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6)
2023(13015)
2022(10871)
2021(10428)
2020(8389)
2019(19427)
2018(18841)
2017(35416)
2016(18883)
2015(20904)
2014(20205)
2013(19365)
2012(17501)
2011(15308)
2010(15347)
2009(13579)
2008(12735)
2007(10662)
2006(9270)
2005(8161)
作者
(47234)
(39468)
(39179)
(37666)
(25191)
(18738)
(17927)
(15366)
(15320)
(14013)
(13490)
(13349)
(12453)
(12344)
(12166)
(11834)
(11637)
(11571)
(11476)
(11252)
(9483)
(9470)
(9331)
(9218)
(8898)
(8843)
(8687)
(8525)
(7827)
(7738)
学科
(74581)
经济(74493)
管理(50703)
(46892)
(37992)
企业(37992)
方法(32369)
数学(27602)
数学方法(27110)
(24950)
中国(22134)
(19855)
业经(18945)
地方(18183)
农业(17339)
(13691)
理论(13285)
(11906)
(11262)
(11240)
财务(11192)
财务管理(11169)
(11168)
贸易(11149)
(11062)
(10755)
环境(10651)
企业财务(10568)
(10338)
银行(10332)
机构
学院(237370)
大学(235630)
(94658)
管理(93654)
经济(92532)
理学(80574)
理学院(79694)
管理学(78112)
管理学院(77660)
研究(74652)
中国(58888)
(51033)
(45662)
科学(42967)
中心(37871)
(37380)
财经(35572)
(34012)
(33710)
(33280)
师范(32999)
业大(32603)
(32514)
北京(31922)
研究所(30062)
(29739)
经济学(28965)
(28516)
财经大学(26537)
师范大学(26493)
基金
项目(166386)
科学(132759)
研究(127204)
基金(120629)
(103014)
国家(102045)
科学基金(90036)
社会(82129)
社会科(77575)
社会科学(77558)
(65110)
基金项目(64023)
教育(60519)
自然(56239)
自然科(54946)
(54941)
自然科学(54933)
自然科学基金(53902)
编号(52602)
资助(47744)
成果(41742)
重点(37169)
(36740)
课题(36689)
(36252)
(35237)
国家社会(33949)
创新(32745)
教育部(32518)
大学(32264)
期刊
(105385)
经济(105385)
研究(71462)
中国(55189)
(36565)
管理(35518)
教育(34627)
(32895)
学报(31722)
科学(30751)
大学(26707)
技术(24588)
学学(24329)
(22530)
金融(22530)
农业(22285)
业经(18794)
财经(16937)
经济研究(15971)
(14589)
问题(14090)
图书(13676)
(11560)
职业(11463)
(11440)
理论(11184)
(11073)
资源(10814)
会计(10695)
统计(10649)
共检索到363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天成  陈鹏  
鼓励引导规划师下乡服务,是提升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基于北京市朝阳区SH乡责任规划师的工作实践,认为当前下乡规划师存在如何更好发挥技术优势、处理好与本职工作冲突、更加积极主动且公平地被考核等诸多困惑。提出破解困惑的可能路径,即建立健全规划师与乡镇"双向选择"的招募机制、积极构建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强化规划师沟通对接机制和创新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等,以进一步激发下乡规划师工作激情,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涂骏明   琚明亮   陈静   伊宇琪  
本文基于福建省福州市在村镇责任规划师制度方面开展的探索实践,分析了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结合国内其他地市在该方面的有益探索,总结提出了人员管理、沟通协作、监督考核、待遇保障等方面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田嵩  王雪青  
在当前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工作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师直接参与城市规划工作,其胜任力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果。城市规划师胜任力的养成不应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业务技能的提升,自我定位、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等方面素质的提升也是十分关键的因素,而工作积极性、责任感、严谨性等工作态度的养成是更为核心的内在驱动力。通过建立科学的结构方程路径分析模型,可以有效地找出城市规划师胜任力养成要素,从而进一步提出提升城市规划师胜任力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建峰  刘云华  
传统城市规划师更多地充当了城市建筑师、规划技术专家和政策分析师的角色,而公共政策导向下的城市规划师则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是各方利益的沟通者和协调者。通过比较不同规划理念下规划师的角色差异,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师角色转型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师虽然仍在传统的规划框架下开展工作,但公共政策导向的规划理念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槿  陈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槿  陈雯  
在各地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道路的背景下,各类旨在复兴乡村发展活力并以社区营造为核心的新"乡建"试验兴起。以江苏句容市茅山陈庄的社区营造过程为例,在剖析乡镇政府和村民对乡村改造态度和参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规划师等第三方主体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社区营造既面临着村民有强烈参与需求却缺乏地方政府自上而下的"赋权"与支持的问题;又面临着村民在个体有利可图的参与过程中过度追求个体利益、出现不遵守参与规则等无序参与问题以及在乡村公共事务上参与不足两者并存的困境。因而,乡村社区营造既需要第三方(规划师)改变以往的技术精英的角色定位,通过信息赋权和教育赋权建立有效的社区参与工作机制,增强社区对于乡村建设过程的影响力,并构建起政府、村民和第三方主体三者协同配合的机制;更要求第三方赋予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责任,建立整合集成的工作机制,整合社区需求、协调与引导村民参与行为,并通过资源供给协助社区实现改进项目。尽管非政府组织的广泛介入可能代替政府的部分作用,乡村社区营造依旧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配合,需要政府、社区村民与第三方力量形成协同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津  
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地价运动在城市发育过程中,能够起到“天然规划师”的独特作用。本文论述的近代中国城市土地价格的某些规律性,对于观察今天的城市建设与发展,不无启示。一、飞速上涨的土地价格。土地是财富之母。城市所产生的聚集经济效益,使得投入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健  钟奕纯  
在我国的规划体系中,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是空间规划的核心,两者同时管理城乡用地,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两规由于在管理体制、技术方法、审批实施等方面存在矛盾,使得城乡用地管理效率低下。乡镇作为联系城乡的过渡地带,用地矛盾尤为突出。实现乡镇级"规土融合"对于调控城市边缘区用地矛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两规在乡镇级编制实施中的技术性矛盾,包括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用地分类与统计口径、规划用地规模与布局、空间管制分区与要求、规划审批层级与标准5个方面,并从管理体制、规划思路、规划重点和法律依据方面探讨其矛盾产生的根源。进而,基于武汉市乡镇总体规划实践,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建伟  周鸿卫  
本文从信息论的角度剖析了当前金融生态中经纪人的信息中介职能缺失的现象和成因,即信息传输效率低、集成能力差和信息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应努力发展理财规划师制度,并阐述了理财规划师这一新型经纪人所具备的基本职能和辅助职能,指出了理财规划师应遵循的“无偏性、集成性和最优性”三原则。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军  王兴平  张一凡  
近几年,我国大部分地区进行了行政区划的调整实践,然而众多被撤并乡镇的自然衰退给城镇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城镇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过度依赖行政区划调整的现象,但未能理解只有统筹发展才是行政区划调整的真实目的。通过南通市栟茶镇与河口镇城乡统筹规划的实例,并且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思考,提出行政区划未调整下乡镇统筹共建的相关实践经验,整理出乡镇在共同开发与合作中走向统筹的具体策略,并希望相关实践能对未来中国小城镇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积极推荐下,凭借在国内江苏省规划院丰富的规划实践、研究成果积累和国外一线院校、研究机构的学习工作经历,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陈小卉,在国际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俞孔坚  乔青  袁弘  闫斌  李迪华  刘柯  
研究目的:探讨基于"反规划"思想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和将生态基础设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的具体途径,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景观安全格局分析方法、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以北京市东三乡为例,提出了运用"反规划"理论和景观安全格局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安全水平的生态基础设施,进行土地控制分区,并制定相应的土地管理导则;(2)依据不同生态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和土地控制分区,调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研究结论:基于"反规划"思想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符合土地生命系统的内在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可以为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念和方法上的借鉴,也是实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昭昭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立了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构成的我国法定城乡规划体系,标志着我国城乡规划在法律制度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城乡规划法,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治情况,加强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同时它仅仅只是解决了城市和村镇的统一规划问题,对于存在于乡村地区的大量的自然、历史等资源的规划和保护、利用的问题,并没有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本文通过结合南京浦口的规划实践工作,提出基于城乡一体的规划编制设想,目的旨在探索地方层面的规划编制如何能进一步结合地区管理需要,实现规划与管理的无缝对接,充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纯  吕斌  
在21世纪和谐理念在城市规划领域不断渗透的背景下,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地域单元,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了微观层面的支持。本文基于社区视角,探讨适于中国城市的面向和谐、多元参与的合作型社区规划途径。本文提倡从以民为本等和谐理念以及全面发展的多元目标出发,寻求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调合作机制,并提倡最终目标的和谐与规划过程的和谐并重。结合在北京市交道口的实践案例,通过建立"三层次—九阶段"合作过程模型,明确社区多元主体在各参与阶段的角色,突出顺序参与、损益评价、利益补偿等具体方法在规划过程中的运用。最后,强调通过社区集体行动将规划成果付诸实施,同时并注重社区后评价和反馈,维护和谐成果的可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