新途径,并详细阐述了参与式社区规划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工作过程和路线以及特点。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社区规划 城市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国胜 宋彦
智慧城市建设已成发展趋势,是跨学科研究的热点。智慧城市理念为城乡规划学科发展提供了全新图景,将智慧城市理念引入城乡规划研究既必要也可行。在阐释智慧城市概念、实践、评价体系和理念的基础上,借用"智慧规划"对智慧城市视野下城乡规划展开研究的概念框架与关键领域进行探讨。"智慧规划"应具有系统性、智能性、共享性和动态性等特征,其关键领域包括智慧化提升城乡规划自身能力和智慧化解决城乡规划中遇到的问题两个方面,并就具体思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智慧规划 概念框架 关键领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蔡彦坤 蔡旭
为提高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规划的现状,阐述了城市生态、水利和智慧工程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目标、规划方案和生态城市建设标准,介绍了雄安新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方案。建议政府管理部门在生态城市规划中要克服传统陈旧的规划方法,用新的思维和理念引领城市生态、水利和智慧工程融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城市才有活力,才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庭珠 刘起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候勃 岳文泽 马仁锋 王腾飞 贾艺璇
通过梳理国内外海陆统筹实践进程和政策演变,界定海陆统筹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探讨海陆统筹的关键问题和挑战,并进一步提出海陆统筹的优化路径。研究表明:(1)海陆统筹是一种“流”空间理论思维下面向全域全要素的开发保护战略,通过统一筹划海陆两大系统的资源要素配置、产业联动、生境共治、空间互联和制度互嵌,促进沿海地区协同高效发展,提升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品质。(2)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海陆统筹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包括:海陆空间边界不明晰、海陆经济系统不协调、海陆资源开发与生境保护不统一和海陆空间规划体系不兼容。(3)针对现状问题与挑战,基于空间、经济、生态和管治四个维度,构建全域全要素、分级、分功能的统筹优化路径,以期为沿海地区的海陆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皆豹
一国经济的发展 ,离不开规划的指导。产品规划对一国产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及各行业、部门、地区产业的协调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综观西方政府干预理论的历史演进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并通过对日本、印度及我国产业规划的实证分析 ,总结了各国在产业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列举了我国现阶段产业规划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 产业规划 政府干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内核是由经典物理学为核心的传统理性主义构建的。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诸多现实的城市问题挑战下,以该方法论为基础的城市规划学遭受空前的责难而支离破碎。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以包罗万象的姿态对传统理性主义所不能包容的城市社会、文化、精神、公平等领域进行"占领",城市规划逐渐变为非理性的政策纲领,以至于有人提出这样的感叹"如果规划什么都是,那么它也许什么都不是"(A·Wildavsky,1973)。以"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CAS)"为内核的新理性主义,有效克服传统理性主义忽视构成系统的个体的主动性、适应性、学习积累性、集体决策、与周边环境共生、占领生态位、自发隐秩序和"连接总和"等决定性因素。从而展示出,新理性主义不仅能包容传统理性主义的合理内核,又能吸收后现代主义的某些养分,初步构建了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并存、确定性与非确定性并存、可分性与不可分性并存、预见性和不可预见性并存等的新理论框架。由此可见,只要遵循新理性主义给出的轨迹,现代城市规划学就有希望走出"理性"遭到毁灭的歧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现代城市规划学的内核是由经典物理学为核心的传统理性主义构建的。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诸多现实的城市问题挑战下,以该方法论为基础的城市规划学遭受空前的责难而支离破碎。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以包罗万象的姿态对传统理性主义所不能包容的城市社会、文化、精神、公平等领域进行"占领",城市规划逐渐变为非理性的政策纲领,以至于有人提出这样的感叹"如果规划什么都是,那么它也许什么都不是"(A·Wildavsky,1973)。以"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CAS)"为内核的新理性主义,有效克服传统理性主义忽视构成系统的个体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余侃华 张沛 蔡辉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地区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全球竞争和国家战略意义的区域发展模式与空间组合形式。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国际化大都市的相关理论研究和技术演变历程,响应国家的战略意图,阐述了中国语境下的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具体内涵。通过对西安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特征的分析,基于城市空间理性增长这一主题,本文对西安城市空间原有调控尺度的进行重构,从空间规划策略、评价体系优化和制度程序革新三个层面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过程中的调控途径内容进行了建构。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理性增长 调控途径 西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菲 王可 殷利华
近些年快速城镇化导致我国很多城市旱内涝频发,与"速排"相反,一些国内学者提出城市雨水资源化。随着"海绵城市"的推行,城市雨洪基础设施规划尤显重要,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仍较缺乏。从城市规划层面探讨了雨洪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规划方法途径,首先综合分析城市水文、地形、土地利用现状及其他专项规划,把控多层次"灰色"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耦合关系:其次依据不同层次需求归纳"雨水促渗截留型"、"雨水调蓄;争化型"、"综合功能型"三大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应用途径,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