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59)
- 2023(15894)
- 2022(13295)
- 2021(12212)
- 2020(10102)
- 2019(23223)
- 2018(22732)
- 2017(44601)
- 2016(23318)
- 2015(26176)
- 2014(26005)
- 2013(25787)
- 2012(23955)
- 2011(21452)
- 2010(21804)
- 2009(20053)
- 2008(19051)
- 2007(16574)
- 2006(14558)
- 2005(13293)
- 学科
- 济(108958)
- 经济(108867)
- 管理(68607)
- 业(68086)
- 企(54984)
- 企业(54984)
- 方法(46966)
- 数学(42466)
- 数学方法(42041)
- 中国(35171)
- 融(29929)
- 金融(29928)
- 财(28340)
- 农(28184)
- 银(28110)
- 银行(28089)
- 地方(27293)
- 行(27153)
- 业经(22923)
- 制(22536)
- 贸(19350)
- 贸易(19328)
- 农业(19057)
- 易(18661)
- 务(18224)
- 财务(18158)
- 财务管理(18116)
- 企业财务(17424)
- 技术(15409)
- 学(15320)
- 机构
- 学院(325035)
- 大学(323929)
- 济(144871)
- 经济(142040)
- 管理(130019)
- 理学(111449)
- 理学院(110347)
- 管理学(108771)
- 管理学院(108145)
- 研究(107354)
- 中国(89711)
- 财(68479)
- 京(66861)
- 科学(58489)
- 财经(54198)
- 中心(52367)
- 所(51037)
- 经(49365)
- 江(48730)
- 农(47322)
- 经济学(45904)
- 研究所(45490)
- 业大(42416)
- 北京(42164)
- 经济学院(41508)
- 财经大学(40647)
- 范(40339)
- 师范(39961)
- 州(39539)
- 院(39224)
- 基金
- 项目(214263)
- 科学(171679)
- 研究(160810)
- 基金(158298)
- 家(135069)
- 国家(133957)
- 科学基金(117720)
- 社会(105957)
- 社会科(100855)
- 社会科学(100832)
- 省(82948)
- 基金项目(82862)
- 教育(73957)
- 自然(73439)
- 自然科(71834)
- 自然科学(71820)
- 自然科学基金(70551)
- 划(69366)
- 资助(65325)
- 编号(64901)
- 成果(52171)
- 发(49856)
- 部(48460)
- 重点(47575)
- 创(45444)
- 国家社会(44616)
- 课题(44395)
- 教育部(42904)
- 创新(42503)
- 人文(42074)
- 期刊
- 济(157817)
- 经济(157817)
- 研究(100209)
- 中国(68432)
- 财(53615)
- 管理(48843)
- 融(48513)
- 金融(48513)
- 农(43087)
- 学报(41256)
- 科学(40989)
- 大学(33521)
- 教育(32299)
- 学学(31610)
- 技术(29662)
- 农业(28515)
- 财经(27948)
- 业经(25786)
- 经济研究(25782)
- 经(23909)
- 问题(20999)
- 贸(17348)
- 理论(16693)
- 技术经济(16210)
- 国际(16093)
- 统计(15811)
- 商业(15642)
- 世界(15079)
- 实践(14931)
- 践(14931)
共检索到502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高昊宇 谢秉原 方锦程
本文基于国家开发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公共性发展金融合作事件,研究“银政合作”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共性发展金融合作事件驱动关联企业的股价显著上涨,并在不同宏观周期、行业和地区间存在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性发展金融具有市场培育功能,可以提高公司的长期融资可得性、增加创新投资和产出、提升经营业绩。本文从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和企业投融资决策的视角,为公共性发展金融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预期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公共性发展金融 银政合作 企业价值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可第 徐佳君
本文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改制的准自然实验,分析政府担保对公共性发展金融机构债券融资的作用,量化政府债信支持政策不确定性对其发债的收益、成本和期限的影响。通过分析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微观数据,本文发现债信支持政策的不确定冲击使得国开债在事件窗口的短期收益比处理组债券收益低0.239%—0.437%,长期债券收益比处理组债券低1.488%—1.968%。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债信支持政策不确定使债券融资成本提高50%左右,发行债券的平均期限缩短约60%。
关键词:
债券融资 政策不确定 公共性发展金融机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童勇 林洵子
市场时机选择是真实公司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我国上市公司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时机选择行为,但与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还具有较多的人为控制和行政因素,上市公司在发行市场时机选择上的空间还相对较小。今后,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上市公司数量将越来越多,增发、配股、可转债等再融资行为越来越频繁,我国上市公司市场时机选择行为也必将更为普遍。
关键词:
市场时机 资本结构 行为金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伟 张烨宁
本文依据公共金融理论,立足公共性发展金融机构的本质属性,将其定位为公共金融;并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面板固定及随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此定位的现实依据。研究表明:公共性发展金融机构充分体现了公共金融的内涵特征及公共性的质的规定性。实证结果也说明其具有定位于公共金融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效能,但仍需要进一步协调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
关键词:
公共性发展金融机构 公共金融 定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艳军
对赌协议的合法性取决于其价值。从法经济学和商法学的角度分析,对赌协议具有创造效益的价值;从法理基础分析,对赌协议的调整机制具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价值;从对赌协议的调整机制分析,其具有保护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利益和激励企业家创造效益的价值;从对赌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是一种具有股权激励和保值功能的射幸合同,具有合法性。认可对赌协议的合法地位并予以规制,对发展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许坤 刘杰
本文采用公共性发展金融机构的贷款数据,实证分析公共性发展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性发展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的增加,能够显著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主要表现在发明专利方面的实质性创新。公共性发展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因企业性质和科技含量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公共性发展金融作用于企业创新存在融资约束和基建影响渠道,前者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后者为改善基建水平。公共性发展金融促进企业创新会显著提升企业价值。
关键词:
公共性发展金融 企业创新 专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袁志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湛泳 赵纯凯
军民融合是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的国家战略,对推动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资本市场、军民融合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模型,利用2007—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两阶段系统GMM估计法,对所提出的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对军民融合的正面影响最大,股票市场整体上对军民融合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分别对"军转民"与"民参军"都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企业债券市场制约了军民融合的发展且对"民参军"的影响大于"军转民"。本文进一步发现,目前军民融合有利于第二产业发展,对第三产业影响不显著,对高技术产业存在挤出效应,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能通过军民融合这一路径...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军民融合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吉涛 王子晋 孙晓康
为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推行了“沪港通”“深港通”等一系列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本文借助沪深港通准自然实验平台,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数据,建立多期DID模型,探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沪深港通制度可以降低企业风险承担,且数字金融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路径分析表明,沪深港通制度通过增强分析师关注,使企业风险承担水平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深港通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在产品市场竞争度更高和市场化进程更快的公司中更显著。本文为沪深港通制度对微观主体投资行为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并为数字金融和资本市场开放政策发挥协同效应提供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海芳 王明涛 王鑫怡 马培培
沪港通交易制度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一项重大突破,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这一外生政策,基于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标的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影响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沪港通政策对标的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需通过香港地区投资者的活跃交易来实现。此外,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正向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扩展了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企业基于利润最大化的"投机替代"动机持有金融资产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小兵
深化金融改革发展资本市场甘肃机械总公司资金调剂中心李小兵在金融改革中发展资本市场,不仅是改革金融体制的需要,也是改革我国的投资体制和优化我国企业资金结构的需要。在传统体制下,以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为基础,全社会的储蓄主要集中于政府手中,再由政府以拨款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扬
在金融改革中发展资本市场,不仅是改革金融体制的需要,也是改革我国的投资体制和优化我国企业资金结构的需要。 在传统体制下,以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为基础,全社会的储蓄主要集中于政府手中,再由政府以拨款的形式分配给各个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构的调整,在社会总储蓄的结构中,政府集中的储蓄逐渐减少(其净储蓄近年来已为负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求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 ,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有效途径。资本市场通过市场化的机制引导资本在产业间的合理流动 ,加速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资本市场上资产交易量的迅速增加 ,意味着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增强。资本市场的不断成长 ,正在从根本上推动金融体系的演进和变革。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现代金融 资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晓求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兴经济体 经济改革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