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18)
2023(2124)
2022(1855)
2021(1624)
2020(1425)
2019(3183)
2018(3114)
2017(5629)
2016(3277)
2015(3597)
2014(3546)
2013(3511)
2012(3206)
2011(2859)
2010(2869)
2009(2350)
2008(2353)
2007(2018)
2006(1753)
2005(1420)
作者
(11402)
(9601)
(9546)
(8900)
(5862)
(4617)
(4308)
(3694)
(3612)
(3414)
(3289)
(3286)
(3269)
(3072)
(3053)
(2884)
(2835)
(2833)
(2700)
(2665)
(2471)
(2369)
(2350)
(2175)
(2152)
(2062)
(2060)
(2044)
(2033)
(2015)
学科
(11720)
经济(11715)
(6818)
方法(6609)
管理(6223)
数学(6151)
数学方法(6099)
(4525)
(4346)
企业(4346)
(4273)
农业(3006)
业经(2587)
(2487)
(2418)
贸易(2418)
环境(2361)
(2328)
中国(2320)
(2033)
植物(2000)
地方(1823)
(1765)
技术(1760)
生态(1687)
理论(1656)
(1651)
(1590)
(1530)
产业(1521)
机构
学院(47551)
大学(47470)
研究(17732)
(16942)
经济(16615)
管理(16532)
(15710)
理学(14754)
理学院(14529)
管理学(14161)
管理学院(14084)
科学(14019)
农业(12563)
业大(12513)
中国(11683)
(10298)
(9973)
研究所(9521)
农业大学(8815)
中心(7774)
(7190)
(6852)
实验(6474)
(6454)
技术(6297)
北京(6205)
实验室(6193)
(6175)
(6167)
科学院(6160)
基金
项目(37388)
科学(28390)
基金(26686)
(25412)
国家(25216)
研究(22633)
科学基金(20565)
(15408)
自然(14981)
基金项目(14756)
自然科(14609)
自然科学(14602)
自然科学基金(14367)
社会(13822)
(13266)
社会科(13156)
社会科学(13151)
资助(10672)
教育(10602)
重点(8937)
计划(8917)
科技(8412)
编号(8190)
(8099)
(7702)
科研(7641)
(7608)
创新(7231)
(7132)
(6894)
期刊
(15634)
经济(15634)
学报(14221)
(13664)
科学(10939)
大学(10295)
学学(9996)
研究(9951)
农业(9377)
中国(8815)
(5389)
业大(4881)
管理(4574)
教育(4200)
林业(3900)
农业大学(3864)
(3776)
技术(3688)
(3674)
科技(3311)
资源(3056)
中国农业(2922)
自然(2759)
业经(2680)
经济研究(2429)
财经(2271)
自然科(2224)
自然科学(2224)
技术经济(2212)
问题(2192)
共检索到62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晓南  张启翔  
花色素苷是影响植物色彩表达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概述了花色素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基因克隆 ;评述了影响花色表现的因素 ,包括花色素的种类、结构、环境pH值、共色作用、金属离子络合等 ;并介绍了花色基因工程的进展 ,为研究花色素苷的代谢和创新花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思兰  洪艳  
花色是观赏植物最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是植物自然进化过程中最具适应意义的表型性状,也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花青素苷是使花朵呈色的重要色素之一,被子植物中约有80%的科的花朵颜色由花青素苷决定;迄今从自然界分离和鉴定出的花青素苷多达600种,主要由6种花青素苷元衍生而来。花青素苷合成途径是迄今为止研究得最为清楚的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之一,它的合成首先取决于类黄酮代谢途径的生成,花青素苷种类的多样性则源于其不同分支途径的形成,在花青素苷元基本骨架上不同位置取代基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花青素苷。在花青素苷生物合成过程中,分支点酶的竞争机制和关键酶的底物特异性使花青素苷的种类及相应的花色表型具有种属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史倩倩  周琳  李奎  王雁  
花色素是由植物类黄酮代谢途径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决定了花、果实和种子的颜色。随着类黄酮代谢途径的研究不断地深入,多种植物编码合成花色素的结构基因也已得到克隆,并研究证明花色素合成结构基因与转录因子(MYB、b HLH和WD40)有着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模式。本文主要对花青素合成相关的MYB、b HLH和WD40转录因子及其在调节结构基因表达和花青素合成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少勇  安银岭  樊国盛  毕望富  王沙生  
通过蓝色花植物花色素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综述了它们的着色机理 ,并分为两种类型 .即第一类是酰化花色素苷 ,它们遵守分子内辅助着色反应机理 ;另一类是酰化花色素苷与辅助色素以分子间辅助着色方式而形成的复合花色素 ,这类花色素经常包含金属离子参与的螯合反应 .并从生物化学代谢途径探讨了蓝色花植物的进化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志祥  洪亚辉  莫爱华  蒋泓  
综述了观赏植物花色的分子遗传学及基因工程研究成果及进展 ,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于植物花色形成的影响因素及花色素苷的代谢途径研究较多 ,有许多与花色相关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被克隆 .目前花色基因工程主要采用的方法有反义 RNA技术、共抑制法及导入新的目的基因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昭其  庞学群  段学武  季作梁  
荔枝果实外观颜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及其存在的状态 ,果皮褐变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荔枝果皮存在高活性的花色素苷酶 ,而同样富含花色素苷的水果如苹果、葡萄、草莓和杨梅等则不含花色素苷酶活性。容易褐变的糯米糍荔枝含有较高的花色素苷酶和PPO活性 ;不容易褐变的桂味、兰竹则含有较低量的花色素苷酶和PPO活性。在荔枝采后褐变过程中 ,花色素苷酶活性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PPO活性随褐变加重而下降 ,POD活性则逐渐升高。因此推测 ,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及果皮褐变除了与PPO和POD有关之外 ,还可能与花色素苷酶有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礼  洪祖兵  方陆明  陈珣  吴超  
为了解决公众识别校园内观赏植物的问题,基于iOS操作系统设计了一款利用叶片识别观赏植物的应用程序(APP)。建立了本地SQLite数据库,存储叶片的特征数据及与校园文化相关的植物属性信息。系统运行流程:通过iPhone拍照获取植物的叶片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后,运用OTSU法分割出叶片区域,再提取叶片的颜色、形状、纹理等10种特征,运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识别叶片并在iPhone上展示相应的图片和文字信息。结果显示:所选8种实验观赏植物叶片的平均识别率为92%,平均用时2.6 s。该系统简单便捷,为校园观赏植物基于叶片的手机自动识别提供了实现方法,有助于发挥观赏植物在大学校园的科学价值和独特人文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会慧  张秀丽  李鑫  王良再  胡举伟  孙广玉  
以叶片富含花色素苷的紫丁香Syringa oblata和花色素苷含量低的紫丁香变种白丁香Syringaoblata var.alba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丁香新生叶、半展开叶和展开叶中花色素苷对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丁香新生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而花色素苷含量较高,其含量是白丁香叶片的17.3倍,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低于白丁香20.17%,并且吸收的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比例(φEo)和单位反应中心用于电子传递比例(ETo/RC)也显著低于白丁香,紫丁香新生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速率明显低于白丁香。紫丁香新生叶片中的花色素苷减少了PSⅡ对光能的吸收,降低了PSⅡ反应中心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海霞  聂先舟  刘明月  熊兴耀  
综述了马铃薯花色素苷的种类、含量及抗氧化特性,比较了二倍体遗传模型和四倍体遗传模型花色素相关基因及克隆,重点阐述了基因R和P的克隆与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秀红  杨金橘  温道远  韩晓雪  茹广欣  
【目的】以全红杨、中红杨、金红杨、红霞杨和翡翠杨5个彩叶杨树品种为试材,以探究不同光照所产生的过剩光能对不同品种的彩叶杨树叶片光保护能力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高光胁迫(温度为25/15℃,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1)为对照,连续处理3 d,每天取样对色素含量,DPPH清除能力等多个生理指标进行测定,3 d后将受胁迫后的样本置于智能温室内进行适当遮阴处理恢复光照,在恢复的2 d后进行再次取样测定,进行对比。【结果】高光胁迫下花色素苷含量高的品种能激发叶片产生更强的光保护作用。在进行高光胁迫期间,全红杨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变化幅度、花色素苷含量及增加幅度和非酶抗氧化剂活性(DPPH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余4个品种。5个品种的彩叶杨树的花色素苷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的增加均十分显著,但叶绿素含量及组成比例随光照时间延长没有显著差异,即5个品种的光捕获能力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高光胁迫同时造成全红杨的O~-_2产生速率的增加幅度较低,叶黄素库容量(V+A+Z)在整个实验阶段未表现出显著变化、过氧化氢酶(CAT)、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低于其余4个品种。【结论】在高光胁迫及恢复状态下,花色素苷含量与DPPH活性关联密切,花色素苷在彩叶杨树叶片中的光保护作用主要来自于对叶片中非酶抗氧化能力的贡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华  菅蓁  郭耀东  
【目的】获得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最佳工艺。【方法】分析了提取剂、盐酸用量、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含体积分数0.1%盐酸的甲醇作为提取剂,40℃水浴中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7,提取2次。各因素对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结论】得到了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下花色素苷的提取率为73.1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柱  罗文龙  黄翠红  陈立凯  王慧  陈志强  郭涛  
【目的】对籼稻种质hrd1紫叶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方法】在特籼占13与02428杂交后代中获得籼稻紫叶材料hrd1。对hrd1主要农艺性状及表型进行观察;配制hrd1与02428的F1、F2、BC1F1群体,观察紫叶与绿叶性状的分离情况,明确其遗传模式;进一步利用F2群体实现紫叶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遴选。【结果】hrd1在2叶期的叶尖出现紫色,并逐步扩散至全株大部分组织,成熟期农艺性状与对照(特籼占13)具有较大差异。hrd1叶绿素含量正常,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遗传分析表明其紫叶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hrd1(t)控制,该基因位于第4染色体InDel标记HRD10和HR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艳梅  孟然然  李周  王兆富  郝大海  李灿辉  
彩色马铃薯是天然色素的潜在来源之一。本试验综合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pH示差法,初步定性和定量分析了6个彩色马铃薯品种块茎的花色素苷。结果表明,不同颜色马铃薯块茎花色素苷的类型和含量不同。紫色马铃薯师大6号和小乌洋芋的主要花色素苷为锦葵色素-3-葡萄糖苷,含量分别为1.086和0.376 mg/g.FW。红色品种的主要花色素苷为天竺葵色素-3-葡萄糖苷,含量为0.159~0.873 mg/g.FW。同一品种块茎不同组织的花色素苷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上述结果,对花色素苷的简易测定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陶永胜  张莉  
【目的】分析葡萄酒颜色空间参数与花色素苷化合物的相关性,旨在从颜色角度区分研究不同类型的红葡萄酒。【方法】采集河北沙城和昌黎两个产区12种年份、品种以及陈酿方式有差异的葡萄酒样品,经反相C18柱分馏得到9个馏分,然后低压旋转浓缩至干,用与分馏样品等量的模拟酒溶解。之后,葡萄酒及其分馏物经UV-visible光谱分析,计算CIELab颜色空间参数。透射光谱相关分析表明,4个馏分与供试葡萄酒颜色相关性显著,然后这4个馏分经HPLC分析鉴定花色素苷化合物。【结果】数据主成分分析表明,年轻红酒和陈年红酒在主成分图中差异明显,年轻红酒围绕花色素苷化合物呈分散分布;年轻红酒颜色的主要贡献者为花色素苷化合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雨佳  彭丽桃  叶俊丽  范刚  王露  杨书珍  
运用液质联用仪(HP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DAD)对"法兰地"草莓果实中的花色素苷的种类进行鉴定,并进一步对纯化后的"法兰地"草莓果实花色素苷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草莓果实中主要的花色素苷是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芸香糖苷和天竺葵素-丙二酰葡萄糖苷。草莓果实花色素苷对高温敏感,当贮藏温度高于40℃时,其降解速率迅速增加。不同光质条件下草莓果实花色素苷所表现的稳定性有所不同,其中,在红光条件下草莓果实花色素苷最稳定,其次是黄光和绿光,白光条件下稳定性最差。草莓果实花色素苷在PH 1.0~6.0能保持稳定。添加5%的单糖或有机酸对草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