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7)
2023(6032)
2022(5211)
2021(4907)
2020(4179)
2019(9241)
2018(9175)
2017(16299)
2016(10032)
2015(11933)
2014(12070)
2013(11296)
2012(10801)
2011(9819)
2010(10281)
2009(9677)
2008(9814)
2007(9303)
2006(8518)
2005(7992)
作者
(31556)
(26056)
(25989)
(24902)
(16701)
(12754)
(12035)
(10135)
(9975)
(9772)
(8991)
(8787)
(8648)
(8633)
(8493)
(8284)
(8008)
(7872)
(7872)
(7685)
(6782)
(6705)
(6504)
(6303)
(6136)
(6006)
(5983)
(5711)
(5615)
(5418)
学科
(30232)
经济(30175)
管理(26459)
(22440)
(19781)
企业(19781)
方法(11806)
(11657)
教学(11221)
理论(10708)
教育(10309)
中国(10089)
(9831)
数学(9085)
数学方法(8685)
(8554)
(8455)
业经(7240)
学法(6678)
教学法(6678)
(6191)
财务(6176)
财务管理(6156)
(6115)
银行(6082)
(5880)
企业财务(5845)
(5782)
(5739)
地方(5668)
机构
大学(142299)
学院(140753)
研究(51646)
(43947)
经济(42551)
管理(42103)
中国(38954)
科学(35805)
理学(34799)
理学院(34187)
(32958)
管理学(32897)
管理学院(32666)
(29760)
(28494)
(26104)
研究所(25623)
中心(24489)
(23913)
农业(23778)
(23563)
师范(23126)
业大(22980)
北京(21359)
技术(20571)
(20400)
(19506)
教育(18962)
(18583)
师范大学(18181)
基金
项目(85089)
科学(63997)
研究(61139)
基金(57135)
(51807)
国家(51240)
科学基金(41577)
(35226)
社会(33216)
教育(32702)
社会科(30946)
社会科学(30936)
(30606)
自然(28883)
基金项目(28717)
自然科(28173)
自然科学(28160)
自然科学基金(27641)
编号(26103)
资助(24798)
成果(24550)
课题(21124)
重点(20519)
(18086)
大学(17877)
(17806)
(17452)
(17216)
计划(17012)
科研(16669)
期刊
(57056)
经济(57056)
研究(45977)
中国(41811)
教育(36851)
学报(30593)
(27489)
科学(24387)
大学(22511)
(21349)
学学(20336)
管理(19183)
农业(18120)
技术(14434)
(13834)
金融(13834)
图书(10382)
(10098)
职业(9830)
财经(9828)
(8924)
(8623)
经济研究(8223)
业大(8215)
书馆(8075)
图书馆(8075)
业经(8072)
(7144)
论坛(7144)
问题(7002)
共检索到237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仲建维  
学生观念体现智力成长的本质和学生精神生命的存在。因此,学生表达自身观念应该成为受到尊重的一种权利。但以传统认识论和知识观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机制却抑制了学生观念生成和表达的自由。因此,突破这种抑制,在当代认识论和知识观基础上思考一种新的教学机制——研究性教学——就成为必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闵建杰  王世荣  岳辉  李雪松  
高职学生处在一个由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快速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对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学习和能力获得的迫切需要,对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方面需要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我们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实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并特别指出:"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正确认识世间事物、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任何类型的事物都是带有两极的连续统一体,抓住了这一连续统一体的两极,就抓住了该类事物的基本特征。如理性与人性、个体与社会、学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自由与纪律,等等。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人们价值取向的不同,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万海  
尊重学生的价值和需要是一个民族教育昌明的体现。对学生需要的曲解反映出根本的教学观及当前课程变革价值取向的分歧。本文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考证和批驳,在此基础上区分了教育中的两种需要。并进而探讨了不同需要的存在合理性。以及对待课程改革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文森  
阅读、思考、表达是教学过程的本体性、实质性、主体性活动,抓住了阅读、思考、表达,也就抓住了教学的根本。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是三个最基础、最重要、最关键的学习能力,具备了这三种能力,也就真正学会了学习。没有阅读、思考、表达参与的教学只是形式和浅层的教学,缺乏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的学生将是没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读思达教学法"是一种基于、通过、为了阅读、思考、表达的教学法。阅读、思考、表达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既是教学的过程又是教学的结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玉娟  赵丽媛  赵琳  
当前我国失地农民所拥有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相对不足,其利益表达空间狭小、利益表达通道不畅。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关涉社会和谐稳定,引导和规范失地农民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利益有序有效表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仲建维  殷凤  
新课程改革看到了当前教育的去个性化和伤害生命成长原则的特征,因此动机之一就是力促学生作为权利主体的回归。在教育中寻找学生权利,就是引领人去寻找学生的主体性,寻找学生独特的生命价值和力量,而不只是实在法意义上的权利概念。教育史上,尤其是从卢梭开始,就从自然人权的角度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思考,进入20世纪以来,在人权理论背景下,国际社会在推动儿童权利立法和保护方面做了卓越贡献,但是儿童和学生权利的现状不是一首田园诗,当前教育对童年的摧毁和权利主体性的消解积重难返。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良宏  李雁冰  
本文试就预设、控制、生成及其在教学上的表现和关系加以探讨,认为:预设是教学生成的必须,生成的教学是恰当、合理预设的结果和衍生。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都以师生的在场为基点,并以学生的精彩观念和幸福生活为鹄的。控制的教学是非生成性的,它具有去学生性,排斥学生和教师的在场,既是非预设的,也是非生成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周满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蔡惠  胡民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环节中发挥主体作用是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作了探索与实践,即将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划分成自主实践和组织实践两部分,依托网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并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实现由低级学习阶段向高级学习阶段的转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艺  
现代化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中单一、枯燥的讲解,更多的是运用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使教学更为轻松、简单、高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全面地接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性和创造性。文章对教育技术和其发展形势进行了概述,并对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黄耀坤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同时,对"时空观念"的地位也予以明确——"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因历史学科的特殊性,所有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要置于其所处的历史时空下进行考察,才能展现出其真实的历史意义,所以时空观念的培养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是很重要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水平  侯贵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璇  
中国手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表达抽象概念:通过约定俗成的自源性的手势表达;借用汉语成分来表达,如仿译、指拼等;通过其他方式来间接表达,如近义代替、直接解释等。第一种方式的主要实现手段是比喻(metaphor)和借代(metonymy)。它们不仅是修辞手段,更是主要的词义孳乳手段和思维认知方式。认知语言学中对比喻和借代的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手语。手语表达非视觉概念的原则是:力图在事物间建立起相互联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必要时也借用汉语。由于手语是视觉性语言,因此一切非视觉概念的表达最终都必然以视觉意象作为归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