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12)
- 2023(16796)
- 2022(14317)
- 2021(13436)
- 2020(11098)
- 2019(25779)
- 2018(25457)
- 2017(48082)
- 2016(25651)
- 2015(28881)
- 2014(28514)
- 2013(28553)
- 2012(26554)
- 2011(24344)
- 2010(24208)
- 2009(22542)
- 2008(21707)
- 2007(18872)
- 2006(16753)
- 2005(15081)
- 学科
- 济(123104)
- 经济(122985)
- 管理(75732)
- 业(70844)
- 企(59022)
- 企业(59022)
- 方法(51699)
- 数学(45231)
- 数学方法(44877)
- 中国(33092)
- 农(27647)
- 财(25623)
- 地方(25620)
- 业经(24624)
- 学(23516)
- 贸(21537)
- 贸易(21522)
- 易(20850)
- 技术(20761)
- 制(19525)
- 农业(18539)
- 融(17650)
- 金融(17649)
- 和(17522)
- 理论(17333)
- 环境(17235)
- 银(17084)
- 银行(17043)
- 行(16401)
- 地方经济(15416)
- 机构
- 大学(373615)
- 学院(367917)
- 济(163530)
- 经济(160483)
- 管理(146265)
- 研究(129646)
- 理学(126704)
- 理学院(125303)
- 管理学(123443)
- 管理学院(122765)
- 中国(98176)
- 京(79543)
- 科学(75677)
- 财(71631)
- 所(64184)
- 研究所(58329)
- 财经(57784)
- 中心(57668)
- 农(53594)
- 经(52776)
- 江(52299)
- 北京(51135)
- 经济学(51110)
- 业大(50625)
- 范(48238)
- 师范(47878)
- 院(46743)
- 经济学院(45915)
- 财经大学(43166)
- 州(42040)
- 基金
- 项目(248499)
- 科学(197387)
- 研究(183938)
- 基金(183254)
- 家(158872)
- 国家(157610)
- 科学基金(135987)
- 社会(119663)
- 社会科(113615)
- 社会科学(113589)
- 基金项目(96598)
- 省(93809)
- 自然(86101)
- 自然科(84140)
- 自然科学(84124)
- 教育(83814)
- 自然科学基金(82681)
- 划(79360)
- 资助(75425)
- 编号(72714)
- 成果(59343)
- 部(56384)
- 重点(55398)
- 创(54536)
- 发(53360)
- 国家社会(50407)
- 创新(50369)
- 课题(50334)
- 教育部(49116)
- 人文(47592)
- 期刊
- 济(179225)
- 经济(179225)
- 研究(116337)
- 中国(73607)
- 管理(56256)
- 学报(54420)
- 财(52403)
- 科学(52149)
- 农(47868)
- 大学(42018)
- 教育(40343)
- 学学(39040)
- 农业(33521)
- 融(33208)
- 金融(33208)
- 技术(32324)
- 经济研究(30161)
- 财经(29396)
- 业经(25801)
- 经(25306)
- 问题(22927)
- 技术经济(20245)
- 贸(19895)
- 图书(19890)
- 业(18745)
- 世界(18522)
- 理论(18198)
- 科技(18005)
- 国际(17585)
- 统计(16716)
共检索到556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辉
《经济研究》1978年复刊以来,作为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理论园地,成为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库,其中,也成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研究的旗帜和重要园地。本文回顾了20多年来在《经济研究》上所开展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研究历程,这一历程可以划分为“说明性”、“应对性”和“能动性”三个阶段。由此,不仅开拓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的新领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学术骨干和队伍。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樊纲 朱玲 谢平 张维迎 刘世锦
伴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脚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伴随着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与繁荣,《经济研究》迎来了自己的50岁生日。在这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研究》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坚持“双百”方针,立足中国现实,面向世界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致力于发表研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经济问题的具有原创性意义的高水平理论文章,并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我国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新形势,及时更新研究主题,不断采纳新的研究方法,为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国内外的好评。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构建未来。值此《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炼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连平 吴金友
本文首先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概况及不同学者的经济周期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不同滤波方法,对1978~2009年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并对产生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深入分析。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传导机制 滤波分解 向量自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华冬芳 洪敏
文章利用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对之进行模拟。分析了加速数、边际消费倾向与政府宏观调控时间、力度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呈平稳且收敛的阶梯波动。
关键词:
乘数—加速数模型 经济周期波动 收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汉欣 陆大道
19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东风吹遍祖国大地。乘着这股强劲的东风,为适应形势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在著名经济地理学家吴传钧、曹廷藩、周立三等人积极倡议下,于1978年12月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的全国经济地理专业学术会议上,决定创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星星
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创刊30周年纪念暨学术名刊建设交流会于2014年1月3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杂志历任主编、编辑部主任及编辑部工作人员、京内外部分编委以及兄弟期刊代表近6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杂志副主编何德旭教授主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成武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国桢
2012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而立之年。值此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部与厦门大学历史学系邀请国内经济史研究重镇的代表和知名学者莅临厦门大学,于12月13日召开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暨中国经济史研究再出发"学术讨论会。老中青三代学者共聚一堂,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和自己成长的经历,倾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12月13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暨中国经济史研究再出发"学术讨论会在厦门大学历史学系隆重召开,我校副校长詹心丽、人文学院院长周宁教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主编杨国桢教授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婷
经济周期波动的货币解释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框架下研究货币政策的冲击效应,其结果表明:实际货币指标周期表现较为一致,而名义货币指标周期变化较大,从波动性来看,货币冲击波动强于实体经济,货币指标标准差大约是实际GDP的1.2-1.5倍,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对实际GDP的波动具有显著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具有反周期操作的特征;M1的正向冲击和反向冲击的作用力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对称性,表明收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货币冲击 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杜婷 庞东
我国居民收入对消费波动具有显著的长期影响,消费与收入基本上沿着均衡路径运行;居民消费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命周期意识;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呈现不同的走势;我国居民消费敏感度较低,表明我国居民中将当期收入完全用于消费的人数很少,说明了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跨期平滑的特征。
关键词:
经济周期 居民消费 收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姚敏 周潮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历来受到中国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以经济周期理论为依据,采用GDP增速指标和"谷—谷"法,将1953—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分为11个周期。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从改革开放前的"低位—剧烈振荡"型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高位—平缓波动"型,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波动呈现微波化特征,经济周期波动整体上呈收敛态势。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内部传导机制与外部冲击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从内生和外生角度探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