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
2023(1293)
2022(1033)
2021(1133)
2020(849)
2019(1811)
2018(1760)
2017(2950)
2016(1771)
2015(1830)
2014(1894)
2013(1861)
2012(1713)
2011(1632)
2010(1657)
2009(1721)
2008(1686)
2007(1466)
2006(1421)
2005(1380)
作者
(5048)
(4160)
(4110)
(4081)
(2691)
(1993)
(1838)
(1721)
(1590)
(1429)
(1418)
(1401)
(1391)
(1383)
(1371)
(1295)
(1255)
(1249)
(1237)
(1221)
(1195)
(1062)
(1057)
(991)
(976)
(938)
(926)
(914)
(895)
(855)
学科
(6225)
(6064)
经济(6061)
理论(2958)
管理(2698)
教育(2680)
经济学(2428)
(1993)
中国(1939)
(1844)
企业(1844)
教学(1674)
方法(1546)
(1351)
图书(1314)
书馆(1283)
图书馆(1283)
学法(1169)
教学法(1169)
思想(1073)
研究(1032)
政治(1017)
业经(993)
学理(971)
学理论(971)
(966)
图书馆学(940)
(892)
(815)
数学(804)
机构
大学(27511)
学院(25428)
研究(9836)
(7937)
经济(7697)
管理(6772)
科学(6733)
中国(6276)
(6013)
(5590)
师范(5540)
理学(5366)
理学院(5240)
(5178)
管理学(5076)
管理学院(5019)
研究所(4725)
师范大学(4568)
教育(4552)
(4327)
(4246)
中心(4069)
北京(3918)
(3809)
业大(3372)
农业(3327)
(3281)
(3143)
技术(3138)
经济学(3076)
基金
项目(14213)
研究(10788)
科学(10361)
基金(9253)
(8168)
国家(8085)
社会(6328)
科学基金(6277)
教育(5853)
社会科(5814)
社会科学(5814)
(5470)
成果(5083)
(4813)
编号(4771)
基金项目(4298)
资助(3781)
自然(3542)
课题(3530)
自然科(3436)
自然科学(3435)
重点(3383)
自然科学基金(3377)
(3177)
项目编号(3103)
大学(3096)
(3061)
(2898)
(2869)
(2781)
期刊
(10433)
经济(10433)
研究(8786)
教育(7448)
学报(6347)
中国(6147)
大学(4487)
科学(4329)
(3856)
学学(3835)
图书(3648)
(3295)
书馆(2786)
图书馆(2786)
农业(2647)
管理(2577)
财经(1969)
(1933)
技术(1926)
(1769)
经济学(1660)
经济研究(1593)
情报(1556)
业大(1534)
职业(1484)
(1404)
社会(1404)
论坛(1404)
(1400)
科技(1281)
共检索到41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孙周兴  
狭义的当代艺术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落幕,但它的意义和影响未曾消隐,反而拓展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隐而未显的是,当代艺术是以20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的重大革新为观念前提的,广义现象学(包括实存哲学、阐释学、解构理论等)构成当代艺术的哲学基础。当代艺术何以是现象学的?因为广义现象学对观念(本质)的直观性的理解,特别是其中所蕴含的直接性、关联性和行动性要求,正是博伊斯所谓“扩展的艺术概念”的基本内容。由此我们就为作为“观念艺术”的当代艺术作了一次辩护;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当代艺术完成了尼采所开启的艺术-哲学关系的重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才庶  
当代艺术哲学中关于媒介的本质与作用问题产生了不同争论。“媒介特殊性”源于莱辛诗画界限之说,强调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特定媒介。当代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对“媒介特殊性”进行了持续批判,提出要“忘掉媒介”。他强调不同媒介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却只是把媒介看作物理材料。“媒介特殊性”理论在当代艺术哲学中复苏,“媒介之巢”与“媒介轮廓”之说相继被提出,它们不再把媒介看作材料,而是把媒介视作技术、资源和符号的统一。从总体上讲,当代艺术哲学中的这一媒介之辩还是把媒介视作艺术表达的工具。只有超越媒介工具论,才能超越媒介之辩。媒介包括物质基础与语言符号两个层面,审美感知经由媒介之途抵达多元的艺术实践。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洛齐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意大利亚太艺术委员会委员香港艺术与人文科学出版社总编2001年获第三届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美迪奇"国际当代艺术奖2004年获首届美术文献中国百位艺术家十年经典提名展"提名奖"获日本富士山国际水墨艺术展国际当代"优秀作品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霍玉  
日趋多元化的文化审美风尚激发了当代艺术发展的潜力与活力,而符号学作为极具现代化的包容性理论体系赋予了艺术学学者更加全方位的视角,帮助其脱离传统的具象化、实体化研究思维,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多元诠释与精准定位。由加拿大籍华人段炼编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视觉文化:从艺术史到当代艺术的符号学研究》一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姜怡翔1962年生,山东海阳人。1981年考入西安美术学院,1985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现任国画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联委员、陕西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西安市青年美协副主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良华  
现象学的核心精神是"意识现象学",教育现象学的核心精神为直觉教育学。人的最宝贵的元素是意向性,为了保护人的意向性,人需要悬隔杂念,守护自己的赤子之心。为了重新恢复人的直觉和相关的智慧,教育学需要有新的转向即现象学转向。教育现象学的使命是重新恢复人的智慧。智慧诞生于空灵的直觉而并不来自循序渐进的积累。不过,人仅仅只有发达的意向性仍然不够。发达的意向性可以成全诸种"神童"的出现,但"神童"的出现如果以身体的孱弱、与他人交往的无能作为代价,反不如节制人的直觉,限制人的意向性,让人展开"非意向性"的生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轶  
随着现当代艺术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我国艺术教育为了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之需,开始进行艺术课程改革,以人自身为中心的价值观教育逐步深入人心。在美术教育领域也要拓宽其教学内容,积极引入当代艺术,建构中国当代学校美术教育体系,把当代艺术融入学校美术教育之中;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还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许剑雄  余慧  
当代艺术陶瓷作为艺术品的一个种类,由于其特殊商品的属性,制定价格比较复杂。试图从当代艺术陶瓷的一些主要定价方法入手,分析定价主体、定价目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而阐述运用这些方法应注意的问题,为合理构建当代艺术陶瓷定价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晓丽  
人类世的显著特征是在“人类能动性”视野下,后工业时代技术发展对地球产生的不可逆转之影响,以及“身体”与“社会”在“归化”和“社会关系重塑”的双重变化之间再次交替。在此影响下,身体的边界不断扩展,身体正在转变为一个与技术、文化和社会交织的物质网络,这一特征引发了身体在当代艺术中的转向,即身体—环境、身体—技术,以及物质—话语三个主要向度,这三个向度同时触及了身体的重新定义对当代艺术创造性发展的拓展之维,以及身体政治的有效性对未来艺术发展的引导之维,它们共同为当代艺术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面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化  
当代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的最大学术难题是如何确立自身的"合法性"。广义的"艺术设计学"是一门科学,它通过融合多种学科促成了"科学技术"及"文化艺术"在精神、物质产品供应领域的统一,并广泛地渗透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层次,几乎每一个行业系统都离不开对应艺术设计专业的支持。然而,艺术设计视阈下的"科学生产力"既定事实并不足以隔绝工艺美术教育的同质性。在40余年的改革开放历程里,高校"工艺美术教育"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俊  
空间经过现象学的阐释,突破了传统的主客二元的认识论模式而转向与主体和身体紧紧铆合在一起的意义空间,客观的空间被还原到主体意识和身体维度,进而成为包含人的存在、物、世界在内的因缘整体的一个部分,成为意义发生的渊薮。空间的主体化和意义化解读使得空间成为批判哲学的话题,围绕着主体生存的空间距离辩证法、公共空间、城市空间与资本逻辑、空间与权力、被空间形塑的个人经验和社会形式等论题,当代空间哲学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展开,并在当代艺术中得到了具象的呈现,立体派抽象画、空间主义、蒙太奇电影艺术、折叠建筑都是艺术实践对于二十世纪空间哲学的回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建波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向更高水平迈进,社会对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数十个领域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推动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大规模高速发展。但现实中,大部分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因缺乏创新能力、电脑软件操作技术或艺术设计实践经验而无法胜任艺术设计工作。这种现象表明我国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整体上偏离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目标,因此,重新审视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已刻不容缓。由王大为、陈明明与陈姝潓合著的《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探索》(九州出版社,2018年5月版)分艺术设计教育起源、我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策略这三个层面来总结艺术设计教育规律。本书对我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俊伶  刘海燕  
文章从中国当代艺术歌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入手,分析了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挥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途径:开设中国艺术歌曲相关课程,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组织音乐实践活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从柱  吴秋芬  周采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在多元化格局构成中总体上表现出广义现象学的认识论旨趣。广义现象学认识论,概略地说,就是以怀疑的知识态度和严格的科学精神,放弃前见观念和预设理论,实现对现象或事物本身的直观洞察与意义建构的一种认识论路线,是对传统本质主义认识论的否定和超越,直接导向了现代哲学在人学维度上的本体论重构,为教育学认识论转向提供了新路径。以广义现象学的多向度理论视域为认识论出发点,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理论建构的生动景象。在不断拓展的广义现象学认识论意义上,教育学研究需要在个体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生命教育学、生态教育学和实践教育学方面有新建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严珺  计臣  
经过两年的"寒冬"调整,2013年国内拍卖市场由冷趋热。2013年春拍,我们既看不到艺术品的天价频出,也看不到激烈调整之时的泥沙俱下,市场在重回理性之后呈现不温不火的状态。而10月开始,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