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5)
- 2023(8606)
- 2022(7115)
- 2021(6414)
- 2020(5349)
- 2019(12040)
- 2018(11784)
- 2017(22386)
- 2016(12048)
- 2015(13451)
- 2014(13619)
- 2013(13417)
- 2012(13005)
- 2011(12106)
- 2010(12907)
- 2009(12149)
- 2008(12017)
- 2007(11144)
- 2006(10750)
- 2005(9808)
- 学科
- 济(71466)
- 经济(71410)
- 管理(35276)
- 业(27815)
- 企(21789)
- 企业(21789)
- 地方(21232)
- 中国(18306)
- 方法(17793)
- 农(16268)
- 数学(15484)
- 数学方法(15247)
- 地方经济(13577)
- 业经(13496)
- 财(12917)
- 制(12304)
- 学(12041)
- 策(10898)
- 农业(10595)
- 银(9819)
- 银行(9818)
- 环境(9669)
- 行(9544)
- 融(9444)
- 金融(9444)
- 贸(9259)
- 贸易(9247)
- 易(8880)
- 及其(8857)
- 发(8672)
- 机构
- 学院(175229)
- 大学(173095)
- 济(83886)
- 经济(81945)
- 研究(66542)
- 管理(62933)
- 中国(52861)
- 理学(51297)
- 理学院(50691)
- 管理学(49930)
- 管理学院(49569)
- 财(40227)
- 京(37375)
- 科学(35285)
- 所(32610)
- 江(31169)
- 中心(30844)
- 财经(29592)
- 研究所(28505)
- 经(26516)
- 经济学(26313)
- 北京(24592)
- 范(24408)
- 院(24403)
- 师范(24265)
- 州(24170)
- 农(23481)
- 经济学院(23095)
- 省(21947)
- 财经大学(21213)
- 基金
- 项目(100519)
- 研究(80260)
- 科学(79033)
- 基金(70467)
- 家(59189)
- 国家(58626)
- 社会(51513)
- 科学基金(50117)
- 社会科(48759)
- 社会科学(48751)
- 省(39275)
- 教育(36585)
- 基金项目(35029)
- 编号(33559)
- 划(32556)
- 资助(29918)
- 成果(29479)
- 自然(28582)
- 自然科(27839)
- 自然科学(27832)
- 自然科学基金(27286)
- 课题(25098)
- 发(24044)
- 重点(22648)
- 部(22267)
- 国家社会(21014)
- 年(20926)
- 性(20862)
- 发展(20664)
- 展(20324)
共检索到306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燕坤
规划建设沿边经济带是巩固边疆的战略举措,有利于保障国土安全和边疆社会稳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进民族团结,改善与邻国边疆局面的关系。目前,自然地理条件普遍较差,人口分布稀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发育不足,营商环境不佳是我国沿边经济带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规划建设沿边经济带,应以地级行政区为基础单元,聚焦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和改善营商环境,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国内区域和国际区域次区域合作。
关键词:
沿边地区 经济带 地级行政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军 杨永忠 黄艳
广西沿边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投资环境差,发展滞后。要以沿边贸易合作深入发展为契机,适时调整边境地区经济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边境地区优势产业加大投入,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干部教育培养,提高人才素质,为边境地区优势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沿边地区 特色经济带 发展潜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海龙 甘昶春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东与祖国内地相连,西与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5600公里,拥有国家对外开放口岸29个,其中一类口岸17个,是我国面积最大、边境线最长、对外开放口岸和接壤国家最多的省区,同时也是我国向西开放最重要的窗口和通道。全面推进新疆沿边经济带开发开放进程,努力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区域人民群众生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丽
一、把内蒙古建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的战略背景和意义(一)背景。1.国家实施沿边开放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在地域空间上首先从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起步的,之后,经过相继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开放区的传递作用,逐步扩大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凤芝 夏景岐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东部边境带(珲春、图们、龙井、安图、长白、临江、集安)的开发开放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如何实现吉林省东部边境区域的总体开发开放提出了整体构思,全面地辩识了沿边经济带开发开放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吉林省沿边经济带总体开发开放的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总体布局。其中,2000年实现各项指标分别是:总人口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外贸收购总额、粮食总产量。为确保总目标的实现和重点任务的实施,提出了沿边经济带总体开发开放的6项保证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允许沿边重点口岸、边境城市、经济合作区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特殊方式和政策。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促进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藩 郭波
深化沿边开放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 ,这样国际经济合作就必然加强。而深化沿边开放的近期目标是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 ,特别是加强中亚和东南亚的沿边经济合作。为此 ,应在对外经济规划尤其是对外贸易格局、产业结构、边境口岸的城市化建设三个方面做出重大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磊
中国云南、广西两省区(以下简称"两省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近年来,中越两国政府在越南莱州、奠边、老街、河江、谅山、高平、广宁与两省区沿边境展开了形式多样的边境经济合作,进一步整合各种跨境资源,有效拉动两省区边境经济的同时,带动和影响了越南和东盟经济。随着边境口岸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迎来了口岸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两省区推进边境经济产业带的建设,主动对接、积极融入"陆路东盟"战略,建设面向东盟的陆路大通道,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郭洪泉
核心提示优化长江经济带空间开发布局,对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编制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的必要性,提出规划编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议将经济带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城镇建设、土地利用、水利、林业、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内容进行统一谋划,统筹考虑社会经济与人类活动,合理划定公共服务、乡村发展、城镇建设等空间。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 规划编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丹 杨金保
在东北经济振兴实施阶段,辽宁提出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辽宁经济、东北经济、乃至东北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建设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同质化隐忧、港口建设与临港经济问题、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湿地保护问题。因此,应对"五点一线"的产业集群与产业布局、经济一体化、沿海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行对策性思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迪
新疆沿边经济带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中国新兴战略基地以及中亚经济的开放前沿,其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关乎整个新疆的发展与稳定。本文主要对沿边九地州的社会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对影响社会事业发展的13个指标入手进行因子分析,综合评价九地州的社会事业发展并与乌鲁木齐市相比较,得出沿边经济带社会事业发展的不足,进而提出解决沿边经济带社会事业发展问题的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同升,陈宗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立新
广西沿海沿边沿江经济带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最主要的原因是注重对系统性、开放性的沿海沿边沿江一体化区域经济模式的打造,对系统性产业链的建设,对区域性生产要素的聚集和资源的再配置。但是,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广西沿海沿边沿江经济带依旧存在对生产要素的使用不充分不科学,区域一体化经济体、产业链及产业市场没有完全建立等问题,区域经济在宏观上还没有实现协同发展。要推动广西经济跨越式发展,还需以强有力的政策为支撑,以广西—东盟为切入点,继续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注重类似于生态食物链的自我循环型产业链的建设,促进生产性产业链与服务链的融合,以产业链的延伸来整合和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继续推进区域性、主导性、支柱型产业和产业链的建设,打造沿海沿边沿江一体化城市群,强化城市群与产业群的功能性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