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5)
- 2023(11205)
- 2022(9380)
- 2021(8394)
- 2020(6989)
- 2019(15589)
- 2018(14999)
- 2017(27903)
- 2016(15447)
- 2015(16870)
- 2014(16647)
- 2013(16138)
- 2012(14669)
- 2011(13241)
- 2010(13194)
- 2009(12276)
- 2008(12526)
- 2007(11236)
- 2006(9962)
- 2005(8600)
- 学科
- 济(55758)
- 经济(55659)
- 管理(50988)
- 业(44409)
- 企(36587)
- 企业(36587)
- 方法(22065)
- 财(19667)
- 数学(19183)
- 数学方法(18961)
- 农(17577)
- 中国(16386)
- 制(16350)
- 业经(14494)
- 务(12106)
- 财务(12070)
- 财务管理(12044)
- 农业(11657)
- 学(11652)
- 企业财务(11483)
- 体(10958)
- 贸(10732)
- 贸易(10724)
- 环境(10472)
- 易(10463)
- 地方(10443)
- 银(10327)
- 银行(10283)
- 划(9816)
- 技术(9704)
- 机构
- 大学(215230)
- 学院(214645)
- 济(85446)
- 经济(83575)
- 管理(79771)
- 研究(74228)
- 理学(68557)
- 理学院(67752)
- 管理学(66634)
- 管理学院(66237)
- 中国(56154)
- 科学(45842)
- 京(45655)
- 财(43193)
- 农(42870)
- 所(37513)
- 业大(36292)
- 中心(34313)
- 农业(33892)
- 江(33873)
- 研究所(33818)
- 财经(33124)
- 经(30067)
- 北京(28191)
- 院(27493)
- 范(26381)
- 经济学(26379)
- 师范(25955)
- 州(25899)
- 省(25375)
- 基金
- 项目(147668)
- 科学(115570)
- 基金(107228)
- 研究(104300)
- 家(96127)
- 国家(95318)
- 科学基金(80756)
- 社会(67548)
- 社会科(64000)
- 社会科学(63986)
- 省(58181)
- 基金项目(57030)
- 自然(52945)
- 自然科(51691)
- 自然科学(51672)
- 自然科学基金(50787)
- 划(49818)
- 教育(48472)
- 资助(42267)
- 编号(40580)
- 重点(34046)
- 成果(32960)
- 部(32663)
- 制(31676)
- 创(31322)
- 发(30855)
- 创新(29454)
- 课题(29329)
- 科研(28721)
- 国家社会(28543)
共检索到325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军 赵民
城市规划师从意愿上都会把追求规划的确定性列为理想目标,但由于规划编制时存在的主观认识局限性和规划实施中规划对象的变异性,导致了规划与实践的脱离,造成了所谓的规划"失效"。为了实现规划与实施的动态吻合、保持二者的一致性,从而增进城市规划的同步性、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需要在编制规划时预留应对各种未知因素和未来挑战的技术性空间,并恒常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补充、修编,实现规划的及时革新或再生,缩短规划与实施之间的距离。此所谓规划的可变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薛海燕 张旺锋 陈怀录 迟守乾
"90国标"在长期的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呈现其不适应性,"新国标"在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和规划工作需求转变的影响下应运而生。文章详细分析了国标更新的成因机制,接着从出台背景、适用范围、用地分类体系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四个方面对新旧国标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指出"新国标"与"90国标"在规范和指导城乡用地分类方面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并对"新国标"的继承性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思考,阐明"新国标"仍存在对混合用地控制不足、对土地的过程性控制不足、分类深度不足及绿地分类与绿地标准衔接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增加混合用地类型、深化分类层级性、建立地方标准等建议,旨在使我国的用地标准更加合理化和科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涂志华 王兴平 成翠萍
建设用地规模是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而建设用地规模背后的实质是建设用地标准。在介绍现行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基础上,从"控制规模难落到实处、对新变化带来的冲击应对不足、规划管理阶段标准存在脱节"等角度分析了现行标准存在的不足。在综述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编制与管理并重、宏观与微观并重、共性与个性并重"的城乡建设用地标准优化和改进思路,构建了基于"城乡规划编制"和"城乡规划管理"视角的优化和改进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吕冬敏 王兴平
通过分析市场经济体制下服务业及其用地的新特征,提出服务业用地分类应该遵循的原则,并以这些原则为依据对《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以下简称新《标准》)中的服务业用地分类进行评析。认为新《标准》区分了服务业的性质、考虑了服务业的外部性、增强了用地分类的弹性、考虑了新兴服务业的用地需求,但是对兼具公益性和市场性的服务业用地划分过细,对居住小区级及以下的服务业用地划分刚性不足,回避了服务业用地的混合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文章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覃莉 陶晓龙 周旭 张播 苑全治
研究目的:提出科学制定中国高校建设用地标准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高校建设用地构成、高校类型划分、指标结构是中国高校建设用地标准的关键问题;确定了各类高校用地的测算指标。研究结论:对5个学科门类和2个重点建设模式高校,分别规定了生均建设用地指标,可以作为中国高等学校建设用地审批、规划设计和监督检查等决策行为的参考技术标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顾翠红 魏清泉
香港的用地分类采用广义的概括用途方法,主要依据使用性质,同时兼顾经营方式、土地供给方式、投资主体及规划影响等因素。在地区层面采用了一套以规划管理单元为核心的直接面向规划管理实际需要的土地用途地带控制方法,以利于综合解决地区层面的交通、环境等规划问题。分析了香港用地分类的依据、主要内容和规划控制方法,进一步探讨了用地分类和规划控制之间的关系,总结了香港经验给我们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覃莉
当前,节约集约用地已经从一般性概念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3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建设的意见》(国土资发〔2012〕47号)首次从国家层面系统构建了"节约优先战略"的制度体系,明晰了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八项具体内容,"实行标准控制制度"即是其中之一。近日下发的《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32号,以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军
本文回顾了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城市发展历程,特别对 1990 年制定的旨在控制城市过度扩张的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文章通过有关人均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数据变化来衡量《国标》对控制我国城市扩张的效力,并提出了国标在运行中的诸多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文章提出了《国标》出现失效的核心问题是各级政府在土地问题上的博弈。地方政府希望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从土地上获取财政利益,而中央政府则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来保障耕地的安全。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及 GIS 技术描述了我国近 20 年来各地城市的人均用地扩张情况,并以此来说明现行的城市建设用地控制体系的失效。通过数据分析和论述,本...
关键词:
城市蔓延 建设用地标准 控制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Franois Bédard 黄潇婷
可持续旅游正在兴起,旅游者需求不断增长,旅游经营者正在开发新的绿色旅游产品,各国政府以及国际机构正在制定新政策,以鼓励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然而,"可持续旅游"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从获得旅游者信任、促进旅游业繁荣、带动社区发展到避免"可持续旅游"变成被到处乱贴的标签,我们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红萍 林奇胜 张安录
在对我国当前城市用地扩张控制标准执行情况进行闸述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导致当前我国城市用地扩张控制标准执行失效的原因,并就如何完善城市用地扩张控制标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用地 扩张 控制 标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孟然
"6·25全国土地日"已经走过了十八个年头,无论是口号的变更还是行动的选择,关键都在于:如何才能撬动人们的节地神经?河南省选择了指标——这个最规范、最实在的制度元素,从而在土地供应管理上找到了新支点,用标准将土地浪费挡在了门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科 吴次芳 韩昊英 吴宇哲
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是类似西方"增长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通过梳理既有文献,引进"界线评价法",利用边界容纳度、边界充足度、边界临近开发度3项指标对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中的规划建设用地边界控制成效进行了空间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规划实施期间(1997—2005年),规划建设用地边界外的实际建设用地增长规模(33.9 km2)要高于边界内的增长规模(29.1 km2);②大量建设用地增长发生在规划建设用地边界的外边缘,其中共有66.3 km长的规划建设用地边界出现了边缘式土地开发,占总长度(239.3 km)的28%,且整个规划边界的划定范围过小。总体来看,规划建设用地边...
关键词:
规划控制 建设用地边界 成效评价 杭州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许丹艳 刘向南
通过社会调查、理论分析和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当前城市保障性住房用地规划中的问题及其制度约束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城市保障房制度的政策体系尚不完善,导致用地选址困难、配套设施滞后和区域布局失衡等问题,其制度根源在于地方财政偏好、保障房区位干扰、建设空间限制、房价收入比大、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不足等方面。通过比较国际经验,提出了加强组织协调、编制专项规划、建立多样化的建设模式、加快配套制度改革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保障性住房 用地规划 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云华
目前,国土资源部已发布实施了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电力、煤炭、铁路、公路、民航机场、文化馆等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但尚有些行业特别是公共设施的用地标准未能全部涉及,导致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用地的实际审批过程中特别是要以划拨方式供地时,没有相应的定额指标依据来核定用地标准。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杨俊 陈莉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的精细化管理是促进区域行业用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我国土地集约利用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立足综合利用城镇"二调"数据库和遥感影像图等现有土地利用基础信息,以钢构企业为例,通过行业用地效益评价、模型模拟等方法,尝试从宗地尺度探讨行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优化方法。研究结果显示:①利用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的包括地均产值等在内的8个评价因子组成的钢构行业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典型研究区数据测算,其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总分值能客观反映当地实际情况;②通过多项式拟合模型模拟土地利用效益与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之间的关系,找寻钢构行业建设用地控制标准最优控制值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