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0)
- 2023(15614)
- 2022(13193)
- 2021(12340)
- 2020(10435)
- 2019(24225)
- 2018(24090)
- 2017(44855)
- 2016(24934)
- 2015(28460)
- 2014(28749)
- 2013(27802)
- 2012(25754)
- 2011(23580)
- 2010(23728)
- 2009(21952)
- 2008(21489)
- 2007(19268)
- 2006(16886)
- 2005(15412)
- 学科
- 济(112113)
- 经济(111984)
- 管理(71614)
- 业(63720)
- 企(53367)
- 企业(53367)
- 方法(46978)
- 数学(41562)
- 数学方法(41033)
- 中国(30590)
- 财(27996)
- 农(25205)
- 学(25041)
- 地方(22965)
- 业经(21972)
- 制(21694)
- 教育(21625)
- 理论(18636)
- 务(16988)
- 财务(16931)
- 财务管理(16888)
- 贸(16841)
- 贸易(16834)
- 农业(16464)
- 易(16295)
- 企业财务(16025)
- 体(15683)
- 环境(15584)
- 和(15359)
- 银(15342)
- 机构
- 大学(360809)
- 学院(355378)
- 济(148709)
- 经济(145570)
- 管理(132199)
- 研究(122113)
- 理学(113630)
- 理学院(112288)
- 管理学(110238)
- 管理学院(109528)
- 中国(86979)
- 京(75832)
- 科学(71858)
- 财(69413)
- 所(60810)
- 中心(55557)
- 江(55012)
- 研究所(54969)
- 财经(54917)
- 农(53677)
- 范(53411)
- 师范(52950)
- 经(49628)
- 业大(49384)
- 北京(48063)
- 经济学(46858)
- 院(43615)
- 师范大学(43164)
- 州(42452)
- 农业(41960)
- 基金
- 项目(231998)
- 科学(184374)
- 研究(174127)
- 基金(167403)
- 家(144475)
- 国家(143209)
- 科学基金(123123)
- 社会(110726)
- 社会科(104811)
- 社会科学(104785)
- 省(91429)
- 基金项目(87672)
- 教育(87030)
- 划(78011)
- 自然(77723)
- 自然科(75894)
- 自然科学(75872)
- 自然科学基金(74517)
- 编号(71668)
- 资助(68423)
- 成果(60440)
- 重点(53596)
- 部(53473)
- 课题(51845)
- 发(50611)
- 创(48302)
- 教育部(46854)
- 制(45443)
- 国家社会(45360)
- 创新(45081)
- 期刊
- 济(165869)
- 经济(165869)
- 研究(113984)
- 中国(75333)
- 教育(61592)
- 财(56314)
- 学报(52322)
- 管理(49001)
- 科学(48038)
- 农(47499)
- 大学(41223)
- 学学(37602)
- 技术(35767)
- 农业(31705)
- 融(29906)
- 金融(29906)
- 财经(28401)
- 经济研究(26895)
- 业经(24554)
- 经(24481)
- 问题(21433)
- 技术经济(18225)
- 统计(17882)
- 业(16623)
- 贸(16493)
- 职业(16086)
- 理论(16057)
- 版(16054)
- 策(15982)
- 图书(15429)
共检索到538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罗必良 曹正汉 张日新
教育观念具有重要的制度性作用,而精英人物在教育制度形成与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育精英通过传播、创新教育观念,主导教育制度安排的建构行动。在教育制度安排的建构过程中,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制度变迁的路径:由改进效率的潜在机会所引起的教育制度变迁;由外部竞争压力引起的教育制度变迁;因思想观念中手段与目标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教育制度变迁;因制度的结果违背人类终极价值而引起的教育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少刚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凭借互联网无边际、低成本、易介入、广参与的特点和世界著名大学的旗帜,引发了世界对高等教育变革的新一轮热议。一个快速崛起的在线高等教育课程市场向百年形成的大学学历学位市场发起了挑战,直击班级式教学、校园教育、课程管理认证、校际跨境服务等传统教育观念和高校管理制度。理性地看待MOOCs,迎接网络IT应用给教学方式带来的变化,反思大学管理制度,建构中国自己的网络教育模式,以适应互联网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带给大学的结构性变革,这不仅影响了研究型大学,也影响到教学与技术应用型大学、高职院校和正在建设中的开放大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庆明 袁天睿
作为主要研究人们的消费活动规律的消费经济学对于制度是如何影响消费的这一重要问题,几乎没有做专门、系统的研究。消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经济学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其假设前提过于抽象和脱离实际。将制度视为既定就是其抽象的假设前提中重要的组成内容。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在一个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不同的制度必然会对人们的行为和经济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自然也包括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绩效的影响。要进一步提高消费效率,需要减少消费上的制度限制,进一步清晰公款消费支出的产权,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包含在商品中的交易费用和人们交易中的交易费用。
关键词:
消费经济学 制度 交易费用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显未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理论工具,制度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及其经济功能的有界性为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起始空间。在制度环境中承载着重要角色的意识形态,存在着两种变迁的方式,并且在其变迁过程中极易表现出与其他制度安排不同的路径依赖。从对意识形态理论的探讨中,可以发现意识形态对社会成员的经济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书明 蔡萌萌
我国频发的水危机既是水环境作为居住地、供应站功能而引发的生态破坏问题,也是作为废物库功能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河长制是地方政府为了重新恢复环境三大功能协调运行而发明的一项有效的实用制度。河长制因其简单易行,很快在全国形成扩散效应。河长制是源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河长制的优缺点:优点是职责归属明确,权责清晰;是合理的路径依赖基础上的制度创新;铁腕治污提高治污效率;创新扩散机制值得提倡。河长制本身存在制度缺陷:无法根除委托-代理问题;缺乏透明的监督机制;容易出现利益合谋;忽视了社会力量;行政问责很难落实。河长制综合考虑了地方权力结构与环境现实,充分利用行政长官手中的权力带...
关键词:
环境功能 河长制 新制度经济学 委托代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波
政府审计公告制度是政府审计监督机制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实质上是一种政府承诺。这一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承诺的可信程度。要提升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有效性,必须构建相关的制度保障,包括赋予自由裁量权、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和改进审计公告制度的细节等。
关键词:
政府审计公告 新制度经济学 可信承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苏奎
美国次贷危机及由此引发的金融风暴,波及到了全球。本文通过对次贷、次贷危机和危机路径的实证分析,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运用经济变迁过程、制度变迁及路径依赖相关理论,深入探讨危机成因的制度根源,进而引发制度建设的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婷 安德宁 颜华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与农民资金需求的增长形成矛盾,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弥补了农村金融制度的不足,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演进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不同于以往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解决道德风险问题,同时会提高社员福利,但是在演进过程中运作不规范,发展缓慢。
关键词:
农村资金互助社 制度变迁 制度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孝凡 吕杰 王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财政逐年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是财政支农效率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财政支农效率一直是学术界及各级政府开展研究的热点问题,这些研究更多的是从实证方面分析财政支农的效率。本文试图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制约财政支农效率提高的各种因素,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农 效率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苏冬蔚 贺星星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企业社会责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逐利行为进行非正式约束的一种必然的制度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理论假设,然后以2009年度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350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经验分析,发现社会表现较好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正面影响显著小于非国有上市公司。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冰 刘志民
同为发达市场经济体,为何德国企业与高职教育机构形成了高水平的产学合作,而英、美国家企业与高职产学关系反而不那么紧密?为何韩国与我国台湾地区高职领域的产学关系主要来自政府引导?本文试图以新制度经济学和技能形成理论回答如下问题:第一,就某个经济体而言,什么样的技能需求具有"一定程度的技能专用性",从而引发多数企业自发的产学合作需求;第二,什么样的制度性因素减少了企业投资于工作技能的不确定性,从而保护企业与职业院校基于技能的产学合作;第三,哪些因素构成了高职产学关系治理变迁的动力。研究发现:从短期来说,企业与高职的产学行为要服从于现实的中间技能需求;从长期来看,则更受制于技能形成制度,且这种技能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开旺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非正式制度壁垒影响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总结三个方面的壁垒: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缺陷;行业协会的地位尴尬;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合作方面的态度不积极。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与对策:进一步重视职业教育,营造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环境;加强行业协会方面的立法和规章制度建设,突出行业协会的非营利性,鼓励其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出台有利于行业协会与职业院校联动的具体支撑政策,促进职业院校转变观念,主动邀请行业协会参与教育活动;加强行业协会自身能力建设,更好地为校企服务。
关键词:
行业协会 职业教育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吴迪 朱华成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通过梳理分析中日两国汇率制度改革历程,可以发现两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存有共性:汇率制度从固化到自由的转变、汇率制度改革与货币国际化进程紧密相关以及汇率制度选择综合多方政策进行。同时,两国汇率制度在交易成本支出、制度变迁顺序以及汇率制度市场供求双方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借鉴日本汇率制度选择的历史经验,中国在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不能忽视交易成本因素,应注重选择适宜的制度变迁时机,并且需要制定长远的战略目标。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俊豪 朱晓玲 陈海彬
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与效率的重要举措,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公用事业PPP模式的推行中,民营企业参与PPP面临许多隐性壁垒,难以充分发挥PPP模式的功效。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民营企业参与PPP面临的一系列非正式制度壁垒,并提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的制度创新建议,以提高民营企业参与PPP的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