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57)
2023(5519)
2022(4425)
2021(4180)
2020(3366)
2019(7526)
2018(7617)
2017(12343)
2016(7042)
2015(7755)
2014(7679)
2013(6722)
2012(5996)
2011(5220)
2010(5432)
2009(4788)
2008(4651)
2007(4504)
2006(3791)
2005(3192)
作者
(17004)
(14345)
(14096)
(13374)
(9051)
(6673)
(6280)
(5358)
(5296)
(5171)
(4711)
(4702)
(4605)
(4425)
(4395)
(4277)
(4269)
(4149)
(4146)
(4092)
(3638)
(3564)
(3499)
(3272)
(3268)
(3175)
(3133)
(3081)
(2888)
(2852)
学科
管理(25371)
(23758)
(21839)
企业(21839)
(15734)
经济(15723)
技术(14290)
技术管理(11265)
教育(8388)
中国(8135)
理论(7753)
教学(7325)
业经(5906)
方法(5177)
(5060)
学法(4987)
教学法(4987)
研究(4657)
工作(4359)
(4234)
学理(4192)
学理论(4192)
(4122)
学校(3927)
(3731)
(3661)
地方(3635)
产业(3582)
数学(3557)
农业(3533)
机构
大学(86614)
学院(85985)
管理(33382)
(28678)
理学(28521)
理学院(28224)
经济(27854)
管理学(27689)
管理学院(27512)
研究(25033)
(17650)
中国(17154)
(15078)
科学(14635)
(14466)
师范(14356)
(13630)
技术(12992)
(12017)
教育(11784)
中心(11638)
职业(11213)
业大(11159)
北京(11131)
(10978)
师范大学(10672)
财经(10203)
(10006)
研究所(9919)
(9645)
基金
项目(58353)
研究(49816)
科学(46714)
基金(37647)
(31306)
国家(30927)
社会(29262)
科学基金(27866)
社会科(27648)
社会科学(27643)
(27328)
教育(26695)
编号(21739)
(21549)
基金项目(20346)
(19611)
成果(18805)
课题(17154)
创新(16996)
自然(16290)
自然科(16016)
自然科学(16014)
自然科学基金(15769)
(14877)
项目编号(13944)
规划(13474)
重点(13472)
资助(13122)
(12917)
高校(12459)
期刊
(32398)
经济(32398)
教育(29378)
中国(28760)
研究(27505)
管理(16234)
技术(11426)
(11000)
学报(10246)
科学(9759)
大学(8965)
(8668)
职业(8648)
图书(8474)
科技(8012)
学学(6976)
(6685)
论坛(6685)
书馆(6347)
图书馆(6347)
高等(6249)
农业(6247)
业经(5840)
(5343)
金融(5343)
高等教育(5063)
技术经济(4999)
成人(4961)
成人教育(4961)
财经(4830)
共检索到137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少亚  陈海宁  
高校在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遇到了传统教育活动和观念的挑战,同时也受到 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认识误区等问题的影响。创新人才培养活动的关键是实施者对创新教育观 念提升和对传统人才培养理念的超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小先  郭传杰  江崇廓  刘乃泉  
高等教育观念的代谢和更新,是人类对教育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伴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则是教育改革的深化,教育工作的大发展。因此,观念的力量对高等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等学校贯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尧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等教育在探索中不断改革,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质量稳步提高。但是,展望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如何从观念更新入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大批杰出拔尖人才,值得瞩目和期盼。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史秋衡   李瑞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引领,又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其价值目标在于实现社会价值导向与个体发展需求的统一。当前,高校在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仍存在不足,需从高校分类发展、学科特色建设、个性化课程、一流师资以及通识教育等育人要素上着力优化,培养具有完整知识结构、浓厚专业志趣、杰出创新能力、深厚家国情怀的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在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要求和新时代人人成才、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诉求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转变观念,从系统化、全局性的思维出发,考虑从加强理论研究与政策设计引领、多元分类实践模式创新、协同贯通网状体系构建等路径建设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和教育生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轶坤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科研的主体力量,如何加强青年教师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青年教师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长林  
高职院校要培养创新人才,牵涉多方面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美国托兰斯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是一种正相关,即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没有创新的"师傅",就没有创新的"徒弟"。而我国高职教育由于办学历史不长,大部分教师是随着中专升格才转为高职院校教师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实践能力较弱,整体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高职院校要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就必须重视创新型教师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明  
以色列资源比较短缺,人口数量不多,然而科技创新却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通过对以色列的考察不难看出,它强国最基本的保障就是发展教育,国家在发展中较为注重人才的挑选与培养,不断创建人才培育和科技创新的战略模式,力求把科研成绩全部转化为科技成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荣明  陈学慧  牛珩  范玉妹  
增强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协同与互动,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北京科技大学开创出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2+X"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贵成  卢章平  刘会霞  
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崛起和腾飞的必然选择,更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历史重任。江苏大学是以工科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近几年来,学校以大工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工科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实际,进一步明晰了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特点,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新思路和新理念为指导,深入探索工程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小红  郭威  李思经  梁峰  杨大飞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构建"教育投入—实践投入—人才产出"的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采用微观调查数据,检验各潜变量和结构变量的结构关系,获得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关键路径。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对社会教育影响程度大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实践投入具有显著影响,对实践创新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理论创新的影响程度。实践创新对人才产出具有直接正向显著影响,其他要素以实践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影响人才产出效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为"学校教育—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旦  
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在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支撑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深化高等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实施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应加快理念转变、加强课程建设、重视师资培养、完善资源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质量问题逐渐突显,并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综观最近一段时期人们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二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两个方面的内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一方面要在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的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勇  
大学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由于受许多阻碍因素的制约而出现了一种梗滞局面或"高原"现象,难以继续深化。追根溯源,人才培养观念的陈旧与落后仍是根本致因。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一些新的人才培养观念不断形成,需要我们给以及时的吸纳与更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鲁石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着政策空转、异化与固化困境的严峻考验,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借助生态学、心理学、移动互联等视角来交叉审视,高校、政府、企业应从多个维度协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坚持社会需求的根本导向,立体化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生态体系,多渠道、分层次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智慧型创新人才,合力推动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德忠  
创新人才培养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工程。本文回顾了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对科技创新投入和创新效率的影响,分析了制约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并从强化创新观念、对高校进行科学分层与定位、建立健全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创新人才培养规模等方面提出初步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