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054)
- 2023(18521)
- 2022(15754)
- 2021(14757)
- 2020(12492)
- 2019(28488)
- 2018(28123)
- 2017(54328)
- 2016(29343)
- 2015(32852)
- 2014(32447)
- 2013(31843)
- 2012(28983)
- 2011(25794)
- 2010(25791)
- 2009(23947)
- 2008(23691)
- 2007(20785)
- 2006(18364)
- 2005(16428)
- 学科
- 济(119061)
- 经济(118885)
- 业(106153)
- 管理(100846)
- 企(94973)
- 企业(94973)
- 方法(54132)
- 数学(44088)
- 数学方法(43500)
- 财(38755)
- 农(36097)
- 业经(34930)
- 中国(29287)
- 务(27153)
- 财务(27076)
- 财务管理(27032)
- 制(26850)
- 企业财务(25670)
- 农业(24785)
- 技术(22215)
- 理论(21968)
- 学(21560)
- 和(20877)
- 地方(20499)
- 贸(19912)
- 贸易(19901)
- 划(19848)
- 体(19841)
- 易(19347)
- 策(18638)
- 机构
- 学院(413413)
- 大学(412171)
- 管理(168748)
- 济(166762)
- 经济(163251)
- 理学(145617)
- 理学院(144094)
- 管理学(141729)
- 管理学院(140952)
- 研究(130887)
- 中国(100637)
- 京(86915)
- 财(81020)
- 科学(78601)
- 农(65355)
- 财经(64220)
- 所(63834)
- 江(61317)
- 中心(60288)
- 业大(59916)
- 经(58413)
- 研究所(57502)
- 北京(54413)
- 范(51590)
- 师范(51125)
- 农业(50921)
- 经济学(49732)
- 州(48755)
- 院(47845)
- 财经大学(47700)
- 基金
- 项目(279169)
- 科学(221559)
- 研究(206955)
- 基金(204477)
- 家(176814)
- 国家(175127)
- 科学基金(152646)
- 社会(131671)
- 社会科(124812)
- 社会科学(124778)
- 省(108705)
- 基金项目(108375)
- 自然(98773)
- 自然科(96514)
- 自然科学(96491)
- 教育(95051)
- 自然科学基金(94787)
- 划(90460)
- 编号(84546)
- 资助(83457)
- 成果(67998)
- 部(61975)
- 重点(61624)
- 创(59800)
- 发(58519)
- 课题(57132)
- 创新(55336)
- 制(54606)
- 国家社会(54262)
- 教育部(53844)
- 期刊
- 济(185913)
- 经济(185913)
- 研究(121605)
- 中国(78163)
- 财(66633)
- 管理(66285)
- 农(60877)
- 学报(60686)
- 科学(57595)
- 大学(47864)
- 学学(45129)
- 教育(43869)
- 农业(41923)
- 技术(37961)
- 融(36204)
- 金融(36204)
- 业经(32091)
- 财经(31962)
- 经济研究(28252)
- 经(27345)
- 问题(24145)
- 业(23429)
- 技术经济(21167)
- 现代(19662)
- 财会(19661)
- 理论(19490)
- 版(19380)
- 科技(19346)
- 图书(19030)
- 商业(18318)
共检索到608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谭跃 王翔
以往关于我国民营企业控制权之争的研究多关注的是冲突各方的博弈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鲜有涉及到思想观念和文化的层面。文章通过雷士照明三次控制权之争的案例,首先剖析了冲突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我国民营企业家的传统观念与源自西方的现代企业理论的观念冲突,利益需求的冲突则是观念冲突的外在表现;然后剖析了冲突中折射出的民营企业家观念性格、法规意识、文化知识、行为方式等会阻碍公司规范运营、科学管理的特质;最后就提高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完善公司治理、妥善安置控制权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安维东
家族企业引入机构投资者是其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以往研究大多认为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能够缓解代理问题,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本文通过对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案例的分析,发现在股权制衡下,机构投资者为改善企业的治理状况而采用引入战略投资者、更换管理团队、驱逐创始人股东等手段,却因为无法获得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支持而无法有效发挥治理效应。本文认为,在我国家族企业中,股权制衡情况下机构投资者与家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容易引发控制权争夺;由于我国家族企业中存在的社会资本控制链,机构投资者发挥其治理效应仍存在困难;应注重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梁上坤 金叶子 王宁 何泽稷
民营企业的控制权归属与争夺是近年来国内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社会资本对于控制权争夺重要性日渐得到认可的情况下,这一重要资源的"黑匣"仍未被完全打开。本文借助雷士照明创始人多次被驱逐,成功或失败回归公司的经历,从个人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资本契合度以及资产专用性两个视角,具体分析了企业社会资本断裂与重构的原因、过程和后果,并提出社会资本重构应遵从资产专用性由低到高的框架,以降低断裂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为中国背景下社会资本的后续研究及实务界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浩 刘明
文章基于雷士照明股权争夺的案例,从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非正式契约的视角,深入的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原因、动机和作用。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不仅能够更好的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能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公司的良性发展,很好的契合了当前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趋势并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文超
以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为案例进行研究,本文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独特优势。研究表明:在正式治理机制失效和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下,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给企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治理途径。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可以有效发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特殊作用,并充分利用关系治理这一途径寻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均衡。本文拓展了公司治理的传统模式,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非正式治理提供了现实启示。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人力资本 利益均衡 关系治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细雄
文章以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为背景,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剖析了家族企业治理转型过程中因创业家族控制权让渡而引发的控制权私利及其诱发机理,并进一步构建模型揭示了投资者权益司法保护制度和经理人诚信与声誉机制两类制度因素对经理人控制权私利行动和创始家族控制权让渡决策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无论是权益司法保护,还是市场声誉机制都对经理人控制权私利行动产生显著约束,进而对创始家族控制权让渡和家族企业治理转型进程产生影响,即司法保护制度和经理人市场越发达,创始家族向职业经理人让渡的企业控制权越多,家族企业治理转型进程越顺利。
关键词:
控制权配置 制度环境 家族企业治理转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细雄 刘星
以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为背景,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家族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模式及治理后果。研究表明:随着规模扩大、参与国际竞争程度提升,传统家族权威治理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引入职业经理人是我国家族企业治理转型的必然趋势;诸如国美等治理实践中频发的"控制权冲突",根源并不在创始家族的控制权让渡,而是源于权力制衡缺失引发的控制权私利;优化权力配置,形成核心控制权、一般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之间的合理匹配与均衡,是实现创始家族和职业经理人互惠相容,确保治理转型成功的关键与微观基础。本文从控制权视角深化了对家族企业治理的理解,也为化解当前我国家族企业"集体转型之痛"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洪青
民营企业与外商建立合资企业是民营企业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在东部发达地区的实践也已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国际合作方式,但合资企业的控制权问题是一个重要而且敏感的问题。本文从控股权与控制权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民营企业在合资过程中控制权问题。在此分析框架下,根据我们在宁波地区所采集的实证调查数据,解读了民营企业与外商合资经营中控股权和控制权安排的现实问题,并得出结论和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合资 股权 控制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桂锋
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事件作为我国现代商业社会的一个经典案例,对于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的我国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剖析该案例中职业经理人与创始股东之间争夺控制权的动机和行为,从公司治理角度分别探讨了职业经理人与创始股东以及民营上市企业之间存在的治理困境。以期为深化对职业经理人促进公司治理发展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郝云宏 汪茜
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问题是当前中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推进市场化所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伴随着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民营资本作为第二大股东力量的不断增强,如果不能有效权衡二者之间的股权关系就会直接导致控制权纷争,从而引发治理效率缺失。解决国有股权和民营股权的激励相容问题,需要我们明晰二者之间股权制衡的动因、路径以及形成的最终绩效。本文以股权分置改革后的"鄂武商"为案例,根据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借鉴股东关系理论,探讨上市公司民营第二大股东对国有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民营参股股东与国有控股股东进行适度控制权争夺是符合效率原则的市场化行为,其制衡动因受到股权性质、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章卫平
由股权质押引起的控制权转移风险事件引起了市场的关注,相关的分析研究也不断增加,文章以相关理论为基础,从股权质押角度进行了民营企业控制权转移风险的案例分析。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控制权转移 风险 股权质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伟华 王斌 宋春霞
已有关于股东关系和控制权配置的研究大多基于股东的财务资本投入。基于股东资源并以民营上市公司雷士照明的控制权争夺为案例,分析民营企业股东间发生控制权争夺的原因,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大股东之间具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群体属性,维持其关系的核心在于股东资源及其相互依赖性。大股东间矛盾及其控制权争夺,源于股东资源投入与其期望回报间的"差异",当掌握公司实际控制权时,大股东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的内在动机将可能显性化,最终导致公司控制权争夺。而这种控制权争夺影响着大股东间关系的再协调和公司治理的动态调整。
关键词:
股东资源 实际控制权 控制权争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晶 张书博 祝丽敏 王明
在现代企业治理中,实际控制人往往采用"股权控制"与"社会资本控制"相互配合的手段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导致控制权不等于控股权的现象频频出现。承续前期研究,本文进一步将社会资本划分为个人社会资本和组织社会资本,并创造性地提出个人社会资本与组织社会资本契合度的概念。本文发现:实际控制人个人社会资本与组织社会资本的契合度会影响企业实际控制权的稳定性:实际控制人应将努力的焦点汇聚在如何使得自己的个人社会资本与企业的组织社会资本同步提升、同步发展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素 陈梦媛 崔淼
中国本土合资企业在遭遇国内发展的"天花板现象"后,应该如何调整利益分配以调动股东积极性,整合股东全球资源,促进股东利益的深度融合和持久性合作,是一个理论界和实践界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从资源和竞合观结合的角度,在构建了中外合资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利益重构理论分析框架后,以四家案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的分析方法,对利益重构的影响机理和实现路径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合资企业的控制权结构、与海外子公司间的竞合冲突以及两者的交互效应会对利益重构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并细分为竞争型、调整型、退出型以及共生型四种利益重构的演变路径。此外,利益协调(利益退让和补偿)以及股东关系控制机制(例如互惠倾向、关系和谐度...
关键词:
利益重构 控制权结构 竞合冲突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燕志雄 费方域
在企业融资中,企业家不仅关心项目的货币收益,而且关心非货币收益,而投资者仅仅关心货币收益。考虑到双方的融资合同是不完全的且企业家受到财富约束,一份初始的激励合同通常无法解决双方存在的潜在利益冲突。作为一个结果,控制权安排(即谁做出关键性决策)是金融合同的一个重要维度。Aghion-Bolton(1992)集中于事后有效率。他们证明了,条件控制在一些环境下是均衡的控制权安排。然而,Hart(2001)提出了一个质疑:他们的模型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变量,即努力。通过引入企业家的事前努力,本文解释了为什么控制权在坏状态而不是在好状态转移给投资者。更进一步,本文发现,金融约束的程度大小决定了项目的均衡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