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9)
- 2023(6827)
- 2022(5855)
- 2021(5898)
- 2020(4914)
- 2019(10539)
- 2018(10465)
- 2017(18277)
- 2016(11035)
- 2015(12286)
- 2014(12070)
- 2013(10749)
- 2012(10032)
- 2011(9128)
- 2010(9321)
- 2009(8073)
- 2008(7630)
- 2007(6814)
- 2006(6251)
- 2005(5555)
- 学科
- 济(31662)
- 经济(31618)
- 管理(27769)
- 教育(19474)
- 业(18871)
- 企(14949)
- 企业(14949)
- 中国(13614)
- 方法(12318)
- 环境(11040)
- 理论(10923)
- 学(10075)
- 农(9906)
- 地方(9754)
- 数学(9287)
- 数学方法(9147)
- 财(8438)
- 教学(7507)
- 业经(7270)
- 划(7231)
- 农业(7074)
- 发(6811)
- 和(5853)
- 技术(5758)
- 发展(5480)
- 展(5358)
- 资源(5042)
- 规划(4872)
- 制(4777)
- 环境规划(4689)
- 机构
- 大学(140166)
- 学院(137694)
- 研究(48069)
- 管理(47983)
- 济(43105)
- 经济(41807)
- 理学(41706)
- 理学院(41016)
- 管理学(40085)
- 管理学院(39780)
- 范(32507)
- 师范(32353)
- 京(31790)
- 中国(30043)
- 教育(29563)
- 科学(29487)
- 师范大学(26838)
- 所(22343)
- 江(22127)
- 中心(21649)
- 财(21593)
- 北京(20770)
- 研究所(20431)
- 院(18020)
- 州(17817)
- 技术(17180)
- 财经(17035)
- 业大(17029)
- 农(16862)
- 职业(16598)
- 基金
- 项目(92895)
- 研究(75939)
- 科学(75816)
- 基金(64665)
- 家(55020)
- 国家(54379)
- 科学基金(47218)
- 社会(46604)
- 社会科(43749)
- 社会科学(43737)
- 教育(42544)
- 省(38015)
- 基金项目(35139)
- 划(33642)
- 编号(33630)
- 自然(29464)
- 成果(28810)
- 自然科(28516)
- 自然科学(28504)
- 自然科学基金(28002)
- 课题(25949)
- 资助(25407)
- 年(22152)
- 重点(21825)
- 发(21625)
- 部(21622)
- 规划(21140)
- 项目编号(19882)
- 教育部(19406)
- 创(18964)
共检索到208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文明 殷程强 唐文跃 李向明 杨东旭 张玉玲
游客地方依恋和游客亲环境行为关系的探究体现了旅游地理学中有关游客积极环境行为的研究路径由理性向情感转向的新趋势,也反映了业界的游客环境行为管理由理性管理向情感管理的新方向。文章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观鸟游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22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观鸟游客存在着明显的地方依恋情感,此情感促进了亲环境行为的产生;自然共情和环境教育感知在其中起到了中介变量的作用。在地方依恋的两个维度中,地方依赖显著加强了环境教育感知,地方认同显著促进了自然共情的产生;自然共情比环境教育感知更明显地影响了亲环境行为的产生,但环境教育感知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共情的产生。据此,景区管理者可以利用高科技技术,在避免对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产生冲击的前提下增加游客与候鸟的接触,同时改进景区内环境教育设施,以促进游客自然共情的产生和提高环境教育的效果,进而更好地引导和提升游客的亲环境行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奚望 陈钢华 胡宪洋
随着亚健康和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社会问题,关注旅游体验带给人们的恢复效应已成为新时代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文章以珠海御温泉和三亚亚龙湾两处空间尺度和资源类型不同但发展均较为成熟的旅游度假区为样本收集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偏最小平方法(PLS-SEM)就旅游度假区游客地方依恋对心理恢复的影响展开研究,并检验了环境恢复性感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地方依赖影响环境恢复性感知的所有维度,且地方认同在上述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地方认同影响环境恢复性感知除物理远离以外的维度;(3)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心理逃离、迷恋维度影响心理恢复;(4)地方依赖通过地方认同、心理逃离或迷恋间接影响心理恢复;(5)地方认同直接影响心理恢复,也可通过迷恋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殷程强 李文明 朱安琪 孙玉琴 凌桂连 匡卫明 唐文跃 张良泉 张玉玲
以贵州平塘天眼景区的天文科普型游客为研究对象,对273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发现:环境教育感知并未直接导致亲环境行为的发生;游客的环境教育感知会提高游客的专业素养,进而提升游客的亲环境行为。据此,科普型景区管理者可在"游前"对潜在游客普及景区特定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性的环境知识)以提高游客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性的环境素养);重点加强"游中"的环境教育(包括专业性的环境教育),以提高游客的"游中"专业素养和环境教育感知,进而提升其亲环境行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安民 李永文
游憩涉入对游客亲环境行为有相当影响,地方依附在二者具有中介作用。游憩涉入显著增强了游客的亲环境行为,游客所表征出来的亲环境行为是人地关系互动的产物;游憩涉入会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地方依附,地方依附可在游客与旅游目的地深度的互动中形成;地方依附在游憩涉入与游客亲环境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是有效沟通游憩涉入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桥梁。游客亲环境行为既取决于游憩涉入,又取决于地方依附。游憩涉入中介目标的提出与验证可为游客亲环境行为引导提供一个非常简约和可靠的领先指标,为今后游憩涉入效果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效标变量。
关键词:
游憩涉入 地方依附 游客亲环境行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辉 徐红罡
游客体验到的旅游目的地环境因素对其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情感联结有重要的影响。研究提出旅游体验场景的概念,并实证考察其物理维度、社会维度、社会维度要素和自然维度对游客地方依恋的影响。研究以丽江为例,采用问卷调研法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旅游体验场景的社会象征要素和自然要素对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物理要素对地方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熟悉度对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总结了管理启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礼彬 朱晓彤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青岛崂山风景区为调研地,基于自我调节态度理论,以难忘的旅游体验和地方依恋为中介变量,探讨了旅游者-环境契合度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者-环境契合度对难忘的旅游体验、地方依恋、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2)难忘的旅游体验、地方依恋分别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3)难忘的旅游体验、地方依恋在旅游者-环境契合度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且地方依恋的中介效应显著大于难忘的旅游体验的中介效应;(4)难忘的旅游体验对地方依恋无显著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祁潇潇 赵亮 胡迎春
已有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机制研究较为忽视对个体情绪的探讨,相较于认知因素,近几年学者陆续指出情感因素对行为的驱动作用更为关键,加强积极情绪与环境责任行为关系研究的力度大有裨益。文章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以敬畏原型理论、敬畏情绪的功能、积极情绪扩建理论和地方理论为基础,将地方依恋作为中介变量,深入分析个体积极情绪的一种,即敬畏情绪对宗教山岳型景区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千山景区为例的实证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敬畏情绪对环境责任行为的直接影响效应显著,地方依恋二维度(依赖和认同)也在其中起部分链式中介作用,但敬畏对地方认同的直接影响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为景区加强自然环境维护、宗教氛围营造,以激发旅游者的敬畏情绪体验,从而强化地方依恋、实现环境责任行为的培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敬畏 环境责任行为 地方依恋 机制 千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文谦 王兆峰 陈勤昌
旅游者的亲环境行为对于旅游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旅游环境契合度与地方依恋对旅游者亲环境行为有重要影响。基于旅游环境契合度理论,以世界遗产地武陵源为数据调研地,通过对正在或曾在武陵源旅游的一千余名游客的问卷调查,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多层次假设检验以及中介效应检验,以廓清旅游环境契合度对旅游者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旅游旅游环境契合度对旅游者亲环境行为的直接影响不显著,旅游环境契合度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地方依恋也对亲环境行为有着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在旅游者-环境契合度与亲环境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据此给遗产地景区提出管理建议,引导旅游者的亲环境行为,促进世界遗产地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钧 邱宏亮 吴雪飞
文章综合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及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将旅游地意象分为5个要素,将地方依恋分为2个要素,并构建了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1)景观意象、设施意象、服务意象及安全意象均直接影响情感意象。设施意象与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依赖,且通过情感意象来实现。安全意象和景观意象间接影响地方依赖。安全意象、服务意象及景观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认同,且通过地方依赖来实现。设施意象间接影响地方认同。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地方依恋来实现。景观意象、设施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烨莹 张捷 周云鹏 曾湛荆 庄敏 刘伟
公共空间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形式,一直受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等领域关注。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地公共空间成为重要的吸引性景观,游客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感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通过文献梳理与问卷调查,确定了乡村公共空间的17个特征,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划分了游客对乡村公共空间的感知维度;进一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乡村公共空间感知与游客地方感的内在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乡村公共空间感知维度包括物理性功能特征和心理性感知特征;乡村公共空间对游客地方感形成有积极意义,心理性感知特征的正向影响作用明显,而物理性功能特征的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提出了乡村旅游地公共空间的发展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曲颖 吕兴洋 沈雪瑞
培育大众亲环境游客对目的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学界对此的深入研究却很贫乏。立足于大众游客的环境心理特点,文章通过概念模型构建与检验,探究其亲环境行为欲望产生过程中外加驱力(地方依恋维度)和内在障碍(大众旅游价值导向维度)的互动效果。以三亚的国内大众游客为样本,经因子分析和阶层多元回归分析,文章发现:(1)大众旅游价值导向两维度中",维护旅游功能"的亲环境阻碍力度更大;(2)地方依赖和地方情感都显著预测大众游客的亲环境行为欲望,但后者的驱力和抵御调节能力都明显更强;(3)地方认同发挥亲环境驱动负效应,且这一效应在大众游客情境下易受到积极调节。文章最后汇报了研究的总结论、结论探讨和管理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璟 张春晖
积极情绪是自然旅游中最基础的心理健康效益,对其产生的心理机制还缺乏有深度的科学解释。文章将积极情绪视作游客与旅游地环境互动的系列积极心理反应的结果,基于亲生物假说和注意力恢复理论,以感知环境美学质量为自变量,引入自然联结性和恢复性知觉为中介变量,探究游客积极情绪的产生机制。该研究依托陕西省翠华山景区的499份问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Bootstrap法进行了多重中介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感知环境美学质量对积极情绪的影响,受到了自然联结性和恢复性知觉的完全中介;(2)在感知环境美学质量和积极情绪之间,自然联结性和恢复性知觉发挥“简单+链式”的复杂中介作用;(3)研究所揭示的自然旅游地环境美学质量影响游客积极情绪的心理过程机制,与旅游审美体验的层次逻辑相契合。研究结论揭示了自然旅游地环境美学质量影响游客积极情绪的具体路径与机制,是从游客与自然旅游地环境互动的角度对积极情绪产生过程的新解释,为自然旅游心理健康效益产生机制的理论模型发展提供了实证基础;证明了亲生物假说和注意力恢复理论在解释“环境品质-健康效益”关系中的互补式协同作用,为支持两理论融合的观点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志飞 聂心怡
从游客视角出发,以乌镇、平遥古城和凤凰古城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网络游记进行质性分析,探讨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对游客地方依恋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促使游客产生地方依恋的过程受到集体记忆感知、旅游体验、情感依恋、功能依恋、依恋行为和文化特性6个主范畴的影响;游客对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感知是产生地方依恋的心理归因,也是游客体验文化旅游地的前提和基础;旅游体验影响游客对文化旅游地的情感依恋和功能依恋;情感依恋和功能依恋共同作用于游客的依恋行为;文化特性调节了集体记忆感知对旅游体验的影响程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殷红卫
从地域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选取南京江心洲乡村旅游地个案,借助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地域文化差异背景下的旅游者对地方依恋的影响。结果表明:旅游者地方依恋主要由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组成,文化背景差异对旅游者地方依恋产生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意象性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愉悦性显著正向影响地方认同,情感性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同时,意象性维度中多数旅游者呈现苏南文化组低于北方文化组的态势,而在情感性维度中苏南文化组表现较高的地方依赖,愉悦性维数中地方认同显著。通
关键词:
游客感知 乡村旅游 旅游经济 区域经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蕊 张煜 孙世月
为了考察自然联结正向预测亲环境行为的内在机制,本研究从情感与认知双因素模型出发,综合考察自然共情和相对价值取向在影响个体亲环境行为过程中的影响机制。问卷调查显示,自然联结正向预测亲环境意向,自然共情起中介作用,相对价值取向调节自然联结对自然共情的影响。当环境取向占优时,自然联结对个体自然共情的影响更强,但自然联结或自然共情与环境决策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研究为亲环境行为的情理整合模型提供了新的证明,并为亲环境研究中发现的“意向行为鸿沟”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环境宣传工作提出了对应性建议。后续研究还需就不同因素如何影响亲环境意向到行为的转化,以及其影响有何差异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自然联结 自然共情 亲环境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自然联结与亲环境行为的关系:自然共情的中介作用和相对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
游客感知价值与地方依恋的相关性研究——以婺源为例
长城国家公园游客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地方依恋的中介作用
旅游节庆意象、节庆依恋、节庆游客环境责任态度与行为——以杭州西溪花朝节为例
游客涉入、地方依恋与旅游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
国家公园环境教育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一个链式多重中介模型的实证检验
国家公园多维感知价值对游客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自然共情与国家认同的中介作用
旅游真实性感知及其与游客满意、行为意向的关系——以古村落旅游为例
乡村旅游地品牌个性与游客忠诚:以场所依赖为中介变量
场所依赖与游客游后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以价值感知、满意体验为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