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5)
2023(9375)
2022(7628)
2021(7018)
2020(6018)
2019(13628)
2018(13497)
2017(25696)
2016(14268)
2015(15790)
2014(15271)
2013(14749)
2012(13360)
2011(11854)
2010(11972)
2009(10868)
2008(10415)
2007(9227)
2006(7746)
2005(6763)
作者
(44029)
(36893)
(36753)
(34709)
(23248)
(17867)
(16410)
(14573)
(14038)
(12986)
(12612)
(12227)
(12068)
(11559)
(11480)
(11471)
(11344)
(11088)
(10553)
(10461)
(9666)
(9152)
(8843)
(8330)
(8291)
(8152)
(8101)
(8081)
(7583)
(7511)
学科
(53466)
经济(53418)
管理(38354)
(36943)
(29304)
企业(29304)
方法(28732)
数学(26433)
数学方法(25894)
(15240)
中国(13194)
(12629)
(12072)
(11767)
贸易(11764)
业经(11607)
(11479)
农业(10347)
技术(9049)
(8829)
地方(8782)
理论(8491)
环境(8098)
(7855)
财务(7822)
财务管理(7809)
(7559)
银行(7502)
(7432)
企业财务(7358)
机构
学院(198165)
大学(196705)
(75373)
管理(75161)
经济(73823)
研究(67282)
理学(66241)
理学院(65469)
管理学(63779)
管理学院(63482)
中国(48456)
科学(47230)
(46455)
(41642)
业大(39396)
农业(37425)
(36236)
研究所(33832)
(31332)
中心(30777)
(28640)
财经(25746)
北京(25711)
农业大学(25078)
(24219)
(23760)
技术(23666)
(23530)
师范(23310)
(22906)
基金
项目(144840)
科学(111686)
基金(104489)
(96340)
国家(95599)
研究(94614)
科学基金(79860)
社会(58955)
(58176)
自然(56243)
社会科(56016)
社会科学(55997)
基金项目(55255)
自然科(55020)
自然科学(54999)
自然科学基金(54033)
(49893)
教育(44188)
资助(43566)
编号(36443)
重点(33359)
计划(30972)
(30714)
(30567)
(30495)
科研(28975)
创新(28770)
科技(27726)
成果(27075)
(26484)
期刊
(74075)
经济(74075)
研究(47707)
学报(43387)
(41061)
中国(36792)
科学(36385)
大学(31226)
学学(30181)
农业(28240)
管理(26185)
(23536)
教育(18491)
技术(17042)
(16462)
(14278)
金融(14278)
业经(13367)
业大(13117)
经济研究(12916)
财经(12099)
(11689)
科技(11080)
统计(10920)
农业大学(10888)
(10384)
(10320)
问题(9760)
技术经济(9597)
林业(9539)
共检索到273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芳  郭素娟  廖逸宁  马雅莉  
【目的】合理施肥与地表覆盖是干旱地区板栗高产优质的必要措施,本研究依据河北省迁西县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一个优化的行间覆草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管理模式,并进行效果验证,旨在为其改进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年生板栗品种‘燕山早丰’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行间覆草(GC)和清耕(CT),副处理为4个施肥处理,即单施无机肥(F)、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F+M)和不施肥(CK),于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研究覆草-施肥模式对板栗叶片功能性状与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28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最佳土壤管理模式。【结果】(1)各施肥处理的新梢长度和粗度、叶面积、百叶干质量、百叶厚以及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且GC(F+M)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地表覆草和不同施肥处理均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增量最为明显的是GC(F+M)处理,分别比GC(CK)提高了6.00%、20.13%和44.87%。(3)有机无机肥配施(F+M)对于提高板栗坐果率、出实率、单粒质量和单株产优于单一施肥处理,其中GC(F+M)和CT(F+M)处理的单粒质量分别可达到10.32和9.92 g,较CT(CK)分别提高了26.01%和21.12%。(4)不同覆草-施肥模式处理的单株产量增幅为4.95%~45.21%,GC(F+M)处理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较CT(CK)处理分别提高了13.04%和36.57%。(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GC(F+M)处理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GC(F)处理,然后是CT(F+M)和CT(F)处理,说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比单施无机肥更有利于板栗枝条和叶片的生长发育,以及光合性能和果实产量品质的提高。【结论】在迁西干旱地区板栗栽培中,地表覆草-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是该地区板栗提质增产的最适土壤管理方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馨方   张树航   李颖   郭燕   王广鹏   王英杰  
为筛选板栗叶片中的功能性物质,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对4个板栗品种的成熟叶片进行了检测,结合ChemicalBook、化源网、相关药典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出功能性物质,并对重点关注的18种次生代谢物在不同品种间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板栗叶片中共检测到673种次生代谢物,包括黄酮、酚酸、生物碱、鞣质、萜类、木质素和香豆素等。PCA和聚类分析表明,燕山早丰和燕奎品种的次生代谢组学轮廓差异较小;对分类贡献率较大的次生代谢物是根皮素、香蜂草苷、柳匍匐次苷、熊果苷、肉桂酸、没食子儿茶素、原花青素B1等,表明代谢组差异可作为区分不同板栗品种的一种重要依据。筛选出功能性次生代谢物共202种,包括51种酚酸、24种生物碱、83种黄酮类、21种萜类、14种木质素和香豆素以及9种鞣质,其中原儿茶酸、山楂酸、熊果酸、鞣花酸、绿原酸、扁蓄苷、山柰酚-7-O-葡萄糖苷、槲皮素、绣线菊苷、紫云英苷、甜菜红苷、银锻苷、香蜂草苷、白麻苷等活性物质在叶片中含量较高,为板栗叶片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燕  张树航  李颖  张馨方  王广鹏  
【目的】揭示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规律及多样性特征,为中国板栗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科学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10个省份(群体)240份资源的36个叶片表型性状(31个数量性状和5个质量性状)进行检测,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板栗叶片表型多样性水平及其与原产地的地理、环境因子关系。【结果】巢式方差分析表明,31个数量性状在群体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或P15.18%(生理指标)>12.17%(解剖结构)。10个群体表型性状CV均值在17.11%(陕西)—19.66%(山东),H′均值在0.99(安徽)—1.80(河北)。板栗叶片大多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年均气温等温度指标和年降水量与叶基形状、锯齿高度等性状呈负相关(经度和纬度与之呈正相关),与叶片长/宽呈正相关(经度和纬度与之呈负相关)。【结论】板栗叶片表型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丰富变异,但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基因型间的变异),因而以叶片表型性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抗逆性、高光合效率等特异品种选育或相关研究时,研究重点应该放到广泛的个体基因型调查上,变异较为丰富均匀的群体可作为重点参考。板栗叶片大多外观形态和生理指标性状呈现以温度和降雨量因子为主导的梯度规律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丛飞  罗汉东  胡冬南  陈乾  周增亮  张令  郭晓敏  牛德奎  李碧霞  
为了科学管理油茶林地施肥,通过设置6个施肥模式,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春梢叶片养分累积、以及叶片酶活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叶片叶绿度值、春梢叶片数、春梢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片酶活性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与春梢叶片全氮、全磷及全钾养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与油茶春梢生长关系密切。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的效果依次是M_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玉坤  闫翠萍  杨利艳  宁东贤  杨秀丽  杨丽萍  李楠  
为了研究秸秆和地膜2种覆盖方式对黑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黑花生品种(系)豫花黑1号和临黑3号为试验材料,分析叶片光合特性和籽粒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膜和秸秆覆盖均可改善耕层土壤的水分环境,促进黑花生植株的主茎高、侧枝长和分枝数,全膜覆盖效应要优于其他方式和对照;全膜覆盖可显著增加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值,提高叶片光合效率,要好于半膜和秸秆覆盖; 4种方式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籽粒含油量、粗蛋白、油酸含量等品质性状,对籽粒锌元素含量的促进效应大于对硒含量的影响;豫花黑1号品种稳定性较好,而临黑3号更具环境可塑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欢  郭素娟  李广会  吕文君  谢鹏  
以盛果初期的河北迁西主栽品种"燕山早丰"为试材,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选取8种不同叶苞比(叶苞比1(10~15:1)、叶苞比2(16~21:1)、叶苞比3(22~27:1)、叶苞比4(28~33:1)、叶苞比5(34~39:1)、叶苞比6(40~45:1)、叶苞比7(46~51:1)、叶苞比8(52~57:1))的板栗树,在树冠外围东南西北不同方位,选择结果枝中上部生理成熟叶片进行光合特性测定,分析不同叶苞比条件下板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含量(Ci)、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果实品质相关指标,包括脂肪、粗蛋白质、淀粉(直链、支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玉坤  薛龙飞  
为解决晋北地区马铃薯生产化肥施用过量的问题,基于3年定位施肥试验,设置无施肥对照处理(CK)、常规施肥处理(CF)和等氮30%有机替代处理(CM)3种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光合特性、产量构成和薯块品质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处理马铃薯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Pn)均随马铃薯生育进程的推进而降低,SPAD和Pn在各个阶段均表现为CM>CF>CK;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各阶段表现不同,但在生长后期CM处理各项光合指标均优于CF和CK处理;2)相比CK处理,CF和CM处理折合产量分别增产13.4%和16.6%,CF和CM处理商品薯率分别提高2.32%和1.46%;3)相比CK处理,CF和CM处理均可增加薯块中淀粉含量,降低还原糖和水分含量,CM处理对蛋白质含量有显著提升作用。综上,等氮30%有机替代施肥模式能够增加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改善马铃薯生长后期光合特性,有效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促进马铃薯产量提升并增加薯块蛋白质含量,相比常规施肥模式更适合晋北地区马铃薯种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邬奇峰  吴家森  
为了探讨施用不同肥料对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林土壤性质的影响,在浙江省临安市布置了肥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施用有机肥还是施用化肥处理,与不施肥比较,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的质量分数都有显著提高,并随着化肥施肥量的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明显上升。处理1(复合肥2 250 kg.hm-2)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是不施肥处理(处理5)的1.18,1.58和2.71倍;处理2(2倍处理1)则分别是对照的2.48,2.88和2.98倍,而全有机肥处理4(菜籽饼5 400 kg.hm-2)则分别是对照的1.84,2.10和1.58倍。施用有机肥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欣昕  韩晓日  黄玉茜  杨劲峰  王月  蒋增  
通过花生连作风沙土微区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化肥、有机肥以及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对连作花生的植株性状、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增加连作花生主茎高度和第一侧枝长度,提高花生籽仁的产量、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但对单株分枝数影响不大。增施P、K肥均能提高单株荚果数和出仁率,增施P肥对提高粗脂肪含量也有积极作用。而单施N肥易造成植株徒长,出仁率降低。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平均比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分别增产15.36%和13.83%;有机肥和氮磷或氮磷钾配合粗蛋白含量平均比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分别提高4.94%和4.47%,粗脂肪平均也分别提高了7.62%和5.6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银坤  郭文忠  薛绪掌  乔晓军  王利春  陈红  赵倩  陈菲  
【目的】建立适用于日光温室番茄水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探讨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在日光温室番茄节水节肥增产效能上的差异。【方法】基于负压装置和滴灌系统,研究常规施基肥(CK)、营养液滴灌施肥(DI)和负压供液施肥(NI)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负压供液施肥模式下土壤水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0—20 cm土层含水量周年变化幅度为20.8%—25.0%,低于滴灌施肥处理的19.7%—28.6%。基于负压装置的供液模式(NI)相对于处理CK和DI,不但养分(N+P_2O_5+K_2O)的周年总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壮壮  郭俊杰  陈泽鹏  贺广生  魏彬  黄浩  谢志东  林勇  周立非  邓世媛  王维  
为解决梅州烤烟生产中氮钾肥利用效率低和不合理施肥技术造成的烟叶品质下降问题,在梅州平远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氮钾在土壤中的变化规律和烤烟中的积累、分配规律,比较了不同施肥模式氮钾肥利用效率以及烤后烟叶产量和品质,以期筛选出适宜梅州烟区的施肥模式。以云烟87为材料,设7个处理:1氮钾肥全部基施(对照,NK1);2氮钾肥用量为NK1的90%,50%基施、50%追施;3氮钾肥用量为NK1的70%,30%基施、70%追施;4基肥不施氮钾肥,追肥应用氮肥实时管理技术(Real-time nitrogen management,RTNM);5氮钾肥基肥用量为NK1的30%,追肥应用RTNM模式;6不施氮钾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时忠杰  杜阿朋  胡哲森  徐大平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测定了板栗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胁迫下,随胁迫强度的增加,板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逐渐减小趋势;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不同;活性氧保护酶SOD、POD、CAT随胁迫程度的增强呈先降后增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而ASP基本呈降低的变化趋势;O2-.产生速率呈先增再降后增加的变化趋势,而H2O2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中度胁迫时含量最大;MDA含量与质膜相对透性均随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增大;SOD、CAT、ASP等保护酶可以作为板栗幼苗抗旱力强弱的评价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梦云  胡小明  吴祖洪  应廷龙  周国璋  
TDS调节剂对板栗叶片光合强度及其产物输出的影响苏梦云,胡小明,吴祖洪,应廷龙,周国璋关键词TDS调节剂,板栗,光合强度,光合产物输出TDS调节剂处理对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具有提高结果率和增加产量的作用[1,2],但对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丽媛  郭素娟  
以迁西板栗品种燕山早丰‘3113’为试验材料,在花芽分化期叶面喷施GA3、PP333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查它们对板栗叶片生长发育以及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板栗的花芽分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A3和PP333对板栗叶片含水率,叶面积以及周长,叶片厚度,SPAD等生长发育指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喷肥处理对板栗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方面,随着GA3浓度的增加,淀粉含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全氮含量则呈单峰变化趋势,并且25和50 mG/L的处理效果较好;随着PP333浓度的增加,叶片内的淀粉与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变化都呈倒"之"字型变化,250和1000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治锋  肖汉乾  邓小华  何铭钰  黄杰  夏冰  向铁军  邓小强  李武进  肖艳松  
为明确南方稻作烟区促根减氮施肥模式的应用效果,以传统施肥模式为对照,研究促根减氮施肥模式(减少基肥氮比例、根区施用基肥、增施促根灌蔸肥和水溶性追肥、改变专用基肥和追肥配方及施用量,施肥过程共减氮22.22%)对烤烟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经济性状及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促根减氮施肥模式有利于提高烟叶外观质量,提高上部烟叶单叶质量和叶面积质量,降低烟碱含量,提高上部和中部烟叶的评吸质量,提高烤烟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省工5.81%,节约农资成本3.27%,纯收益提高23.37%,产投比提高6.29%,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8.11%,氮肥偏生产效益提高33.79%。促根减氮施肥模式在减氮22.2%的情况下,可提高稻茬烤烟种植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适宜在南方稻作烟区推广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