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8)
- 2023(4776)
- 2022(4430)
- 2021(4048)
- 2020(3782)
- 2019(8925)
- 2018(8975)
- 2017(17567)
- 2016(10041)
- 2015(11694)
- 2014(12055)
- 2013(12204)
- 2012(11719)
- 2011(10649)
- 2010(10842)
- 2009(10317)
- 2008(10525)
- 2007(9924)
- 2006(8344)
- 2005(7619)
- 学科
- 济(43417)
- 经济(43380)
- 业(25883)
- 管理(25515)
- 方法(22660)
- 数学(20350)
- 数学方法(20184)
- 企(19691)
- 企业(19691)
- 农(12788)
- 财(11023)
- 中国(10471)
- 学(9984)
- 贸(8994)
- 贸易(8993)
- 地方(8879)
- 易(8711)
- 农业(8263)
- 制(7946)
- 业经(7852)
- 和(6893)
- 务(6689)
- 财务(6674)
- 财务管理(6652)
- 银(6485)
- 银行(6459)
- 企业财务(6236)
- 行(6119)
- 融(6078)
- 金融(6076)
- 机构
- 大学(153188)
- 学院(152319)
- 济(61264)
- 经济(59828)
- 管理(55687)
- 研究(53742)
- 理学(47532)
- 理学院(46938)
- 管理学(46042)
- 管理学院(45756)
- 中国(40043)
- 科学(35405)
- 京(33234)
- 农(33179)
- 所(29727)
- 财(27714)
- 研究所(27174)
- 农业(26560)
- 业大(26389)
- 中心(25013)
- 江(24184)
- 财经(22048)
- 北京(21117)
- 范(20213)
- 师范(19982)
- 经(19814)
- 州(19137)
- 经济学(18837)
- 院(18528)
- 经济学院(17239)
- 基金
- 项目(98426)
- 科学(74804)
- 研究(69538)
- 基金(68951)
- 家(61101)
- 国家(60568)
- 科学基金(49691)
- 社会(41474)
- 省(39574)
- 社会科(39154)
- 社会科学(39136)
- 基金项目(36771)
- 划(33524)
- 自然(32884)
- 教育(32379)
- 自然科(32045)
- 自然科学(32030)
- 自然科学基金(31463)
- 编号(29283)
- 资助(29225)
- 成果(24418)
- 重点(22596)
- 部(22016)
- 发(21689)
- 课题(20316)
- 创(19796)
- 科研(19494)
- 计划(19487)
- 创新(18567)
- 大学(18224)
共检索到223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银花 牛良 刘淑娥 王志强
对9个杂交组合190余株杂种后代的花色、花瓣数、花冠直径、萼片数、始花期、花期长短等外部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桃花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粉色、红色、白色花的基因型分别为R_W_、rrW_和_ww;重瓣为1对隐性基因控制,单复瓣的遗传特性不是简单的质量性状遗传。花冠直径、始花期、花期长短呈数量性状遗传,它们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76,0.73,0.95。花瓣数与萼片数、始花期、花冠直径均有极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82,0.576和0.513;重瓣花具有10片萼片,单瓣和复瓣花的萼片数一般为5片。
关键词:
观赏桃 遗传变异 花瓣 花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云燕 温超 王珂永 马男 赵梁军
利用‘神马’、‘优香’等5个切花菊品种组配成6个杂交组合,进行其杂交F1代花序直径、小花数目、株高等若干性状的统计分析,研究切花菊杂交F1代若干性状的遗传与变异特性。结果表明:与双亲相比,切花菊杂种一代的花期分离广泛,多介于双亲之间;父母本各花色遗传潜能的大小为:白色>粉色>黄色>绿色,且白色表现出较强的偏母性遗传特点;杂种总平均花序直径、舌状花数目和筒状花数目分别相当于亲中值的85.3%、83.5%和93.6%,但不同杂交组合的杂交优势不一样,且优势表现程度依组合而异;花瓣长度、花梗粗度、株高、茎粗度表现出一定的减小趋势;各性状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根据育种目标所确定的对切花菊...
关键词:
切花菊 杂种 性状 遗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涛 李惠芬
该文综述了观赏桃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介绍了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育成的观赏桃优良品种,展望了今后观赏桃育种的方向.
关键词:
观赏桃,性状遗传,育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娟娟 陈洪伟 王红利 刘克锋 石爱平
对影响一串红品质的几个性状F1中表现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一串红杂交选育提供指导。以4个自育品种红粉佳人、橙香公主、白马王子、彩铃红和一个国外品种展望紫为亲本,进行不包括正反交在内的双列杂交,配制成10个杂交组合,对F1子代植株性状、花部性状和开花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1株高、茎粗、叶面积、花序粗、花序长、花序轮间距、花轮数、盛花期8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值分别占中亲值的104.87%,126.01%,123.79%,111.09%,147.41%,134.32%,120.84%,94.51%,且有超亲个体大量出现,F1整体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但不同组合杂种优势不同。杂交F1只有红色和紫红色2种...
关键词:
一串红 杂交育种 遗传表现 杂种优势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芳 牛立新 原雅玲 张延龙
【目的】研究朱顶红花径、花梗高度等6个观赏性状在杂交一代(F1)的遗传表现,为朱顶红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外院1号、苹果、红狮子等10个朱顶红品种为亲本,配成12个杂交组合,观测其F1代花径、花梗高度、花梗直径、花色、花型以及花朵开张角度等遗传性状,并与其亲本的相应性状进行比较,计算狭义遗传力。【结果】朱顶红F1代的花径、花梗高度、花梗直径与其双亲比较,表现出明显的衰退现象,杂种总平均花径、花梗高度和花梗直径分别相当于中亲值的89.8%,81.0%和88.1%,但仍有超高亲个体存在;在花色遗传上,红色较红白间色、粉色、白色的遗传能力强;在花型遗传上,重瓣对单瓣表现为显性遗传;在花...
关键词:
朱顶红 杂交 遗传 观赏性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林子翔 马啸威 吴建国 朱祝军 祝彪
【目的】探索观赏辣椒杂种优势以及观赏性状遗传规律,促进观赏辣椒新品种培育以及优良性状的保留。【方法】以簇生椒Capsicum annuum ‘Salsa XP Red’卵圆形叶片自交系(P15)与单生椒C. annuum ‘Salsa Deep Orange’披针形叶片自交系(P6)为亲本,配置正交组合P6×P15,反交组合P15×P6,并构建F2群体,研究观赏辣椒果实着生方式、叶形和株型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P6和P15的叶片大小、株高、侧枝数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正反交观赏辣椒F1组合均在株高、株幅和叶片尺寸等性状上表现较高的杂种优势。在正反交的F2群体中,方差最大的5个农艺性状从大到小依次为叶长、单株结果数、叶柄长、株幅、株高,且正反交群体的株型与叶形各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卡方检验表明:正反交F2代群体质量性状分离比结果中,果实簇生性状对单生性状、有限生长对无限生长均为单基因隐性遗传;开展型株型对直立型株型、披针形叶对卵圆形叶均由双基因控制,且具有隐性上位作用。【结论】观赏辣椒杂交亲本与F1代组合在单株结果数、分枝级数等5个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株型变异系数最小,单果果实品质与单株果数变异系数较大,叶长和单株结果数性状的单株间差异最显著。对观赏辣椒重要性状遗传规律分析表明:果实着生方式簇生对单生、有限生长对无限生长是单基因控制隐性遗传性状。图2表8参22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东燕 付俊秋 张佐双 张秀英 刘坤良 张森 李燕 霍毅 曹颖
‘品霞’是北京植物园采用人工授粉方法培育的桃花新品种,其父本为‘白花山碧桃’,母本为‘合欢二色桃’。杂交育种及筛选于1994—1996年在北京植物园进行,杂交种子播种后于1998年首次开花,并发现一株粉色(69A)变异,花期明显早于母本,与父本的花期基本接近。经多年繁殖其性状稳定,适应性强,适宜在园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品霞’ 新品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东燕 付俊秋 张佐双 张秀英 刘坤良 张森 李燕 霍毅 曹颖
‘品虹’是北京植物园采用人工授粉方法培育的桃花新品种,其母本为‘绛桃’,父本为‘白花山碧桃’。杂交育种及筛选于1994—1996年在北京植物园进行,杂交种子播种后于1998年首次开花,发现1株重瓣深粉色(65A)变异植株,比父本‘白花山碧桃’的花期晚4~6天,明显早于其母本‘绛桃’。经多年繁殖其性状稳定,适应性强,适宜在园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桃花 ‘品虹’ 新品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雪娜 陈希 蒋甲福 陈俊律 管志勇 史玉娇 房伟民
[目的]通过对非洲菊F1代观赏性状的统计分析,总结性状分离特点,为其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择和杂交配组提供依据。[方法]以12个非洲菊品种配成12个杂交组合,对各组合后代的花色、花序直径、花盘直径、瓣性、花序姿态、花葶长和花葶直径7个主要观赏性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F1代花色发生广泛分离,紫红色的遗传力大于红色,红色的遗传力高于橙色;黄色具有偏母性遗传特性,而橙色、红色、紫红色和白色未表现出明显的偏母性遗传特性;以白色为母本时,复色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合。在瓣性上,半重瓣的遗传力高于单瓣和重瓣。在花序姿态上,平展的遗传力高于下翻和上翘的。F1代的花序直径和花葶长与双亲相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退...
关键词:
非洲菊 杂交 观赏性状 遗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雪娜1 陈希1 蒋甲福1 陈俊律2 管志勇1 史玉娇1 房伟民1*
摘要:[目的]通过对非洲菊 F1代观赏性状的统计分析,总结性状分离特点,为其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择和杂交配组提供依据。[方法]以 12 个非洲菊品种配成 12 个杂交组合,对各组合后代的花色、花序直径、花盘直径、瓣性、花序姿态、花葶长和花葶直径 7 个主要观赏性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F1代花色发生广泛分离,紫红色的遗传力大于红色,红色的遗传力高于橙色;黄色具有偏母性遗传特性,而橙色、红色、紫红色和白色未表现出明显的偏母性遗传特性;以白色为母本时,复色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合。在瓣性上,半重瓣的遗传力高于单瓣和重瓣。在花序姿态上,平展的遗传力高于下翻和上翘。F1代的花序直径和花葶长与双亲相比...
关键词:
非洲菊 杂交 观赏性状 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珂 王力荣 朱更瑞 方伟超 陈昌文 赵娟
【目的】关联分析作为传统连锁分析方法的有效补充,可以鉴定果树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Trait Loci,QTLs)。本研究通过关联分析定位桃单果重及6个物候期性状的QTLs,以研究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为提高桃品质育种的效率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来源于中国6个生态群的104份桃地方品种为试材,利用分布于桃8条连锁群上的53对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引物,用STRUCTURE 2.3.3和TASSEL 2.0.1软件分别对群体结构和全基因组SSR位点间的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状况进行分析。在结合单果重和6个...
关键词:
桃 单果重 关联分析 遗传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叶金山 崔永兰 杨文萍
运用野外观察、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泡桐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自然接干性状在无性系水平上存在着广泛和明显的遗传变异;2)8个自然接干性状(接干高、全干高、主干材积、接干材积、全干材积、主干平均削度、通直度和丛枝病等级)属于高度变异型性状,其变异系数(CV)≥30,CV变幅为30.159~52.620;3)接干高性状在影响和决定其他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表现和最终状况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通直度性状在泡桐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改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初步提出划分泡桐自然接干类型的"三分法"标准并证明了连续接干类型是最好的自然接干形式;5)除通直度性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外,其他...
关键词:
泡桐 自然接干性状 遗传变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雷 杨莉 李莉 郝保春
对8个草莓杂交组合F1的181个株系的果实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研究和探讨了草莓果实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果实一级序果果重、二级序果果重、最大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呈连续变异。F1果实一级果重、二级果重、最大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都呈现出趋小变异,果实硬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趋向变大。
关键词:
草莓 果实 数量性状 遗传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义良 赵奋成 胡燕菲 蔡坚 吴惠姗 张应中 郭文冰
应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非洲的5个不同地理群体非洲桃花心木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28对SRAP引物组合用于群体遗传分析,共扩增出条带7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59条,多态性水平为76.62%;5个群体遗传距离在0.036 1~0.131 7之间,总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9 3,总的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330 0,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个体间(70.04%),群体基因流(Nm)为1.185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和明 吕复兵 朱根发 操君喜
以蝴蝶兰P42和P39为亲本,配制成正反2个杂交组合,对杂交F1的植株性状、花部性状和开花期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的株幅、叶长、叶宽、花径和花梗高度5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值分别占中亲值的74.1%,65.15%,79.2%,88.5%和67.7%,均较中亲值明显下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退现象,但某些性状上仍可出现超高亲个体,选育花径较大或植株更大的个体是可能的;叶数、花朵数和花色的遗传能力强,尤其是花朵数和花色,其平均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0.1%和29.95%,分别占中亲值的105.0%和111.45%;在F1花色分布上,正交组合比反交组合更容易选出超亲优良个体,其F1的超亲个体占杂种数...
关键词:
蝴蝶兰 正反交 性状 F1 遗传表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