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98)
2023(2533)
2022(2107)
2021(2061)
2020(1568)
2019(3653)
2018(3818)
2017(6358)
2016(4032)
2015(4644)
2014(4633)
2013(4385)
2012(4375)
2011(3882)
2010(4077)
2009(3622)
2008(3653)
2007(3293)
2006(2868)
2005(2802)
作者
(12219)
(10404)
(10286)
(9899)
(6764)
(5105)
(4836)
(4169)
(3971)
(3877)
(3658)
(3499)
(3461)
(3430)
(3423)
(3416)
(3324)
(3085)
(3081)
(3046)
(2720)
(2651)
(2624)
(2605)
(2461)
(2390)
(2381)
(2332)
(2301)
(2244)
学科
(9612)
经济(9597)
管理(7479)
(5947)
(4288)
企业(4288)
(4205)
中国(3755)
理论(3696)
教学(3678)
(3639)
(3517)
教育(3334)
业经(3106)
(2864)
贸易(2861)
(2847)
农业(2807)
(2793)
(2750)
金融(2749)
学法(2534)
教学法(2534)
(2445)
方法(2388)
地方(2266)
(2226)
银行(2212)
(2177)
(2156)
机构
学院(51525)
大学(50525)
研究(21488)
中国(16488)
科学(14973)
(14333)
经济(13713)
(13626)
管理(13543)
(12777)
(12013)
研究所(11537)
农业(10783)
理学(10569)
理学院(10380)
管理学(10043)
管理学院(9956)
(9770)
中心(9751)
业大(9132)
技术(8826)
(8598)
(8329)
师范(8196)
北京(8149)
(8139)
(8071)
(7321)
科学院(6991)
职业(6574)
基金
项目(32826)
研究(24941)
科学(22671)
基金(19385)
(18400)
国家(18151)
(14266)
科学基金(13152)
教育(12533)
(12216)
社会(12062)
编号(11325)
社会科(11168)
社会科学(11167)
成果(10610)
基金项目(9647)
课题(9239)
资助(8424)
自然(8312)
自然科(8032)
自然科学(8027)
重点(7991)
自然科学基金(7879)
(7856)
(7252)
计划(6788)
(6749)
(6743)
(6735)
科技(6668)
期刊
(19688)
经济(19688)
中国(15722)
研究(15436)
(13264)
教育(12791)
学报(12317)
农业(9401)
科学(9171)
大学(8375)
学学(7596)
管理(5917)
技术(5867)
(5835)
(5782)
金融(5782)
(5545)
图书(5011)
职业(4746)
国际(3892)
(3852)
书馆(3679)
图书馆(3679)
(3412)
业大(3330)
技术教育(3277)
职业技术(3277)
职业技术教育(3277)
业经(3201)
(3140)
共检索到89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涛  李惠芬  
该文综述了观赏桃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介绍了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育成的观赏桃优良品种,展望了今后观赏桃育种的方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银花  牛良  刘淑娥  王志强  
对9个杂交组合190余株杂种后代的花色、花瓣数、花冠直径、萼片数、始花期、花期长短等外部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桃花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粉色、红色、白色花的基因型分别为R_W_、rrW_和_ww;重瓣为1对隐性基因控制,单复瓣的遗传特性不是简单的质量性状遗传。花冠直径、始花期、花期长短呈数量性状遗传,它们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76,0.73,0.95。花瓣数与萼片数、始花期、花冠直径均有极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82,0.576和0.513;重瓣花具有10片萼片,单瓣和复瓣花的萼片数一般为5片。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林子翔  马啸威  吴建国  朱祝军  祝彪  
【目的】探索观赏辣椒杂种优势以及观赏性状遗传规律,促进观赏辣椒新品种培育以及优良性状的保留。【方法】以簇生椒Capsicum annuum ‘Salsa XP Red’卵圆形叶片自交系(P15)与单生椒C. annuum ‘Salsa Deep Orange’披针形叶片自交系(P6)为亲本,配置正交组合P6×P15,反交组合P15×P6,并构建F2群体,研究观赏辣椒果实着生方式、叶形和株型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P6和P15的叶片大小、株高、侧枝数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正反交观赏辣椒F1组合均在株高、株幅和叶片尺寸等性状上表现较高的杂种优势。在正反交的F2群体中,方差最大的5个农艺性状从大到小依次为叶长、单株结果数、叶柄长、株幅、株高,且正反交群体的株型与叶形各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卡方检验表明:正反交F2代群体质量性状分离比结果中,果实簇生性状对单生性状、有限生长对无限生长均为单基因隐性遗传;开展型株型对直立型株型、披针形叶对卵圆形叶均由双基因控制,且具有隐性上位作用。【结论】观赏辣椒杂交亲本与F1代组合在单株结果数、分枝级数等5个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株型变异系数最小,单果果实品质与单株果数变异系数较大,叶长和单株结果数性状的单株间差异最显著。对观赏辣椒重要性状遗传规律分析表明:果实着生方式簇生对单生、有限生长对无限生长是单基因控制隐性遗传性状。图2表8参2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针杉  涂红霞  周荆婷  马艳  柴久凤  王旨意  杨鹏飞  杨小芹  Kumail Abbas  王浩  王燕  王小蓉  
【目的】通过观测分析中国樱桃地方种质‘南早红’(早熟,橙红)和‘红妃’(紫红,综合性状优良)杂交F_1代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探究果实主要性状遗传规律,为优异性状基因挖掘奠定工作基础,也为新品种选育和杂交亲本选择与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和测试分析‘南早红’(NZH)和‘红妃’(HF)正、反交F_1代群体(n=226)果实大小(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颜色(果实花色苷含量)、形状(果形指数)、果实生育期、果柄长度等17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其遗传倾向并预测遗传模式。【结果】正交(‘南早红’ב红妃’)和反交(‘红妃’ב南早红’)F_1群体单果质量分离广泛,分别为2.59—7.46和2.45—6.48 g,但平均单果质量(4.30 g、4.05 g)均小于中亲值(4.58 g)。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杂种优势明显,前者正、反交群体均值分别为14.55%和14.51%,高于亲本HF(12.97%)和NZH(11.36%),超高亲率分别达78.52%和76.09%;可滴定酸在正、反交群体中的均值(0.67 g/100 mL、0.59 g/100 mL)略低于中亲值(0.63 g/100 mL),低低亲率为47.92%和41.94%。F_1果皮颜色也呈现连续变异,包括橙红、红色、紫红和黑紫等类型,以红色为主。果实花色苷含量变异较大,分布范围分别为3.12—112.51和1.80—79.94 mg·kg~(-1)。果实生育期在正反交F_1群体中存在差异,正交的比反交的短2 d。果柄长度表现为超亲遗传,超高亲率分别为49.25%和43.33%。遗传模型预测表明,正、反交11个果实性状最适遗传模型的主基因数目完全一致,果实纵径和果实生育期为1对主基因,其他性状均为2对主基因。【结论】中国樱桃杂交F_1代果实主要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连续分布的数量性状,其中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可滴定酸、花色苷含量呈变小的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果柄长度呈增大的趋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邝炳朝  郑淑珍  罗明雄  林明平  
采用聚合遗传值法,对9年生的印度、秦国、缅甸、尼日利亚等柚木种源9种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保存率外,各种性状在种源之间存在显著至极显著差异,并主要受遗传所控制。生长的早晚期呈紧密相关表明:对苗高进行汰劣性选择和在幼林生长初期作种源的生长评价,具有一定价值。为两个试验点评选的3071、3070、3074、3072、3078种源,在材积生长、质量和生活力方面具有很高的遗传效益,其中3071种源为最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友洪  周安莲  肖丽蓉  肖文福  肖金树  
对我国生产上正在使用的两对春用蚕品种菁松×皓月、871×872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这两对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与审定时比较,健康性相对稳定,其它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茧丝质成绩表现出相当大的变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同品种不同来源间比较,除健康性表现一致外,其它性状表现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山东的菁松×皓月产量最高,丝质最优;四川的871×872产量最高,重庆的871×872丝质最优。建议各省选原种单位扩大饲养蛾区,增大选择力度,注重茧丝质量的选择,并采用异地品系杂交或异地繁育继代的方法,取长补短,维持品种的固有性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龙  汪娅梅  揭红东  马玉申  杨奕涵  丁俊  唐艳仪  吕雪莹  刘小春  揭雨成  
苎麻(Boehmeria nivea)杂交F_1代的性状分离变异十分复杂,为掌握其杂交后代遗传规律,本研究将‘中苎1号’和‘湘饲纤兼用1号’杂交,构建1 012个子代F_1代无性扩繁的群体,并对其杂种优势和混合遗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_1代遗传多样性丰富,各性状的遗传性在正反交中基本一致,属于细胞核遗传。对F_1代杂交群体进行杂种优势分析,发现株高、茎粗、皮厚、单兜有效株数、单兜原麻干重表现出较强的正向优势,更倾向于高值亲本‘中苎1号’遗传,鲜皮出麻率、单纤维细度表现出较强的负向优势,更倾向于低值亲本‘湘饲纤兼用1号’遗传,除单兜原麻干重的超亲优势较强外,其他性状的超亲优势均为负向,以单纤维细度的负向最为显著;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分析,发现株高、单兜有效株数、单兜原麻干重、单纤维细度的遗传可能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主效基因控制,茎粗的遗传可能受两对相等的加性-显性主效基因控制,皮厚、鲜皮出麻率的遗传可能受1对加性-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各性状的遗传力均属于中等遗传率,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了解苎麻F_1代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对苎麻杂交育种和后代优良单兜选育提供工作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尚建立  吕品  王吉明  马双武  
为了明确西瓜果实形状、果肉颜色等7项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相关性,采用西瓜材料B132-8为母本、B133-4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构建后代遗传群体,得到F292株。通过标准化采集后代单株的果实形状、果形指数、果皮覆纹形状、果肉颜色、果肉番茄红素含量、种皮颜色及种子千粒质量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形状、果肉颜色、种皮底色表现出质量性状遗传特征,但F2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定律,分离比例分别为1∶3∶1。果皮覆纹形状、西瓜种子千粒质量表现出质量性状遗传,其中齿条和小种子性状分别为显性单基因遗传。果形指数、果肉番茄红素含量表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特征,F2符合正态分布。相...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万林  李先平  吴毅歆  阎发祥  隋启君  
研究了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块茎产量等8个块茎性状的群体遗传和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单个块茎重遗传的父本遗传力达56.7%,淀粉含量遗传的母本遗传力和亲本间非加性效应分别达40.5%、44.9%,皮色、块茎产量和结薯数遗传的非加性效应分别达69.1%、82.8%、88.8%;肉色、块茎外观和薯形遗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在42.2%—57.8%之间,相差不大。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的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一般配合力选择亲本配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乃荣  陆长苹  李云华  刘文明  李素文  
应用方差—协方差分析法,研究了花椰莱11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遗传进度及性状间的表现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系数,以及在选择单一性状时,单株花球重和成熟期的相关遗传进度,为进一步开展花椰莱育种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向春阳  杜锦  韩芸  孟宪刚  刘均革  
对适于饲用的高油玉米新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有利于饲用高油玉米新品种的选育。试验于2007~2008年在天津市静海县良种场进行,利用NCⅡ设计,对25个杂交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一般配合力方差大小依次为:穗粗、单株鲜重、株高、穗行数、百粒重、穗位高、籽粒含油率、单株粒重、穗长和行粒数,特殊配合力方差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穗长、单株粒重、籽粒含油率、穗位高、百粒重、穗行数、株高、单株鲜重和穗粗。广义遗传率大小依次为:百粒重、穗长、单株粒重、单株鲜重、穗行数、穗位高、穗粗、籽粒含油率、行粒数和株高,狭义遗传率大小依次为:单株鲜重、百粒重、穗粗、穗行数、穗位高、单株粒重、穗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国平  曹寿椿  
采用双亲本杂交遗传设计,运用P1、P2、F1、RF1、F2、RF2、B1、RB1、B2和RB210个世代的材料,对不结球白菜11个质量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叶片深裂对叶片无缺刻为显性,受1对基因控制。(2)叶面有刺毛对无刺毛为显性,叶面皱缩对叶面平滑为显性,叶缘锯齿对全缘为显性,均分别由1对主效核基因和细胞质修饰基因所控制。(3)圆梗对扁梗为显性,由2对核基因和细胞质修饰基因共同控制。(4)直立束腰对直立不束腰为显性,由3对互补基因控制;叶色深绿对黄绿为显性,受3对重叠基因控制。(5)直立对塌地为不完全显性,F1代表现为半直立;有分蘖对无分蘖为不完全显性,F1代表现为中间类型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雪娜  陈希  蒋甲福  陈俊律  管志勇  史玉娇  房伟民  
[目的]通过对非洲菊F1代观赏性状的统计分析,总结性状分离特点,为其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择和杂交配组提供依据。[方法]以12个非洲菊品种配成12个杂交组合,对各组合后代的花色、花序直径、花盘直径、瓣性、花序姿态、花葶长和花葶直径7个主要观赏性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F1代花色发生广泛分离,紫红色的遗传力大于红色,红色的遗传力高于橙色;黄色具有偏母性遗传特性,而橙色、红色、紫红色和白色未表现出明显的偏母性遗传特性;以白色为母本时,复色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合。在瓣性上,半重瓣的遗传力高于单瓣和重瓣。在花序姿态上,平展的遗传力高于下翻和上翘的。F1代的花序直径和花葶长与双亲相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雪娜1  陈希1  蒋甲福1  陈俊律2  管志勇1  史玉娇1  房伟民1*  
摘要:[目的]通过对非洲菊 F1代观赏性状的统计分析,总结性状分离特点,为其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择和杂交配组提供依据。[方法]以 12 个非洲菊品种配成 12 个杂交组合,对各组合后代的花色、花序直径、花盘直径、瓣性、花序姿态、花葶长和花葶直径 7 个主要观赏性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F1代花色发生广泛分离,紫红色的遗传力大于红色,红色的遗传力高于橙色;黄色具有偏母性遗传特性,而橙色、红色、紫红色和白色未表现出明显的偏母性遗传特性;以白色为母本时,复色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合。在瓣性上,半重瓣的遗传力高于单瓣和重瓣。在花序姿态上,平展的遗传力高于下翻和上翘。F1代的花序直径和花葶长与双亲相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娟娟  陈洪伟  王红利  刘克锋  石爱平  
对影响一串红品质的几个性状F1中表现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一串红杂交选育提供指导。以4个自育品种红粉佳人、橙香公主、白马王子、彩铃红和一个国外品种展望紫为亲本,进行不包括正反交在内的双列杂交,配制成10个杂交组合,对F1子代植株性状、花部性状和开花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1株高、茎粗、叶面积、花序粗、花序长、花序轮间距、花轮数、盛花期8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值分别占中亲值的104.87%,126.01%,123.79%,111.09%,147.41%,134.32%,120.84%,94.51%,且有超亲个体大量出现,F1整体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但不同组合杂种优势不同。杂交F1只有红色和紫红色2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